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旋转火锅的制作方法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火锅,不但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 的需要自由转动,还可以将准备好的菜肴放置在转台上,更方便人们将菜肴加入到火锅内, 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桌面、桌面中孔、底 圈、底灶及锅体,在所述的桌面上设有转轨,转轨上设有转台,转台的中间设有转台中孔,在 转台中孔上设有支架,支架连接锅体的上边缘。所述的支架可以是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锅体的上边缘。 也可以是在所述的支架的上端设有环形圈,环形圈的内径与锅体的上边缘的直径相适配,锅体的上边缘放置在环形圈上,还可以在支架的下端设有环形圈底座。 本实用新型将转台餐桌上的转台应用到火锅桌上,在转台的中间设有中孔,将锅体放置在孔中,并且通过支架来固定锅体,使锅体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转动,解决了以往锅体不能转动,当一个桌子上的人比较多,桌子比较大的时候,人们要想吃到火锅对面隔档内的口味不便的问题,并且可以将准备好的菜肴放置在转台上,更方便人们将菜肴加入到锅体内,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桌面,2为转台,3为转轨,4为支架,5为锅体,6为隔板,7为转台中 孔,8为桌面中孔,9为底圈,10为底灶,11为环形圈,12为环形圈底座。
实施例1 : 参照图l-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在桌面1的中间设有桌面中孔 8,在桌面中孔8上面的桌面1上设有转轨3,转轨3上设有转台2,转台2可以通过转轨3 在桌面上自由转动,转台2的中间设有转台中孔7,盆形锅体5放在转台中孔7内,在盆形锅 体5内设有隔板6,将盆形锅体5分隔开,可以放置不同口味的火锅物料,在盆形锅体5的边 缘设有支架4,支架4的底端支在转台中孔7上面的转台面上,在桌面中孔8内设有底圈9, 底圈9的底部设有底灶10。 使用时,将锅体5放置在先放置转台中孔7内,支架4的底端支在转台中孔7上面 的转台面上,在火锅内根据口味放置好火锅物料,在转台2的台面上放置各种菜肴,打开底 灶10的火即可,转台2可以自由转动,供客人向火锅内选择放入自己喜欢的菜肴,做好后, 客人还可以自由转动转台2来选择吃自己喜欢口味的火锅,非常方便。 实施例2: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 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的支架4和锅体5为分体结构,在支架的上端设有环形圈11,使用时, 将环形圈11放置在转台中孔7上,再将锅体5放置在环形圈ll,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3 :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主要 区别在于实施例3中的支架4为三爪,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4 : 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主要 区别在于实施例4中的在支架4的底端设置了环形圈底座12,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旋转火锅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大杉宽郑广平郑广平郑广平郑广平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郑广平郑广平郑广平郑广平郑广平李承斌
专利相关信息
-
汪匡正朱学仁, 朱羚朱学仁, 朱羚朱学仁, 朱羚朱学仁, 朱羚彭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