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换气鞋的制作方法现有的换气鞋分两种,一种是向鞋内吹气来达到换气目的,这种换气鞋款式较旧且换气效果不佳而未能普及;另一种是将鞋内空气抽掉来达到换气的目的,它将鞋底做成气室,并设有进气单向阀和排气单向阀,通过行走时挤压气室来达到换气的目的。但这种换气鞋,其缺点是1)进气单向阀内设置有弹簧,容易堵住进气口,无法将透气滤尘材料上的杂物吹出;2)排气单向阀内的密封盖是设置在阀体里面的,容易造成泥土或杂尘等流入阀体内而堵塞排气单向阀;3)小底为单层结构,在行走时不具有弹性恢复功能而使得换气功能欠佳。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较好换气性能并且能阻止杂尘进入的换气鞋。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换气鞋,包括一大底,四周形成有向上竖起的侧壁;一小底,设置于所述大底上方,在四周形成有向上竖起的侧壁并与所述大底的侧壁相结合,在所述大底和小底中间形成有气室;设于所述大底两侧的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排气口内并与其配合的排气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小底中间单层上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内并与其配合的进气单向阀;粘于所述小底的上底面上的透气滤尘材料;其特点是所述小底为中间单层沿两侧分叉呈上、下双层,上底面呈水平平面形状,下底面呈朝着所述上底面方向内凹的拱形状;所述进气单向阀包括阀体和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第一密封盖,所述阀体上形成有进气孔、进气槽和堵气孔;所述排气单向阀包括阀体、阀盖、第二密封盖、弹簧以及卡簧片,所述第二密封盖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外侧。采用上述结构的换气鞋,当人行走或跑步时,挤压气室,将气室内空气通过排气单向阀排出,当脚抬起时,气室由于弹性恢复,从而通过进气单向阀将鞋内空气抽掉,如此反复,以达到换气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换气鞋,在进气单向阀内仅设置了密封盖而没有弹簧及其它部件,故可做得很薄而且进气畅通无阻,并能够吹散透气滤尘材料上的灰尘和杂物;另外,排气单向阀的密封盖是设置在阀体外面,从而不必担心泥土或杂尘等流入阀体内而造成堵塞或逆流;第三,小底为中间单层沿两侧分叉呈双层的结构,而且小底的下底为朝着上底面方向内凹的拱形状结构,有利于在小底受力变形后能立即产生弹性恢复至换气鞋原始状态,达到较好的换气效果。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换气鞋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取得的剖视图。
图3是从图2的B向所视的局部视图。
图4是进气单向阀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排气单向阀的纵剖视图。
图7是图6中阀体的左视图。
图8是图6中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气鞋,设有两端通过压延相结合而成的大底1和小底2,大底1设置在小底2的下方,在大底1和小底2的中间形成有气室8以换气之用。
大底1为单层结构并在其周围形成有向上竖起的侧壁1-5。大底1的下底面1-3呈水平平面形状,其底部设有耐磨材料7,上底面1-1具有向上突起的拱形状结构,易于排气。大底1的两侧设有排气口1-2,排气口1-2的底口与大底1的上底面1-1的最低点结合,也为了易于排气之用。排气单向阀4设置于排气口1-2内,其外形与排气口1-2相配合,排气口1-2在大底1两侧可设置若干个。排气口1-2处若厚度不够可向外形成凸出1-6,大底1的后跟部底面开设有若干小孔1-4,这样既能减轻整个换气鞋的重量,又可以节省部分材料。
小底2是中间为单层沿两侧分叉呈双层(包括上层2-3和下层2-8)的结构,由高弹性材料制成,并在下层2-8的四周形成有向上竖起的侧壁2-4结构,并与大底1的侧壁1-5相结合。小底2的上底面2-1呈水平平面形状,小底2的下底面2-2具有朝着上底面2-1方向内凹的拱形状结构,拱形状结构有利于在小底2受力变形后能立即产生弹性恢复。小底2的上层2-3和侧壁2-4有一间距2-5,用于插入鞋帮(未图示)。小底2的进气口2-6设置小底2的单层处,一般设置于脚趾及脚掌等不受力的地方,以防止受力而损坏。进气单向阀3设置于进气口2-6内,其外形与小底2的进气口2-6相配合。小底2在大底1的排气口1-2处形成有一凹槽2-7用于通气之用,气流可由气室8通过凹槽2-7再由排气单向阀4排出。小底2的上底面2-1上粘有一层透气滤尘材料5,透气滤尘材料5上面还设置有网状鞋垫6,使得换气鞋具有更好的透气性能。
参考图4、5所示,进气单向阀3由阀体3-3和设置于阀体3-3内的第一密封盖3-4构成。阀体3-3的外壁为三角形,阀体3-3的上端面3-6周边略延长,中间形成有进气孔3-1。进气单向阀3的进气槽3-5打通至下端面3-7作为进气通道,下端面3-7中间形成有堵气孔3-2,堵气孔3-2比进气孔3-1要大。阀体3-3的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容纳第一密封盖3-4,第一密封盖3-4的结构为扁平的且中间及两边略向上浮的波浪状,大小以与容置空间相配合而又能在容置空间内作上下运动为宜,有利于气体将第一密封盖3-4向上推,从而堵住进气孔3-1以达到气体单向流动的作用。排气时气体通过堵气孔3-2时将第一密封盖3-4向上推,堵住了进气孔3-1,从而使气体只能从下述的排气单向阀4排出。由于排气时气体将第一密封盖3-4向上推,故通过第一密封盖3-4能将阀体内的空气从进气孔3-1吹出,从而吹散透气滤尘材料5上的灰尘和杂物。进气单向阀3因没有弹簧及其它部件,故可做得很薄而且进气畅通无阻,第一密封盖3-4可由堵气孔3-2插入,只要稍微有点移动空间即可。
如图6、7所示,排气单向阀4由阀体4-1、阀盖4-2、第二密封盖4-3、弹簧4-4以及卡簧片4-5构成。排气单向阀4的阀体4-1的外壁4-1-1为内凹形,这是为了排气单向阀4在置于排气口1-2中能有较好的紧配合,以使排气单向阀4不易从排气口1-2脱落。排气单向阀4的一端为外倒角4-1-3,另一端为内倒角4-1-2,内倒角4-1-2与圆柱孔4-1-5相通。阀体4-1内有一排水槽4-1-4,排气单向阀4插入大底1时,排水槽4-1-4应向下。阀盖4-2是由一小圆片4-2-1和中间一棒体4-2-2构成,棒体4-2-2末端有一梯形卡口4-2-3。第二密封盖4-3呈锥形设置于阀体4-1的外侧并与阀体4-1的内倒角4-1-2配合。排气单向阀4的组装步骤是首先将第二密封盖4-3套入阀盖4-2的棒体4-2-2上,然后将阀盖4-2由阀体4-1的内倒角4-1-2插入,然后将弹簧4-4套入阀盖4-2的棒体4-2-2上,然后将卡簧片4-5插入阀盖4-2的卡口4-2-3并旋转90度卡住。
弹簧4-4呈圆锥形,卡簧片4-5为圆形,中间形成有一字型开口4-5-1(如图9所示),一字开口4-5-1比阀盖4-2的梯形卡口4-2-3略大,以便卡簧片4-5插入梯形卡口4-2-3。一字开口4-5-1的两边形成有一对外凸内凹形的卡槽4-5-2,用于卡住阀盖4-2的梯形卡口4-2-3。
当人行走或跑步时,挤压气室8,将气室8内空气通过排气单向阀4排出,当脚抬起时,气室8由于弹性恢复,从而通过进气单向阀3将鞋内空气抽掉,如此反复,以达到换气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换气鞋,具有以下优点1)进气单向阀内因仅设置密封盖而没有弹簧及其它部件,故可做得很薄而且进气畅通无阻,并能够吹散透气滤尘材料上的灰尘和杂物;2)排气单向阀的密封盖设置在阀体外面,从而不必担心泥土或杂尘等流入阀体内而造成堵塞或逆流;3)小底为中间单层沿两侧分叉呈双层的结构,而且小底的下底为朝着上底面方向内凹的拱形状结构,有利于在小底受力变形后能立即产生弹性恢复至换气鞋原始状态,达到较好的换气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换气鞋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E·P·海诺宁, T·J·哈格布隆S·鲁勒, S·格雷夫赵金海, 刘志霞肖聪肖聪晓 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晓 徐晓 徐晓 徐晓 徐晓 徐晓 徐晓 徐
专利相关信息
-
巍 张, 张伟绵巍 张, 张伟绵巍 张, 张伟绵巍 张, 张伟绵巍 张, 张伟绵潘贻成潘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