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骨螺钉的制作方法现有的用于临床固定骨折的骨螺钉是由螺杆和螺帽组成,螺杆顶端与螺帽固定连 接,螺杆上设有螺纹,螺帽呈半球形,顶端设有内六角凹槽,同时螺杆上的螺纹又具有双向 传动特性,为了避免螺钉在人体活动的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自动退钉现象,通常骨科医生会 用力将螺钉拧紧固定,在固定时容易将骨螺钉固定住,当病人的骨折愈合后,还需要二次手 术,将固定在骨折部位的骨螺钉取出,在取出时,由于内固定的接骨螺钉相对较小,螺帽头 部的厚度相对较薄,所设的内六角凹槽相对较浅较小,导致用改锥拧动螺钉使传递的力矩 较小,且容易形成打滑现象,从而引起取钉失败,对此临床上有使用钻头将螺丝钉帽钻掉, 取下钢板,再用空心钻取螺丝钉的,也有用扁型锋钢打入螺丝钉帽内旋转取出,这些方法对 病人损伤较大,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传递力 矩大、省时省力、手术时间短、操作安全、患者痛苦小的骨螺钉。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螺钉,设有螺帽和螺杆,螺杆上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螺帽呈圆柱形,且螺帽的 边沿呈钝角,螺帽端面沿轴线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正向旋紧槽 和反向旋松槽,定位槽分别与正向旋紧槽和反向旋松槽相连通,以使改锥取出螺钉时经反 向旋松槽上端的提挡面和侧面的定位面的反作用力将螺钉快速旋出,保证了螺钉在取出时 不打滑的现象,达到传递力矩大、操作安全、省时省力的作用。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固定骨螺钉时传递的力矩小,取出骨螺钉时容 易打滑且不易取出的问题,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传递力矩大、不打滑、省时省力、手术 快捷、操作安全、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螺帽1、螺杆2、螺纹3、定位槽4、正向旋紧槽5、反向旋松槽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骨螺钉,设有螺帽1和螺杆2,螺杆2顶端与螺帽1固定连接,螺杆2 上设有螺纹3,其特征在于螺帽1呈圆柱形,且螺帽1的边沿呈钝角,螺帽1端面沿轴线两侧 对称设有定位槽4,定位槽4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正向旋紧槽5和反向旋松槽6,定位槽4分别与正向旋紧槽5和反向旋松槽6相连通,以使改锥取出螺钉时经反向旋松槽上端的提挡 面和侧面的定位面的定位提拉将螺钉快速旋出,保证了螺钉在取出时不可能打滑的现象, 具有到传递力矩大、操作安全、省时省力的作用。本发明在临床应用时,本发明需用专用的骨螺钉改锥,通过骨螺钉专用改锥的的 锥齿经定位槽4插入,通过以骨螺钉轴线为中心旋转骨螺钉专用改锥,使锥齿抵住轴线两 侧的正向旋紧槽5下端的按压面和侧面的定位面,在改锥施加给骨螺钉的正向旋紧槽下端 的按压面和侧面的定位面的反作用下骨螺钉很快旋进骨折部位,然后将骨螺钉专用改锥经 定位槽4处移出。当患者的骨折愈合后需取出骨螺钉时,骨螺钉专用改锥的锥齿经定位槽4插入到 反向旋松槽6中,在改锥施加给骨螺钉的反向旋松槽上端的提挡面和侧面的定位面的反作 用力下骨螺钉很快从骨折处旋出。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固定骨螺钉时传递的力矩小,取出骨螺钉时容 易打滑且不易取出的问题,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传递力矩大、不打滑、省时省力、手术 时间短、操作安全、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骨螺钉,其设有螺帽和螺杆,螺杆上设有螺纹,特征在于螺帽呈圆柱形,且螺帽的边沿呈钝角,螺帽端面沿轴线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正向旋紧槽和反向旋松槽,定位槽分别与正向旋紧槽和反向旋松槽相连通,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固定骨螺钉时传递的力矩小,取出骨螺钉时容易打滑且不易取出的问题,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传递力矩大、不打滑、省时省力、手术快捷、操作安全、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骨螺钉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李柏成初海滨李众利孙海飚孙海飚M.E.豪斯曼谢福广, 陈立梅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谢福广, 陈立梅李明, 徐荣明H·拉普H·拉普李全修, 蔡月艳李全修, 蔡月艳
专利相关信息
-
宋普庆宋普庆宋普庆宋普庆刘建兴俞庆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