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自锁式拉链头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自锁式拉链头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智英
  • 公开日
    2001年12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2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2月23日
  • 申请人
    王智英
  • 文档编号
    A44B19/24GK2466952SQ0121767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锁式拉链头,主要由拉头、拉片、弹片、锁片及拉头上盖组成,并配合拉链条实施,其中锁片突伸于拉头上设置的通孔并插置于拉链条左右齿相锁合的缝隙中,其特征在于锁片一体成型于拉头上盖后端,且弹片容置于拉头上盖的前端,并在拉头上设置与拉头上盖枢接的凸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上盖后端还设置一挡横,并于拉头上设置与挡横对应的挡止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上设有弹片槽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头,特别是指一种自锁式拉链头公知的自锁式拉链头如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式拉链头,主要由拉头、拉片、弹片、锁片及拉头上盖组成,并配合拉链条实施,其中锁片突伸于拉头上设置的通孔并插置于拉链条左右齿相锁合的缝隙中,其重点是锁片一体成型于拉头上盖后端,且弹片容置于拉头上盖的前端,并在拉头上设置与拉头上盖枢接的凸耳。从而简化了生产中的组装工艺,提高效率。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自锁式拉链头的制作方法图1、2所示,其结构主要由拉头1′、拉片2′、弹片3′、锁片4′及拉头上盖5′组成。其中拉头1′上设有横向凹槽11′以及贯通横向凹槽11′的纵向通孔12′,锁片4′置于此横向凹槽11′上,且锁片4′的锁钩41′恰突伸于通孔12′内并嵌置于拉链条(常见品,图中未示出)左右齿相锁合的缝隙中,锁片4′还设有凹口42′,拉片2′一端勾置于此凹口42′处。组合时,在拉头上盖5′的两端通过打点内凹的方式形成凹陷51′嵌置于拉头1′两端的缺口1 3′处,使拉头上盖5′定位于拉头1′上,同时锁片4′顶抵嵌置于拉头上盖5′内的V形弹片3′。上述拉链头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向上拉拉片2′则勾移锁片4′向上压抵V形弹片3′,同时锁钩41′上移脱离拉链条左右齿相锁合的缝隙中,从而可使拉头1′沿拉链条上下滑移。但,此结构在生产组装过程中,要将相对小而薄的锁片4′置于拉头1′的横向凹槽11′内且其锁钩41′要对位突伸于通孔12′处,给实际生产组装带来不便,耗费工时,效率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良的自锁式拉链头,以便在生产中组装简便,效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解决方案一种自锁式拉链头,主要由拉头、拉片、弹片、锁片及拉头上盖组成,并配合拉链条实施,其中锁片突伸于拉头上设置的通孔并插置于拉链条左右齿相锁合的缝隙中,其设计重点是锁片一体成型于拉头上盖后端,且弹片容置于拉头上盖的前端,并在拉头上设置与拉头上盖枢接的凸耳。所述拉头上盖后端还设置一挡横,并于拉头上设置与挡横对应的挡止面。所述拉头上设有弹片槽。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锁片是一体成型于拉头上盖后端并向下突伸的,与习用相比在生产组装时,不必再耗费人力物力去组装小而薄的锁片,简化了工艺,使组装简便。另,拉头上盖后端两侧可分别成型两个锁片,较习用单一锁片的锁止效果更好。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习用品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习用品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习用品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式拉链头主要由拉头1、拉片2、弹片3及拉头上盖4组成,并配合拉链条(常见品,不再详述)实施。其设计重点在于拉头上盖4后端一体成型向下突伸的锁片41以简化生产工艺程序,使组装简便。
其详细结构可配合图5所示,拉头1对应前述锁片41(锁片41可设有两个分别成型于拉头上盖4的左右两侧)设有通孔11,且拉头1上还设有与拉头上盖4扣合的凸耳12,并于拉头1的两侧通过打点的方式形成两凹槽42对应扣合于凸耳12侧面开设的通孔121内,使拉头上盖4扣合在拉头1上。另,弹片3容置在拉头上盖4的前端,拉片2的一端位于凸耳12后端。
此外,所述拉头上盖4的后端还可向下设置一挡横43,并于拉头1上设置与挡横43对应的挡止块14,以便拉头上盖4转动时挡横43可挡止限位于挡止块14。
另,拉头1上凸耳12前端可设置一容置弹片3的弹片槽13,使弹片3的定位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在组合使用时,如图6所示,向上拉拉片2带动拉头上盖4的前端向下压抵弹片3而后端则向上翘起,使拉头上盖4后端向下突伸的锁片41相应上移脱离拉链条左右齿锁合的缝隙中,从而可使拉头1沿拉链条上下滑移;松开拉片2,则拉片2受其前端弹片3的弹力作用而向上顶抵拉头上盖4,使拉头上盖4的后端向下,其锁片41则又插置于拉链条左右齿锁合的缝隙内,从而锁止拉链头上、下滑移,实现自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