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培养箱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培养箱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任鲁风, 冯杰, 李欣刚, 王绪敏, 邵长君
  • 公开日
    2012年2月22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8月2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8月2日
  •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文档编号
    C12M1/00GK202148305SQ20112027901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托盘内将所述托盘分隔成多个分格的由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挡板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挡板交叉形成的分割栅,所述分割栅的下端面与所述托盘的内底面存在使所述分割栅的多个分格连通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设在所述分割栅四周的外框, 所述外框的下端凸出于所述分割栅的下端,所述分割栅设置在所述托盘内时,所述外框贴附于所述托盘的内侧壁,所述外框的下端与所述托盘的内底面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设在所述分割栅四周的外框, 所述外框由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和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围成,所述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挡板的两端,所述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挡板的两端,所述最外侧纵向挡板的下端凸出于所述分割栅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设在所述分割栅四周的外框,所述外框由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和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围成,所述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挡板的两端,所述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挡板的两端,所述的最外侧横向挡板的下端凸出于所述分割栅的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盘和所述分割栅的上方用于盖住所述托盘和所述分割栅的上盖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和细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提供细菌培养通量的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培养箱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培养箱,包括托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托盘内将所述托盘分隔成多个分格的由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挡板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挡板交叉形成的分割栅,所述分割栅的下端面与所述托盘的内底面存在使所述分割栅的多个分格连通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内的分割栅将托盘分隔成底部连通的多个分格,固体培养基通过分割栅底部间隙分布于整个托盘,固体培养基的高度高于分割栅的底部以形成数量众多的、高度一致、空间相对独立的固体培养分格,从而提高细菌培养通量、减少培养空间并易于标识。
  •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菌培养效果好,可同时培养多个小块细菌的培养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箱,包括托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托盘内将所述托盘分隔成多个分格的由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挡板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挡板交叉形成的分割栅,所述分割栅的下端面与所述托盘的内底面存在使所述分割栅的多个分格连通的间隙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还包括围设在所述分割栅四周的外框,所述外框的下端凸出于所述分割栅的下端,所述分割栅设置在所述托盘内时,所述外框贴附于所述托盘的内侧壁,所述外框的下端与所述托盘的内底面相接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还包括围设在所述分割栅四周的外框,所述外框由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和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围成,所述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挡板的两端,所述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挡板的两端,所述最外侧纵向挡板的下端凸出于所述分割栅的下端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还包括围设在所述分割栅四周的外框,所述外框由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和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围成,所述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挡板的两端,所述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挡板的两端,所述的最外侧横向挡板的下端凸出于所述分割栅的下端作为优选,所述培养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盘和所述分割栅的上方用于盖住所述托盘和所述分割栅的上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内的分割栅将托盘分隔成底部连通的多个分格,固体培养基通过分割栅底部间隙分布于整个托盘,固体培养基的高度高于分割栅的底部以形成数量众多的、高度一致、空间相对独立的固体培养分格,从而提高细菌培养通量、减少培养空间并易于标识2、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可以通过在每个分格的固体培养基上加入适量体积菌液、 控制形成克隆数方法来分散单个细菌,这样可以有效地形成单克隆菌落,以代替传统的细菌涂布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培养箱的制作方法细菌培养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常规技术,是实验室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在基因工程领域多用于重组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传统细菌固体培养平板为直径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的单个圆形培养平板,其材质为玻璃和聚苯乙烯。在培养细菌时,先将无菌固体培养基倒入经高压湿热灭菌的平板中,形成高度适合的固体培养基,然后加入适量细菌液均勻涂布后,经选择培养形成细菌克隆。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如蛋白质组学,对重组基因的克隆、表达的通量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固体培养平板不能满足高通量要求,该操作存在耗时、培养空间大、标识复杂等缺点。由单个细菌培养发展至可同时培养96、384、1536个细菌样本,提高通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培养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培养箱的分割栅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培养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标记说明1-托盘2-分割栅3-横向挡板4-纵向挡板5-分格6-外框7-上盖[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培养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包括托盘1和分割栅2,分割栅2设置在托盘1内将托盘1分隔成多个分格5,分割栅2的尺寸与托盘1的内部尺寸相适配。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培养箱的分割栅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分割栅2由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挡板3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挡板4交叉形成的,分割栅2的下端面与托盘1的内底面存在使分割栅的多个分格5连通的间隙。固体培养基通过分割栅2底部间隙分布于整个托盘1,固体培养基的高度高于分割栅 2的下端以形成数量众多的、高度一致、空间相对独立的固体培养分格5,可以在多个分格5 内同时分别培养细菌,培养后的细菌不需再进行分隔而直接使用,从而提高细菌培养通量、 减少培养空间并易于标识。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分格栅2的四周围设外框6,外框6的下端凸出于分割栅2的下端,分割栅2设置在托盘1内时,外框6贴附于托盘1的内侧壁, 外框6的下端与托盘1的内底面相接。作为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外框6由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和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围成,所述两个最外侧横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挡板4的两端,所述两个最外侧纵向挡板分别连接在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挡板3的两端,所述最外侧纵向挡板的下端凸出于分割栅2的下端或者所述最外侧横向挡板的下端凸出于分割栅2的下端,也可以两者都凸出于分割栅2的下端,所述最外侧横向挡板和/或最外侧纵向挡板的下端与托盘1的内底面接触,而分割栅2的下端与托盘1的内底面不接触,从而使分割栅2的下端与托盘1的内底面之间存在间隙,使多个分格5之间连通。4[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培养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培养箱还包括设置在托盘1和分割栅2的上方用于盖住托盘1和分割栅2的上
"^n 1 ο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的托盘1、分割栅2以及上盖7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可适用于湿热高压与高温干烤灭菌。针对传统的细菌均勻涂布,本实用新型通过建立加入适量体积菌液、控制形成克隆数的方式来分散单个细菌,这样可以有效地形成单克隆菌落,以代替传统的细菌涂布,例如在具有九十六个分格5的固体培养箱中在每个分格5中加入约200 μ 1菌液,形成的克隆数在20-100个范围内,轻轻晃动使菌液均勻分布于每个方格内,于超净台内吹干后培养。 细菌分散方式也可以通过向每个分格5内加入2-4颗玻璃珠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九十六个分格5的培养箱可用于高通量的细菌培养。实施例1九十六分格的培养箱培养细菌将具有九十六个分格的分割栅放入托盘中,进行湿热灭菌或高温干烤灭菌,然后置于超净台上并缓慢倒入1升氨苄抗性无菌固体LB培养基,由于分割栅与托盘的内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培养基可通过分割栅底部空隙分布全盘,最后室温冷却,形成九十六个分格的固体培养板。在超净台内取适量体积转化ΡΕΤ3Μ质粒连接产物的DH5 α菌液(约200 μ L,克隆数20-100个)加入到每个分格,轻轻晃动使菌液均勻分布于每个分格内,于超净台吹干后盖好上盖,置于37°C下培养16-24小时。注意避免由于加样速度或晃动用力过猛导致菌液溅到其它分格内造成的交叉污染,必要时设空白对照。培养完毕后,于超净台内取下上盖,即可观察半透明菌落。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