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导尿管的制作方法经研究证明,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导致尿路感染原因较多,但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插入导尿管时,将尿道口内侧的细菌由导尿管带入了尿道深部及膀 胱,从而引起尿路感染和膀胱炎等。为了解决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下列对于导尿管的改 进CN200820184424公开了一种导尿管,包括胶管,在胶管内固定设有过滤器。CN200920023324公开了一种带导芯的气囊导尿管,在导尿管体内设有钢丝制成的 导芯,导芯内端上设有钢球,这样的导尿管置入时间短、较不易引起尿路感染。CN200820019604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导尿管包括导尿管、导尿孔、气囊、导气管和充 气球,所述导尿管的尿道段外面有外套管,导尿管与外套管之间为环形的冲洗通道,在外套 管的表面有凹坑,在凹坑上有冲洗孔。该导尿管实现了一管多用,在导尿的同时可以对尿道 进行清洗。CN200820021364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导尿管,包括内部设有导尿管腔和气腔的导尿 管管体,导尿管管体一端分别设有连通导尿管腔的导尿口和连通气腔的气囊,而另端分别 设有连通导尿管腔的导尿接管和连通气腔的气腔接管,导尿管管体内位于尿管腔和气腔的 外侧还环绕设有呈螺旋状的渗透腔,渗透腔位于导尿口端封闭而另端设有渗透腔接管;导 尿管管体外表面设有若干连通渗透腔的渗透孔。但是上述导尿管仍然解决不了在插入导尿管时会将尿道口内侧的细菌由导尿管 带入尿道深部及膀胱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导尿管。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和头部套管,所述导尿管本体的头部设有进尿孔,尾 部设有排尿口,所述头部套管的一端设有切口或孔口,另一端敞开并设有限位凸缘,所述头 部套管能活动套接于所述导尿管本体外。较佳的,所述头部套管的内径略大于导尿管本体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缘为卷边或喇叭口。所述切口即为封闭端被切割后留下的缝隙。所述切口可为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切口为2-4个,各切口均于切口所在端的顶点处交汇,如“十”字切口或 “丫”字切口。当所有切口均拉伸的状态下,导尿管本体的头部能从切口中穿越。所述孔口可以为各种形状的孔口,如圆形、方形、多边形等。所述孔口的大小以孔口在拉伸状态下导尿管本体的头部能穿越为准。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套管设有切口或孔口的一端为圆头。所述制作头部套管的弹性材质可以为橡胶、乳胶、聚氨酯等弹性材质。所述导尿管 本体为各种常规的导尿管。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套管的长度为2-4厘米。由于生理结构不同,男性套管可略 长,为3cm左右,女性套管可略短,为2cm左右。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消毒尿道口,将头部套管先行插入尿道直至头部套管的限位凸 缘到达尿道口边缘,以撑开尿道口,而后再缓慢向头部套管内插入导尿管本体,在导尿管本 体头部抵达头部套管顶部后保持头部套管的位置不动,用力将导尿管本体的头部穿越头部 套管的切口或孔口进一步推入尿道深处直至插入膀胱,如此即可避免后插入的导尿管与尿 道口内侧细菌接触,从而有效解决常规的导尿管在插入尿道时会将尿道口内侧的细菌由导 尿管带入尿道深部及膀胱的问题。导尿管插到位后,头部套管即可滞留尿道口,也可将之从 尿道口内拉出并从导管的尾部褪出。
本发明的导尿管构思巧妙,相比现有的导尿管可避免在使用中将尿道口内侧的细 菌带入尿道深部及膀胱,有效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图1本发明导尿管示意图
图2头部套管切口示意图
图3头部套管孔口示意图
图4本发明导尿管使用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1和头部套管2,所述导尿管本体的头部设 有进尿孔3,尾部设有排尿口 4,所述头部套管2的一端设有切口 5或孔口 6,另一端敞开并 设有限位凸缘7,所述头部套管2能活动套接于所述导尿管本体1外。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套管2的内径略大于导尿管本体1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缘7为卷边或喇叭口。
所述切口 5可为一个或多个。各切口均于切口所在端的顶点处交汇,如图2所示 为“一”字切口、“十”字切口或“ 丫,,字切口。当所有切口均拉伸的状态下,导尿管本体的头 部能从切口中穿越。
所述孔口 6可如图3所示为圆形,也可为方形、多边形等。孔口的大小以孔口在自 然状态下导尿管本体的头部无法穿越而在拉伸状态下导尿管本体的头部能穿越为准。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套管2设有切口 5或孔口 6的一端为圆头。
所述制作头部套管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头部套管分为男性用套管与女性用套管,男性套管长3cm左右,女性套 管长2cm左右。
使用时先消毒尿道口,将头部套管先行插入尿道直至头部套管的限位凸缘到达尿 道口边缘,以撑开尿道口,而后再缓慢向头部套管内插入导尿管本体,在导尿管本体头部抵 达头部套管顶部后,如图4所示,保持头部套管的位置不动,用力将导尿管本体的头部穿 越头部套管的切口或孔口进一步推入尿道深处直至插入膀胱,如此即可避免后插入的导尿 管与尿道口内侧细菌接触,从而有效解决常规的导尿管在插入尿道时会将尿道口内侧的细 菌由导尿管带入尿道深部及膀胱的问题。导尿管插到位后,头部套管即可滞留尿道口,也可 将之从尿道口内拉出并从导管的尾部褪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尿管,包括导尿管本体,所述导尿管本体的头部设有进尿孔,尾部设有排尿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还包括头部套管,所述头部套管的一端设有切口或孔口,另一端敞开并设有限位凸缘,所述头部套管能活动套接于所述导尿管本体外。本发明的导尿管可避免在使用中将尿道口内侧的细菌带入尿道深部及膀胱,有效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新型导尿管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沈昌亮沈昌亮沈昌亮沈昌亮沈昌亮沈昌亮徐新刚, 徐军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军张军张军张军张军张军张军
专利相关信息
-
张军张军张军张军孙颖莹, 申 谢孙颖莹, 申 谢孙颖莹, 申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