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海藻室内人工调控培养箱的制作方法目前,海藻养殖方法主要有滩涂底播养殖、筏式养殖及鱼虾蟹混养等养殖方法,传统养殖方法管理繁琐,不利于控制海藻的养殖所需的生长条件。虽然,现有的市场上有用于养殖海藻的培养箱,且均具有水箱构造,但是这些的培养箱结构单一,培养箱内的培养室对于自然环境、水环境因子的调控能力差,不易综合设置环境条件和调控海藻幼苗和种菜叶 状体光合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环境和水环境综合调控能力强的多功能海藻室内人工调控培养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海藻室内人工调控培养箱,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培养箱,所述的培养箱内设有若干双层挡板,所述的双层挡板将培养箱分离形成若干等容的培养室,所述的培养室的侧壁的上部设有侧壁进水口,培养室侧壁下部设有侧壁出水口,所述的培养室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培养室的底部设有通气孔和循环水接口,所述的箱体外设有可拆卸的隔光罩,所述的隔光罩罩设在观察窗外,所述的双层挡板上设有若干可调节连通孔,所述的可调节连通孔上设有可调节阀,双层挡板由两层隔板复合而成,并在隔板间设置隔光板,所述的培养室顶部设有翻盖,所述的翻盖朝培养室的一侧、双层挡板的外侧壁以及培养室未设置观察窗的剩余侧壁上均设有可调光照系统和整流器,所述的翻盖朝培养室的一侧设有压力阀接口,所述的底座内设有加热系统和通气系统,所述的通气系统通过管道与通气孔连通,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水循环加热系统和内置加热系统,所述的水循环加热系统的一端为海水进口,另一端与培养室底部的循环水接口连接,所述的内置加热系统设置在培养室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的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和设置在培养箱本体侧壁上的金属框架,所述的培养室的侧壁设置开口,在开口内嵌设玻璃,形成观察窗,所述的玻璃与培养室侧壁的嵌设处设置玻璃密封条,玻璃与培养室形成密封配合设置。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玻璃直接镶嵌设置在培养箱本体上,构造更为简单,并采用玻璃密封条密封,可以保证培养室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框架包括金属竖栏和金属横架,所述的金属竖栏的上端和下端设有插孔,所述的金属横架的两端设有插销,插销插入插孔内形成金属竖栏与金属横架的固定连接,所述的金属横架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架环,所述的金属横架上设有若干金属横梁,所述的金属横梁的两端套设在架环内,所述的金属横梁上设有若干架夹。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金属框架通过插孔和插销配合安装,实现了金属框架的可拆卸,金属框架使用更为灵活,还可以将培养室本体设置成插板,插入金属竖栏之间,此外,海藻幼苗的培养可用架夹夹苗,种菜可利用架夹夹孢子体茎,使种菜充分伸展于水介质空间,接受充分的光照和海水的冲击。作为优选,所述的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与循环水接口连接的循环进水管,循环进水管远离循环水接口的一端依次连接有水循环过滤器、循环加热装置和循环泵,循环泵远离循环加热装置的一端为海水进口。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水循环加热系统可通过循环加热装置对进入的海水进行加热,并通过水循环过滤器进行过滤,可实现培养室内温度的调控,并对海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对海藻等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循环水泵的快速流量实现人工模拟海浪。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空气进气口和非空气进气口,所述的空气进气口分别与各培养室底部的通气孔连通,所述的非空气进气口分别与各培养室底部的通气孔连通。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通气系统可通过空气进气口和非空气进气口对培养室内的海水曝气,可增加培养室内海水的氧溶解。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空气通管和非空气通管,所述的通气孔处设有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均与空气通管连通,通气管上设有通气管止逆阀,所述的空气通管的两侧延伸至底座的侧壁,两端部为空气进气口,空气通管上设有空气管通气阀,空气管通气阀位于通气管与通气管间的空气通管上,所述的通气管分别延伸形成通气管延伸管,所述的通气管延伸管均与非空气通管和空气通管连通,通气管延伸管上设有调压阀和延伸管止逆阀,所述的非空气通管上设有非空气管通气阀,该非空气管通气阀位于通气管延伸管与通气管延伸管之间的非空气通管上。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通气系统可通过空气进气管和非空气进气管对培养室内的海水曝气,可增加培养室内海水的氧溶解,空气进气管内输送空气,一般是压缩空气,非空气进气管则向培养室内输送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压缩气体,并且,可通过调节空气管通气阀、非空气通气阀和调压阀,设定不同培养室内的通气流量、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的通气设定、通气流量以及通气量的定比例。作为优选,所述的培养室的顶部设有培养室折页,所述的翻盖的一侧设有翻盖折页,所述的翻盖折页与培养室折页相连接,翻盖远离翻盖折页的一侧设有翻盖锁扣,所述的培养室与翻盖锁扣相应处设有翻盖扣合装置,所述的翻盖锁扣与翻盖扣合装置锁扣配合。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翻盖可通过翻盖锁扣和翻盖扣合装置的锁扣配合实现各培养室内部相对独立的培养空间,压力调控系统与压力阀接口连接,经调解通气系统与翻盖压力阀调控系统的通气流量差,在培养室内产生气体压力差,可实现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向海水的溶解。作为优选,所述的观察窗旁的培养室侧壁上设有隔光罩折页,所述的隔光罩的一侧与隔光罩折页连接,隔光罩远离隔光罩折页的一侧与培养室侧壁卡合设置,隔光罩靠培养室的一侧设有可调光照系统。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隔光罩可实现自然光的隔离,严格调控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隔光罩可通过绕折页旋转,脱离对观察窗的罩设,可实现单体培养室间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对比实验。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侧壁上设有电源插座,电源插座与可调光照系统和加热系统连接设置。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电源插座可实现光照系统和加热装置的通电连接。本发明的多功能海藻室内人工调控培养箱设置了光照系统、加热系统、水循环加热系统和通气系统,实现了光照、温度、循环水的系统调节,同时也实现了不同培养室内海水温度的不同梯度的调节,培养室各个侧壁上均设置可调控光照系统,提高了水介质光照强度的均匀性和光照周期的可差异设定。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培养箱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培养箱观察窗所在培养箱侧壁外表面的结构不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培养箱观察窗所在培养箱侧壁内表面的结构不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培养箱底部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双层挡板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双层挡板上设置的可调光照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翻盖的结构示意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隔光罩的结构示意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底座的结构意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底座的侧面结构意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水循环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水循环过滤器的结构示意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循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内置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通气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金属框架的结构示意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金属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培养箱11包括培养箱本体116和设置在培养箱本体116侧壁上的金属框架13,培养室11的侧壁设置开口,在开口内嵌设玻璃1131,形成观察窗113,玻璃1131与培养室
11侧壁的嵌设处设置玻璃密封条1132,使玻璃1131与培养室11的侧壁开口形成密封配合设置。金属框架13包括金属竖栏131和金属横架132,金属竖栏131的上端和下端设有插孔,金属横架132的两端设有插销,插销插入插孔内形成金属竖栏131与金属横架132的固定连接,金属横架13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架环1321,金属横架1321上设有均分分布的金属横梁133,金属横梁133的两端套设在架环1321内,金属横梁133上设有架夹1331。水循环加热系统71包括与循环水接口 115连接的循环进水管712,循环进水管712远离循环水接口 112的一端依次连接有水循环过滤器713、循环加热装置714和循环泵715,循环泵715远离循环加热装置714的一端为海水进口。水循环过滤器713包括水循环过滤箱7131,水循环过滤箱7131内设有多层过滤网筛7132,水循环过滤箱7131的一端连 接有水循环过滤箱进水管7133,另一端连接有水循环过滤箱出口管7134,水循环过滤箱进水管7133和水循环过滤箱出口管7134设有水循环过滤箱管道控制阀7135。循环加热装置714包括循环加热水箱7141,循环加热水箱7141内设有循环水加热片7142,循环水加热片7142可旋转设置,循环加热水箱7141外的一侧连接循环加热进水管7143,另一侧连接有循环加热出水管7144,循环加热进水管7143和循环加热出水管7144上设有循环加热管道控制阀7145。内置加热系统72包括加热底座721、设置在加热底座721上的加热管722,加热管722伸入培养室11内。内置加热系统72的调控原理与水浴锅加热管的加热原理相类似。底座2包括底座箱体21,底座箱体21的一侧设有拉门22,底座箱体21的两侧设有空气进气口 81和非空气进气口 82,空气进气口 81分别与各培养室11底部的通气孔114连通。非空气进气口 82分别与各培养室11底部的通气孔114连通。底座2内设有空气通管83和非空气通管84,通气孔114处设有通气管1141,通气管1141均与空气通管83连通,通气管1141上设有通气管止逆阀1142,空气通管83的两侧延伸至底座2的侧壁,两端部为空气进气口 81,空气通管上设有空气管通气阀831,空气管通气阀831位于通气管1141与相邻通气管1141间的空气通管83上,通气管1141分别延伸形成通气管延伸管1143,通气管延伸管1143均与非空气通管84和空气通管83连通,通气管延伸管1143上设有调压阀1144和延伸管止逆阀1145,非空气通管84上设有非空气管通气阀841,该非空气管通气阀841位于通气管延伸管1143与相邻通气管延伸管1143之间的非空气通管84上。底座2侧壁上设有电源插座23,电源插座23与可调光照系统5和加热系统7连接设置。底座的上设有电源接线孔24,所有的同电装置通过电源插座23与电源连接。培养室11的顶部设有培养室折页117,翻盖12的一侧设有翻盖折页122,翻盖折页122与培养室折页117相连接,翻盖12远离翻盖折页122的一侧设有翻盖锁扣123,培养室11与翻盖锁扣123相应处设有翻盖扣合装置118,翻盖锁扣123与翻盖扣合装置117锁扣配合。观察窗旁113的培养室11侧壁上设有隔光罩折页119,隔光罩4的一侧与隔光罩折页119连接,隔光罩4远离隔光罩折页的一侧与培养室11侧壁卡合设置,隔光罩4靠培养室11的一侧设有可调光照系统5。安装时,将培养箱I和底座2组装在一起,连接在循环泵715上的海水进口管711于海水储备箱连接。当三个培养室11联通使用时,设定培养室11内所需的温度,用软管连接空压机与空气通管83的空气进气口 81,用软管连接氧气压力钢瓶和非空气通管84的非空气进气口82,当然,非空气进气口 82也可以与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压力钢瓶连接。打开各培养室11的侧壁进水口 111和翻盖12,打开双层挡板3连通孔31上的可调节阀,三个培养室11连通,向培养室11中注入适量海水。根据光照强度、海水温度、02、CO2, N2水溶标准需要,设定三个培养室光照强度标准、海水温度,依次开启各培养室11可调光照系统5的开关、空压机的电源控制开关,调整空压机调压阀,设定通气量。根据温度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加热系统7的电源,各培养室11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实验结束后,通过侧壁出水口 112排除培养箱I内的海水。
当三个培养室11隔离使用时,设定培养室11内所需的温度,用软管连接空压机与空气通管83的空气进气口 81,用软管连接氧气压力钢瓶和非空气通管84的非空气进气口82,当然,非空气进气口 82也可以与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压力钢瓶连接。打开各培养室11的侧壁进水口 111和翻盖12,关闭双层挡板3连通孔31上的可调节阀,三个培养室11相互隔离,并各自封闭,向培养室11中注入适量海水。据光照强度、海水温度、02、C02、N2水溶标准需要,设定三个培养室光照强度标准、海水温度,依次开启各培养室11可调光照系统5的开关、空压机的电源控制开关,调整空压机调压阀,设定通气量。开启循环泵的715电源,使培养室11内的海水形成涡流。根据温度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加热系统7的电源,各培养室11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实验结束后,通过侧壁出水口 112排除培养箱I内的海水。当培养室联通一隔离使用,设定培养室11内所需的温度,用软管连接空压机与空气通管83的空气进气口 81,用软管连接氧气压力钢瓶和非空气通管84的非空气进气口82,当然,非空气进气口 82也可以与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压力钢瓶连接。打开各培养室11的侧壁进水口 111和翻盖12,打开双层挡板3连通孔31上的可调节阀,三个培养室11连通,向培养室11中注入适量海水。根据光照强度、海水温度、02、C02、N2水溶标准需要,设定三个培养室11光照强度标准和三个培养室11共同的海水温度,依次开启各培养室11可调光照系统5的开关、空压机的电源控制开关,调整空压机调压阀,设定通气量。根据温度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加热系统7的电源,各培养室11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实验结束后,通过侧壁出水口 112排除培养箱I内的海水。运行一段时期后,关闭所有电源,并通过侧壁出水口112排除培养箱I内的海水,关闭双层挡板3连通孔31上的可调节阀,三个培养室11相互隔离,根据实验需要向三个培养室11分别注入预处理后的含某种物质浓度梯度的海水。关闭翻盖12,并将翻盖12与培养箱I锁扣安装。开启可调光照系统5、空压机、循环泵开关,通气并调整培养室11内气压。分别调整各培养室11的光照强度。实验结束后,通过侧壁出水口 112排除培养箱I内的海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海藻室内人工调控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和底座,培养箱内设有照明系统、底座内设有用于控制培养箱内温度、加热、通气和水循环的加热系统、通气系统、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本发明的多功能海藻室内人工调控培养箱设置了光照系统、加热系统、水循环加热系统和通气系统,实现了光照、温度、循环水的系统调节,同时也实现了不同培养室内海水温度的不同梯度的调节,培养室各个侧壁上均设置可调控光照系统,提高了水介质光照强度的均匀性和光照周期的可差异设定。
一种多功能海藻室内人工调控培养箱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于萍刘梦龙刘梦龙刘梦龙张志强张志强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秦松张帅钟永华, 陈跃森钟永华, 陈跃森
专利相关信息
-
钟永华, 陈跃森钟永华, 陈跃森白云亮, 白巍刘志强, 沈水兴刘志强, 沈水兴张汉周张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