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棕榈油干法分提的方法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产油植物。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生产大约4. 7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三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棕榈油是从棕榈树上的棕榈果中榨取得到的果实油,脂肪酸组成以棕榈酸(C16:0)和油酸 (C18:l)为主,主要用于公共餐饮业和家庭普通食物的烹制。棕榈油是热带油种,熔点一般较高,在常温下呈半固态,一般采用分提的方法将其加工成不同熔点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棕榈油经分提可得到棕榈液油、棕榈硬脂、棕榈超级液油、棕榈顶级液油等系列产品,本申请所述棕榈油所指为各类产品的总称。棕榈油的分提方法一般分为三种,即干法分提、溶剂分提、表面活性剂分提。其中干法分提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为企业广泛采用,它是指不加入任何溶剂,将处于溶解状态的油脂慢慢冷却到一定程度,然后过滤分离结晶,析出固体脂的方法。干法分提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加热破晶处理;用冷却法形成晶体及晶体的生长;过滤分离得到的滤液为低熔点液相(软脂)及被截留部分为高熔点固相(硬脂)。干法分提工艺的关键是冷却结晶,如果结晶成功,分离就容易。但是普通干法分提具有一种本质上的弊病,当油脂冷却时,由于粘度的增加,低熔点的软脂会附着在高熔点硬脂上,从而影响了所分组分的质量和得率,并且干法分提所得到的晶体颗粒大小不规则,即使采用十分缓慢的冷却速度,也不能根本解决细小颗粒的问题,因此干法分提的软脂和硬脂的分离十分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干法分提棕榈油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棕榈油干法分提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棕榈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原料棕榈油搅拌加热至50°C -75°C,以破坏晶体;(2)在搅拌频率为30-60HZ的条件下,将经步骤(I)处理后的棕榈油降温至过冷却、过饱和;(3)加入晶种,所述晶种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榈油质量的O. 3% _10%,诱导晶体析出,放置养晶,取样检测,检测方法为将样品过滤,待滤液碘值达到目标要求时,将所述棕榈油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目标棕榈油。所述步骤⑴所述原料棕榈油的碘值为45-70g/100g,优选的是所述碘值为 48_58g/100g。优选的是晶种的加入量占原料棕榈油质量的O. 5% -5%。所述晶种为可流动的且含有肉眼可见晶体的棕榈油。本发明方法可以控制油脂冷却结晶过程,能够使得晶体形状及大小均匀,降温速度较快,油脂结晶冷却所需时间较短,固脂和软脂分离较为有效,产品质量较高,是干法分提的有效改进方法。上述各实施例使用晶种为可流动的且含有肉眼可见晶体的棕榈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棕榈油干法分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棕榈油搅拌加热至50℃-75℃,以破坏晶体;(2)在搅拌频率为30-60Hz的条件下,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棕榈油降温至过冷却、过饱和;(3)加入晶种,所述晶种的加入量占所述原料棕榈油质量的0.3%-10%,诱导晶体析出,放置养晶,取样检测,检测方法为将样品过滤,待滤液碘值达到目标要求时,将所述棕榈油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目标棕榈油。本发明方法可以控制油脂冷却结晶过程,能够使得晶体形状及大小均匀,降温速度较快,油脂结晶冷却所需时间较短,固脂和软脂分离较为有效,产品质量较高,是干法分提的有效改进方法。
一种棕榈油干法分提的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孙健朱德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B·A·福雷斯特, J·M·尼尔森B·A·福雷斯特, J·M·尼尔森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