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外科用处置器械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外科用处置器械制作方法
  • 发明者
  • 公开日
  • 申请日期
  • 优先权日
  • 申请人
  • 文档编号
  • 关键字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用处置器械,其在内窥镜下,在进行例如心脏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时,把持缝合针,使组织吻合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外科用处置器械的制作方法 作为在内窥镜下的、例如进行心脏的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以下所示的手术已为大家所知。即,公知有如下的搭桥手术,其经由在胸壁中穿刺的导管,将内窥镜以及作为持针器的外科用处置器械和钳子等插入胸腔,通过剪钳切开冠状动脉的一部分,设置吻合口,通过把持钳子,将内胸动脉引导到吻合口,通过外科用处置器械使内胸动脉与吻合口吻合并连接在其上。此外,作为在这种手术中使用的外科用处置器械,即,作为把持缝合针吻合组织的针打入器,在美国专利第5,951,575号公报等中已公知有如下结构的外科用处置器械,其在前端部设置具有弯曲部的插入部,在该插入部的前端部,设置可开闭和可绕插入部的轴线旋转的作为处置部的一对夹头(jaw)。该外科用处置器械如上所述,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具有可开闭和可旋转的作为处置部而发挥作用的夹头,通过设置在该操作部的旋转操作用盘的转动,进行该夹头的旋转操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该操作部的开闭操作用操作杆的操作,进行夹头的开闭操作。在上述美国专利第5,951,575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外科用处置器械(针打入器),其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具有可自由开闭的一对夹头,当闭合夹头时,通过操作部的操作,经由缆绳将一对夹头拉入筒部中并使它们闭合,就可以把持缝合针。从而,在夹头张开时和夹头闭合时,该夹头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因此,即使使夹头张开接近手术针,当要去把持缝合针而闭合夹头时,由于夹头的位置发生变化,有时把持就会失败,存在着操作性差的问题。此外,该外科用处置器械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在操作部的旋转操作用盘的转动进行夹头(处置部)的旋转操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该操作部的开闭操作用操作杆的操作,进行该夹头的开闭操作,因此,就必然要用2根手指操作处置部的开闭操作和旋转操作,需要操作该处置器械的医生熟练。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用处置器械,其可以用1根手指进行处置部的开闭操作和旋转操作,通过由医生简单地进行手术操作,实现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手术质量,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出院,进而,早日返回社会,同时,使病床的周转率提高,可实现高效的医院经营。本发明的外科用处置器械的特征在于,具有插入部;处置部,其设置在上述插入部的一端,可以一轴线为中心自由转动,同时,具有可进行开闭操作的夹持部;操作部,其设置在上述插入部的另一端;转动力传递机构,其沿上述插入部设置在上述操作部与上述处置部之间,将用于使上述处置部转动的转动力,从上述操作部传递到上述处置部;开闭力传递机构,其沿上述插入部设置在上述操作部与上述处置部之间,将用于使上述夹持部开闭动作的开闭力,从上述操作部传递到上述处置部;以及共用(common)操作机构,其设置在上述操作部,用于将上述转动力赋予上述转动力传递机构,并且,将上述开闭力赋予上述开闭力传递机构。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处置器械侧观察的正视图。
图3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一个侧面观察的侧视图。
图4是用图2所示的IV-IV截面剖切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来表示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省略第2手柄的部分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操作盘轴及其周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用图2所示的VI-VI截面剖切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插入部和处置部来表示的剖面图,表示处置部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状况。
图7是用图2所示的VI-VI截面剖切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插入部和处置部来表示的剖面图,表示处置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状况。
图8是放大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处置部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的旋转力传递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处置部前端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2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处置器械侧观察的正视图。
图13是用图12所示的XIII-XIII截面剖切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来表示的剖面图。
图14是省略第2手柄的部分来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操作盘轴及其周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6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处置器械侧观察的正视图。
图17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一个侧面观察的侧视图。
图18是用图17所示的XVIII-XVIII截面剖切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来表示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驱动用压板及其周边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正视图。
图2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1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处置器械侧观察的正视图。
图22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一个侧面观察的侧视图。
图23是用图22所示的XXIII-XXIII截面剖切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来表示的剖面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至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处置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25是更详细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至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处置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2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及其周边部的主要部分外观的放大立体图。
图27是表示作为第5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及其周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2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开关的主要部分外观的放大立体图。
图29是表示作为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力产生机构和转动力产生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开关的主要部分外观的放大立体图。
图31是表示作为第7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力产生开关和转动力产生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开关的主要部分外观的放大立体图。
图33是表示作为第8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力产生开关和转动力产生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开关的主要部分外观的放大立体图。
图3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开关的主要部分外观的放大立体图。
图36是表示作为第10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力产生开关和转动力产生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处置器械侧观察的正视图,图3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一个侧面观察的侧视图,图4是用图2所示的IV-IV截面剖切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来表示的剖面图,图5是省略第2手柄的部分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操作盘轴及其周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1的主要部分由下列部分构成操作部2,其供做手术的人用单手把持并操作;插入部3,其连接并配设在该操作部2的前端侧的一端,是插入被检体的部位;以及处置部4,其突出设置在该插入部3的前端侧的端部,保持吻合用弯针。
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上述操作部2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上述操作部2的基端侧,设置呈带状板状体的第1固定板5,在该第1固定板5的上下两侧面上接合设置有例如用不锈钢制的薄板构成的夹板6a、6b。另外,在第1固定板5的上下两侧面上,将夹板6a、6b介于中间,接合有呈带状板状体的第1手柄7和第2手柄8。
此外,如图4中的操作部2的纵剖侧视图所示,在包含夹板6a、6b的第1固定板5上,在其长度方向上分离地设置有多个通孔9。此外,在第1手柄7上,贯穿设置有与通孔9对置的螺纹孔10,在第2手柄8上,贯穿设置有与通孔9对置的安装孔11。并且,手柄固定螺钉12从安装孔11经由通孔9,与螺纹孔10旋合,将第1和第2手柄7、8夹持固定在第1固定板5上。并且,在安装孔11上设置有凹部11a,其容纳手柄固定螺钉12的头部12a。
在将夹板6a、6b介于第1和第2手柄7、8之间的状态下,第2固定板13的基端部可在前后方向(操作部2的长轴方向)自由进退地设置在上述操作部2的前端侧。上述第2固定板13是比第1固定板5宽度窄的带状板状体,在其基端部上,沿前后方向(长轴方向)贯通设置有长的长孔14。另外,在与第1固定板5的前端部和第2固定板13的长孔14对置的第1手柄7上,设置凹陷部15,在第2手柄8上,设置与长孔14对置的开口部16。
此外,在第1固定板5的前端面和第2固定板13的基端面之间,形成有空隙17,在该空隙17中,设置有操作带轮18。并且,该空隙17形成在从操作部2的中间起,到靠近与插入部3的接合部的位置上。
在上述操作带轮18的中心,贯通固定有兼用作后述的操作盘23的轴的操作盘轴19。在该操作盘轴19的第1手柄7侧的端部19a上抵接着滑动轴承20a,此外,在第2手柄8侧的端部19b上抵接着滑动轴承20b,通过这些滑动轴承20a、20b,操作盘轴19被旋转自由地枢转支承起来。
上述操作盘轴19的端部19a和滑动轴承20a,在形成于第1手柄7表面的后述的导向长孔21a中露出,另一方面,上述操作盘轴19的端部19b和滑动轴承20b,在形成于第2手柄8表面的后述同样的导向长孔21b中露出。
另外,在第1手柄7的表面和第2手柄8的表面的、从上述滑动轴承20a和滑动轴承20b露出的位置到操作部2的一侧的短轴方向(宽度方向)上,分别形成呈长孔形状的导向长孔21a和21b。
并且,上述滑动轴承20a被配设成可沿形成在第1手柄7上的上述导向长孔21a滑动,另一方面,滑动轴承20b配设成可沿形成在第2手柄8上的上述导向长孔21b滑动。
在上述导向长孔21a和21b中,在上述滑动轴承20a和20b与第1手柄7和第2手柄8之间,架设有施力弹簧22a和22b,从而,滑动轴承20a和20b(即操作盘轴19的轴19a和19b)分别通过施力弹簧22a和22b,从该操作部2的一侧,向中心轴方向被推压。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1手柄7中的上述凹陷部15内,配设有以上述操作盘轴19为轴的操作盘23。
操作盘23在其中心贯通固定有上述操作盘轴19,同时,可伴随该操作盘轴19以及滑动轴承20a和20b沿导向长孔21a和21b的移动而移动地配设在操作部2的短轴方向(宽度方向)上。
此外,操作盘23的直径大于第1手柄7的宽度(短轴方向的宽度),其外周面的一部分,被配设成从第1手柄7的两端面的开口24,向两侧方侧突出到外侧。另外,操作盘23的外周面例如通过带有凹凸的滚花加工或由橡胶部件形成的涂层,施加防滑处理,通过用操作该针驱动器1的操作者的手指对操作盘23进行转动操作,就可经由操作盘轴19,将旋转力传递到操作带轮18上。此外,在上述操作带轮18上,挂设有传动带25。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操作盘23和上述操作带轮18,经由共同贯通固定的操作盘轴19,一体地转动,但也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使上述操作盘23和上述操作带轮18的中心轴线一致地直接固定起来,同时,可自由转动地枢转支承在操作盘轴19上。
另外,在夹板6a、6b上,从第2手柄8的开口部16侧,贯通长孔14设置2个调整螺钉30,该调整螺钉30由调整螺母31紧固。从而,通过拧紧调整螺钉30,在长孔14的范围内,可以使第2固定板13在操作部2的长轴方向(前后方向)上进退,在装配时,就可以调整传动带25的张力。
此外,在第2固定板13的一部分的两侧面上,设置有例如由不锈钢制的薄板构成的夹板32a、32b。这些夹板32a、32b由多根板止动螺栓33和螺母34固定在第2固定板13上。夹板32a、32b形成为比第2固定板13稍宽,在第2固定板13的两侧部设置有传动带导向槽,其使上述传动带25可自由进退、并且防止该传动带25在宽度方向移动。从而,第2固定板13的厚度形成为与传动带25的宽度基本相等。
下面,对上述插入部3和处置部4,参照图6至图9详细进行说明。
图6和图7是用图2所示的VI-VI截面剖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插入部和处置部来表示的剖面图,图6表示处置部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状况,图7表示该处置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状况。此外,图8是放大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处置部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示意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的转动力传递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6和图7所示,第2固定板13的前端部形成得比夹板32a、32b短,在第2固定板13的前端部设置有空隙36。在该空隙36中设置转动带轮37,该转动带轮37的中心轴线O相对于插入部3为直角,其两端部转动自由地安装在滑动轴承38上。
上述滑动轴承38被夹板32a、32b固定,在上述转动带轮37上,挂设上述传动带25,上述操作带轮18的旋转就通过该传动带25传递到转动带轮37上(参照图9)。
并且,通过上述操作带轮18、传动带25、转动带轮37等,构成转动力传递机构,其将操作盘23的转动力传递到后述的处置部4的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参照图9)。
在上述转动带轮37的中心轴线O上,沿其轴向设置贯通孔39。此外,第1夹持部40(以下,称为第1夹头40)被设置成一体地转动,其贯通夹板32b并突出设置在转动带轮37的一端。
上述第1夹头40呈大致圆柱形状,其长轴方向的中心轴线被突出设置成相对于插入部3的长轴为直角,并且,该第1夹头40可绕该中心轴线自由转动,进而,与上述转动带轮37一体地转动。
此外,在上述第1夹头40的长轴方向的大致中间部,第1夹头40的截面为半圆状,形成与第1夹头40的中心轴线O基本一致的平坦面40a。此外,在第1夹头40的前端部,形成有相对于其长轴方向的中心轴线为直角的把持面40b。
在上述转动带轮37的贯通孔39中,贯通有第2夹持部41(以下,称为第2夹头41),其可与上述第1夹头40的中心轴线平行地自由移动。
上述第2夹头41呈大致圆柱形状,在其前端部上,固定有相对于上述把持面40b可自由进退的把持片42,在该把持片42上设置有与上述把持面40b对置的把持面42a。进而,第2夹头41与转动带轮37一体地转动。
在上述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的接合面上,设置带台阶的切口部40c和41b,发挥相对于第1夹头40一边滑动一边进退的导向器的作用。
第2夹头41的后端部贯通上述夹板32a并向后方突出,在其端部上形成有细径部43。在该细径部43上连接着板簧44的自由端部,该板簧44例如由不锈钢等构成,用于朝将上述把持面42a向上述把持面40b按压的方向施力。
上述板簧44的基端部在上述第2固定板13的大致中间部,将夹板32a介于中间,用多根固定螺钉45固定。另外,在板簧44的自由端部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切口部46,其用于安装上述第2夹头41的细径部43。
下面,返回图1至图5,对传递向上述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的开闭操作供给的力的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第2手柄8的表面上,如上所述,从操作部2的中心轴线到操作部2的一侧,形成有导向长孔21b,在该上述导向长孔21b的附近,在偏移到靠近该操作部2的另一侧的位置上,形成有沿操作部2的长轴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槽47。
另一方面,传动杆28沿上述插入部3的另一侧进行配设,该传动杆28将伴随上述操作部2中的操作盘23的操作的力,与上述处置部4中的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的开闭动作关联起来。该传动杆28例如由不锈钢构成,在其操作部2侧的端部,形成L字形状的弯曲部29,并且,该弯曲部29的前端部滑动自由地卡合在上述导向槽47中。
另外,如图5所示,在弯曲部29与上述操作盘轴19之间,架设着可滑动地配设在上述第2手柄8与夹板6b之间的连杆27。
在该连杆27的一端部,旋转自由地嵌入上述弯曲部29,此外,在连杆27的另一端部,在夹板6b与滑动轴承20b之间,旋转自由地嵌入上述操作盘轴19。
如上所述,操作盘轴19与滑动轴承20b一起,被导向长孔21b导向,可以在操作部2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当克服上述施力弹簧22b的弹力,使操作盘轴19移动时(图5中,箭头B方向),经由上述连杆27,传动杆28就在图5中的箭头C方向上移动。
返回图1,传动杆28沿第2固定板13延伸设置到处置部4的附近,被支承成可沿插入部3的长轴方向自由进退。并且,在传动杆28的处置部4侧的端部,形成有被弯曲为大致L字形状的弯曲部48。
上述弯曲部48被夹设在上述夹板32a与板簧44之间,起着传递使该板簧44产生弹性变形、开闭操作上述第2夹头41的力的作用。
并且,由上述操作盘轴19、滑动轴承20a、20b、连杆27、传动杆28、弯曲部48以及板簧44等,构成将由操作盘23的侧方向的按压操作引起的力,传递到第2夹头41的开闭力传递机构。
此外,在将夹板32a、32b固定于第2固定板13的多根板止动螺钉33上,同时紧固着折弯为コ字形状的板状部件50,通过该板状部件50,将传动杆28保持成沿轴向可自由进退。
下面,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5所示,当操作者克服施力弹簧22a、22b的弹力,向操作部2的一侧(图2中,箭头A方向)按压操作盘23时,操作盘轴19和滑动轴承20a、20b克服施力弹簧22a、22b的弹力,沿导向长孔21a、21b,在该箭头A方向上滑动。
通过该操作盘轴19的移动,经由连杆27,传动杆28向操作部2的靠近身边侧被牵引,作为其端部的弯曲部48的前端部,克服板簧44的弹力,向板簧44的基端部侧移动。从而,板簧44的自由端部向离开夹板32a的方向张开。
另一方面,当没有对操作盘23施加任何外力时,借助于施力弹簧22a、22b的弹力,经由滑动轴承20a、20b,操作盘轴19被保持在中心轴线上,从而,经由连杆27,传动杆28被保持在靠近处置部4侧的位置。即,弯曲部48的前端部也借助于板簧44的弹力,被保持在位于该弹簧的自由端部的前端部的状态下。此外,此时板簧44借助于该弹力,其自由端部前端被保持在朝接近夹板32a的方向被拉近的状态。
这样,与操作盘23的按压操作对应,传动杆28在插入部3的长轴方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弯曲部48的移动,板簧44的自由端部摆动。进而,与该板簧44的自由端部的摆动对应,第2夹头41相对于第1夹头40移动,实现基于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的开闭动作。
从操作者(做手术的人)的角度,对该动作进行说明。
做手术的人用一只手把持操作部2,用其食指向操作部2的宽度方向按压操作盘23。从而,处于初始状态的传动杆28向操作部2的靠身边侧被牵引,板簧44的自由端部向扩展的方向摆动,第2夹头41向后端侧被拉动,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变为张开状态(图6所示的状态)。
与此相反,当做手术的人解除对操作盘23的按压时,向操作部2的靠身边侧被牵引的传动杆28返回到初始状态,板簧44的自由端部向变窄的方向摆动,第2夹头41向前端侧被推压,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变为闭合状态(图7所示的状态)。
这样,做手术的人通过进行操作盘23的按压动作、按压解除,在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中的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之间,就可以把持呈圆弧形状的吻合用弯针80(参照图8和图10)。
并且,即使从操作盘23松开手指,由于借助于板簧44的弹力,把持面42b与把持面40a接触,保持为闭合状态,因此,吻合用弯针80不会因不小心而脱落。
另一方面,当做手术的人用其食指对操作盘23进行转动操作时,与操作盘23一体地转动的操作带轮18转动,经由传动带25,处置部4侧的转动带轮37转动。从而,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转动,把持在把持面40b与把持面42b之间的吻合用弯针80如图8或图10那样转动。即,做手术的人通过该操作盘23的转动动作,利用把持在处置部4的吻合用弯针80,就可以进行吻合等处置。
并且,上述吻合用弯针80如图8和图10所示,弯曲为圆弧状,在一端设置有尖端部,在另一端设置有穿线部。在该穿线部上连接有缝合线81。此外,当用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的把持面40b、42a把持吻合用弯针80时,与该吻合用弯针80的圆弧方向平行地被把持。而且,吻合用弯针80的凸圆弧部在接触第1夹头40的平坦面40a的状态下被把持。即,由于吻合用弯针80被把持在与第1夹头40的中心轴线O基本一致的位置上,因此,当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以中心轴线O为中心转动时,吻合用弯针80就大致以第1夹头40的中心轴线O为中心转动。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做手术的人只用预定的单独的手指进行操作,就可以进行把持吻合用弯针并使其转动的处置部的开闭操作和转动操作,即,可以用单独一根手指进行处置部的转动操作和开闭操作这2个操作,由于操作简单,即使在处置部4的操作中,也可以用对操作盘23进行操作的手指单独完成,因此,可以稳定地把持操作部2,由处置部4把持的吻合用弯针80的前端的定位容易,可以正确运针,可以实现提高手术时的吻合质量。此外,由于操作容易,因此可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手术患者的早日出院,进而早日返回社会,同时,可使病床的周转率提高,可实现高效的医院经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预定的单独的手指,以做手术的人的一只手的食指为例,但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第2实施方式>
其次,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1至图14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2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处置器械侧观察的正视图,图13是用图12所示的XIII-XIII截面剖切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来表示的剖面图,图14是省略第2手柄的部分来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操作盘轴及其周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并且,本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此处只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如图11至图14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1A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只是操作部2的结构不同。对于其它插入部3和处置部4,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参照图1至图5,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A的结构,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上述操作部2A中,与上述操作部2同样,配设有第1固定板5、夹板6a、6b、第1手柄7以及第2手柄8。
此外,在第1固定板5的前端面与第2固定板13的基端面之间形成有空隙17,在该空隙17中设置有操作带轮18,在上述操作带轮18的中心,贯通固定有兼用作后述的操作盘23的轴的操作盘轴119。在该操作盘轴119的第1手柄7侧的端部119a上抵接着滑动轴承20a,此外,在第2手柄8侧的端部119b上抵接着滑动轴承20b,通过这些滑动轴承20a、20b,操作盘轴119被旋转自由地枢转支承起来。
上述操作盘轴119的端部119a和滑动轴承20a,在形成于第1手柄7的表面的后述的导向长孔121a中露出,另一方面,上述操作盘轴119的端部119b和滑动轴承20b,在形成于第2手柄8的表面的后述同样的导向长孔121b中露出。
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在第1手柄7的表面和第2手柄8的表面的、从上述滑动轴承20a和滑动轴承20b露出的位置到操作部2A的两侧的短轴方向(宽度方向)上,分别形成有呈长孔形状的导向长孔121a和121b。
并且,上述滑动轴承20a被配设成沿形成在第1手柄7上的上述导向长孔121a可以滑动,另一方面,滑动轴承20b被配设成沿形成在第2手柄8上的上述导向长孔121b可以滑动。
在上述导向长孔121a和121b中,上述滑动轴承20a和20b与第1手柄7和第2手柄8中的两侧的内壁面之间,分别架设有施力弹簧101a、101b以及101c、101d(特别地,如图12、图14所示,用标号101c、101d表示导向长孔121b内的施力弹簧)。从而,滑动轴承20a和20b(即操作盘轴119的轴119a和119b)同时通过2组施力弹簧,从该操作部2A的两侧,向中心轴线方向被推压。
从而,滑动轴承20a、20b由各自的施力弹簧支承,在没有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分别被保持在导向长孔121a、121b的中央部。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1手柄7中的上述凹陷部15内,配设有以上述操作盘轴119为轴的操作盘23。
在操作盘23的中心贯通固定着上述操作盘轴119,同时,该操作盘23被配置为伴随该操作盘轴119和滑动轴承20a、20b沿导向长孔121a、121b的移动,可沿操作部2A的短轴方向(宽度方向)移动。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是操作盘23的直径大于第1手柄7的宽度(短轴方向的宽度),其外周面的一部分配设成从第1手柄7的两端面的开口24,向两侧方侧突出到外侧,其外周面通过滚花加工等施加防滑处理,通过用操作该针驱动器1A的操作者的手指,对操作盘23进行转动操作,就可通过操作盘轴119,将旋转力传递到操作带轮18上。此外,在上述操作带轮18上,挂设有传动带25。
下面,对本第2实施方式中的、传递向处置部4的开闭操作供给的力的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上述第2手柄8的表面上,如上所述那样,从操作部2A的中心轴线到操作部2A的两侧,形成有导向长孔121b,在该上述导向长孔121b的附近,在偏移到靠近该操作部2A的另一侧的位置上,形成有沿操作部2A的长轴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槽87。
另一方面,沿插入部3的另一侧配设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传动杆28,该传动杆28将伴随上述操作部2A中的操作盘23的操作的力,与上述处置部4中的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参照第1实施方式)的开闭动作关联起来。
该传动杆28在其操作部2A侧的端部上形成L字形状的弯曲部29,进而,该弯曲部29的前端部滑动自由地卡合在上述导向槽87中。
另外,如图14所示,在弯曲部29与上述操作盘轴119之间,配设有可滑动地配设在上述第2手柄8与夹板6b之间的驱动方向变换板102。
在驱动方向变换板102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103,其形成有预定的斜面形状的凸轮从动面,并做成等腰的梯形形状。在该贯通孔103内配设有梯形轴承104,其是在上述滑动轴承20b与夹板6b之间被操作盘轴119贯通的轴承部件,并且外周面(凸轮面)具有将贯通孔103的该等腰梯形形状中的下底侧切除后的等腰梯形形状,该梯形轴承104可滑动地接触上述贯通孔103中的凸轮从动面。
此外,在该驱动方向变换板102的一端部,嵌入上述弯曲部29,通过驱动方向变换板102的移动,该弯曲部29就在操作部2A的长轴方向上被驱动。
下面,对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1、图12、图14所示,当操作者克服施力弹簧101a、101b以及101c、101d的弹力,向操作部2A的两侧的任意一方按压操作盘23时,操作盘轴119和滑动轴承20a、20b克服施力弹簧101a、101b以及101c、101d的弹力,沿导向长孔121a、121b,向该任意一个方向滑动。
通过该操作盘轴119的移动,经由驱动方向变换板102,传动杆28向操作部2A的靠近身边侧被牵引。即,梯形轴承104的斜面(凸轮面)按压贯通孔103的斜面(凸轮从动面),驱动方向变换板102向操作部2A的靠近身边侧平行移动。从而,经由弯曲部29连接到驱动方向变换板102的传动杆28,向靠近身边侧被牵引,作为其端部的弯曲部48的前端部克服板簧44的弹力,向板簧44的基端部侧移动。从而,板簧44的自由端部向离开夹板32a的方向张开。
另一方面,当没有对操作盘23施加任何外力时,借助于施力弹簧101a、101b以及101c、101d的弹力,经由滑动轴承20a、20b,操作盘轴119被保持在中心轴线上,从而,经由驱动方向变换板102,传动杆28被保持在靠近处置部4侧的位置。即,弯曲部48的前端部也借助于板簧44的弹力,被保持在位于该弹簧的自由端部的前端部的状态。此外,此时板簧44借助于其弹力,其自由端部前端被保持在朝接近夹板32a的方向被拉近的状态。
这样,与操作盘23的按压操作对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传动杆28在插入部3的长轴方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弯曲部48的移动,板簧44的自由端部摆动。进而,与该板簧44的自由端部的摆动对应,第2夹头41相对于第1夹头40移动,实现基于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的开闭动作。
并且,关于处置部4的转动动作,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此处省略其说明。
这样,根据本第2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做手术的人只用预定的单独的手指进行操作,就可以进行把持吻合用弯针并使其转动的处置部的开闭操作和转动操作,即,可以用单独的手指进行处置部的转动操作和开闭操作这2个操作,操作简单,即使在处置部4的操作中,也可以用对操作盘23进行操作的手指单独完成,因此,可以稳定地把持操作部2A,由处置部4把持的吻合用弯针80的前端的定位容易,可以正确运针,可以实现提高手术时的吻合质量。
此外,由于操作盘23的按压操作可以从操作部的两侧进行,因此,就可以对应操作部2的各种把持方法。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容易操作,因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患者的早日出院,进而早日返回社会,同时,使病床的周转率提高,可实现高效的医院经营。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5至图20涉及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图1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6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处置器械侧观察的正视图,图17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一个侧面观察的侧视图,图18是用图17所示的XVIII-XVIII截面剖切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来表示的剖面图,图1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驱动用的压板及其周边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正视图。
并且,本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此处只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如图15至图19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1B,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只是操作部2B的结构不同。对于其它的插入部3和处置部4,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参照图15至图19,对第3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B的结构,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上述操作部2B中,与上述操作部2同样,配设有第1固定板5、夹板6a、6b、第1手柄7以及第2手柄8。
此外,在第1固定板5的前端面与第2固定板13的基端面之间形成有空隙17,在该空隙17中设置有操作带轮18,在上述操作带轮18的中心,贯通固定有兼用作操作盘23的轴的操作盘轴19。在该操作盘轴19的第1手柄7侧的端部19a上抵接着滑动轴承20a,此外,在第2手柄8侧的端部19b上抵接着滑动轴承20b,通过这些滑动轴承20a、20b,操作盘轴19被旋转自由地枢转支承起来。
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是操作盘23的直径大于第1手柄7的宽度(短轴方向的宽度),其外周面的一部分配设成从第1手柄7的两端面的开口24向两侧方侧突出到外侧,其外周面通过滚花加工等施加防滑处理,通过用操作该针驱动器1B的操作者的手指对操作盘23进行转动操作,就可经由操作盘轴19,将旋转力传递到操作带轮18上。此外,在上述操作带轮18上,挂设有传动带25。
下面,对本第2实施方式中的、传递向处置部4的开闭操作供给的力的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15至图17所示,在操作盘23的附近,比起操作盘23在操作部2B的稍微靠近身边侧的一侧,配设有处置部4的开闭驱动用压板128。
此外,在上述第2手柄8的表面上,在上述压板128的附近,形成有沿操作部2B的长轴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槽137。
另一方面,沿插入部3的另一侧配设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传动杆28,该传动杆28将伴随上述操作部2B中的压板128的操作的力,与上述处置部4中的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参照第1实施方式)的开闭动作关联起来。在该传动杆28的操作部2B侧的端部,形成L字形状的弯曲部129,进而,该弯曲部129的前端部滑动自由地卡合在上述导向槽137中。
在第3实施方式中,上述弯曲部129的前端部如图1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所示,在弯曲部129的轴向上形成有切口,以使其相对于操作部2B的长轴方向形成斜面133。
此处,对上述压板128和弯曲部129的卡合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在第1手柄7上的比操作盘23更靠后端侧,设置有贯通孔124,在贯通孔124中,在两侧形成有细径的卡定部126。在该贯通孔124中,可滑动地嵌入卡合销127,该卡合销127的一端形成为粗径,其移动被上述卡定部126限制。上述卡合销127的另一端嵌合固定在形成于上述压板128上的贯通孔中。此外,在卡合销127上卷装着施力弹簧130。该施力弹簧130架设在卡定部125与上述压板128之间,从而,上述压板128向离开第1手柄7的方向被推压。
另一方面,上述弯曲部129的前端部,如上所述,形成有斜面133,并可滑动地插入上述导向槽137中。在该导向槽137中,设置有与上述贯通孔124同方向的孔131。在该孔131中,在与上述弯曲部129的斜面133对置的位置,插入驱动用销132,其形成有基本切割成相同角度的斜面。此外,该驱动用销132的另一端,嵌合固定在形成于上述压板128上的贯通孔中。
下面,对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操作者克服上述施力弹簧130的弹力,按压上述压板128时,固定在压板128上的驱动用销132的前端面和弯曲部129的前端面卡合,弯曲部129被导向槽137导向,向操作部2B的靠近身边侧滑动。
即,通过该压板128的按压操作,传动杆28向操作部2B的靠近身边侧被牵引,作为其端部的弯曲部48的前端部克服板簧44的弹力,向板簧44的基端部侧移动。从而,板簧44的自由端部向离开夹板32a的方向张开。
另一方面,当没有对压板128施加任何外力时,借助于施力弹簧130的弹力,传动杆28被保持在靠近处置部4侧的位置。即,弯曲部48的前端部也借助于板簧44的弹力,被保持在位于该弹簧的自由端部的前端侧的状态。此外,此时板簧44借助于其弹力,其自由端部前端被保持在朝接近夹板32a的方向被拉近的状态。
这样,与压板128的按压操作对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传动杆28在插入部3的长轴方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弯曲部48的移动,板簧44的自由端部摆动。进而,与该板簧44的自由端部的摆动对应,第2夹头41相对于第1夹头40移动,实现基于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的开闭动作。
并且,关于处置部4的转动动作,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处省略其说明。
这样,根据本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做手术的人只用预定的单独的手指进行操作,就可以进行把持吻合用弯针并使其转动的处置部的开闭操作和转动操作,即,可以用单独的手指进行处置部的转动操作和开闭操作这2个操作,操作简单,即使在处置部4的操作中,也可以用对操作盘23进行操作的手指单独完成,因此,可以稳定地把持操作部2A,由处置部4把持的吻合用弯针80的前端的定位容易,可以正确运针,可以实现提高手术时的吻合质量。此外,由于容易操作,因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患者的早日出院,进而早日返回社会,同时,使病床的周转率提高,可实现高效的医院经营。
另外,根据第3实施方式,虽然分别设置开闭操作力的输入部(压板128)和转动力的输入部(操作盘23),但另一方面,这2个输入部设置极近,从而,容易单独地进行开闭、转动操作,即,无意识地错误操作的可能性很小,可以达到缩短医生熟悉操作所需时间这一效果。
此外,开闭力输入部(压板128)位于比操作盘23更靠近身边侧(比起支承处置器械的点为后端侧),在进行按压操作时,前端难以发生摇动,因此,可以正确运针,可以实现提高手术的吻合质量。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0至图23涉及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图2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1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处置器械侧观察的正视图,图22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从其一侧面观察的侧视图,图23是用图22所示的XXIII-XXIII截面剖切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剖面图。
并且,本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至第3实施方式相同,特别是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此处只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如图20至图23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1C相对于第3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只是操作部2C的结构不同,特别地只是开闭驱动用的压板的结构不同。对于其它的插入部3和处置部4,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
参照图20至图23,对第4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C的结构,以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B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上述操作部2C中,与上述操作部2同样,配设有第1固定板5、夹板6a、6b、第1手柄7以及第2手柄8。
此外,在第1固定板5的前端面与第2固定板13的基端面之间形成有空隙17,在该空隙17中设置有操作带轮18,在上述操作带轮18的中心,贯通固定有兼用作操作盘23的轴的操作盘轴19。在该操作盘轴19的第1手柄7侧的端部19a上抵接着滑动轴承20a,此外,在第2手柄8侧的端部19b上抵接着滑动轴承20b,通过这些滑动轴承20a、20b,操作盘轴19被旋转自由地枢转支承起来。
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是操作盘23的直径大于第1手柄7的宽度(短轴方向的宽度),其外周面的一部分配设成,从第1手柄7的两端面的开口24向两侧方侧突出到外侧,其外周面通过滚花加工等施加防滑处理,通过用操作该针驱动器1B的操作者的手指对操作盘23进行转动操作,就可经由操作盘轴19,将旋转力传递到操作带轮18上。此外,在上述操作带轮18上,挂设有传动带25。
下面,对本第4实施方式中的、传递向处置部4的开闭操作供给的力的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20至图23所示,在操作盘23的附近的操作部2C的一侧,配设有处置部4的开闭驱动用的压板146。
此外,在上述第2手柄8的表面上,在上述压板146的附近,形成有沿操作部2C的长轴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槽157。
另一方面,沿插入部3的另一侧配设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传动杆28,该传动杆28将伴随上述操作部2C中的压板146的操作的力,与处置部4中的第1夹头40和第2夹头41(参照第1实施方式)的开闭动作关联起来。在该传动杆28的操作部2C侧的端部,形成L字形状的弯曲部159,进而,该弯曲部159的前端部滑动自由地卡合在上述导向槽157中。
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弯曲部159的前端部上,如图23所示,相对于操作部2C的长轴方向,形成有斜面155。
此处,对上述压板146与弯曲部159的卡合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在第2手柄8上的操作盘23的一侧设置有贯通孔141,在该贯通孔141中,在两侧形成有细径的卡定部145。在该贯通孔141中,可滑动地嵌入卡合销144,该卡合销144的一端形成为粗径,其移动被上述卡定部145限制。上述卡合销144的另一端嵌合固定在形成于上述压板146上的贯通孔中。此外,在卡合销144上卷装着施力弹簧142,从而,上述压板146向离开第1手柄8的方向被推压。
另一方面,在上述弯曲部159的前端部,如上所述,形成有斜面155,可滑动地插入上述导向槽157中。在该导向槽157中,设置有与上述贯通孔141同方向的孔158。在该孔158中,在与上述弯曲部159的斜面155对置的位置,插入驱动用销149,其形成有基本切割成相同角度的斜面。此外,该驱动用销149的另一端,嵌合固定在形成于上述压板146上的贯通孔中。
下面,对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操作者克服上述施力弹簧142的弹力,按压上述压板146时,固定在压板146上的驱动用销149的前端面和弯曲部159的前端斜面155卡合,弯曲部159被导向槽157导向,向操作部2C的靠近身边侧滑动。
即,通过该压板146的按压操作,传动杆28向操作部2C的靠近身边侧被牵引,作为其端部的弯曲部48的前端部克服板簧44的弹力,向板簧44的基端部侧移动。从而,板簧44的自由端部向离开夹板32a的方向张开。
另一方面,当没有对压板146施加任何外力时,借助于施力弹簧142的弹力,传动杆28被保持在靠近处置部4侧的位置。即,弯曲部48的前端部也借助于板簧44的弹力,被保持在位于该弹簧的自由端部的前端侧的状态。此外,此时板簧44借助于其弹力,其自由端部前端保持在朝接近夹板32a的方向被拉近的状态。
这样,与压板146的按压操作对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传动杆28在插入部3的长轴方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弯曲部48的移动,板簧44的自由端部摆动。进而,与该板簧44的自由端部的摆动对应,第2夹头41相对于第1夹头40移动,实现基于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的开闭动作。
并且,关于处置部4的转动动作,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此处省略其说明。
这样,根据本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做手术的人只用预定的单独的手指进行操作,就可以进行把持吻合用弯针并使其转动的处置部的开闭操作和转动操作,即,可以用单独的手指进行处置部的转动操作和开闭操作这2个操作,操作简单,即使在处置部4的操作中,也可以用对操作盘23进行操作的手指单独完成,因此,可以稳定地把持操作部2A,由处置部4把持的吻合用弯针80的前端的定位容易,可以正确运针,可以实现提高手术时的吻合质量。此外,由于容易操作,因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手术患者的早日出院,进而早日返回社会,同时,使病床的周转率提高,可实现高效的医院经营。
另外,根据第4实施方式,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虽然分别设置开闭操作力的输入部(压板146)和转动力的输入部(操作盘23),但另一方面,这2个输入部被设置极近,从而,容易单独地进行开闭、转动操作,即,无意识地错误操作的可能性少,可以达到缩短医生熟悉操作所需时间的效果。
下面,对上述处置部4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至第4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处置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25是更详细地表示该处置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如图24、图25所示,处置部4也可以通过2个面对的把持片,形成可夹住被把持部的夹钳结构。
如图24、图25所示,在设置于处置部4A中的转动带轮37(滑动轴承38)上,一体地设置有外筒161,其相对插入部3成直角地向侧方突出。在该转动带轮37的中心,设置有贯通孔,进而,在该贯通孔中,设置有可在轴向自由进退的传动轴162。
上述传动轴162的基端部转动自由地安装在切口部46中,此外,在该传动轴162的前端部,贯通固定有销163,进而,连杆164和连杆165转动自由地安装在上述销163上。
在上述连杆164、165的前端侧,分别贯通固定有销166和销167,在该销166上,转动自由地安装有把持片168,此外,在销167上转动自由地安装有把持片169。
在上述把持片168与把持片169的中间部,分别转动自由地贯通有销170、171,这些销170和171被固定在外筒161上。此外,在上述把持片168、169上,分别形成有相对置的把持面168a和169a。
下面,对该变形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过的那样,当传动杆28向操作部2侧被牵引时,板簧44向离开夹板32a的方向张开,经由切口部46,传动轴162在轴向上后退。当该传动轴162后退时,经由销163,连杆164、165被牵引。此时,把持片168、169的基端侧分别经由销166、销167被牵引,以销170、171为中心旋转,把持面168a和169a张开。
另外,当传动轴162前进时,经由销163,使连杆164、165被推压。此时,把持片168、169的基端侧分别经由销166、167被推压,以销170和171为中心转动,把持面168a和169a闭合。
此外,当因操作盘23的转动,转动带轮37通过操作带轮18和传动带25转动时,外筒161成为一体而转动,经由销170和171,使把持片168和169转动。
根据该变形例,处置部4成为夹钳的结构,因此成为也可以把持弯针以外的部件的万能把持器械,因此,不必根据作业更换处置器械,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从而,可以减小患者的负担,促进患者早日出院,进而,促进早日返回社会,同时,通过使病床的周转率提高,可实现高效的医院经营。
<第5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6、图27涉及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图2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及其周边部的主要部分外观的放大立体图,图27是表示作为第5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盘及其周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并且,在图中,用箭头M表示操作部2的前端侧,用箭头N表示同一操作部的后端侧(身边侧)(以下相同)。
此外,本第5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此处只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如图26、图27所示,第5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只是操作部2的结构不同。对于其它的插入部3和处置部4,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参照图26、图27,对第5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的结构,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如图26所示,形成L字形状的开闭杆201的一端,旋转自由地被操作盘轴19贯通。在该开闭杆201的中间部形成有长孔202,传动杆28的弯曲部29在长轴方向上滑动自由地贯穿长孔202。此外,在开闭杆201与手柄内表面203之间,压缩配设有弹簧204,从而,开闭杆201的另一端在从手柄开口部205露出的方向被推压。
在该第5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当将从上述开口部205露出的开闭杆201的露出部分,向操作部2的后端侧(身边侧)牵引时,开闭杆201以操作盘轴19为中心旋转,从而,弯曲部29在长孔202内,一边向离开上述操作盘轴19的方向滑动,一边向操作部2的后端侧被牵引。随之,传动杆28也向后端侧被牵引,作为其端部的弯曲部48的前端部克服板簧44的弹力,向板簧44的基端部侧移动。从而,板簧44的自由端部向离开夹板32a的方向张开。
另一方面,当没有对开闭杆201施加任何外力时,借助于施力弹簧204的弹力,传动杆28被保持在靠近处置部4侧的位置。即,弯曲部48的前端部也借助于板簧44的弹力,被保持在位于该弹簧的自由端部的前端侧的状态。此外,此时板簧44借助于其弹力,其自由端部前端保持在朝接近夹板32a的方向被拉近的状态。
这样,与开闭杆201的转动操作对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传动杆28在插入部3的长轴方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弯曲部48的移动,板簧44的自由端部摆动。进而,与该板簧44的自由端部的摆动对应,第2夹头41相对于第1夹头40移动,实现基于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的开闭动作。
并且,对于处置部4的转动动作,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处省略其说明。
这样,根据本第5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做手术的人只用预定的单独的手指进行操作,就可以进行把持吻合用弯针并使其转动的处置部的开闭操作和转动操作,即,可以用单独的手指进行处置部的转动操作和开闭操作这2个操作。
此外,操作盘23和开闭杆201的操作都为在操作部的长轴方向进退的方向,由于操作变得很容易,因此,可以减轻使用医生的疲劳,可以提高手术质量。从而,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促进患者的早日出院,促进早日返回社会,同时,通过使病床的周转率提高,可实现高效的医院经营。
<第6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8、图29涉及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图2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开关的主要部分外观的放大立体图,图29是表示作为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力产生机构和转动力产生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并且,本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此处只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如图28、图29所示,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只是操作部2的结构不同。对于其它的插入部3和处置部4,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参照图28、图29,对第6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的结构,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2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如图26所示,在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在操作部2中,沿长轴方向排列设置有第1操作开关211和第2操作开关212。上述第1操作开关211和第2操作开关212连接到控制基板213上,另外,该控制基板213连接到设置在操作部2的内部的电源214上,被供给电力。
在上述控制基板213上,连接着作为转动力产生源的转动用电动机215以及作为开闭力产生源的开闭用电动机216,并且具有未图示的这些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在上述转动用电动机21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锥齿轮217,锥齿轮217与锥齿轮218呈直角啮合,锥齿轮218被固定成中心轴线与操作盘轴19一致。
另一方面,开闭用电动机216的输出轴连接有将旋转移动变换为直线移动的、所谓的滚珠丝杠219,传动杆28的后端固定在该滚珠丝杠219的滑动器220上。
在本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在上述第1操作开关211和第2操作开关212中的任意一个都没有被按压的状态下,转动用电动机215和开闭用电动机216都静止。
在该状态下,在静止状态中,当单独按压第1操作开关211时,在控制基板213的控制下,转动用电动机215被控制成,从操作部2的后端侧进行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以预定的速度旋转。从而,经由锥齿轮217、218,操作带轮18向一个方向旋转,进而,就可以通过传动带25、转动带轮37,使处置部4向一个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在上述静止状态下,当单独地按压第2操作开关212时,在控制基板213的控制下,转动用电动机215被控制成,从操作部2的后端侧进行观察时,沿顺时针方向以预定的速度旋转,从而,经由锥齿轮217、218,操作带轮18向另一个方向旋转,进而,就可以通过传动带25、转动带轮37,使处置部4向另一个方向旋转。
另外,当同时按压第1操作开关211和第2操作开关212时,开闭用电动机216在控制基板213的控制下被控制成,从操作部2的后端侧进行观察时,沿顺时针方向以预定的速度旋转。从而,滚珠丝杠219的滑动器220向后端侧移动,所连接的传动杆28向后端侧被牵引,作为其端部的弯曲部48的前端部克服板簧44的弹力,向板簧44的基端部侧移动。从而,板簧44的自由端部向离开夹板32a的方向张开,处置部4张开。即,第2夹头41相对于第1夹头40移动,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张开。
此外,当对同时按压这些第1操作开关211和第2操作开关212的状态解除时,开闭用电动机216在控制基板213的控制下,与上述相反,被控制成从操作部2的后端侧进行观察时,沿逆时针方向以预定的速度旋转。进而,该开闭用电动机216的旋转控制继续到上述处置部4闭合为止。
另一方面,当没有进行第1操作开关211或第2操作开关212的操作时,滚珠丝杠219的滑动器220保持在静止状态,传动杆28被保持在靠近处置部4侧的位置,弯曲部48的前端部也借助于板簧44的弹力,被保持在位于该弹簧的自由端部的前端侧的状态。此外,此时板簧44借助于其弹力,其自由端部前端保持在朝接近夹板32a的方向被拉近的状态。
这样,与第1操作开关211和第2操作开关212的开关操作对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传动杆28在插入部3的长轴方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弯曲部48的移动,板簧44的自由端部摆动。进而,与该板簧44的自由端部的摆动对应,第2夹头41相对于第1夹头40移动,实现基于把持面40b和把持面42b的开闭动作。
根据本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由于其转动力、旋转力均由电动机驱动产生,因此,做手术的人只需要按压操作开关程度的力量即可,减少了疲劳。
此外,为了使处置部张开,必须同时按压2个操作开关,就成为可防止错误张开处置部的一种防止误操作的器械。从而,患者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手术,可促进患者的早日出院,早日返回社会,同时,通过提高病床的周转率,可实现高效的医院经营。
<第7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0、图31涉及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图3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开关的主要部分外观的放大立体图,图31是表示作为第7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力产生开关和转动力产生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并且,本第7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此处只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即,第7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在以电动机为开闭力和旋转力产生源的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只是操作开关部分不同。其它结构均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例如,具有与图29所示的、作为上述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力产生机构和转动力产生机构相同的机构。
如图30、图31所示,在第7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在操作部2中,具有转动操作用开关231和开闭操作用开关233。
上述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由转动轴232转动自由地枢转支承起来,该转动轴232的两端固定在操作部2上。并且,在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上面中央部,安装有上述开闭操作用开关233。
上述转动操作用开关231和开闭操作用开关233都被连接到上述控制基板213(参照图29)上。
此外,在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下面,相对于转动轴232在对象的位置上,架设有相同特性的2个压缩弹簧234、235,该转动操作用开关231被保持为停留在与该操作部2的长轴方向平行的位置。
另外,在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前端侧下部使接触开关236,此外,在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后端侧下部使接触开关237,同时固定在操作部2上。
在本第7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当按压上述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前端侧时,该转动操作用开关231以转动轴232为中心摆动,从而,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前端侧下面按压开关236。随之,控制基板213驱动上述转动用电动机215,以使处置部4向与该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摆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当按压上述开闭操作用开关233时,控制基板213朝着使处置部4张开的方向驱动开闭用电动机216向一个方向旋转。此外,当在处置部4张开的状态下,解除上述开闭操作用开关233的按压操作时,控制基板213向另一个方向驱动该开闭用电动机216旋转,直到处置部4闭合为止。
此外,当按压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后端侧时,该转动操作用开关231以转动轴232为中心摆动,从而,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后端侧下面按压开关237。随之,控制基板213驱动上述转动用电动机215,以使处置部4向与该转动操作用开关231的摆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根据本第7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由于其转动操作部和开闭操作部分开形成,因此,在一方的操作中,没有无意识地进行另一方的操作的危险,可以缩短医生熟悉操作所需时间。因此,可以使更多的患者接受手术的好处。
<第8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2、图33涉及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图3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操作开关的主要部分的外观放大立体图,图33是表示作为第8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力产生开关和转动力产生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并且,本第8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此处只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即,第8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在以电动机为开闭力和旋转力产生源的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只是操作开关部分不同。其它结构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例如,具有与图29所示的、作为上述第6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的开闭力产生机构和转动力产生机构相同的机构。
如图32、图33所示,第8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在操作部2中具有相互粘接固定或通过螺钉等紧固的上盖241和下盖242。此外,配设有转动操作用滑动器244,其可在设置于该下盖242上的槽243中沿长轴方向滑动。并且,在该转动操作用滑动器244的内侧下面,固定有接触开关245,该接触开关245与上述控制基板213(参照图29)连接。
另外,在上述转动操作用滑动器244的外侧下面,安装有旋转辊252,其与上述槽243的底面抵接。此外,在与该旋转辊252的同轴上,设置有未图示的编码器,该编码器连接到上述控制基板213上。
进而,在本第8实施方式的操作部2中,配设有开闭操作用按钮246,使其下端能在上述转动操作用滑动器244内沿上下方向滑动。并且,开闭操作用按钮246的上端在上述上盖241上方,并被配设成从长孔249中露出,该长孔249设置在槽243的上方部分。
此外,在接触开关245的上面和上述开闭操作用按钮246的下面之间,配设有压缩状态的弹簧247,使该开闭操作用按钮246对设置在转动操作用滑动器244上部的台阶部248施力。
进而,在上述转动操作用滑动器244的前端侧与槽243的前端侧之间架设有弹簧250,另一方面,在上述转动操作用滑动器244的后端侧与槽243的后端侧之间架设有弹簧251,将该转动操作用滑动器244保持成停留在槽243的中央。
在本第8实施方式的针驱动器中,当将上述开闭操作用按钮246向前端侧推压时,转动操作用滑动器244向前端侧移动。进而,与该转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