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墙式整稻麦草栽培平菇技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墙式整稻麦草栽培平菇技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周平, 周 平
  • 公开日
    2004年9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03年9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03年9月30日
  • 申请人
    周平, 周 平
  • 文档编号
    A01G1/04GK1528116SQ031349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墙式整稻麦草栽培平菇技术,工艺流程为草料的预湿→草料建堆发酵→搭模具建菌墙→下种→发菌→出菇→采收,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草料(稻草或麦草)浸入石灰水中预湿,然后建堆发酵待用;发酵好的草料放入模具内,建成菌墙,将菌种从菌墙的顶部播入菌墙内;用农膜包裹好菌墙,在农膜上扎出透气供氧的小孔;当整堵菌墙墙面出现大面积黄色分泌物时,解下农膜,在菌墙顶部和四周涂上泥浆,进行出菇培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式整稻麦草栽培平菇技术,其特征在于草料建堆发酵的方法如下搭建一个由保温层(3)、透气管(2)、通气管(1)组成的底座;保温层(3)倾斜放置在水平面(4)上,保温层(3)上两边各横向放置一根在管壁上开有呈梅花状分布气孔(5)的透气管(2),两根透气管(2)之间均匀放置数根通气管(1);预湿好的草料纵向码放在透气管(2)和通气管(1)上,用农膜将码好的草料堆包裹好,堆底四角露出透气管(2)的四个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式整稻麦草栽培平菇技术,其特征在于在菌墙农膜上扎出透气供氧小孔的方法如下播种三天后,对着已萌发菌丝变洁白的菌墙处,扎出小孔;以后每隔四至五天,在菌丝生长前沿扎出小孔,直至菌丝发满整堵菌墙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蘑菇栽培技术,尤其是一种墙式整稻麦草栽培平菇技术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将选取好的草料(稻草或麦草)在PH14的石灰水中浸透,然后覆盖农膜闷堆5小时建堆发酵底座的保温层3采用5cm厚的泡沫板,成5°至8°角倾斜放置在水平面4上透气管2和通气管1采用直径约8厘米的通心竹棒,在用作透气管2的竹棒壁上打出呈梅花状分布,孔径2-3cm的气孔5两根透气管2分别横向放置在距保温层3上下边30厘米处,通气管1有四根,均匀横向排列在两条透气管2之间闷堆好的草料按把纵向码放到透气管2和通气管1上,码好后用农膜把整堆草料包裹好,堆底四角露出透气管2的四个头草料倾斜堆放,水份可快速沥出,向料堆内通入透气管2,空气可通入料堆内,加快发酵的速度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墙式整稻麦草栽培平菇技术的制作方法利用稻草和麦草立体栽培食用菌,具有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的优点,例如申请号为01106640.7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的《秸秆立体栽培草腐类食用菌高产新技术》。但是现有的该类技术采用层播法播种,如果直接使用草料建墙栽培,栽培料重量产生的压力既影响了菌种的萌发和定植,又容易引起烧菌现象。所以目前的技术是先将草料与菌种混合制成菌包,在菌包培养出菌丝后再用菌包建墙栽培,劳动强度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播种、发菌、出菇于一体,菌种受栽培料压力小的墙式整稻麦草栽培平菇技术。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工艺流程为草料的预湿→草料建堆发酵→搭模具建菌墙→下种→发菌→出菇→采收。首先将草料(稻草或麦草)浸入石灰水中预湿,然后建堆发酵待用;发酵好的草料放入模具内,建成菌墙,将菌种从菌墙的顶部播入菌墙内;用农膜包裹好菌墙,在农膜上扎出透气供氧的小孔;当整堵菌墙墙面出现大面积黄色分泌物时,解下农膜,在菌墙顶部和四周涂上泥浆,进行出菇培养。草料建堆发酵的方法如下搭建一个由保温层、透气管、通气管组成的底座;保温层倾斜放置在水平面上,保温层上两边各横向放置一根在管壁上开有呈梅花状分布气孔的透气管,两根透气管之间均匀放置数根通气管;预湿好的草料纵向码放在透气管和通气管上,用农膜将码好的草料堆包裹好,堆底四角露出透气管的四个头。在菌墙农膜上扎出透气供氧小孔的方法如下播种三天后,对着已萌发菌丝变洁白的菌墙处,扎出小孔;以后每隔四至五天,在菌丝生长前沿扎出小孔,直至菌丝发满整堵菌墙。本发明将菌种从菌墙顶部播入菌墙内,避免了草料重量挤压影响菌种萌发、定植以及生物热引起的烧菌现象,实现了集下种、发菌、出菇于一体的墙式栽培,无需制作菌包,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草料建堆发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菌墙模具结构示意图。

建菌墙前,揭开发酵堆的农膜,将草料的温度降至30℃以下,同时水份控制在65%左右。建菌墙的模板用五合板制成,由两块梯形的侧板7和两块长方形的横板6组成,为了搭建模具和铺放草料方便,横板6也可以由数块木板拼接而成。按照实际建墙的需要,模具可有不同的大小,现以建顶宽25cm,底宽45cm,长3m,高1m菌墙为例。首先将两块侧板7和两块横板6连接在一起,再将一块农膜铺放于槽内,然后将六根长2.8m的打包绳按间距0.5m竖放在农膜上。顺着槽具长逐层摆放草料,直至装满整个模具。播种量为建墙所用干草料重量的8%,用5%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菌种包,将菌种撕成蚕豆大小。取6根长竹签,用5%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半小时消毒。手持一根竹签在墙顶距侧板7的20cm,横板6的5cm处,顺着草料铺放方向垂直插入墙内,插到距墙底2cm处。然后转动竹签,使竹签侧起与草料形成90°直角,撑开草料形成一条草缝。再用第二根竹签插进第一根撑开的草缝处,插到同样的深度后,顺着草缝横向拉动,至距第一根50cm处,侧起形成草缝,第三、四、五、六根同样操作,最后,六根竹签撑开菌墙形成一条深98cm的播种槽,将掰成蚕豆大小的菌种播进播种槽内,拔出竹签,完成一次播种。使用六根竹签在距第一条播种槽5cm和10cm处分别同样操作播种,共有三条平行的播种槽。播种全部完成后用打包绳勒住草墙捆紧实,将农膜向墙顶收拢,去掉模板,纵截面为梯形的菌墙即搭建完成。蚕豆状的菌种在墙内形成的不规则空隙和竹签抽出后在菌墙上留下的十八个孔洞成为散热的通道,既达到了增加菌落萌发系数,又起到了散发生物热和CO2的作用。
播种后三天,用钉板隔着农膜对着已萌发变洁白的墙顶和墙头侧面三条播种带,轻扎三排针距1cm的微孔,然后每隔四至五天,在菌丝生长前沿扎上二排微孔,直至菌丝发满整堵菌墙。微孔总是扎在活的菌丝体上,既避免了杂菌污染,又增加菌墙的氧气供应量,可有效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量。控制温度在28℃以下,当整堵菌墙出现大量黄色分泌物时,立即放下包裹菌墙的农膜,在菌墙四周抹上一层稀泥,进入出菇期。出菇前期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原基分化后,相对湿度调高至85%-90%,当长出的菌盖符合采收规格时,即可进行采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栽培蘑菇的墙式整稻麦草栽培平菇技术,工艺流程为草料的预湿→草料建堆发酵→搭模具建菌墙→下种→发菌→出菇→采收,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草料(稻草或麦草)浸入石灰水中预湿,然后建堆发酵;发酵好的草料放入模具,建成菌墙,将菌种从菌墙的顶部播入菌墙内;用农膜包裹好菌墙,扎出透气供氧的小孔;当整堵菌墙墙面出现大面积黄色分泌物时,解下农膜,在菌墙顶部和四周涂上泥浆,进行出菇培养。本发明将菌种从菌墙顶部播入菌墙内,避免了草料重量挤压影响菌种萌发、定植以及生物热引起的烧菌现象,实现了集下种、发菌、出菇于一体的墙式栽培,无需制作菌包,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