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茶叶揉捻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茶叶揉捻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彭元辉, 徐海卫, 曾潇, 李刚, 汤江文, 谭和平
  • 公开日
    2012年2月8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月25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月25日
  • 申请人
    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23F3/06GK202135653SQ201120023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1)、揉筒O)、揉盘(3)、压盖0)、运动支架(5)、驱动机构、 压盖加压机构;所述揉盘(3)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揉筒(2)位于揉盘(3)上方并安装在运动支架(5)上,所述压盖(4)位于揉筒O)内并通过压盖加压机构安装在运动支架(5) 上;所述驱动机构经传动机构驱动运动支架(5),所述揉筒( 和压盖(4)随运动支架(5) 与揉盘(3)相对圆周运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压盖加压机构的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盖加压机构是由步进马达(6)驱动的丝杆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是调速电机(7),所述调速电机(7)、步进马达(6)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有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和显示系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马达(6)位于丝杆机构下方并经过锥齿轮机构传动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支架(5)包括人字架(51)、三个曲柄(52),所述揉筒O)固定在人字架(51)中央,所述压盖加压机构安装在人字架(51)上;所述曲柄(5 分别安装在人字架(51)三角,且曲柄(5 两端分别与机架 (1)、人字架(51)铰接;所述运动支架( 通过任一曲柄(5 经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机构的丝杆(11)安装在人字架(51) —角且两者转动配合,所述压盖(4)通过连接轴(9)经悬臂梁(8)安装于丝杆机构的滑动螺母(12)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架(51)上设置有导向筒 (53),所述丝杆(11)套接在导向筒(53)内并与导向筒(53)转动配合,所述悬臂梁⑶与导向筒(5 滑动配合,所述悬臂梁(8)通过设置在导向筒(5 上的轴向通槽与滑动螺母 (12)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9)顶端穿过悬臂梁 (8),且连接轴(9)与悬臂梁(8)沿连接轴(9)轴向滑动配合,所述连接轴(9)顶端设置有弹簧上座(92),所述弹簧上座(9 和悬臂梁(8)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93),所述弹簧上座 (92)上方设置有与连接轴(9)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91);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是桥梁式压力传感器(10),所述桥梁式压力传感器(10) —端为固定在悬臂梁(8)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位于连接轴(9)顶端的悬空端,所述连接轴(9)在调节弹簧(93)作用下桥梁式压力传感器悬空端相接触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茶叶揉捻机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茶叶揉捻机,揉盘安装在机架上,揉筒位于揉盘上方并安装在运动支架上,压盖位于揉筒内并通过压盖加压机构安装在运动支架上;驱动机构经传动机构驱动运动支架,揉筒和压盖随运动支架与揉盘相对圆周运动,设置有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压盖加压机构的压力检测机构,压盖加压机构是由步进马达驱动的丝杆机构,驱动机构是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步进马达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工作时,可通过控制系统对压盖压力和揉筒转速进行参数化控制,控制系统根据压力设定值和压力检测机构的检测值形成对压力的闭环控制,进而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调速电机,改变揉桶转速与压盖压力相匹配,茶叶品质的一致性好。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进行参数化控制,加工茶叶品质一致性好的茶叶揉捻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揉筒、 揉盘、压盖、运动支架、驱动机构、压盖加压机构;所述揉盘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揉筒位于揉盘上方并安装在运动支架上,所述压盖位于揉筒内并通过压盖加压机构安装在运动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经传动机构驱动运动支架,所述揉筒和压盖随运动支架与揉盘相对圆周运动,设置有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压盖加压机构的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盖加压机构是由步进马达驱动的丝杆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是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步进马达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有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和显示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步进马达位于丝杆机构下方并经过锥齿轮机构传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运动支架包括人字架、三个曲柄,所述揉筒固定在人字架中央,所述压盖加压机构安装在人字架上;所述曲柄分别安装在人字架三角,且曲柄两端分别与机架、人字架铰接;所述运动支架通过任一曲柄经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茶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目前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揉筒、揉盘、压盖、运动支架、电机、丝杆机构,揉盘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运动支架包括人字架、三个曲柄;揉筒固定在人字架中央,压盖通过丝杆机构安装在人字架上,曲柄分别安装在人字架三角,且曲柄两端分别与机架、人字架铰接;运动支架通过任一曲柄经传动机构与的电机相连。工作时,通过电机驱动曲柄转动,进而带动人字架、揉筒、丝杆机构、压盖在揉盘上方相对揉盘作偏心圆周运动,同时通过丝杠机构带动压盖动作,茶叶在揉桶中受压盖和揉盘上棱骨的作用而卷曲成条,部分细胞扭曲破碎,挤出茶汁。揉捻过程中,压力是影响茶叶揉捻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揉捻压力下的加工处理,对茶叶的外形和汤色、滋味等因子的感官审评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压盖施加在揉桶内的压力主要影响揉桶内压力的时间平均值,揉桶的转速主要影响揉桶内压力的波动周期与波动峰值。但目前的茶叶揉捻机存在以下的缺点一、人工调节丝杆机构,无法准确、直观的控制压盖压力,压力过重,往往会造成条索扁碎,汤色、滋味也不理想;压力过轻,则茶叶无法卷曲成条,汤色、滋味亦不理想,因此对操作人员的经验依赖性大,导致相同批次茶叶揉捻出的品质参差不齐、揉捻效果不理想,影响茶叶品质,并无法保证茶叶品质的一致性。二、 揉筒转速不可调节,不能随所需揉捻压力的变化而调整,不利于茶叶在揉桶内翻转受力,阻碍了茶叶品质的提高。
3[0009]进一步的,所述丝杆机构的丝杆安装在人字架一角且两者转动配合,所述压盖通过连接轴经悬臂梁安装于丝杆机构的滑动螺母上。进一步的,所述人字架上设置有导向筒,所述丝杆套接在导向筒内并与导向筒转动配合,所述悬臂梁与导向筒滑动配合,所述悬臂梁通过设置在导向筒上的轴向通槽与滑动螺母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接轴顶端穿过悬臂梁,且连接轴与悬臂梁沿连接轴轴向滑动配合,所述连接轴顶端设置有弹簧上座,所述弹簧上座和悬臂梁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所述弹簧上座上方设置有与连接轴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是桥梁式压力传感器,所述桥梁式压力传感器一端为固定在悬臂梁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位于连接轴顶端的悬空端,所述连接轴在调节弹簧作用下桥梁式压力传感器悬空端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系统设定压力值和揉桶转速对压盖压力和揉筒转速进行参数化控制,控制系统根据压力设定值和压力检测机构的检测值形成对压力的闭环控制,进而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调速电机,改变揉桶转速与压盖压力相匹配,茶叶品质的一致性好。在设置了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和显示系统后,进一步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系统直观的对当前加工参数、设定参数、历史参数进行对比、观察,从而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微调优化,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图2是图I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1、揉筒2、揉盘3、压盖4、 运动支架5、驱动机构、压盖加压机构;所述揉盘3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揉筒2位于揉盘3 上方并安装在运动支架5上,所述压盖4位于揉筒2内并通过压盖加压机构安装在运动支架5上;所述驱动机构经传动机构驱动运动支架5,所述揉筒2和压盖4随运动支架5与揉盘3相对圆周运动,设置有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压盖加压机构的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盖加压机构是由步进马达6驱动的丝杆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是调速电机7,所述调速电机7、步进马达6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工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系统设定压力值和揉桶3转速,控制系统根据压力设定值和压力检测机构的检测值形成对压盖4压力的闭环控制,进而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调速电机7,改变揉桶3转速与压盖4压力相匹配,因此能有效控制压盖加压机构在不同揉捻时间段的平均压力及压力波动方式,避免人为根据加工工艺控制压力而影响茶叶品质的一致性,提高了茶叶的揉捻质量,通过可靠、真实、直观的数据进行参数化生产,除了提高茶叶品质的一致性外,还有利于参数的研究和优化,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以及产品的可追溯性。丝杆机构与气缸、液缸相比,不存在液体、气体的压缩,因此无退让性,且调节精度高,有利于加压压力的微调。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有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和显示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对加工参数进行采集和存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系统直观的对当前加工参数、 设定参数、历史参数进行对比、观察,从而强化对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微调优化,尤其是在产品工艺开发时的参数优化,并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步进马达6可以直接驱动丝杆,但为了方便步进马达6的安装,所述步进马达6位于丝杆机构下方并经过锥齿轮机构传动。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所述运动支架5包括人字架51、三个曲柄52,所述揉筒2固定在人字架51中央,所述压盖加压机构安装在人字架51上;所述曲柄52分别安装在人字架51三角,且曲柄52两端分别与机架1、人字架51铰接;所述运动支架5通过任一曲柄52 经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当然,活动支架5可以是其他的形式,比如与机架1不相连接的独立结构、与机架1滑动配合的独立结构等。压盖4可以直接安装在丝杆上,并通过步进电机6直接驱动丝杆机构的滑动螺母, 但为了避免丝杆润滑油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并方便后述的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所述丝杆机构的丝杆11安装在人字架51 —角且两者转动配合,所述压盖4通过连接轴9经悬臂梁8 安装于丝杆机构的滑动螺母12上,从而使得丝杆机构远离揉筒2。为了增强压盖加压机构的整体的结构强度,所述人字架51上设置有导向筒53,所述丝杆11套接在导向筒53内并与导向筒53转动配合,所述悬臂梁8与导向筒53滑动配合,所述悬臂梁8通过设置在导向筒53上的轴向通槽与滑动螺母12固定连接。上述的压力检测机构可以采用丝杆的位移传感器等,但由于茶叶的不同,位移和压力的对应关系不同,且由于揉盘3内的茶叶总量、揉筒2内的瞬时茶叶量的变化,因此该方式的控制效果较差,因此,最好的,采用压力传感器。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所述连接轴9 顶端穿过悬臂梁8,且连接轴9与悬臂梁8沿连接轴9轴向滑动配合,所述连接轴9顶端设置有弹簧上座92,所述弹簧上座92和悬臂梁8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93,所述弹簧上座92上方设置有与连接轴9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91 ;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是桥梁式压力传感器10, 所述桥梁式压力传感器10 —端为固定在悬臂梁8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位于连接轴9顶端的悬空端,所述连接轴9在调节弹簧93作用下桥梁式压力传感器悬空端相接触。与其他类型的压力传感器相比,系统工作的径向离心力不会作用在桥梁式压力传感器10上,使得压力测量更为准确。限位弹簧93、弹簧上座92、调节螺母91在对连接轴9进行限位并保证连接轴9与桥梁式压力传感器10接触的同时,通过调节弹簧93的弹力补偿压盖4、连接轴9 等悬挂部件的重力,保证了桥梁式压力传感器10测量数据的准确,当压盖4、连接轴9等悬挂部件的重量发生变化时,还可以通过调节螺母91进行调节,加大了使用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