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微型耕耘机(iwg3)的制作方法现有的微耕机是在手扶拖拉机的后端装上犁耙耕作业,这种传统的耕耘机笨重,造价高,需要拆装更换犁或耙作为耕作作业,使用也麻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不必使用犁耙具,仅在驱动轴输出轴左右两侧装上旋耕弯刀总成、防粘梳、平衡拖架即可达到犁耙作业的轻巧美观,安全实用可靠,造价低,性能可靠的微型耕耘机(IWG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由微型手扶拖拉机、旋耕弯刀总成、防粘梳、平衡拖架。拖拉机机体和发动机采用现有市售的产品,但耕耘的农具已改造用旋耕弯刀和防粘梳、平衡拖架达到机轻好用之目的。具体是在变速箱的底轴驱动轮轴两侧边各安装一套旋耕弯刀总成和防粘梳,在变速箱后侧安装防粘梳和平衡拖架,防粘梳装在弯刀片之间的夹隙,旋耕弯刀总成如图2,旋耕弯刀总成的刀轴组成件装有弯刀件一周圈以上,弯刀件每周圈有一排以上的弯刀片。弯刀片通过刀架装在刀轴上,弯刀件按三周圈的刀片同向弯曲,另一周圈刀片相反方向弯曲等均固定在刀轴上,防粘梳也固定在排把上,排把有梳杆一条以上,两侧边等均安装一条以上,梳杆与梳杆齿成斜夹角,平衡拖架也固定在机体底面,通过用插销固定于变速箱后侧支架后端有销轴和孔,刀杆上方有调节孔,用于平衡拖架上下调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用现有微型拖拉机机体改造把变速箱的底轴驱动轮轴两侧装上旋耕弯刀总成、防粘梳、平衡拖架。具有结构紧凑、轻巧美观、操作简便灵活、维修容易,适用于旱地、水田、菜地、果园旋耕作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安装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耕弯刀总成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耕弯刀总成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粘梳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粘梳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拖架视图。
图1-图6中,微型手扶拖拉机(1),旋耕弯刀总成(2)、防粘梳(3)、平衡拖架(4)、变速箱驱动轮轴输出轴(5)、变速箱(6)、连接牵引架(7)、弯刀件(8)、弹簧垫、螺母、螺栓(9)、刀轴组件(10)、弯刀(11、12、13)刀架(14)、刀轴(15)、弯刀片(16)、横梁(17)、梳杆(18)、轴(19)、梳杆齿(20)牵引插销(21)、支架(22)、销轴(23)、刀杆(24)、调节孔(25)、刀外转园周(26)。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微型耕耘机(IWG3)是根据农户需求与微型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农田旋耕机械,其直接用驱动轮轴旋转弯刀进行农田旋耕作业,配套动力为2.2-3.3KW柴油机,参照图1-图6,整机由微型手扶拖拉机(1),左、右旋耕弯刀总成(2)、防粘梳(3)和平衡拖架(4)等组成,通过平衡拖架限制机组前进速度,旋耕弯刀件(8)耕耘耕作层达到破碎土层的作用;防粘梳(3)疏导已破碎的泥土,防止泥土和杂草粘在弯刀上。
该机的技术关键是旋耕弯刀总成(2)、防粘梳(3)和平衡拖架(4)的设计。旋耕弯刀总成(2)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其由弯刀件(8)和刀轴组件(10)组成,弯刀件(8)用M10螺栓、螺母(2)紧固在刀轴组件(10)的刀座上,刀轴组件(10)内孔平键与微型手扶拖拉机驱动轮轴紧固联接。弯刀件(8)均布在刀轴上,弯刀片(16)外园旋转¢420-¢550,其回转半径可以R210mm-R275cm之间;刀的排数视耕幅而定,可3-5排,耕幅80cm-120cm之间,弯刀件(8)由弯刀(8、11、12、13)和刀架(14)组成,中间有螺栓(2)固定,刀架(14)套入在刀轴(15)上固定等分安装。弯刀件(10)及弯刀(13)的弯向是轴外侧的弯向外,轴内侧的环圈同向轴内,也可相互倒换了外1内向。防粘梳(3)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其由横梁(17)和梳杆(18)焊接而成,用螺栓紧固在微型手扶拖拉机的牵引框上。梳杆(18)放置在弯刀件(8、11、12、13)排距之间间隙处。梳杆(18)通过轴(19)固定在横梁(17)上成斜角,梳杆齿(20)又与梳杆(18)成斜夹角向上安装固定,也可向下安装,平衡拖架(4)的结构如图(6)所示,其由支架(22)和刀杆(24)组成,用两条牵引插肖(21)与微型手扶拖拉机(1)牵引装置联接,通过改变刀杆(24)上孔(25)的位置调整高低,达到耕耘作业效率高,犁耙目的和操作轻松自如的目的。
微型耕耘机(iwg3)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宫原一嘉宫原一嘉, 小林秀明宫原一嘉, 小林秀明刘玉成刘玉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刘玉成刘玉成范凡范凡王毅, 宋益波王毅, 宋益波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