Fyco1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Fyco1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的制作方法[0002]FYCOl基因称含FYVE和卷曲螺旋域I,英文名称为FYVE and 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1,位于3号染色体3p21.31短臂上,具体位于3号染色体45959394到46037306 碱基对之间。FYCOl基因突变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白内障发生的原因,被认为在晶状体的生物学变异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该基因所合成的蛋白存在自我吞噬性,这是消除有害蛋白的一个必要过程。想要保持晶状体的健康,其上的细胞就必须不断地分解某些蛋白物质,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晶状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失去了他们固有的细胞器,蛋白质就会在组织内产生非正常的聚集, 这将有可能影响晶状体的透明度。总而言之,晶状体发育过程中的Fycol基因与其健康相关,该基因的突变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先天性白内障的罪魁祸首之一。[0003]目前,FYCOl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主要有:ABI 3730x1常规测序平台和荧光定量PCR 技术,ABI 3730x1测序技术可以实现高通量检测,但灵活性不够,只能对检测结果做到定性分析,操作起来也非常繁琐,测序反应费时费力,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但也存在样品易污染、假阳性率高的缺点,且每次只能检测一种突变类型。[0004]本发明目标检测的FYCOl基因突变位点,如表所示:[0005]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L·约恩松A·弗罗里普, C·纳克黄嘉华, 周会林黄嘉华, 周会林于红林贾新平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伯恩德·兰, 斯蒂芬·谢茨尔张春阳, 曹岸萍杨松波, 郭张平徐圣普许嘉森, 何嘉英许嘉森, 何嘉英
专利相关信息
-
仲乃琴吴占平朱健铭兰西尼冯家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