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透液性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透液性片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大桥直人, 山中康弘
  • 公开日
    2012年9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1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11月30日
  • 申请人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F13/15GK102695827SQ2011800053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ー种透液性片,其具有彼此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并且包括热塑性合成纤维制成的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片的两个表面与所述厚度方向相交且在所述纵向方向及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ー个表面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迷横向方向上交替以形成具有重复波纹的波状表面的脊和槽;另ー表面形成为平坦表面,其中 至少在所述脊的顶峰,所述波状表面包括通过从所述波状表面朝向所述波状表面的相反表面局部地压缩所述无纺布而形成的点状的凹陷;并且, 与所述凹陷的周围区域相比,在所述凹陷中以及各个凹陷下方的区域中,无纺布内的热塑性合成纤维更密集地聚到一起,并维持各热塑性纤维的纤维形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液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也包括在所述脊的顶峰中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透液性片,其特征在干,一系列的所述凹陷沿着与所述脊和槽斜交的方向排列以形成列;并且所述列包括沿着与所述脊和槽斜交的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多个第一列;和与所述第一列相交且沿着与所述脊和槽斜交的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多个第二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液性片,其特征在于,一对相邻的所述第一列与各对相邻的所述第二列相交以形成由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二列围成的皮肤可接触区域,并且所述皮肤可接触区域包括至少ー个所述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液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可接触区域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液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内的各热塑性合成纤维均是具有I分特至4分特范围内的细度、30mm至60mm范围内的纤维长度和10g/m2至50g/m2范围内的単位面积质量的短纤维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液性片,其特征在干,由热塑性合成纤维形成的透液性纤维层被接合至所述透液性片的所述相反表面;所述纤维层形成有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分別与所述凹陷对准的第二凹陷;并且与各个所述第二凹陷周围区域相比,在所述第二凹陷中,所述纤维层内的热塑性合成纤维更密集地聚到一起,因此维持热塑性合成纤维的纤维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液性片,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纤维层的热塑性合成纤维均是具有I分特至4分特范围内的细度和10g/m2至50g/m2范围内的単位面积质量、即基准质量的短纤维或单丝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液性片,其特征在于,在人造尿液已经在人造尿液擦除测试中被擦除之后测量时,所述透液性片具有O. 10kw/m2以下的Q-max值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液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液性片用作小于六个月大的婴儿用的一次性尿布的正面片11.ー种透液性片的制造方法,所述透液性片具有彼此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并且包括热塑性合成纤维制成的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片的两个表面与所述厚度方向相交并且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两个表面中的ー个形成有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横向方向上交替以形成具有重复波纹的波状表面的脊和槽;并且所述两个表面中的另ー个表面形成为平坦表面,该方法包括a.沿着加工方向连续地供给放置在透气性支撑部件上的作为热塑性合成纤维的集合体的织物,并且使所述织物经受由位于所述支撑部件上方沿着与所述加工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配置的一系列喷嘴喷出的加压了的喷射气流或加压了的喷射水流,使得所述加压了的喷射气流或加压了的喷射水流能够被从所述织物的ー个表面引导至所述织物的另ー表面,以使所述织物的所述ー个表面形成沿着所述加工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且在所述相交方向上交替从而形成重复的波纹的脊和槽; b.将形成有所述脊和槽的所述织物供给到由具有平滑的外周面的辊和外周面上具有一系列凸起的辊构成的一对凹陷形成辊之间的间隙中,使得所述凸起能够沿着从波状表面朝向所述波状表面的相反表面的方向作用在所述织物上,由此从所述波状表面朝向所述波状表面的相反表面局部地压缩所述织物,以至少在所述脊的顶峰中形成点状的凹陷;并且 c.将所述凸起保持在使得所述凸起的表面温度維持成不便所述热塑性合成纤维的表面熔化的温度范围内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由所述凸起使所述ー个表面形成有一系列所述压缩凹陷,以限定出沿着与所述脊和槽斜交的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所述压缩凹陷的两个或多个第一列和与所述两个或多个第一列斜交且沿着与所述脊和槽相交的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所述压缩凹陷的两个或多个第二列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热熔胶将包括由热塑性合成纤维制成的短纤维或单丝的透液性纤维层接合到已经形成有所述脊和槽的所述织物的所述相反表面,以形成复合织物,该复合织物进而被供给到ー对辊之间的间隙内,从而获得包括所述纤维层的所述透液性片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的长度均超过所述织物或所述复合织物的厚度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适于作为诸如一次性尿布或卫生巾等体液吸收性穿戴物品的正面片的透液性片,以及制造该透液性片的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參照附图从以下给出的描述将更充分地理解透液性片及其制造方法的细节參见图1,尿布I具有彼此正交的纵向方向A、横向方向B和厚度方向C (见图2)应该理解,在以下给出的描述中,纵向方向A有时被指定为前后方向,并且横向方向B有时被指定为宽度方向尿布I包括矩形的基体(chassis) 2,其在纵向方向A上比在横向方向B上长;一对前翼3,其连接至前部以沿着横向方向B向外延伸;和ー对后翼4,其连接至基体的后部以沿着横向方向B向外延伸在基体2的纵向方向A上,胯部区6被限定在前翼3和后翼4之间,前侧腰部区7从胯部区6向前延伸,并且后侧腰部区8从胯部区6向后延伸基体2包括透液性的正面片11、非透液性的背面片12以及夹在正面片11和背面片12之间的体液吸收性芯13,其中背面片12覆盖有由热塑性合成纤维制的无纺布形成的用于确保穿戴者的皮肤的舒适感觉的外层片14正面片11和背面片12向外延伸超过芯13的外周边缘51,并且在芯13的外周边缘51的外侧用热熔胶(未示出)接合到一起在该实施方式中,正面片11和背面片12在纵向方向A上的各个尺寸相同,但是在横向方向B上,背面片12向外延伸超过正面片11的侧边缘16在纵向方向A上与背面片12具有相同尺寸的外层片14在横向方向B上向外延伸超过背面片12的侧边缘17这些正面片11、背面片12和外层片14的向外延伸超过芯13的外周边缘51的部分共同限定基体2的相反的侦_缘18以及前端21和后端22各个侧边缘18设置有由在纵向方向A上较长的片状条(sheet strip)形成的防漏堤(containment flap) 31各防漏堤31均具有用热熔胶32a接合至相关联的侧边缘18的近端侧边缘(proximal edge)33、分别用热熔胶32b和32c接合至前端21和后端22的前端34和后端36以及位于近端侧边缘33内侧并且以能够向上与正面片11隔开的方式覆盖正面片11的自由边缘37自由边缘37的远端形成有套筒38,并且弹性构件39在拉紧状态下用热熔胶(未示出)连接至该套筒38的内表面如将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样,正面片11上示出的多条点划线15a、15b表示形成在正面片11上的一系列压缩区域70的列(见图4至图6)沿着基体2的相反的侧边缘18,在拉紧状态下沿着纵向方向A延伸的腿部弹性构件41固定在外层片14和各个防漏堤31的近端侧边缘33之间,并且用热熔胶(未示出)连接至外层片14沿着基体2的前端21,在拉紧状态下沿着横向方向B延伸的前侧腰部弹性构件42用热熔胶(未示出)固定在正面片11和背面片12之间以类似的方式,在拉紧状态下沿着横向方向B延伸的后侧腰部弹性构件43用热熔胶(未示出)固定在正面片11和背面片12之间如之前所述,基体2在前侧腰部区7中的相反的侧边缘18上设置有分别从侧边缘18沿着横向方向B向外延伸的一对前翼3,并且基体2在后侧腰部区8中的相反的侧边缘18上设置有分别从侧边缘18沿着横向方向B向外延伸的一对后翼4各个后翼4均设置有固定带(tape fastener)46,该固定带46适于在尿布I穿在穿戴者身上时如虚线所示地沿着横向方向B展开,并且适于用压敏胶(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47可分离地固定到基体2的外表面或前翼3的外表面包括基体2的尿布I具有关于平分基体2的宽度尺寸的中心线L对称的平面形状如图2所示,当尿布I在纵向方向A上以正面片11在内侧的方式弯曲成U型时,用于防漏堤31的弹性构件39收缩,并且在用于防漏堤31的弹性构件39收缩的状态下,防漏堤31的自由侧边缘37向上与正面片11隔开,并且防漏堤31在正面片11上将其自身抬起处于该姿态的防漏堤31起到有助于防止沿着横向方向B正面片11上流动的体液从尿布I泄漏的作用參见图2,尿布I的厚度方向由双箭头C表示至少位于胯部区6的横向方向B的中央区域的芯13例如由液体吸收性材料52构成,该液体吸收性材料52诸如为用包裹片53包裹着的绒毛木质衆柏纤维(fluff wood pulp fiber)和/或超强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包 裹片53例如可以由棉纸或透液性无纺布形成包裹片53是透液性的,优选地不仅是透液性的,还是液体吸收性的,更优选地,包裹片53还具有扩散性由包裹片53限定的上表面54被正面片11覆盖,且由包裹片53限定的下表面56被背面片12覆盖沿着由正面片11、背面片12和外层片14形成的基体2的相反的侧边缘18,防漏堤31的近端侧边缘33可以用例如热熔胶32a接合至正面片11、背面片12和外侧片14在各防漏堤31中,当防漏堤31向上与正面片11隔开时,自由侧边缘37以及位于自由侧边缘37和近端侧边缘33之间的中间部35 —起呈虚线所示的姿态參见图2,正面片11具有面对芯13的下表面57和背对芯13的上表面58,其中下表面57大体是平坦的上表面58具有中央区域60a,其被限定在胯部区6中的芯13的外周边缘51的内侧,该中央区域60a可以形成有在横向方向B上交替配置的脊61和槽62(另外见图4至图7);和侧部区域60b,其沿着横向方向B向外延伸超过外周边缘51,该侧部区域60b除了与外周边缘51公用边界的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是平坦的侧部区域60b的厚度t可以小于中央区域60a中的脊61的高度H防漏堤31的近端侧边缘93可以接合至正面片11的平坦的侧部区域60b正面片11的中央区域60a在各个脊61处而不是在槽62处以及在下述的凹陷70处与穿戴者的皮肤平滑地接触结果,沿着各个槽62,在穿戴者的皮肤和正面片11之间限定了沿着纵向方向A延伸的空气通道在图2中,中央区域60a和侧部区域60b之间的边界区域65用虚线表示參见图3,芯13具有如图I中虚线所示的在胯部区6向内凹入并且在前侧腰部区7和后侧腰部区8的附近向外突出变宽的形状线III-III在芯13的相对宽的部分中横跨芯13延伸中央区域60a和侧部区域60b之间的边界区域65与中心线L平行地沿着纵向方向A直线状地延伸(见图I)边界线65在图2中与芯13的外周边缘51相邻,但是在图3中因为外周边缘51沿着横向方向B向外偏而与外周边缘51隔开如从图2和图3可以明显看出的,正面片11的平坦的侧部区域60b被限定在芯13的沿着纵向方向A延伸的外周边缘51的至少部分区段的外侧,更具体地,被限定在外周边缘51的限定了芯13的最窄部分的区段的外側 图4是示出图I中的圆形区域IV的比例放大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4中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參见图4,正面片11在其上表面58上形成有一系列压缩凹陷(compressed deboss)70这些压缩凹陷70通过使正面片11从上表面58朝向下表面57压缩而形成,并且这些压缩凹陷70包括限定了沿着点划线15a从左下向右上斜着上升的多个列的一系列压缩凹陷70a以及限定了沿着点划线15b从右下向左上斜着上升的多个列的一系列压缩凹陷70b延伸穿过各个压缩凹陷70a的中央区的点划线15a与点划线15b以及与脊61和槽62斜交在点划线15a和点划线15b之间的交角中,在纵向方向A上张开的交角α等于或大于在横向方向B上张开的交角β,并且交角α优选在90°至150°的范围内同时,压缩凹陷70形成在脊61以及槽62中,并且各个脊61、优选的脊61也包括形成在其顶峰61a(见图6和图7)中的压缩凹陷70a和/或压缩凹陷70b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点划线15a与点划线15b在各个顶峰61a处相交,并且压缩凹陷70a和压缩凹陷70b在各个顶峰61a处重叠到一起在正面片I上,由每对相邻点划线15a和每对相邻点划线15b围成的区域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并且用作正面片11中的各个皮肤可接触区域75优选的皮肤可接触区域75包括至少ー个脊61,该区域75可以沿着该至少ー个脊61与穿戴者的皮肤接触压缩凹陷70a、70b可以具有从诸如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矩形形状和菱形形状等各种形状中选出的适当的平面形状,并且其面积优选在O. 2mm2至9mm2的范围内相邻压缩凹陷70a的中心-中心距离以及相邻压缩凹陷70b的中心-中心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优选地设定为使得这样的中心-中心距离不应该超过相邻脊61的顶峰-顶峰距离,并且脊61可以在其顶峰61a处形成有压缩凹陷70a和/或压缩凹陷70b每对相邻点划线15a之间的距离76a以及每对相邻点划线15b之间的距离76b优选地调节成使得可以在各个皮肤可接触区域75内存在至少一列脊61在各个皮肤可接触区域75中的脊61和包含在这些脊61中的压缩凹陷70a、70b的作用下,形成有皮肤可接触区域75的正面片11能够迅速地擦除诸如附着在穿戴者的皮肤上的尿液等体液正面片11的擦除性能可以用后面将描述的“擦除效率”表示,并且作为根据该发明的透液性片的ー个示例的正面片11的该“擦除效率”为95%以上图5 (a)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正面片11的截面图,图5 (b)是图5 (a)的局部比例放大图參见图5 (a),压缩凹陷70形成于脊61的顶峰61a,由此各脊61被分成两个较低的脊61d皮肤可接触区域75a形成在ー对压缩凹陷70之间,并且该皮肤可接触区域75a包括均未形成有压缩凹陷70的脊61和顶峰61a在皮肤可接触区域75a的紧接着的右侧,形成有具有与皮肤可接触区域75a相同截面形状的皮肤可接触区域75b在图5 (b)中,形成正面片11的短纤维(staple fiber) 112在压缩凹陷70中比在各个压缩凹陷70周围的区域77中密集地聚到一起而不失去单个纤维结构,使得单个短纤维11能够被视觉地确认結果,已经被图5 (a)中的脊61d吸收了的体液从周围区域77平顺地移向压缩凹陷70,并且能够被芯13 (见图2)迅速地吸收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以适当的放大倍率从上方观察压缩凹陷70及其周边区域来确认短纤维112在压缩凹陷70中密集地聚集的情况(见图7)在图6中,为了便于图示,未示出芯13皮肤可接触区域75a中的脊61在其在纵向方向A上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凹陷70a和凹陷70b皮肤可接触区域75a在其在纵向方向A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皮肤可接触区域75c、75d,其中皮肤可接触区域75c包括较低的脊 61e,皮肤可接触区域75d包括较低的脊61f (另外见图4)同样在图6中的凹陷70a、70b中,短纤维112以比周围区域密集的方式聚到一起结果,体液一旦被被脊61、脊61e和脊6If吸收,沿着纵向方向A扩散时,体液移向凹陷70a、70b,并且经由这些凹陷70a、70b被芯13吸收图7中的照片是以100倍的放大倍率从上方观察形成在根据后面将描述的发明例I的透液性片中的压缩凹陷70的照片在各个压缩凹陷70中,短纤维112以留有纤维间隙70t的方式聚到一起尽管初始具有大体圆形截面形状的各短纤维112看起来为平坦的,但是单个短纤维112仍然维持其纤维结构为了观察压缩凹陷70,使用了日本基恩士公司(Keyence Corporation)生产的VE-7800型真实表面观察显微镜图8是用于正面片11的片材111的局部切除立体图,其中,在一部分片材111中,用虚线示出图4中的点划线15a、15b以及压缩凹陷70的位置片材111是由交错并熔接到一起的短纤维112形成的无纺布,其中各短纤维具有I分特(dtex)至4分特(dtex)范围的细度,并且已经处理成亲水性的片材111具有上表面158和下表面157,并且基准质量(basis mass)在大约10g/m2至大约50g/m2的范围内只要纤维长度在大约30mm至大约60mm的范围内,短纤维112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纤维长度或者可以具有不均匀的纤维长度此外,短纤维112可以保持为直纤维或是通过机械加工或热处理被卷曲的纤维在卷曲的短纤维112中,在将卷曲的短纤维拉直之后对该短纤维进行测量获得的值被记录为其纤维长度形成短纤维112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可以从包括聚こ烯、聚丙烯、尼龙和聚酯的组中适当地选出也可以使用由至少两种类型的上述热塑性合成树脂构成的所谓套芯型(core-in-sheath type)或并列型组合纤维(conjugate fiber)作为短纤维112片材111在其与图I中的尿布I的横向方向B对应的第一方向X上的中央区域形成有波状区域113,并且在波状区域113的两侧形成有平坦区域114在波状区域113的上表面158形成有在第一方向X上交替的脊161和槽162,并且相邻脊161的顶峰161a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槽162的底部162a之间的距离在大约2mm至大约7mm的范围内这些脊161和槽162沿着与尿布I的纵向方向A对应的第二方向Y彼此平行地延伸沿着正交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三方向Z测量的从下表面157到脊161的顶峰161a的尺寸H限定了脊161的高度(见图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尺寸H有时被指定为片材111的波状区域113的无负载情况下的厚度或片材111的无负载情况下的厚度,第三方向Z有时被指定为片材111的厚度方向在槽162中,上表面158与下表面157之间的尺寸用f表示平坦区域114具有与波状区域113相同的単位面积质量,并且波状区域113的上表面158与下表面157之间的尺寸用t表示(见图2)在优 选的片材111中,尺寸H在大约O. 6mm至大约2. 5mm范围内,尺寸f在大约O. 4mm至大约O. 6mm的范围内,尺寸t在大约O. 2mm至大约O. 7mm的范围内假设这样的片材111形成有图4至图6中示例性地示出的压缩凹陷70并且然后被切成预定尺寸以用作如图I至图3所示的正面片11,那么片材111的上表面158和下表面157分别限定了正面片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57片材111的波状区域113和平坦区域114分别限定了正面片11的中央区域60a和侧部区域60b,并且片材111的脊161和槽162分别限定了正面片11的脊61和槽62图9是示出用于测量尺寸H、f、t以及其他尺寸的程序的图为了测量,从正面片11的片材111上制备测量用测试件从片材111或正面片11上剪下测试件,测试件在第一方向X或横向方向B上具有至少30mm的长度各测试件以脊161或61脊161或61面朝上的方式放置在水平面上,并且使用高精度几何測量系统(包括高精度台KS-1100)和高速高精度CXD激光位移计(包括控制器LK-G3000V组,和传感头LK-G30)作为三维测量机,并且这些仪器的设定条件设定为测量各个测试件的截面形状,并且将截面形状记录下来仪器设定条件台KS-1100I.测量范围30000微米X30000微米2.測量节距20微米3.移动速度7500微米/秒控制器LK-G30000V组I.测量模式测量对象2.安装模式扩散反射3.滤波平均四次4.采样周期200微秒为了获得截面形状的经过平滑处理的轮廓线,在如下的条件下进行图形数据处理I.打开测量数据文件2.选择“轮廓”,然后选择水平线3.选择待测量的位置,使得不会包括测试件中的任何一个压缩凹陷4.选择“调节“,然后选择”高度平滑“,最后选择” +或-12 “通过如下的步骤,根据已经经过平滑处理的轮廓线确定各个尺寸下面将參照图9描述步骤细节应该注意,在图9中示出已经经过平滑处理的轮廓线I.绘制连接轮廓线上的相邻脊161的辅助线k2.绘制平行于水平面SF延伸的第一水平线h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透液性片及其制造方法传统地,已知的诸如一次性尿布或卫生巾等体液吸收性穿戴物品包括透液性的正面片、非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夹在正面片和背面片之间的体液吸收性芯。已知在正面片的 ー个表面上形成有交替地配置成沿着ー个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一组脊和槽(crests andtroughs),并且形成有交替地配置成沿着正交于前ー组脊和槽的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另ー组脊和槽。还已知以脊和槽面对穿戴者的皮肤的方式使用这样的正面片。例如日本特开1983-132155A号公报(PTL I)公开了一种适于用作一次性尿布或类似物中的正面片的透液性无纺布。该无纺布具有沿着加工无纺布过程中的加工方向平行地延伸的脊和槽。无纺布的槽的密度比脊的密度高。日本特开2008-25079A号公报(PTL 2)也公开了一种适于用作一次性尿布或类似物中的正面片的透液性无纺布。该无纺布的ー个表面是基本平坦的,并且另一表面上形成有沿着加工方向平行地延伸的脊和槽以及沿着正交于加工方向的相交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类似的脊和槽。无纺布的脊的密度比槽的密度高。WO 2008-146541 Al (PTL 3)公开了ー种片状元件的层叠体。根据ー个实施方式,层叠体由层叠在一起的第一片状元件和第二片状元件构成,并且第一片状元件和第二片状元件均包含热塑性纤维。第一片状元件形成有具有相同纵向方向的多个通孔。除通孔之外,第一片状元件还沿着通孔的纵向方向形成有多个槽。第一片状元件和第二片状元件在多个接合凹陷(deboss)中彼此熔接。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TL 1}日本特开 1983-132155A 号公报{PTL 2}日本特开 2008-25079A 号公报{PTL 3}WO 2008-146541 Al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当PTL 2和PTL 3中公开的均具有沿着ー个方向平行地延伸的脊和槽的无纺布用作体液吸收性穿戴物品中的透液性的正面片时,脊起到在正面片接触穿戴者的皮肤时对穿戴者的皮肤产生柔软感觉的作用。如PTL I所公开的那样,假设槽的纤维密度比脊的纤维密度高,那么一旦体液被脊吸收,体液能够平顺地移动至槽,然后迅速地从槽移动至吸收性结构。结果,在体液排出之后,正面片能够迅速地恢复至干燥状态。然而,ー些形成脊的纤维沿着脊延伸的所在方向平行地延伸;体液难以沿着这些纤维扩散以便由吸收性结构迅速地吸收,并且体液易于停留在正面片上。结果,在体液排泄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体液吸收性穿戴物品可能会使穿戴者产生潮湿的感觉。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ー种透液性片。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ー种该透液性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ー种透液性片,其具有彼此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包括热塑性合成纤维制成的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片的两个表面与所述厚度方向相交且在所述纵向方向及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ー个表面形成有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横向方向上交替以形成具有重复波纹的波状表面的脊和槽;另一表面形成为平坦表面。在该透液性片中,至少在脊中,所述波状表面包括通过从所述波状表面朝向相反的平坦表面局部地压缩所述无纺布而形成的点状的凹陷。与各个凹陷的周围区域相比,在所述凹陷中,无纺布内的热塑性合成纤维更密集地聚到一起,并维持各热塑性纤维的纤维形态。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ー种透液性片的制造方法,所述透液性片具有彼此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并且包括热塑性合成纤维制成的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片的两个表面与所述厚度方向相交并且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两个表面中的ー个形成有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横向方向上交替以形成具有重复波纹的波状表面的脊和槽;并且所述两个表面中的另ー个表面形成为平坦表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沿着加工方向连续地供给放置在透气性支撑部件上的作为热塑性合成纤维的集合体的织物,并且使所述织物经受由位于所述支撑部件上方沿着与所述加工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配置的一系列喷嘴喷出的加压了的喷射气流或加压了的喷射水流,使得所述加压了的喷射气流或加压了的喷射水流能够被从所述织物的ー个表面引导至另一表面,以使所述织物的所述ー个表面形成沿着所述加工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且在所述相交方向上交替从而形成重复的波纹的脊和槽;b.将形成有所述脊和槽的所述织物供给到由具有平滑的外周面的辊和外周面上具有一系列凸起的辊构成的一对凹陷形成辊之间的间隙中,使得所述凸起能够沿着从波状表面朝向所述波状表面的相反表面的方向作用在所述织物上,由此从所述波状表面朝向所述波状表面的相反表面局部地压缩所述织物,以至少在所述脊中形成点状的凹陷;并且c.将所述凸起保持在使得所述凸起的表面温度維持成不便所述热塑性合成纤维的表面熔化的温度范围内。。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透液性片至少在脊中包括压缩凹陷。与各个压缩凹陷周围的区域相比,在各个压缩凹陷中,形成透液性片的无纺布内的热塑性合成纤维更密集地聚到一起,因此维持其初始纤维结构(形态)。因此,一旦体液被脊吸收,体液不仅平顺地移动至槽,还平顺地移动至压缩凹陷,因此可有效地减少本应停留在各个脊中的体液。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透液性片的制造方法中,将凸起的表面温度保持在不会使无纺布中的热塑性合成纤维的表面熔化的温度范围内。因此,在由这些凸起形成的各个压缩凹陷中,热塑性合成纤维彼此紧密接触而不熔接在一起。[图I]是一次性尿布的局部切除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I中的线II-II截取的图I的尿布的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I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图I的尿布的截面图。[图4]示出图I中的圆形区域IV的图I的尿布的比例放大图。[图5]的(a)是沿着图4中的线V_V截取的图I的尿布的截面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局部比例放大图。[图6]是沿着图4中的线VI-VI截取的图I的尿布的截面图。 [图7]是压缩凹陷的放大了的照片。[图8]是示出图I的尿布的正面片用的片材的局部切除立体图。[图9]是用于測量透液性片的尺寸的截面图。[图10]是示出透液性片制造过程的一部分的图。[图11]是示出透液性片制造过程的一部分的图。[图12]是示出透液性片制造过程的一部分的图。[图13]是与图2类似的图,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图14]是与图4类似的图,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图15]是与图5类似的图,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
3.绘制延伸穿过各个顶峰161a且正交于第一水平线Ii1的辅助线b、C。4.绘制延伸穿过槽162的底部162a且正交于第一水平线Ii1的辅助线d。5.用X2表示辅助线k和辅助线d的交点。6.在辅助线d上,e是距底部162a与从底部162a到交点X2的距离的1/3对应的距离的点。用X1表示从底部到点e的距离。7.绘制平行于第一水平线Ii1延伸穿过点e的第二水平_h2,然后获得第二水平线h2和连接相邻脊161的轮廓线线段之间的交点m、η,并且将点m和点η之间的距离确定为 相关联的槽162的宽度尺寸。8.将辅助线c和辅助线d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相邻顶峰161a之间的距离或者确定为相邻脊161之间的节距。9.将顶峰-顶峰距离与相关联的槽的宽度尺寸之间的差确定为相关联的脊161的宽度尺寸。10.关于辅助线b、c,将从水平面SF到顶峰161a之间的距离、即尺寸H确定为相关联的脊的无负载情况下的高度或者确定为片材111或正面片11的无负载情况下的厚度。11.将沿着辅助线d从底部162a到水平面SF的距离确定为各个测试件的尺寸f。12.当测试件包括片材111的平坦部114时,上述步骤也可以用于该平坦部114用以确定平坦部114的尺寸f。13.对每个测试件測量一次片材111和/或正面片11的各个尺寸,并且从对10个测试件的10次測量中获得平均值。在图I示例性示出的尿布I的基体2中,背面片12由诸如聚こ烯等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的厚度在O. Olmm至O. 05mm范围内的膜形成,外层片14由基准质量在10g/m2至40g/m2范围内的无纺布形成,无纺布例如为纺粘(spunbond)无纺布、SMS (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或水刺(spunlaced)无纺布。防漏堤31由透液性不足的、更优选地非透液性的无纺布形成,或者由热塑性合成树脂膜形成。前翼3和后翼4由无纺布形成,或者是由无纺布及热塑性合成树脂膜构成的层叠体。图10是部分地示出由粗疏织物(carded web) 100制作用作图8所示的片材111的第一无纺布130a的步骤的图,图11是部分地示出由第一无纺布130a获得片材111的织物131的步骤的图,其中从日本特开2009-030318A号公报已知图10中示出的步骤。參见图10,由短纤维112形成的且基准质量在大约10g/m2至大约50g/m2范围内的粗疏织物100放置在传送带200上,该传送带200在其厚度方向上透气且沿着加工方向MD传送。传送带200可以由例如30网目以上的网状板形成。按照沿着加工方向MD的顺序,根据本发明的透液性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作为主处理步骤的第一步骤901,在该步骤中,在粗疏织物100沿着其厚度方向被压缩以便使粗疏织物的结构稳定的同时短纤维112 (见图3)被熔接到一起;和第二步骤902,在该步骤中,已经在第一步骤901中经过初步处理的粗疏织物100形成有脊161和槽162。在第一步骤901中,用来自第一喷嘴阵列910的第一加热喷射气流911吹粗疏织物100。第一喷射气流911流过粗疏织物100和传送带200并且被第一吸引箱912吸引。第一喷气的空气量设定为等于或稍大于第一吸引箱912的单位时间进气量的值,以便能够可靠地实现初歩处理。第一喷射气流911的温度设定为短纤维112的表面可以稍微熔化并且短纤维112可以仅在其相互接触表面熔接到一起而短纤维112不丧失初始纤维结构时的温度。在第二步骤902中,使用来自第二喷嘴阵列920的一系列第二加热喷射气流921吹已经在步骤I中经过初步处理的粗疏织物100a,并由此获得第一无纺布130a,其中第二喷嘴阵列920包括在相交方向⑶上以中心距为a的方式配置的一系列喷嘴(未示出)。现在通过第二喷射气流921使在步骤I中进行了初步处理从而使得短纤维112具有其纤维结构的粗疏织物IOOa中的短纤维112沿着相交方向CD部分地位移,从而可以在每对相邻的第二喷射气流921之间形成脊161。第二喷嘴阵列920的空气量优选地设定为大于第二吸引箱925的进气量的值。从在相交方向⑶上以中心距为a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喷射阵列920吹出的第二喷射气流921的位置与图8示出的片材上的槽162的位置相对应。在第一无纺布130a中,位于第二喷射气流921正下方的短纤维112以向相交方向CD的两侧被均分且參与脊161的形成的方式部分地位移,并且留在第二喷射气流921正下方的短纤维112形成槽162。这样的第二喷射气流921还用于在加工方向MD上定向短纤维112。尽管未示出,第二步骤可以在第二喷嘴阵列920的下游包括热处理室。热处理室可以起到加热第一无纺布130a的作用,使得短纤维112的表面可以稍微熔化,并且可以增加短纤维112熔接的区域的数量以使第一无纺布130a的纤维结构稳定。 在图11示意性示出的第三步骤中,通过加压辊140在加热的状态下对以具有适当宽度尺寸的方式从第一无纺布130a切下的第二无纺布130b加压,以获得片材111的织物131。加压辊140包括均在加工方向MD上转动的上辊141和下辊142。上辊141包括位于相交方向CD上相反的端部的ー对直径増大段143,并且这些直径増大段143維持在预定温度。下辊142用于从图11所示的下方支撑第二无纺布130b。上辊141的直径増大段143与下辊142合作以在加热的情况下对第二无纺布130b的相交方向CD上的相反的侧部区域136进行压縮。应该注意,可以在使用下辊142的过程中将下辊142加热到预定温度,并且也可以在不加热该下辊142的情况下使用下辊142。直径増大段143与下辊142之间的间隙S可以被调节为使得第二无纺布130b的相反的侧部区域136能够被压缩至期望的厚度。以类似的方式,直径増大段143和下辊142的圆周速度可以被调节为使得能够确保将相反的侧部区域136压缩至期望厚度所需的压缩时间。可以使用被设定为比形成短纤维112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的熔融温度低3°C至20°C的温度的直径増大段143在加热的情况下对第二无纺布130b进行压缩,然后使第二无纺布130b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便一方面使短纤维维持在压缩情况下变形的状态,另一方面使相反的侧部区域136从具有脊161的波状区域变形为具有小厚度t (见图2)的平坦区域114 (见图3)。包括以该方式变形了的侧部区域136的第二无纺布130b是片材111的织物。通常情况下,根据用于制造片材111的粗疏织物100的特性、图10中的第一步骤901和第二步骤902的操作条件以及其他因素,在片材111中,脊161和槽162中的其中一个的密度容易高于脊161和槽162中的另ー个的密度。例如,短纤维112比在脊161中容易彼此靠近,即,比在槽163中的密度在脊161中的密度大。在脊161中的短纤维112容易沿着加工方向MD彼此平行地延伸。在图11中示出的第三步骤903中,用来冷却织物131的相反的侧部区域136的鼓风机可以设置在辊140的下游。与辊140类似的另外的辊可以位于辊140的下游,以确保在加热情况下对相反的侧部区域136加压足够的时间。
图12是示意性示出使在图11中示出的第二步骤中获得的片材111的织物131形成有压缩凹陷70的步骤的图。在图12的步骤中,在图11的步骤中获得的织物131沿着加エ方向MD被连续地供给到包括上棍151和下棍152的凹陷轮压机(debossing calender)150。上辊151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图4中示例性示出的压缩凹陷70具有相同分布图案的一系列凸起153,下辊152具有平滑的外周面。上辊151和下辊152两者都是温度可调的。具体地,上辊151的凸起153的温度和下辊152的表面温度最多被加热至构成织物131的热塑性合成纤维的短纤维112能够软化的温度,但是不加热到短纤维112熔融的温度。在凹陷轮压机150中,凸起153的前端(nose)的几何形状、长度和表面压カ可以调节以选择形成在织物131上的压缩凹陷70的深度和形状。凸起153的温度可以设定为短纤维112的软化温度,以确保位于压缩凹陷70中的以及压缩凹陷正下方的短纤维112能够比周围区域密集地聚到一起,并且另外确保位于压缩凹陷70中的以及压缩凹陷正下方的短纤维112能够维持短纤维112的纤维结构(见图5)。当已经在图12中示出的步骤中被压出图案的织物131用作正面片11时,首先被 压缩凹陷70中的正面片11吸收的体液从短纤维112以较低密度分布的周围区域平顺地移动至短纤维112密集地聚到一起的压缩凹陷70。结果,正面片11的表面、特别是脊61的顶峰61a及其周边区域能够迅速地恢复到期望的干燥状态。采用这样的正面片11,穿戴者不可避免地感到的不舒适的潮湿感觉不会长期持续,结果潮湿的感觉可以忽略。具有这种功能的正面片11的后述的所谓的Q-max值不超过O. 10kw/m2。Q_max值超过O. 10kw/m2的正面片的不利之处在于,显著的水分量会停留在其表面,并且穿戴者的皮肤与正面片接触吋水会使穿戴者会感到不舒适的寒冷感觉,并且有时这样的水分会引起如疹子等ー些皮肤问题。在凹陷轮压机150中,各凸起153的高度可以被设定为足够短以确保上辊151的外周面能够有效地对织物131的表面加压。在这样的上辊151中,凸起153有利地有助于这些凸起153保持在期望的温度。另外,上辊151的外周面能够将织物131加压至期望的厚度。然而,当织物131被凹陷轮压机151压得过分地薄时,织物131会失去期望的柔软质感,并且最終会使其缓冲性能劣化。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正面片11在其中央区域60a(见图2)的厚度优选为图8中的第一无纺布130a的厚度的60%以上。这样的正面片11可以具有比在后面将描述的“质感柔软度”的段落中用作标准片材的片材更加柔软的质感。尽管织物131的表面图案以及侧部几何形状在通过凹陷轮压机150的前后是变化的,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2中并未示出表面图案以及侧部几何形状中的这种变化。图13是与图2类似的图,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图13中示出的尿布I中,透液性的正面片11由透液性的复合片10形成。由用热熔胶(未示出)接合到一起的透液性的第一正面片Ila和透液性的第二正面片Ilb构成复合片10,其中,第二正面片Ilb的上表面58b接合至第一正面片Ila的下表面57a。第一正面片Ila与图4至图6中示例性地示出的正面片11类似。具体地,正面片Ila由短纤维112形成,并且正面片Ila在其上表面58a形成有脊61、槽62和压缩凹陷70a、70b,并且其下表面57a形成为平坦状。可以将第一正面片Ila中的各脊61的高度形成为等于或小于图2中的各脊61的高度H。类似地,在纵向方向A上,第一正面片Ila的尺寸可以设定为等于或小于正面片11中的第二正面片Ilb的尺寸。第一正面片IIa的在横向方向X上的尺寸(宽度)也可以设定为等于或小于图2中的正面片11的中央区域60a在横向方向B上的尺寸(宽度)。图13中的第二正面片Ilb可以由经过亲水化处理的热塑性合成纤维110 (见图14)制成的诸如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或SMS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和纺粘无纺布的层叠体)等无纺布形成。对于上述的无纺布,细度均在大约I分特至大约4分特范围内并且基准质量均在大约10g/m2至大约50g/m2范围内的短纤维或单丝可以用作组成纤維。作为短纤維和单丝,也可以使用套芯型组合纤维或并列型组合纤維。这样的第二正面片Ilb覆盖芯13的上表面,并且在纵向方向A和横向方向B上延伸超过芯13的外周边缘以便重叠于背面片12并且用热熔胶(未示出)接合于背面片12。在图13中示出的采用复合片10以代替透液性的正面片11的尿布I中,考虑到第一正面片Ila倾向于増加制造成本,可以使用比图I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用的正面片11的尺寸小的第一正面片11a,并且芯13可以用适于使尿布I保持低制造成本的第二正面片Ilb覆盖。
图14和图15是与图5和图6类似的图,示出了图13的复合片10。图14 (a)示例性地示出沿着横向方向B截取的复合片10的截面图,其中复合片10包括第一正面片Ila和第二正面片lib。与压缩凹陷周围区域中的短纤维112相比,在图14 (b)中示出的压缩凹陷70中,第一正面片IIa中的短纤维112密集地聚到一起。在第二正面片IIb中,在厚度方向C上与压缩凹陷70对准的区域78,換言之,位于压缩凹陷70正下方的区域78包含了比在区域78周围的区域中密集地聚到一起的形成第二正面片Ilb的热塑性合成纤维110,并且区域78限定了第二压缩凹陷78。复合片10形成有皮肤可接触区域75。图13中的复合片10还形成有与图6中的那些类似的脊61、61e、61f和皮肤可接触区域75。第一正面片Ila形成有压缩凹陷70,并且第二正面片Ilb形成有第二凹陷78。可以通过下面将要描述的以下步骤制造图13至图15中示例性地示出的复合片10。用热熔胶将待用作第二正面片Ilb的已经经过亲水化处理的无纺布接合至在图10的步骤中获得的第一无纺布的平坦的下表面,以获得复合片10的前体(precursor)。前体被供入到图12中所示的凹陷轮压机150,在该凹陷轮压机150中第一无纺布130a被上辊151的凸起153压出图案。可以考虑到前体的厚度和待形成在前体中的压缩凹陷70的深度而适当地选择这些凸起153的高度。(实施方式)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制造与图13至图15中示例性地示出的复合片相对应的透液性片,并且对第一正面片的Q-max值、人造尿液残留量、人造尿液擦除效率、质感柔软度以及厚度的各个数据进行测量和评价。以如下方式对各个数据进行评价。I. Q-max值、残留量、擦除效率(I)用当穿戴者的皮肤与这样的正面片接触时被体液弄湿的正面片从穿戴者的皮肤提取出的热的量化值来限定Q-max值,并且该值被认为与正面片的表面上的水分量成比例。具体地,Q-max值越高,正面片的表面上的水分量越大,并且相应地从穿戴者的皮肤提取出的热量越大。在这种情况中,穿戴者的皮肤会感到突然寒冷。为了测量Q-max值,使用日本加藤技研株式会社(KATO tech co.,ltd)制造的kes-f7-接触冷暖感(thermolabo)ii型高精度&高速热性能測量装置。(2)分别制备均具有IOOmmX IOOmm大小的多个第一正面片和第二正面片作为发明例和比较例,并且将这些片中的每ー个均放置在吸收性结构的面对穿戴者的皮肤ー侧上的中央区域。为了测量根据发明例和比较例的透液性片的Q-max值,从市售一次性尿布(日本尤妮佳公司(Unicharm Corporation)生产的Moony牌S型)上拆下吸收性结构以获得测试件。(3)准备100_X IOOmm的人造皮(由日本出光高科技公司(Idemitsu TechnofineCo.,Ltd)制造的“Supplare”PZ 12002 (颜色C/黒)型)作为穿戴者的皮肤的等效物,并且确定其质量A。将I. Oml的人造尿液滴在该人造皮上,直到以该方式滴下的人造尿液扩散成为直径为40mm的圆,此时确定人造皮加上人造尿液的总质量B。为了制备人造尿液,在离子交换水中溶解基于离子交换水的质量的2%的尿素、O. 8%的氯化钠、O. 08%的硫酸镁水合物(hydrate)和O. 03%的ニ水氯化I丐(calcium chloride dihydrate),并且将其温度调节为 20。。。(4)使测试件的面对穿戴者的皮肤的ー侧的中心点与绘成圆的人造尿液的中心对准,并且将尺寸形成为IOOmmX IOOmm并且具有200g质量的重物置于测试件的背对穿戴者 的皮肤的ー侧。(5)在接触人造尿液的状态下,使测试件向左往复运动25mm—次,然后向右往复运动25mm —次,以便擦除人造尿液。(6)在接触人造尿液的状态下,使测试件向上往复运动25mm,然后向下往复运动25mm 一次,以擦除人造尿液。(7)測量已经擦除掉了人造尿液的人造皮的质量C,以确定用以下公式表示的残留量残留量=质量C-质量A,并且用如下公式计算擦除效率(%)擦除效率={I-(质量C-质量A)/ (质量B-质量A)} X 100%(8)測量用的所有操作在恒温恒湿度下进行,特别地,在20°C、相対湿度65%下进行。(9)擦除操作之后的测试件在使得复合片位于上方的方式被置于桌子上3分钟。(10) 3分钟期间,将测试件放在被置于温度为20°C、相対湿度为65%的室中的Q-max测量装置内。(1DKES-F7中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纯铜板(面积为9cm2,质量为9. 79g,热容量为O. 41855J/°C)和适于为测试件提供温度差的用作热源的温箱(T-Box)。纯铜板内置有精密温度传感器。纯铜板的温度设定为30°C,并且以lOg/cm2的负载使纯铜板压靠放在測量装置上的测试件,以读出最大热传递值,即Q-max值(kw/m2)。Q-max值越高,作为测试件的正面片的表面上的水分量越大,相应地表示热传递值越高。換言之,Q-max值越低,留在正面片的表面上的水分量越小。2.质感柔软度。(I)基于对五个试验者进行的感官测试的结果来为质感柔软度评级。(2)采用由套芯型组合纤维制成的透气无纺布作为用作质感柔软度的基准的标准片件,其中套芯型组合纤维由作为套的聚こ烯和作为芯的聚酯构成。该透气无纺布具有2. 2分特的细度、45_的纤维长度、25g/m2的単位面积质量以及0. 3mm的厚度。对各个测试件进行的评级基于各个试验者在轻轻地碰触测试件和基准片件时的判断。如果所有试验者均判断出测试件比基准片件更柔软且对皮肤更温和,则测试件评级为A。如果存在着测试件比基准片件更柔软且对皮肤更温和以及测试件与基准片件的柔软度类似的混合判断,则测试件评级为B。如果存在着测试件的柔软度与基准片件的柔软度类似以及测试件在柔软度方面比基准片件差的混合判断,则测试件评级为C。最后,如果所有试验者判断出测试件与基准片件相比在柔软度方面更差并且对皮肤不太温和,则测试件评级为D。(3)为了从试验者的比较性判断中排除视觉影响,各个试验者均戴上眼罩。3.第一正面片和第二正面片的负载下的厚度。(I)制备根据发明例和比较例的大小均为IOOmmX IOOmm的透液性片作为测试件。(2)当从各个透液性片上剥下第一正面片时,使第一正面片预先经受冷喷涂(cold spray)以使其冷却,并由此有助于防止第一正面片改变形状和厚度。(3)作为测量装置,使用尾崎制作所株式会社(0ΖΑΚΙ MFG. CO. LTD)生产的孔雀牌厚度计(DIAL GAUGE PEACOCK),并且使用直径为20mm的探针。测量装置预先调节成相对于测试件具有3g/cm2的测量压力。因此,以该方式测量的厚度的值为第一正面片和第二正面的负载下的厚度值。发明例I使用具有如下特征的正面片作为根据发明例I的透液性片中的第一正面片。(I)短纤维的结构a.组成由作为套的聚こ烯和作为芯的聚酯构成的并且预先经过亲水化处理的套芯型组合纤維。b.细度和纤维长度细度为2. 2分特、纤维长度为45mm的短纤维与细度为3. O分特、纤维长度为38mm的短纤维以质量计各50%的混合物。(2)基准质量25g/m2(3)脊的宽度尺寸3. 2mm(4)槽的宽度尺寸0. 9mm(5)相邻脊的顶峰-顶峰距离4. Imm(6)负载下的厚度I. 2_(7)压缩凹陷的形状、大小和中心-中心距离0. 7mmXO. 7mm的正方形;中心-中心距离I. 4mm(8)压缩凹陷的列之间的交角α (见图4) =106°(9)各皮肤可接触区域(见图4)的一侧长度9mm使用具有如下特征的正面片作为根据发明例I的透液性片的第二正面片。(I)短纤维的结构a.组成由作为套的聚こ烯和作为芯的聚酯构成的并且预先经过亲水化处理的套芯型组合纤維。b.细度和纤维长度细度为2. 8分特、纤维长度为38mm的短纤维与细度为2. 2分特、纤维长度为38mm的短纤维以质量计各50%的混合物。(2)基准质量25g/m2(3)负载下的厚度O. 4mm
发明例2除了使第一正面片的各皮肤可接触区域(见图4)的ー侧长度变为6mm之外,在与发明例I所用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根据发明例2的透液性片。发明例3除了将第一正面片的各皮肤可接触区域的一侧长度形成为18mm并且将图12的辊151上的各个凸起的长度形成为O. 5_之外,在与发明例I所用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根据发明例3的透液性片。发明例4除了将第一正面片的各皮肤可接触区域的一侧长度形成为12mm并且将图12的辊151上的各个凸起的长度形成为O. 5_之外,在与发明例I所用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根据发明例4的透液性片。比较例I除了将各个凸起的长度形成为O. 5mm之外,在与发明例I所用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根据比较例I的透液性片。比较例2除了将各个凸起的长度形成为O. 5mm之外,在与发明例2所用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根据比较例2的透液性片。比较例3除了未形成压缩凹陷之外,在与发明例5所用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根据比较例3的透液性片。该透液性片对应于图10的第一无纺布130a。[表 I]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液性片,其适于用作体液吸收性穿戴物品的透液性的正面片。透液性片(11)的两个表面(57、58)中的一个表面(58)形成有沿着纵向方向(A)彼此平行地延伸且在横向方向(B)上交替的脊(61)和槽(62)。该一个表面(58)还至少在各个脊(61)中形成有一系列的压缩凹陷(70)。与各个压缩凹陷(70)周围的区域相比,在各个压缩凹陷(70)中,形成透液性片(11)的热塑性合成纤维更密集地聚到一起,因此维持单个热塑性合成纤维的初始纤维结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