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波浪型减震羽毛球拍的制作方法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健康休闲的运动模式已经被广大的体育爱 好者所接受,而人们在进行羽毛球运动的时候必然需要利用羽毛球拍 这样的运动器材。而当人们利用羽毛球拍击打羽毛球的时候,其主要 击打原理是当人们利用拍子击球时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只有千 分之四到六秒。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和球拍击到球时,拍杆有 一个弯曲和复原的过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经飞离了 拍面。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 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拍杆越硬则击球时能传递给球的力 量就越少,但更能减低击球震动的传递。对于拍框而言,拍框的 硬度越大接触球时就越不易发生变形和扭动,越能把更多的力量 传给羽球,同时传递的震动也越少。这样球拍的减震效果就决定了球拍的产品质量。3而现代羽毛球越来越强调力量和技术的结合,对于球拍拍线张力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球拍的整体品质,生产者往往是通过对 拍框承载耐久能力的改良来提升整体球拍的品质,但是却忽视了球拍 高张力下高冲击力和强震力对球员的手腕、肘部和肩部造成的不良隐 患和伤害。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避免减 少因高磅数拍线张力造成的冲击力和震力对球员造成的对球员手腕、 肘部和肩部不良隐患和伤害的波浪型内框原力减震球拍的结构。为了解决如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波浪型 减震羽毛球拍,其包括拍柄、连接杆以及拍框,其中,该拍柄以及该 拍框是分别连接在该连接杆两端的。该拍框具有内框、外框以及弹力 网面,而该弹力网面是连接设置在该拍框的内框中的。进一步,该内框上还设置有锻造成基于FORCE PRO原力减震技术 原理的波浪型构造结构。该波浪型构造结构是固定设置在该拍框的该 内框上的,进一步,该波浪型构造结构是固定设置在该拍框三点至九 点之间的该内框上的。再,该波浪型构造结构是由若干弧形面彼此头 尾连接形成的,且彼此相邻接的两个该弧形面的弯曲方向相反,使若 干该弧形面连接形成的该波浪型构造结构整体呈波浪状。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本实用新型其在结构上包括拍 柄、连接杆以及拍框,该拍框具有内框、外框以及弹力网面,而该弹 力网面是连接设置在该拍框的内框中的,而该内框上还设置有锻造成
基于FORCE PRO原力减震技术原理的波浪型构造结构,由于本实用新 型的内框上采用了波浪型构造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改变 球拍受力的波长和振动频率,分散成更加容易被分解、消耗的小功率 微集型震动,球拍受力更加平、均匀。同时,使球拍的抗冲击力强度 增加,变形量也增加,有效的保护球员手腕、肘部和肩部使这些部位 在击球的时候不受到伤害。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波浪型构造结构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波浪型构造结构的弧形面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波浪型减震羽毛球拍,其包括拍柄IO、连 接杆20以及拍框30,其中,该拍柄10以及该拍框30是分别连接在 该连接杆20两端的。
该拍框30具有内框31、外框32以及弹力网面33,而该弹力网 面33是连接设置在该拍框30的内框31中的。进一步,该内框31上还设置有锻造成基于FORCE PRO原力减震 技术原理的波浪型构造结构40。
该波浪型构造结构40是固定设置在该拍框30的该内框31上的, 进一步,该波浪型构造结构40是固定设置在该拍框30三点至九点之 间的该内框31上的。
如图3所示再,该波浪型构造结构40是由若干弧形面41彼此头 尾连接形成的,且彼此相邻接的两个该弧形面41的弯曲方向相反, 使若干该弧形面41连接形成的该波浪型构造结构40整体呈波浪状。
当球员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拍进行击球的时候,首先,当球 拍在防守或进攻时,波浪型结构的内框,改变了受力的路径,从而改 变了球拍受力时的波长和震动频率,通过FORCE PRO原力减震技术, 将大功率的震动频率,分散成更加容易被分解、消耗的小功率微集型 震动,球拍受力更加平和、均匀,不仅使球拍的抗冲击力强度比普通 球拍拍框增加了 15%,变型量增加了 20%,更大程度的缓解了拍线高 张力对使用者的影响。
波浪型减震羽毛球拍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束文辉, 邓德君李云峰徐赵东, 李爱群徐赵东, 李爱群徐赵东, 李爱群徐赵东, 李爱群孙阳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孙阳江南和, 蔡乐志江南和, 蔡乐志江南和, 蔡乐志单存礼单存礼刘泽顺
专利相关信息
-
韩凯翔, 罗绍辉韩凯翔, 罗绍辉韩凯翔, 罗绍辉韩凯翔, 罗绍辉韩凯翔, 罗绍辉韩凯翔, 罗绍辉韩凯翔, 罗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