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儿科拍片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目前,X线诊断技术已成为医疗保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X线是临床普遍应用的一种电离辐射,实践证明过多的电离辐射可能透发染色体畸变,导致白血病和恶性肿瘤,对人类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特别是婴幼儿,由于其各项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甲状腺和性腺对电离辐射十分敏感,如果用X线照射到其甲状腺和性腺等部位,会使其丧失生育能力和产生其他一些疾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简单可调、可将人体照射范围之外部位的辐射量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儿科拍片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儿科拍片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铅板横向调整装置和铅板竖向调整装置,其中铅板横向调整装置是由固定支架、轴承座、轴承、横向转轴、锥齿轮、横向调整螺母和横向铅板构成,横向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固定支架上,锥齿轮设置在横向转轴上,在横向转轴上还设置有与横向铅板相连的横向调整螺母;铅板竖向调整装置是由固定支架、轴承座、轴承、竖向转轴、锥齿轮、竖向调整螺母和竖向铅板构成,竖向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固定支架上,锥齿轮设置在竖向转轴上,在竖向转轴上还设置有与竖向铅板相接的竖向调整螺母;两套铅板横向调整装置的横向铅板和两套铅板竖向调整装置的竖向铅板围成类似“井”字形结构,铅板横向调整装置的锥齿轮和铅板竖向调整装置的锥齿轮啮合,在横向转轴或竖向转轴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以调整“井”字形围成孔大小的调整旋钮。本实用新型的儿科拍片防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儿科拍片防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单可调、可将人体照射范围之外部位的辐射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地保护了婴儿的甲状腺和性腺。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套横向调整装置和一套竖向调整装置的啮合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横向调整装置A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竖向调整装置B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儿科拍片防护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儿科拍片防护装置,其结构是由铅板横向调整装置A和铅板竖向调整装置B构成,其中如附图2所示,铅板横向调整装置A是由固定支架1、轴承座2、轴承3、横向转轴4、锥齿轮5、横向调整螺母6和横向铅板7构成,横向转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3设置在轴承座2内,轴承座2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锥齿轮5设置在横向转轴4上,在横向转轴4上还设置有与横向铅板7相连的横向调整螺母6;如附图3所示,铅板竖向调整装置B是由固定支架8、轴承座9、轴承10、竖向转轴11、锥齿轮12、竖向调整螺母13和竖向铅板14构成,竖向转轴11的两端通过轴承10设置在轴承座9内,轴承座9固定在固定支架8上,锥齿轮12设置在竖向转轴11上,在竖向转轴11上还设置有与竖向铅板14相接的竖向调整螺母13;如附图1所示,两套铅板横向调整装置A的横向铅板7和两套铅板竖向调整装置B的竖向铅板14围成类似“井”字形结构,铅板横向调整装置A的锥齿轮5和铅板竖向调整装置B的锥齿轮12啮合,在横向转轴4或竖向转轴11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以调整“井”字形围成孔大小的调整旋钮15。
本实用新型的儿科拍片防护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调节调整旋钮15,使横向调整装置A的横向转轴4旋转,带动横向调整螺母6使横向铅板7发生左右方向的位置移动,同时,横向转轴4也带动锥齿轮5旋转,锥齿轮5又带动锥齿轮12旋转,锥齿轮12旋转带动竖向转轴11旋转,竖向转轴11又带动竖向调整螺母13使竖向铅板14发生上下方向的位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儿科拍片防护装置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儿科拍片防护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F·布林克霍尔恩黄也文, 秦珍王桂芝, 孙玉霞王桂芝, 孙玉霞王桂芝, 孙玉霞王桂芝, 孙玉霞王桂芝, 孙玉霞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唐瑜琦曾巍曲萍于艳, 刘强于艳, 张启龙
专利相关信息
-
郑志荣孙自红李巍伟李巍伟孙利平葛兆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