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高尔夫球杆及其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高尔夫球杆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者
  • 公开日
  • 申请日期
  • 优先权日
  • 申请人
  • 文档编号
  • 关键字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尔夫球杆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杆头面部和杆颈部一体成形的高尔夫球杆及其制造方法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高尔夫球杆及其制造方法:高尔夫球杆的杆头部分包括具有击球面的杆头面部、连接该杆头面部和杆身的杆颈部。以往,作为利用锻造方式制成的高尔夫球杆杆头是将杆头面部与杆颈部一体成形而成的,但存在击球时杆颈部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为此,不得不加粗杆颈部,很难减轻对杆颈部的质量分配。另外,杆头面部与杆颈部分别利用不同的工序成形,之后将它们彼此接合。因此,存在杆头面部与杆颈部的接合部分的强度下降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有例如在国际公开第W001/056666号小册子中记载的高尔夫球杆等的方案。然而,在上述国际公开第W001/056666号小册子中记载的高尔夫球杆中,存在杆头面部内的锻流线分布不均匀、杆头面部的强度和韧性因位置不同而有偏差等问题。此外,由此带来了用以往的高尔夫球杆击球时很难得到良好的击球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锻流线在高尔夫球杆杆头内均匀分布并能获得良好击球感的高尔夫球杆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包括高尔夫球杆杆头,高尔夫球杆杆头具有包括击球面在内的杆头面部、连接杆头面部和杆身的杆颈部,锻流线形成在高尔夫杆头内,高尔夫球杆杆头内部的锻流线的密度与高尔夫球杆杆头表层部的锻流线的密度为同等程度。本发明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方法,包括对棒状部件进行拉延来减小该棒状部件的直径的拉延工序、使经拉延工序而伸长后的棒状部件的一端的直径比另一端小的拉深加工工序、对棒状部件实施弯曲加工的工序、以及在弯曲加工后对棒状部件实施锻造加工从而一体成形杆头面部和杆颈部的锻造工序。上述拉延工序最好包括在确保锻流线的同时对棒状部件的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锤击的工序。上述锻造工序最好包括对棒状部件实施多次粗锻成形加工、在确保锻流线的情况下使棒状部件接近最终形状的第一锻造加工工序;以及对粗锻成形加工后的成形件实施精锻成形加工、从而成形为最终形状的第二锻造加工工序。采用本发明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时,能使锻流线在高尔夫球杆杆头内大致均匀地分布,获得良好的击球感。采用本发明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方法时,能得到一种锻流线在高尔夫球杆杆头内大致均匀分布的高尔夫球杆。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通过结合附图参照本发明的下面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为明确。图1是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的主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杆头截面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一工序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二工序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三工序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四工序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五工序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五工序的另一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六工序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六工序的另一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七工序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七工序的另一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八工序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工序中的第八工序的另一剖视图。图15是本发明的各制造工序中的原材料的剖视图。图16是本发明的各制造工序中的原材料的剖视图。图17是本发明的各制造工序中的原材料的剖视图。图18是本发明的各制造工序中的原材料的剖视图。图19是本发明的各制造工序中的原材料的剖视图。图20是本发明的各制造工序中的原材料的剖视图。图21是本发明的各制造工序中的原材料的剖视图。图2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中的杆头的杆头面部的截面的照片。图23是杆颈部截面的照片。图24是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中的杆头部的杆头面部的截面的照片。图25是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中的杆颈部的剖视图。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硬度和上述比较例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硬度的曲线图。图27是表示图26所示的硬度的测定部位的杆头面部的剖视图。图28是表示图26所示的硬度的测定部位的杆颈部的剖视图。图29是表示对试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时产生的声音进行计测而得到的结果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图1至图29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和高尔夫球杆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涉及个数、量等时,除了有特别记载的场合以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一定局限于该个数和量等。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各个组成要素除了有特别记载的场合以外,对本发明来说并不一定是必须的。图1是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10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杆头10包括具有击球面15的杆头面部11、连接杆头面部11和杆身30的杆颈部12。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杆头10的截面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杆头10内的从杆颈部12至杆头面部11的范围内连续地形成有多根锻流线13。锻流线13的大部分从杆颈部12连续地延伸到杆头面部11,在杆头面部11,锻流线13朝一个方向连续地延伸。这样,在杆头面部ll内,锻流线13从杆头面部11与杆颈部12的连接部朝趾部14延伸。这样,通过使锻流线13从杆颈部12朝杆头面部11连续地延伸,可提高杆头面部11与杆颈部12的连接部的强度。在杆头面部11的击球面15上的锻流线13的分布密度与杆头面部11的内部的锻流线13的分布密度相同。即,在杆头面部11上,从击球面15侧至背面16侧的范围内锻流线13基本均等分布。此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10能实现强度和韧性的均匀化,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在杆头10内均匀分布了锻流线13的缘故。观察杆头面部11的结晶结构可以发现,其不是层状组织,而是在整个范围经过了良好的金属锤锻。可见由此还提高了杆头面部11的硬度。利用图3至图20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准备由碳素钢等构成的棒状部件21。该棒状部件21的直径例如为50mm左右o然后,如图4所示,实施拉延加工(锻造加工),从而形成截面积小于棒状部件21的棒状部件20。棒状部件20的直径例如为27mm左右。在该拉延加工中,除了例如一边使棒状部件21旋转一边利用锤子或轧辊等对棒状部件21的周面大致均等地进行锻造的情况以外,也包括对棒状部件21的周面的一部分不实施锻造的情况。这样,通过对棒状部件21实施锻造,能在确保锻流线13的状态下减小棒状部件21的直径,形成棒状部件20。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棒状部件21的截面的剖视图,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棒状部件20的截面的剖视图。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棒状部件20内的锻流线13的分布密度大于棒状部件21内的锻流线13的分布密度。锻流线13的分布密度是根据观察截面时在通常的可视状态下能观察到的锻流线13来进行判断的。如图5所示,对棒状部件20的一个端部进行拉深加工以使其截面积减小。该拉深加工例如利用轧辊对棒状部件20的一端实施轧制加工来实现。此时,如图17所示,要注意保持棒状部件20内的锻流线13的连续性。这样,通过对棒状部件20的一端实施塑性加工,该一端的截面积减小,如图17所示,可提高棒状部件20的一端侧的锻流线13的密度。在该一端侧形成杆颈部12,在另一端侧形成杆头面部11。由此,可以推断杆颈部12的锻流线13的密度高于杆头面部11的锻流线13的密度。只要能使棒状部件20的一端塑性变形,减小棒状部件20的截面积,也可采用上述轧制加工以外的处理。接着,如图6和图18所示,对棒状部件20实施弯曲加工。此后,如图7图12所示,实施三个阶段的粗锻成形加工。该粗锻成形加工利用金属模具和一吨的锤子来实施。在该粗锻成形加工中,如图19图21所示,为了确保原材料内基本完整的锻流线13,分阶段地使棒状部件20塑性变形。在粗锻成形加工中,使棒状部件20分阶段地塑性变形,使锻流线13从杆颈部12至杆头面部11连续延伸,而且锻流线13沿着杆头面部11的击球面15层状延伸,还使锻流线13在杆头面部11的击球面15侧至背面侧的范围内均匀地分布。通过该三个阶段的粗锻成形加工,如图11和图12所示,能变形成接近最终形状的状态,只要实施后述的精锻成形加工就可成形最终的高尔夫球杆杆头。因此,无需在最终阶段追加机械加工,可避免锻流线13被局部切断。接着,在实施修边后进行最终精加工,实施精锻成形加工,如图13和图14所示,成形刻线等细部。经过以上的工序,在确保基本完整的锻流线13的状态下,能得到杆头面部11与杆颈部12—体成形的杆头部10。然后,将杆身30等安装在该杆头10上,便可得到高尔夫球杆。图2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中的杆头10的杆头面部11的截面的照片。图23是杆颈部12的截面的照片。图24是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中的杆头部的杆头面部的截面的照片。图25是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中的杆颈部12的剖视图。比较例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不实施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方法中的拉延加工,一开始就使用直径为27ram左右的棒状碳素钢。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通过对该碳素钢的端部实施的拉伸工序、三个阶段的粗锻成形加工、精锻成形加工后成形而成。此处,如图22所示,可见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面部11的截面上几乎没有斑,从杆头面部11的表面层至内部形成有均匀的锻流线13。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中,不仅在杆头部10的杆头面部11,在杆颈部12,锻流线也均匀、高密度地形成。另一方面,如图24所示,可见在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的杆头面部11的截面上可以看到斑,在杆头面部11的表面层侧形成的锻流线13比在杆头面部11的内部形成的锻流线13密集。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与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相比锻流线13的分布更均匀。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与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相比杆头面部11内部的锻流线13的密度更大。如图23所示,可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即使在杆颈部12的截面上也没有斑,从杆颈部12的表面层至杆颈部12的内部形成了均匀的锻流线13。另一方面,如图25所示,在比较例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中,在杆颈部12的截面上,在杆颈部12的中央部可以看到在杆颈部12的延伸方向上锻流线13的密度变得稀疏的筋部。因此可见,在比较例中,相比杆颈部12的中央部,锻流线13更集中在表面层侧。这样,可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杆颈部12与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的杆颈部12相比,从杆颈部12的表面层侧至中央部能更均匀地形成锻流线1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杆颈部12上形成的锻流线13的密度大于在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的杆颈部12上形成的锻流线13的密度。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硬度和上述比较例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硬度的曲线图。在该图26中,纵轴表示维氏硬度(Hv)。在曲线图中,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各部位(P1P12)的维氏硬度,虚线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各部位(P21P32)的维氏硬度。图27和图28表示各测定部位的位置。此处,如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几乎所有部位的硬度都高于比较例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硬度。此处,相对而言,在位于高尔夫球杆内部的部位P2、部位P3、部位P6、部位P7、部位Pll、部位P12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硬度与比较例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硬度的差异增大。特别是在杆颈部的硬度差较大,约有20(Hv)。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硬度之所以像这样大于比较例,可以认为是因为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锻流线的分布密度大于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的锻流线的分布密度,而且本实施方式中锻流线更为均匀地分布的缘故。如上所述,由于能提高高尔夫球杆的杆头IO的硬度,因而也可提高强度,可实现杆头面部11和杆头10的厚度的薄化。如上所述,通过实现杆头面部11和杆头10的薄化,有助于杆头10的重心设计。具体而言,通过将杆头10的重心配置成位于后下方,就可扩大甜蜜区,或使甜蜜点接近交切点(日文$—卜水。<>卜),由此能设计杆头10的重量平衡等。甜蜜点是指从铁质杆头的重心朝杆头面的垂线与杆头面的交点。以下的表格1表示的是十名球手试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和上述比较例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比较件)击打的结果,其中八名球手的结果是"击球感好"。表格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HC表示差点,H/S表示杆头速度。右曲球表示击球后一度进入飞球线的左侧,然后逐渐朝右转弯的球,左曲球表示击球后一度进入飞球线的右侧,然后逐渐朝左转弯的球。这样,可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能得到良好的击球感。本发明的发明人等经过努力,发现击球感就是击球声音。即,表格1所示的球手用各种表述来形容好的击球感,但这都源于好的击球声音。尤其是发现好的击球感是指频率较低、残留较长时间余音的击球声音。图29是表示对试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击打时产生的声音进行计测而得到的结果的曲线图。该曲线图的纵轴表示声音的频率(KHz),横轴表示时间(iris)。曲线图中的用实线和虚线围起的区域P1、P2表示声音大小(分贝(dB))较大的区域。如图29所示,可见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击球时,在由实线围起的区域P1和由虚线围起的区域P2内产生较大的声音。由虚线围起的区域P2的声音是源于杆头划破空气的声音和高尔夫球杆的杆头擦过地面的声音,与击球声音没有直接的关系。而由实线围起的区域Pl的声音表示高尔夫球杆的杆头与高尔夫球碰撞而产生的击打声音。该由实线围起的区域P1的声音分布在较低频率的音域内,而且可以发现有一段时间的余音。因此,可见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击球时的击打声音是较低频率的声音,留有较长时间的余音,这就导致了表格1中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的击球感好的结果。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铁质球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思想也适用于木质球杆。本发明适用于高尔夫球杆的杆头部。上面针对本发明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和例示,但应当明确理解,上述内容仅作为例示和示例而不构成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来解释。权利要求1.一种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尔夫球杆杆头,所述高尔夫球杆杆头具有包括击球面在内的杆头面部、以及连接所述杆头面部和杆身的杆颈部,锻流线形成在所述高尔夫球杆杆头内,所述高尔夫球杆杆头内部的所述锻流线的密度与所述高尔夫球杆杆头表层部的所述锻流线的密度为同等程度。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头面部内,所述锻流线沿着与所述击球面平行的面延伸。3.—种高尔夫球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棒状部件进行拉延来减小该棒状部件的直径的拉延工序;使经所述拉延工序而伸长后的所述棒状部件的一端的直径比另一端小的拉深加工工序;对所述棒状部件实施弯曲加工的工序;以及在所述弯曲加工后对所述棒状部件实施锻造加工、从而一体成形杆头面部和杆颈部的锻造工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工序包括在确保所述锻流线的同时对所述棒状部件的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锤击的工序。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尔夫球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工序包括对所述棒状部件实施多次粗锻成形加工、在确保锻流线的情况下使棒状部件接近最终形状的第一锻造加工工序;以及对粗锻成形加工后的成形件实施精锻成形加工、从而成形为最终形状的第二锻造加工工序。全文摘要一种高尔夫球杆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包括杆头,杆头具有包括击球面在内的杆头面部、连接杆头面部和杆身的杆颈部,锻流线形成在杆头内,杆头内部的锻流线的密度与表层部的所述锻流线的密度为同等程度。文档编号A63B53/04GK101549203SQ20091012835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申请日期2009年3月30日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发明者土井一宏,大桥正美,峰隆行,青木智明申请人:美津浓株式会社;美津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