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次性灌肠器的制作方法目前,公知的医用灌肠器是由不透明的瓷筒、橡胶管、玻璃接管或橡胶开关及肛管组成。另一种是一端插入肛门,一端插入灌肠液,中间是一可手捏挤压抽吸灌肠液的橡胶球。前一种使用时将瓷筒与橡胶管、玻璃接管或橡胶开关及肛管连接,瓷筒内盛入灌肠液,挂于输液架上,肛管插入肛门,用夹子或血管钳(使用玻璃接管者)夹闭橡胶管或旋转橡胶开关(使用橡胶开关者),并随灌肠筒的升高或降低来控制灌肠液的流速及流量,后一种灌肠器是通过用手反复捏挤橡胶球来把容器内的灌肠液抽吸挤压到被灌肠者肛门内。两者的缺点是只能通过升降灌肠筒和夹闭橡胶管或旋转橡胶开关及手捏橡胶球的轻重并随时观察被灌肠者的感受来观察和控制灌肠液的流速及流量,因操作难度大、不能及时准确的观察和控制灌肠液的流速及流量,以致因流速太快造成部分被灌肠者出现脉速,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等现象。插入肛门的橡胶肛管较粗较硬,肛管壁及快速大量流入的灌肠液正好使排便反射最敏感的齿线区受到较强的刺激,以致造成灌肠中出出漏液、漏粪及拔出肛管时粪便即喷出的现象。由于灌肠后排便太急太快,肠道清洁程度不符合手术或肠镜检查要求,只能通过增加灌肠的次数来达到目的。灌肠筒是无容量刻度的不透明容器,不能观察灌肠液下降的高度,瓷筒、橡胶管、肛管为多次性使用,在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可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其缺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操作难度大,不能精确地观察和控制灌肠液的流速和流量,被灌肠者易出现不良反应。2、肛管较粗较硬及流量较大会出现漏液、漏粪及拔管时的喷粪现象。3、灌肠筒、橡胶管、肛管为多次性使用,在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可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灌肠器3个缺点的一次性灌肠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一次性灌肠器是由透明和半透明医用塑料制成,是由灌肠筒,输液管和肛管依次连接构成,在输液管上安装有可挤压式滴管和滑轮调节器,灌肠筒用于盛装灌肠液,在灌肠筒上具有容量刻度,输液管用于输送灌肠液,肛管用于灌肠,通过可挤压式滴管能够准确地观察到灌肠液的流速及流量,当灌肠液较粘稠或肛管端头被堵塞及需要加速加压时,可反复挤压滴管来进行滴入,滑轮调节器用于精确地控制灌肠液的流速和流量,肛管柔软,使用舒适感好,在使用本透明和半透明灌肠器进行灌肠时,灌肠液的流动过程明晰可见,因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对灌肠液的流动进行调节和控制,本灌肠器使用一次后可报废,从而可以避免重复使用可能产生的医源性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灌肠器总体外型设计图。
图2的上图是灌肠筒盖上的通气孔图,下图是其园柱口的网状结构海绵空气过滤网。
图3是灌肠筒盖图。
图4是灌肠筒图。
图5是灌肠筒的悬挂带及筒壁上的支撑环图。
图6是灌肠筒底排液孔与输液管连接关系图。
图7是滴管的通气孔图。
图8是可挤压式滴管图。
图9是滑轮调节器图。
图10是肛管图。
图11是灌肠器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12是图8滴管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13是图3灌肠筒盖及图4灌肠筒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14是灌肠筒盖剖视图。
图15是输液管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16是肛管纵剖面及肛管末端开口构造图。
图17是图5灌肠筒支撑环剖视及悬挂带构造图。
图18是肛管润滑护膜的纵剖面构造图。
根据图11、图2-图6、图13-图15和图17,灌肠筒是由半透明材料制成的,上大下小,带有筒盖的筒状容器,有可容纳灌肠液300毫升和1000毫升两种规格,筒壁上有单位为10毫升、50毫升的容量刻度,筒盖中央有直径为9毫米的过滤性通气孔,筒盖和筒口上有对应的螺纹用于将筒盖旋紧,筒口螺纹下5毫米有支撑环和悬挂带,筒底中央有一直径为5毫米的排液孔,孔外侧有长10毫米,外直径为8毫米的塑料接头,通过长60毫米的乳胶管与透明材料制成的输液管相连接,在上述塑料接头和输液管头端有固定乳胶管的环形凸出硬圈,灌肠筒通过悬挂带及连接于灌肠筒壁上的支撑环可被悬挂,支撑环可以与筒壁支撑部位融为一体,亦可游离。根据图11、图7、图8和图12,为了有效地加压,滴管设计为上大下小型,其顶部、底部、则壁均由透明材料构成,其顶部直径约30毫米,底部20毫米,管壁有三个环形弹力胶圈,圈厚1.2毫米,宽2毫米,滴管壁厚0.8毫米,滴管顶部和底部加厚,厚度1.2毫米,有利于手捏挤压时管壁能及时弹起,滴管的上端有通气孔,当滴管内液面过高不能观察灌肠液流速和流量时,打开滴管通气孔上的活塞,当液面下降到一定平面后盖上活塞,活塞一般为关闭状态,在通气孔管壁与活塞之间设有系带。根据图11、图9,在滴管与肛管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滑轮调节器,在滑轮槽上向下滚动滑轮,滑轮可将输液管壁压扁使管腔变小以至关闭,向上滚动滑轮,管腔变大至完全开放,用此可精确控制灌肠液的流速和流量。根据图11、图10、图16和图18,肛管是与输液管连为一体的透明材料制成的圆型空心管,长1290毫米,外直径5毫米,壁厚0.6毫米,距输液管与乳胶管接头端990毫米的输液管处即为肛管起点,肛管上有单位为1.00厘米的刻度,肛管长300毫米,肛管末端向内包角正前位开口,开口下2毫米有直径为2毫米的侧孔,肛管上有350毫米长可取掉的润滑护膜,以便取开灌肠器包装至灌肠前肛管不被污染及取掉润滑护膜后较容易插入直肠。使用本灌肠器操作的过程如下将装有灌肠液的灌肠筒固定于距病床110厘米高度的位置,提高滴管并打开滑轮调节器,排尽输液管内及肛管内空气,取掉肛管润滑护膜插入左侧卧位患者的肛门内约10-30厘米,通过滑轮调节器及可挤压式滴管即可进行相关灌肠操作。
一次性灌肠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坂口智, 石川浩树桥本达也田畑宪一川上祐介, 高阪翔士川上祐介, 高阪翔士李斐斐, 杜利英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建林张建林张建林户田温树, 中岛海阳中岛海阳孔祥芹桂川邦彦
专利相关信息
-
史红蕾史红蕾向井敬智, 阿良山贵也大坪俊文大坪俊文大坪俊文丹下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