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用艾灸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用艾灸帽。 [0002]中医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病人的脑部血管打通,保证血液的正常流通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艾灸用于治疗疾病或保健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灸盒是常用的灸疗器具,但是目前的艾灸器具用于康复治疗存在固定不方便,随着艾柱燃烧不断的缩短,艾柱与需要康复的脑部血管之间的距离增大,不能实现很好的康复治疗效果,而且艾柱在灸疗器具内位置也不能自动调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用艾灸帽。 [0004]一种中医用艾灸帽,包括带有通气孔的帽体1,设置在所述帽体I外的滑架2,所述滑架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转轴3上,所述的两个固定转轴3分别位于所述帽体I相对的两侧,所述滑架2能以所述的两个固定转轴3连线为轴转动;所述滑架2上设有滑套4,所述滑套4能够沿所述滑架2滑动,其中,所述滑套4上设有双金属片固定件41,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是由条形双金属片弯折而成,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上设有固定艾柱的锁紧孔,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底部的自由伸出段为限位挡片5,所述限位挡片5与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为一体。
[0005]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与所述滑4为螺纹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06]所述滑架2至少三个,所述滑架2均匀布置在所述帽体I顶部,所述滑架2为弧形状。
[0007]所述锁紧孔位于所述限位挡片5上方的双金属片固定件41上。
[0008]所述滑架2与所述帽体I之间留设有容纳所述滑套4和双金属片固定件41的空隙,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与所述帽体I之间留设有调节艾柱高度的空隙。
[0009]通过试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温灸帽的结构可以对整个头部施以艾灸,有利于人的恢复,使用方便;通过内置弧形的滑架2,双金属片固定件41可以随着艾柱的燃烧,双金属片固定件41的温度升高,双金属片固定件41向帽体I 一侧折弯,达到自动向下调节艾柱的高度,限位挡片5限制艾柱伸出端的位置,滑架2上滑套4可以方便调整温灸帽内艾柱的位置,方便病人根据需要康复的脑部位置调节施灸位置。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附图标记为:1、帽体;2、滑架;3、固定转轴;4、滑套;41、双金属片固定件;5、限位挡片。
[0012]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3]实施例1
[001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中医用艾灸帽,包括带有通气孔的帽体1,设置在所述帽体I外的滑架2,所述滑架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转轴3上,所述的两个固定转轴3分别位于所述帽体I相对的两侧,所述滑架2能以所述的两个固定转轴3连线为轴转动;所述滑架2上设有滑套4,所述滑套4能够沿所述滑架2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4上设有双金属片固定件41,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是由条形双金属片弯折而成,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上设有固定艾柱的锁紧孔,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底部的自由伸出段为限位挡片5,所述限位挡片5与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为一体。
[0015]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与所述滑4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16]所述滑架2为三个,所述滑架2均匀布置在所述帽体I顶部,所述滑架2为弧形状。
[0017]所述锁紧孔位于所述限位挡片5上方的双金属片固定件上。
[0018]所述滑架2与所述帽体I之间留设有容纳所述滑套4和双金属片固定件41的空隙,所述双金属片固定件41与所述帽体I之间留设有调节艾柱高度的空隙。
[0019]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
一种中医用艾灸帽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刘清华, 曾帅刘清华, 曾帅刘清华, 曾帅刘清华, 曾帅刘清华, 曾帅刘清华, 曾帅王君森, 姜自远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陈龙章, 陈迪明万秋里单文艺, 单豪杰单文艺, 单豪杰单文艺, 单豪杰单文艺, 单豪杰
专利相关信息
-
单文艺, 单豪杰张贯京张贯京杨春杰, 张吉汇张清翔, 洪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