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山川幸夫, 古谷太多司, 手岛勉, 田中丰
  • 公开日
    2003年3月5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3月2日
  • 优先权日
    2000年3月7日
  • 申请人
    钟纺株式会社, 钟纺合纤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D04H3/16GK1401029SQ0180513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将热塑性弹性体长丝层压为片状,然后将已粘合而成的无纺布卷绕在管状体上而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卷的卷绕形成方式是从该无纺布卷引出无纺布时,使作用在该无纺布上的张力在0.25g/cm/单位重量以下2.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的制造方法,将熔融纺丝的热塑性弹性体长丝层压在传送带上并形成片状的无纺布,将形成的无纺布从传送带上引出后,卷绕在管状体上形成卷状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其特征在于将由传送带输送的无纺布导向配置于该传送带输送区域上方的旋转辊,并从传送带上剥离,将剥离的无纺布卷绕在管状体上形成卷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传送带上剥离的无纺布,在其宽度方向上进行扩幅处理后,卷绕到所述管状体上形成卷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处理工序构成实施所述扩幅处理的工序,通过依次实施各处理工序,将从所述传送带上剥离的无纺布在其宽度方向逐步扩幅5.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的制造装置,包括具有将熔融的热塑性弹性体经过喷嘴纺出为长丝的喷嘴头的纺丝装置;配置在所述喷嘴头的下方、将从所述喷嘴头纺出的长丝聚集为片状并进行输送而形成无纺布的传送带;将传送带上的无纺布从该传送带上剥离的旋转辊;以及将经由旋转辊送出的无纺布卷绕在管状体上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旋转辊配置在所述传送带输送区域上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旋转辊配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输送区域上方、且所述传送带的附近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辊和卷绕装置之间配置把经由旋转辊送出的无纺布在其宽度方向进行扩幅的扩幅装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辊和卷绕装置之间配置多个所述扩幅装置,通过使所述无纺布依次经由所述多个扩幅装置,逐步进行扩幅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热塑性弹性体长丝形成的无纺布,将其卷绕成卷状而形成的无纺布卷以及此无纺布卷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如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图10所示,上述熔体吹出头102在其下端面具有形成狭缝状的吐出口102c,正对着此吐出口102c,在其上方一定距离形成喷嘴102b,并且沿着上述传送带115的宽度方向装有由上述吐出口102c和喷嘴102b形成的结构。而在上述传送带115的运送方向,在上述喷嘴102b的前后形成气体供给回路103a和104a,经加热、压缩的气体由此气体供给回路103a和104a供给上述吐出口102c,由该吐出口102c流出。而上述喷嘴102b上,由与此连通的流道102a定量供给热塑性弹性体。而且如图9所示,在气体供给回路103a和104a,分别通过供给连接管103和104由适当的气体供给机构(未图示)供给经加热、压缩的气体。构成上述传送带115的输送带子116是由给定网眼的金属网组成的无接头带子,按箭头的方向运动,上面装载的无纺布131以相同的方向运送。上述钳形辊120包括上下两部分,相互压接就成为一对辊121、122,分别按照箭头的方向转动,把传送带115上的无纺布131从该传送带115上引出,送到卷绕装置125。而卷绕装置125装有以一定间隔水平并排设置的一对卷绕辊126、127。每个卷绕辊126、127当中,至少有一方是按箭头方向转动的驱动辊,在卷绕辊126、127上装载的纸管132以轴为中心转动,将无纺布131卷绕到该纸管132上,形成无纺布卷130。具备以上结构的无纺布卷制造装置100,首先,由熔融挤塑机110熔融的热塑性弹性体供给到熔体吹出头102,由各个喷嘴102b连续地喷出。另一方面,在熔体吹出头102的气体供给回路103a、104a上,分别通过供给连接管103和104由适当的气体供给机构(未图示)供给经过加热、压缩的气体,此气体由上述吐出口102c以给定的速度喷出。于是,从上述各喷嘴102b吐出的热塑性弹性体由上述吐出口102c喷出的空气流牵引,成为极细的长丝。这样,纺出的长丝一直向下运动,而且与附近的长丝不断并拢聚集在传送带115的输送带子116上面,由于热塑性弹性体具有高粘性的特性,并拢的长丝彼此互相粘合,形成片状的无纺布131。接着,形成了片状的无纺布131由传送带115向钳形辊120输送,由钳形辊120的引出力将其从传送带上引出后,由卷绕装置125将之卷绕到纸管132上,成为无纺布卷130。可是,热塑性弹性体在常温下具有与加硫橡胶相同的性质,具有伸性,摩擦阻力大,具有粘合性,而且具有如上所述的粘合性较高的特性。因此,聚集在上述输送带子116上的长丝在彼此之间相互粘合的同时,各长丝也与输送带子116粘合。因此,当由钳形辊120把传送带115上的无纺布130引出的时候,伴随着上述的粘合而产生的拉力作用在无纺布131上,使该无纺布131拉伸,在宽度方向上发生收缩,产生纵向皱纹。在上述无纺布卷100的制造装置中,由于钳形辊120设在由传送带115输送的无纺布131的下游,如图11所示,在剥离时作用在无纺布131上的张力Ta比剥离所要求的力F要大。因此,就目前的无纺布制造装置100来说,会产生下述问题当把无纺布131从传送带115剥离时,在无纺布131上作用相当大的张力,因此使无纺布131产生纵向褶皱,而且,产生这样纵向褶皱的无纺布131由钳形辊钳夹时,如此的纵向褶皱就会固定在无纺布131上。另外,由于由钳形辊120产生的张力作用在钳形辊120和卷绕装置125之间,使无纺布131以拉伸状态卷绕在纸管132上。由卷绕装置125卷绕的无纺布卷130,在随后使用处于解开状态引出的无纺布131时,比如在由冲孔加工制造创伤用橡皮膏或手套时,在如上所述张力状态下卷绕的无纺布卷130处于很强的卷紧状态,如果长时间放置,再加上热塑性弹性体的胶接性,就处于很难解开的状态。因此,为了解开无纺布卷131并引出无纺布131时,需要与此相当的张力的作用,为此,引起无纺布131在纵向上拉伸、在宽度方向上收缩产生的弹性变形,在上述冲孔加工后,该变形发生复原(延迟复原),成型的形状发生变化,这就产生了问题。当上述引出张力超过0.25g/cm/单位重量时,在解开该无纺布卷引出无纺布时,在该无纺布上就需要有相当的张力作用,为此,就会在无纺布的纵向产生拉伸,在宽度方向上产生收缩的弹性变形,比如在该无纺布进行冲孔加工时,冲孔成型后的成型形状由于延迟复原而发生很大的改变,无法得到良好的制品。深入地研究了由这样的延迟复原造成的成型形状的变化,上述引出张力优选在0.20g/cm/单位重量以下,更优选在0.15g/cm/单位重量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果由张力测定器测量的在无纺布上实际作用的张力是t(g)、无纺布的宽度是1(cm)、无纺布的单位重量是W(g/m2),则上述引出张力T用如下公式表示。
T=(t/1)/W在本发明的上述热塑性弹性体中,可以举出公知的能够熔融纺丝的聚氨酯弹性体、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各种脂肪族多元醇共聚的聚酯系弹性体、各种聚酰胺和各种脂肪族多元醇共聚的聚酰胺系弹性体、以聚苯乙烯为基础的聚苯乙烯系弹性体和聚烯烃弹性体等。其中,上述聚氨酯弹性体,由于其拉伸强度、伸长的复原性等力学特性和耐化学药品性都优异,可以说在本发明中是特别优选的热塑性弹性体。另外,以此类聚氨酯弹性体为原料的热塑性弹性体,其JIS的肖氏(Shore)A硬度在75~98左右的弹性体,伸缩性和力学特性都优异,所以是优选的。这就是说,肖氏A硬度小于75时,弹性体的拉伸强度不够,而高于98时,弹性体伸长复原率不足。再有,添加了苯酚系抗氧化剂、苯并三唑类、水杨酸类或位阻胺类耐光剂、酰胺蜡或褐煤蜡等防粘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上述聚氨酯弹性体,可以更优选地使用。
如上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可以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适当制造,而此方法发明可以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发明来适当地实施。即,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是将熔融纺丝的热塑性弹性体长丝层积在传送带上来形成片状的无纺布,将形成的无纺布由传送带引出后,将之卷绕在管状体上形成卷状的无纺布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传送带输送的无纺布,导向配置在该传送带输送区域上方的旋转辊上并从传送带上剥离,将剥离的无纺布卷绕在管状体上并形成卷状。另外,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是由具备有把熔融的热塑性弹性体由喷嘴纺成长丝的喷嘴头的纺丝装置、配置在上述喷嘴头下方并把由上述喷嘴头纺出的长丝以片状聚集输送成为无纺布的传送带、将传送带上的无纺布从该传送带上引出的旋转辊、以及把经旋转辊送出的无纺布卷绕在管状体上的卷绕装置构成的无纺布卷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辊配置在上述传送带的输送区域的上方。
按照本发明,由纺丝装置纺出的长丝,在传送带上聚集、粘合,形成片状的无纺布,所形成的无纺布由该传送带输送,导向配置在此输送区域上方的旋转辊,并将其从传送带上剥离后,由卷绕装置卷绕在管状体上,形成无纺布卷。
如上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粘合性较高,因此纺出的长丝容易粘合在传送带上,因此,在从传送带上剥离无纺布时,需要在该无纺布上作用相当的张力。按照本发明,在从传送带上剥离无纺布时,通过配置在传送带输送区域上方的旋转辊的上拉作用,使得从传送带上剥离无纺布时,作用在无纺布上的张力大致相当于剥离力的作用。因此,只在无纺布上施加所需且最小的张力,当将无纺布从传送带上剥离时,可以使如此剥离时所产生的无纺布弹性变形和纵向褶皱在最小的限度内。
另外,由于上述张力的减轻,在旋转辊和卷绕装置之间的无纺布上的张力得到减轻,所以此无纺布就在减轻张力的状态下卷绕到管状体上。因此,所形成的无纺布卷,其卷紧状态得到缓和,即使存在热塑性弹性体特有的胶粘性的影响,如上所述,以0.25g/cm/单位重量以下的引出张力解开无纺布卷的解开性能良好。而且,在这样的解开性能良好的无纺布卷中,解开它而引出无纺布时的张力比较小,能够使因延迟复原造成的成型形状的变化变得极小。
而且,如果无纺布从传送带上剥离的位置与上述旋转辊的配置位置相互之间的距离较长时,理所当然,因作用的张力,容易使无纺布在宽度方向上产生在的收缩及纵向褶皱,因此,如权利要求6的发明所述,将上述旋转辊配置在传送带的附近,优选尽可能使上述剥离位置和旋转辊的配置位置接近。
此外,从传送带上剥离的上述无纺布,如权利要求3和3的发明所述,优选在将其卷绕成卷状以前,由扩幅装置在其宽度方向上进行扩幅。如上所述,经由旋转辊送出的无纺布由于其相应张力的作用,该无纺布在宽度方向上处于收缩状态。上述扩幅处理的作用就是把无纺布在其宽度方向上扩大到传送带的最大宽度,换句话说,由于无纺布产生了在纵向的收缩作用,施加此扩幅处理就能够更加缓和作用在无纺布纵向的张力,能够形成卷紧状态更为缓和的无纺布卷。
如权利要求4和8的发明所述,上述扩幅处理更优选由多个处理工序构成,通过依次实施各处理工序,将无纺布在其宽度方向上逐步进行扩幅。如果这样做的话,上述张力就能够更好地得到缓和。另外,无纺布经由多个扩幅装置到达将无纺布卷绕成无纺布卷的位置,其间可经过足够的时间使长丝自然冷却而固化,因此,无纺布卷的胶粘性可以缓和。由于更有效地冷却长丝使无纺布辊的胶粘性更加缓和,在如上述权利要求3、4、7和8所述的发明中,用送风装置向从传送带上剥离的无纺布吹送冷风,或者。在扩幅装置具备与无纺布接触并将其扩幅的辊的情况下,使冷却水在此辊内循环,借助于该辊可以很好地冷却无纺布。
另外,本发明中的上述管状体是指收卷无纺布用的管状物体,通常使用纸管或者树脂制的树脂管。并且,本发明的效果对于单位重量为400g/m2以下的无纺布特别显著,300g/m2以下的就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单位重量超过400g/m2时,无纺布的拉伸张力较大,而且厚度较厚,比如在由于剥离使宽度方向尺寸收缩的卷绕工序中,只是使之松弛,宽度方向尺寸容易复原。因此就不会发生卷绕无纺布卷时发生的卷紧状态,本发明作为问题之处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在无纺布(卷)的宽度超过40cm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效果也是显著的。无纺布的宽度越宽,从传送带上均匀地剥离就越困难,在宽度不到40cm时,这些问题不太发生。
图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扩幅辊的主视图。
图3是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旋转辊作用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制造装置大致构成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制造装置大致构成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制造装置大致构成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测定剥离强度用的测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由上述测定装置得到的张力—时间曲线图。
图9是表示目前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制造装置大致构成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熔体吹出头喷嘴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说明现有例的钳形辊的作用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1无纺布卷制造装置;2旋转辊;3、4扩幅辊;5、6送入辊;101纺丝装置;102熔体吹出头;110熔融挤塑机;115传送带;125卷绕装置;130无纺布卷;131无纺布。
如上述图1所示,本例的无纺布卷制造装置1具备有配置在传送带115的输送区域上方的旋转辊2;在此旋转辊2和卷绕装置125之间依次配置的扩幅辊3、4和送入辊5、6。
旋转辊2是横截面为圆形的公知的辊,如上所述,配置在传送带115的输送区域上方,起着把放置在传送带上的无纺布从该传送带向上方剥离的作用。因此,旋转辊2的外周表面应该与无纺布131有较高的密合性,精加工得非常光滑。具体地说,用JIS B 0601中所定的表面光洁度表示,优选为2S以下,更优选为1.5S以下,特别优选为1.0S以下。而且,上述横截面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多边形。
如图2所示,上述扩幅辊3、4是在横截面呈圆形的辊的外周面上形成螺旋状的凸条3a、4a而成的。此凸条3a、4a由辊的中心部位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向两侧旋转形成。通过按箭头方向转动扩幅辊3、4,具有在凸条3a、4a的推动下将压接于外周表面上的无纺布131向其宽度方向扩展的作用。
根据具备有以上结构的本例的无纺布制造装置,由纺丝装置1纺出的在传送带115上形成为片状的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131,在传送带115上输送后,如图3所示,被导向配置在其输送区域上方的旋转辊2,从传送带115向其上方剥离。如上所述,此无纺布131由于热塑性弹性体的粘合特性,处于粘合在传送带115上的状态,在本例中,由于上述旋转辊2的向上牵引作用,无纺布131从传送带115向上剥离时,如图3所示,作用在无纺布上的张力Ta与作为剥离力的F大致相当。因此,只在无纺布131上施加了所需且最小限度的张力,就可以将该无纺布131从传送带115上剥离,这样剥离时所产生的无纺布弹性变形和纵向褶皱被限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另外,在本例中,在无纺布131被剥离时,由于不使用如图9所示的钳形辊120,假如由于剥离的张力在无纺布131上产生纵向褶皱的话,也不会产生纵向褶皱被钳形辊120接压而固定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而且,如果无纺布131从传送带115剥离的位置和上述旋转辊2的配置位置之间的距离较长,理所当然存在因作用的张力造成的无纺布131在宽度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收缩、从而容易产生纵向褶皱的倾向。因此,上述旋转辊2优选设置得尽可能与传送带115接近。
由上述旋转辊从传送带115上剥离的无纺布131,接着,经过扩幅辊3、4,以及经过张力调整辊5、6,由卷绕装置125卷绕到纸管132上形成无纺布卷。经由旋转辊2送出的无纺布131,在相应的张力作用下,无纺布131在其宽度方向处于收缩状态。如上所述,扩幅辊3、4起着将无纺布131向宽度方向扩展的作用,换言之,起着让无纺布在纵向收缩的作用。因此,通过这样的扩幅处理,可以使作用于无纺布131上的张力得到缓和,经过张力调整辊5、6卷绕的无纺布卷130的卷紧的状态得到缓和。
在本例中,将扩幅处理变为使用扩幅辊3、4的两步骤的处理,能够逐步使无纺布131扩幅,能够更好地缓和上述张力。另外,通过使无纺布131经由2个扩幅辊3、4,可以在将无纺布卷绕为卷状之前期间,以足够的时间使长丝自然冷却固化,因此,能够使无纺布卷的粘合程度有所缓和。而且,为了更有效地冷却长丝进而使无纺布卷130的胶粘度更加缓和,可以采用送风装置向从传送带115上剥离的无纺布131吹冷风,或者,使冷却水在扩幅辊3、4内循环,通过该扩幅辊3、4使无纺布131更好地冷却。
因此,由本例的无纺布卷制造装置1制造的无纺布卷130,其卷紧状态得到极大缓和,即使存在热塑性弹性体的胶粘性的影响,如上所述,以0.25g/cm/单位重量以下的引出张力解开无纺布卷的解开性能良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能够形成上述引出张力为0.25g/cm/单位重量以下的无纺布卷130,如图5所示,可成为只设置1个扩幅辊3的结构,而且如图4所示,可以成为取下上述扩幅辊3、4的构成。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为了更加缓和引出张力,可以采取设置更多扩幅辊的结构。在图6中,设置了4对扩幅辊,即31、41、32、42、33、43、34、44。另外,如图4所示的扩幅辊3、4是在外周上具有凸条3a、4a的结构,但只要有扩幅作用,可以不限于这样的结构,比如代替凸条3a、4a在外周上形成螺旋状沟的结构也可以,而且,使用基本结构完全不同的结构也可以。
A.实施例1~4、比较例1(实施例1)a)原料将软段成分由丁二醇、己二醇以及己二酸得到的分子量2000的二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这3种成分经后交联方式聚合得到的肖氏A硬度为90的热塑性聚氨酯作为原料。而且在此聚合物中含有各0.2重量%的苯酚系抗氧化剂和苯并三唑系耐光剂。这样的聚合物在采用流动性能测试仪在190℃条件下测定的熔融粘度是12000泊。
b)制造装置作为无纺布卷130的制造装置,使用如图1所示的装有纺丝装置101和传送带115的、并且如图4所示配设旋转辊2、送入辊5、6以及卷绕装置125的装置。而且,在熔融挤塑机110中,使用的L/D比为25、直径为50mm的螺杆。另外,在熔体吹出头102上,使用了长度(传送带115的宽度方向尺寸)为1380mm、宽度(在传送带115输送方向上的尺寸)为270mm、其下面配置了孔径为0.4mm的以间距2mm成线状分布的625个小孔喷嘴的涂层吊架式的结构。并且,在传送带115上,输送带子116使用的是40目平织的金属网。并且,在熔体吹出头102的正下方的输送带子116的底下配置有吸引装置,吸引从上述吐出口102c吐出的气体。
c)制造方法首先,将如上述方法得到的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使用旋转式真空干燥机进行真空干燥后,供给上述熔融挤塑机110进行熔融,将熔融的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导入熔体吹出头102进行纺丝。熔融挤塑机110中的熔融温度为220℃。并且,熔体吹出头102中的纺丝条件是熔体吹出头102的温度为230℃ 由喷嘴102b吐出的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的吐出量为0.64g/孔/min;由吐出口102c吐出的气体温度为235℃,其流量为12000NL/min。
接着,纺出的热塑性聚氨酯长丝在传送带115上聚集片状进而形成无纺布131后,由旋转辊2将该无纺布131从传送带115上剥离,经由送入辊5、6后,由卷绕装置125将其卷绕到外径为8.5cm的纸管上,成为实施例1的无纺布卷130。此无纺布卷的卷绕长度是500m。另外,传送带115的输送速度为4.88m/min,旋转辊2的圆周线速度为5.03m/min,送入辊5、6和卷绕辊126、127的圆周线速度为5.00m/min。
(实施例2)作为制造装置,除了如图5所示在旋转辊2和送入辊5之间配置了扩幅辊3、以及送入辊5、6以及卷绕辊126、127的圆周线速度为4.92m/min以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从而得到实施例2的无纺布卷130。对于扩幅辊3,使用在其外周形成螺旋形沟槽的结构,其圆周线速度是5.03m/min。
(实施例3)作为制造装置,除了如图1所示在旋转辊2和送入辊5之间配置了扩幅辊3和4、以及送入辊5、6以及卷绕辊126、127的圆周线速度为4.88m/min以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从而得到实施例3的无纺布卷130。对于扩幅辊3、4,使用在其外周形成螺旋形沟槽的结构,其圆周线速度为5.03m/min。
(实施例4)作为制造装置,除了如图6所示在旋转辊2和送入辊5之间配置扩幅辊31、41、32、42、33、43、34、44、以及送入辊5、6以及卷绕辊126、127的圆周线速度为4.88m/min以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从而得到实施例4的无纺布卷130。对于扩幅辊31、41、32、42、33、43、34、44,使用在其外周形成螺旋形沟槽的结构,扩幅辊31、41的圆周线速度是5.03m/min,扩幅辊32、42、33、43、34、44的圆周线速度为4.90m/min。
(比较例1)作为制造装置,除了使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以及卷绕辊126、127的圆周线速度为5.12m/min以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从而得到比较例1的无纺布卷130。而且辊121、122的圆周线速度为5.27m/min。
如上所述制造的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1的无纺布卷,分别测定其单位重量(g/m2)、卷宽(cm)、外径(cm)、卷重(g)、卷密度(g/cc)、剥离强度T(g/cm/单位重量),其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单位重量(g/m2),是由无纺布上采取一块25cm×25cm的冲孔料,测量其重量,将其乘以16而计算出来。卷重(g)是总重量减去纸管重量所得到的重量。卷密度(g/cc)是由上述外径计算出包括纸管在内的总容积,由此减去纸管的容积,算出无纺布部分的容积(卷容积),将上述卷重量除以卷容积就得到卷密度。
另外,上述引出张力T,采用如图7所示的张力测定装置50来测定。此张力测定装置50由在其上面载有无纺布卷130的载料台51、无纺布卷130的纸管132内插入的支撑轴以及连接此轴的两端俯视看来是?字状的零件组成的连接零件55、以恒定的速度卷绕在其端部与此连接零件55相固定的金属线54的定速卷绕机53、具有一个钩子58,将从无纺布卷130引出的部分无纺布131的端部系在此钩子上的U形张力计57、将由此U型张力计57测量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处理装置59和由数据处理装置59把处理好的数据输出的输出装置60组成。当由定速卷绕机53以恒定的速度卷绕金属线54时,无纺布卷130边转动边向定速卷绕机53的方向移动,由此使张力作用在引出一侧的无纺布131上,由U型张力计57将其测量出来。而且,上述张力超过无纺布卷的胶粘力时,就由该无纺布卷130中引出了无纺布131。
在载料台51上面,为了使无纺布卷130的转动速度稳定,使其相对水平面有大约5的倾斜。并且,为了将上述钩子58牢固地系在无纺布131上面,在该部分粘合补强带对其进行补强。定速卷绕机53的卷绕速度为3~4m/min。
按上面的方式进行测量。引出时作用在无纺布131上的张力,被绘制成如图8所示的曲线。在本例中,用移动平均法将图8所示的正常状态下的张力进行运算处理求出平均值t(g),除以制品的宽度1(cm),再除以单位重量W(g/m2),就由下面的公式算出引出张力TT=(t/1)/W表1

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实施例1~3的无纺布卷上都不发生纵向褶皱,而比较例1的无纺布卷,在其两端10~20cm附近发生纵向褶皱,卷宽变窄。另外,实施例1~3的无纺布卷比比较例1的无纺布卷的卷密度要小,卷曲粘合的情况更加缓和。如果从剥离强度方面来看,实施例1~3的无纺布卷都比比较例1的无纺布卷的测量值小,胶粘程度也比较例1的无纺布卷更缓和。
另外,尽管在表中没有表示,但在实施例1~3中,由于旋转辊2的圆周线速度比传送带115的速度快2~4%,所以能够把无纺布131从传送带115上稳定地剥离下来,而在比较例1中,无纺布131的中间部分剥离性差,只有钳形辊120(辊121、122)的圆周线速度比传送带115的速度快8%以上时才能够剥离。
并且,使用上述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的无纺布卷,按照如下的方法制造创伤橡皮膏。即,可转动地支承无纺布卷后,在横方向将无纺布以13m/min的速度引出,在其单面上以40g/m2的涂布量涂布丙烯酸系粘合剂(87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10重量%的乙酸乙烯和3重量%乙酸乙烯的共聚物),然后,在涂布粘合剂的一面敷上剥离纸做成粘合带。接着,将此粘合带冲孔加工成在无纺布的长度方向上为19mm、在宽度方向上为72mm的长方形,接着在胶粘层上放置13×22mm的纱布衬垫,用制品面衬盖上胶粘层,成为创伤橡皮膏。
将如上所述制造的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的创伤橡皮膏放置3个月,然后测量无纺布部分的尺寸,得到的结果如下面表2所示。
表2

如表2所示,与实施例1~3的创伤橡皮膏相比,比较例1的创伤橡皮膏的3个月后的尺寸收缩率较大。可以认为,这是由于无纺布卷的胶粘度高,在如上所述进行的剥离的张力大,在引出无纺布时,引起更大的拉伸,以后由于形状复原而造成较大的收缩。仅从该收缩率方面来看,上述剥离强度优选低于0.2g/cm/单位重量。
B.实施例5和比较例2(实施例5)作为原料,使用分子量为1000的由聚1,4-丁二醇、MDI和1,4-丁二醇制造的肖氏A硬度为82的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而且熔体吹出头102的温度为225℃,由吐出口102c吐出的气体温度为230℃,其流量为11000NL/min。而且,传送带115的输送速度以及送入辊5、6和卷绕辊126、127的圆周线速度分别为4.23m/min,而且旋转辊2以及与实施例3相同的扩幅辊3、4的圆周线速度为4.35m/min,从而得到实施例5的无纺布卷130。而且,此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含有0.2重量%的酚类抗氧化剂和0.2重量%的苯并三唑耐光剂和0.3重量%的具有降低聚氨酯胶粘性作用的褐煤酸蜡。
(比较例2)作为制造装置,除了使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以及卷绕辊126、127的圆周线速度为5.12m/min以外,其余与实施例5相同,从而得到比较例2的无纺布卷130。而辊121、122的圆周线速度为5.27m/min。
如上制造的实施例5以及比较例2的无纺布卷,分别测定其单位重量(g/m2)、卷宽(cm)、外径(cm)、卷重(g)、卷密度(g/cc)、剥离强度T(g/cm/单位重量),结果如下述表3所示。而单位重量(g/m2)、卷宽(cm)、卷密度(g/cc)、剥离强度T(g/cm/单位重量)分别用与上面相同的方法算出。
表3

如图3所示,实施例5的无纺布卷不发生纵向褶皱,而比较例2的无纺布卷会发生纵向褶皱,卷宽变窄。可以看出,实施例5的无纺布卷比比较例2的无纺布卷的卷密度小,卷紧状况更缓和。而对于剥离强度,实施例5的无纺布卷要比比较例2的无纺布卷的值小,胶粘度也比比较例2的无纺布卷更缓和。
另外,尽管在表中没有表示,但在实施例5中,由于旋转辊2的圆周线速度比传送带115的速度快2~4%,所以能够把无纺布131从传送带115上稳定地剥离下来,而在比较例2中,无纺布131的中间部分剥离性差,只有钳形辊120(辊121、122)的圆周线速度比传送带的速度快8%以上时才能够剥离。
另外,使用上述实施例5和比较例2的无纺布卷,在其剥离纸上贴上50tm的聚氨酯薄膜试制造2层化的制品。用途是半导体工厂中使用的无尘手套制品。具体地说,在剥离纸上的聚氨酯薄膜上以喷雾的方式以5g/m2的比例均匀涂布聚氨酯系热熔粘合剂,把由上述无纺布卷引出的无纺布和聚氨酯薄膜涂布粘合剂的表面粘合,用钳形辊将两层压紧粘接,然后卷绕成卷。聚氨酯薄膜的宽度为130cm,卷绕速度为15m/min。测定如此制造的聚氨酯薄膜上的无纺布的宽度,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如表4所示,在比较例2中,只能得到比2层化前无纺布卷宽度(115cm)变窄的宽度(110cm)的制品,而在实施例5中得到的是与原先的无纺布宽度相接近的制品。这可以认为是由于比较例2的无纺布卷的胶粘度高,如上所述其作用的剥离强度大,在引出无纺布时拉伸过大而造成的。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由本发明得到的无纺布卷,减缓了伴随着纵向褶皱和延迟复原而产生的形状变化,能够以低引出张力解开,具有良好的解开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工业上以更好的效率制造这类无纺布卷,其实用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无纺布卷的制造方法,将熔融纺丝的热塑性弹性体长丝层压在传送带(115)上形成片状的无纺布(131),将其导入配置在传送带(115)的输送区域上方的旋转辊(2)上并进行剥离,卷绕在纸管(132)上成为无纺布卷(130)。由于作用在无纺布(131)上的张力大致等于剥离力,所以能够在无纺布(131)上只作用所需且最小限度的张力,以此张力进行剥离。其结果,引出张力为0.25g/cm/单位重量以下,能够形成伴随着纵向褶皱和延迟复原而产生的形状变化得到减轻的无纺布卷(130)。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