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发明者
    周秀荣
  • 公开日
    2014年8月20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5月9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5月9日
  • 申请人
    周秀荣
  • 文档编号
    A61P1/04GK103990022SQ20141019578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向药材中加入水8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100°C下加热5小时,过滤,得到滤渣I和滤液I ; 2)向所述滤渣I中加入水8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90°C下加热4小时,过滤,得到滤渣2和滤液2 ; 3)向所述滤渣2中加入水6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80°C下加热3小时,过滤,得到滤渣3和滤液3;以及 4)合并所述滤液1、滤液2和滤液3,浓缩至8000毫升,冷却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柴胡1-25份、佛手1-15份、节瓜10-30份、旋覆花1_20份、谷芽1-20份、麦芽1-15份、仙桃草10-30份和半枝莲1-2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柴胡10份、佛手6份、节瓜15份、旋覆花8份、谷芽8份、麦芽6份、仙桃草15份和半枝莲7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还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高良姜1-10份、马鞍藤20-50份、小茴香1-20份、五气朝阳草1-25份、桂枝1-20份、蒲黄1-10份、牛含水10-30份、荜发1-5份、鸡内金1_10份、北方点地梅10-20份、三七1-10份、莪术1-10份、田麻10-20份和甘草1_10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还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高良姜3份、马鞍藤30份、小茴香5份、五气朝阳草10份、桂枝10份、蒲黄6份、牛含水20份、荜发3份、鸡内金5份、北方点地梅15份、三七5份、莪术3份、田麻15份和甘草5份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向药材中加入水8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100℃下加热5小时,过滤,得到滤渣1和滤液1;2)向所述滤渣1中加入水8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90℃下加热4小时,过滤,得到滤渣2和滤液2;3)向所述滤渣2中加入水6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80℃下加热3小时,过滤,得到滤渣3和滤液3;以及4)合并所述滤液1、滤液2和滤液3,浓缩至8000毫升,冷却至室温。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组方合理,方剂疗效快,疗效好,药效稳定,且操作、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胃炎。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0002]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胃炎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该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耽误治疗而导致该病拖延为慢性。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较多,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总有效率低并且复发率高,在治疗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0004]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0005]I)向药材中加入水8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100°C下加热5小时,过滤,得到滤渣I和滤液I ; [0006]2)向所述滤渣I中加入水8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90°C下加热4小时,过滤,得到滤渣2和滤液2;[0007]3)向所述滤渣2中加入水6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80°C下加热3小时,过滤,得到滤渣3和滤液3 ;以及[0008]4)合并所述滤液1、滤液2和滤液3,浓缩至8000毫升,冷却至室温。
[0009]优选地,所述药材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柴胡1-25份、佛手1-15份、节瓜10_30份、旋覆花1-20份、谷芽1-20份、麦芽1-15份、仙桃草10-30份和半枝莲1_25份。
[0010]优选地,所述药材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柴胡10份、佛手6份、节瓜15份、旋覆花8份、谷芽8份、麦芽6份、仙桃草15份和半枝莲7份。
[0011]优选地,所述药材还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高良姜l-?ο份、马鞍藤20-50份、小茴香1-20份、五气朝阳草1-25份、桂枝1-20份、蒲黄1-10份、牛含水10-30份、荜发1-5份、鸡内金1-10份、北方点地梅10-20份、三七1-10份、莪术1-10份、田麻10-20份和甘草1-10 份。
[0012]优选地,所述药材还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高良姜3份、马鞍藤30份、小茴香5份、五气朝阳草10份、桂枝10份、蒲黄6份、牛含水20份、荜发3份、鸡内金5份、北方点地梅15份、三七5份、莪术3份、田麻15份和甘草5份。
[0013]在本发明中:
[0014]马鞍藤为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厚藤的全草或根。
[0015]牛含水为玄参科野胡麻属植物野胡麻的根。
[0016]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五气朝阳草和北方点地梅为君药;柴胡、佛手、节瓜、旋覆花、谷芽、麦芽、小茴香、莪术、鸡内金为臣药;仙桃草、半枝莲、高良姜、马鞍藤、桂枝、蒲黄、牛含水、荜茇、三七份、田麻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的组方合理,方剂疗效快,疗效好,药效稳定,且操作、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胃炎。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8]实施例本发明的汤剂
[0019]取柴胡10克、佛手6克、节瓜15克、旋覆花8克、谷芽8克、麦芽6克、仙桃草15克、半枝莲7克、高良姜3克、马鞍藤30克、小茴香5克、五气朝阳草10克、桂枝10克、蒲黄6克、牛含水20克、荜茇3克、鸡内金5克、北方点地梅15克、三七5克、莪术3克、田麻15克和甘草5克,加入水8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100°C下加热5小时,过滤,得到滤渣I和滤液I ;2)向所述滤渣I中加入水8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90°C下加热4小时,过滤,得到滤渣2和滤液2 ;3)向所述滤渣2中加入水6000毫升,在装有冷凝器的烧瓶中在80°C下加热3小时,过滤,得到滤渣3和滤液3 ;以及4)合并所述滤液1、滤液2和滤液3,浓缩至8000毫升,冷却至室温。 [0020]实验例
[0021]患者资料
[0022]98例患者为2012年6月至2014年I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31-72岁,平均(53.28±10.32)岁;病程4_18年,平均(6.11 + 4.09)年;对照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31-69岁,平均(52.23±10.21)岁;病程4-17年,平均(6.18±3.32)年;症状体征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症状轻重与病变程度不一致,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上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暖气泛酸、食欲不振等上腹不适症状,疼痛以隐痛、胀痛为多。多数患者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有剑突下压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诸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0023]诊断标准
[0024]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拟定:①以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为主,一般于进食后加重,其次常现食欲不振、暖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②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伴胆汁反流。③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若病理切片检查则有慢性胃炎组织学改变。
[0025]治疗组服用实施例中制备的汤剂,一日两次,每次口服200毫升。30天为I个疗程。
[0026]对照组每天一次口服多潘立酮10mg、雷尼替丁 150mg,均餐前0.5h服药、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胃药,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食物,并且饮食要有节制。30天为I个疗程。
[0027]疗效评价标准
[0028]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判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炎症明显减轻,Hp阴转;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或明显好转,胃镜检查炎症表现有所减轻,Hp阴性由强转弱或阴转;无效: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炎症均无变化或加重,Hp仍阳性。
[0029]治疗结果
[0030]治疗组经治疗后显效为29例,有效为16例,无效为4例,总有效率91.83%。对照组经治疗后显效为17例,有效为18例,无效为14例,总有效率71.42%。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0031]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