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多功能耕耘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多功能耕耘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彭宇良
  • 公开日
    2012年11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21日
  • 申请人
    彭宇良
  • 文档编号
    A01B71/06GK202535694SQ2011205407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耕耘机,其特征在于由机架底盘、动力机、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左右耕耘轮、螺杆伸缩可变角驱动控制装置组成,左右皮带轮离合器连接于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耕耘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体自由独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驾驶座位,浮体自由独轮装于左右耕耘轮之前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耕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中主轴传动轴(2)通过底盘轴承(4)固定于底盘支架(3)上,通过主轴螺杆轴承(5)固定于总成壳体(9)上,其一端连接皮带轮(I),通过其中间的螺杆螺纹(8)与驱动轴(7)上的蜗轮配合实现90度角变角传动,通过主轴螺杆轴实现调整角度,驱动轴(7)通过驱动轴轴承出)固定于总成壳体(9)上,两个总成壳体(9)通过螺旋调整驱动轮角度装置(10)控制相对角度,带动耕耘轮(11)进行工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耕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耕耘轮(11)上固定有轮叶(1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耕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叶(12)直立摆30度固定于耕耘轮(11)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耕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向传动装置为变向传动皮带轮(13)通过变向传动轴承(15)固定在壳体上的变向传动轴(14)带动两个伞形传动齿轮(16)配合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耕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耕耘轮相对变角可调节范围 为0至30度角与耕地产生差速摩擦及不摩擦,耕耘轮同时驱动牵引和旋耕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田、旱地、深泥田、硬浅田、山区平原均能够快速调整适应的耕作机械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耕耘机,由机架底盘、动力机、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左右耕耘轮、螺杆伸缩可变角驱动控制装置组成。进一步可以包括浮体自由独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驾驶座位等装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连接于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之间,浮体自由独轮装于左右耕耘轮之前。本实用新型能耗低、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面全能适用、构造简易体积小、重量轻的多功能耕耘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耕耘机,由机架底盘、动力机、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左右耕耘轮(驱动轮)、螺杆伸缩可变角驱动控制装置组成进一步可以包括浮体自由独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驾驶座位等装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连接于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之间,浮体自由独轮装于耕耘轮之前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中主轴传动轴通过底盘轴承固定于底盘支架上,通过主轴螺杆轴承固定于总成壳体上,其一端连接皮带轮,通过其中间的螺杆螺纹与驱动轴上的蜗轮齿轮配合实现90度角变角传动,通过主轴螺杆轴实现调整角度,驱动轴通过驱动轴轴承固定于总成壳体上,两个总成壳体通过螺旋调整驱动轮角度装置控制相对角度,带动耕耘轮(驱动轮)进行工作,耕耘轮上固定有轮叶本实用新型能耗低、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它主要技术是引用蜗轮减速原理能够调整锁定其左右驱动轮相对变角出力,其螺杆轴是一轴多用一、与支架底盘连接,二、传输动力,三、调整角度的转轴,四、减速功能本技术简化,人性化,增效节能简化、减速驱动耕作一步到位,人性化座位驾驶,转向使用离合方向刹,行走快慢,功力负荷轻重调整油门和螺旋转轮,螺杆伸缩可变角驱动控制装置,增效轮具摩擦耕作原理,与原旋耕机同理、同效它省去了水田轮深压的损耗,无需旋耕机及其它机具,能够定耕深度,减少不必要的深耕,所以节能、增效,机械的自身重量适到做功用途,除个别渗水田深眼不能适应,其余不存在任何作业障碍问题,上述可根据不同地区分大中小型制造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耕耘机的制作方法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耕作机械的高效益、高技术的人性化的机械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有的耕作机械样式很多,最终没有一种非常理想的耕作机械问世。如大型拖拉机人性化较好、速度也很快,但对于小田、深泥田无法工作,并且成本大、造价大、自身重大,拖拉机耕作普遍存在行走与耕作机具两种不同的功能和设置,使机械自身重量无法合理利用,因此其自身重量在深田作业是无法克服的难题,是一种无功损耗。包括中、小型拖拉机耕耘轮压辗过深,无功损耗大,不利于节能、增效。中、小型拖拉机人性化很差、深泥、硬浅适应很差,据大别山地区耕作情况即便是0. I亩面积也有深、浅分别,因此给现 型各种耕机带来不便。市场现有两种微型、简易耕作机械,一种是日本进口技术微耕机米用耕耘轮耕作原理比较简化、节能,深浅较能适应。但要经常切换轮具、人跟着走,人性化不够。对于大功率大效益的机械无法设计;另一种简易机耕船,也是耕耘轮耕作,适应深泥田作业较好,但对于硬、浅、旱无法工作,人性很差;中国专利文献也曾公开过一种多功能农用微型耕耘机,公告号为CN201207795Y,由齿轮箱传动;上述耕机都采用轮具耕作原理,其构造简易体积小、重量轻,比较高效节能,但多面全能适用得还是不够,人性不够。
图I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耕転机总体结构图;图2为图I中多功能耕耘机可变角度装置侧向示意图;图3为多功能耕耘机变向传动装置示意图;图中1为皮带轮、2为主轴传动轴、3为底盘支架、4为底盘轴承、5为主轴螺杆轴承、6为驱动轴轴承、7为驱动轴、8为螺杆螺纹、9为总成壳体、10为螺旋调整驱动轮角度装 置、11为耕耘轮、12为轮叶、13为变向传动皮带轮、14为变向传动轴、15为变向传动轴承、16为伞形传动齿轮。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耕耘机,由机架底盘、动力机、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左右耕耘轮、螺杆伸缩可变角驱动控制装置组成。进一步可以包括浮体自由独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驾驶座位等装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连接于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之间,浮体自由独轮装于耕耘轮之前。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中主轴传动轴2通过底盘轴承4固定于底盘支架3上,通过主轴螺杆轴承5固定于总成壳体9上,其一端连接皮带轮1,通过其中间的螺杆螺纹8与驱动轴7上的蜗轮配合,实现动力传动,驱动轴7通过驱动轴轴承6固定于总成壳体9上,两个总成壳体9通过螺旋调整驱动轮角度装置10控制相对角度,带动耕耘轮11进行工作,耕耘轮11上固定有叶轮12。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动力机带动变向传动装置、变向传动装置与传动左右减速可变角驱动半轴装置之间的传动皮带轮左右离合器起方向刹作用。变向传动装置为变向传动皮带轮13通过变向传动轴承15固定于壳体上的变向传动轴14带动两个伞形传动齿轮16配合,实现动力变向。下田作业时由螺旋伸缩调整装置调整左右耕耘轮相对角度,可调角度从0至30度,相互牵制、相对角度使耕耘轮与耕地发生差速摩擦耕作,进入深泥区,通过螺旋转轮调整使轮具角度调为0度,轮具与地面不发生摩擦,减小机器阻力。耕耘轮同时驱动牵引和旋耕,动力机主动皮带轮上装皮带轮离合器便于起动与停车。调整时采用液压异向机或者螺旋异向机,异向机是前述螺旋转轮、螺旋伸缩变角驱动控制装置的简称。异向机与车辆方向机相似只是方向机是同边同向控制方向作用。异向机是为了使驱动耕耘轮折腰异向驱动,使折腰后两个驱动轮与地面发生差速摩擦行驶。驱动耕耘轮既能行走又能旋耕。它能够非常灵活地调整旋耕程度,角度调整0 30度。归零角度时驱动功能很强,牵引力很大,其驱动轮的宽度是同等功率的拖拉机水田轮的三倍。驱动轮上的轮叶既是轮叶又是旋耕刀,所述耕耘轮上的轮叶夹角范围30度,进一步,轮叶直立摆30度角固定。使行走与旋耕两种功能具备,转向使用离合方向刹。[0019]高性能由于耕作原理巧妙,多面实用,人性化与高性能是相符相成的。本设计简化体积小重量轻,转向 使用方向刹灵活机动能360度转向,操作有灵活调整设置无论水、旱、深、浅只需调整操纵键,多面实用,遇深处调角度驱动-调角最小或零角度,由于重量轻,轮具宽压强小,驱动功能强大,比机耕船更理想。遇旱、浅、硬时折腰调角驱动调角最大旋耕摩擦最强。需要开沟载犁需要平整载耖,需要播种载播种机。本机构造原理引用蜗轮减速机只是轴头伸出加长,用两个减速机为左右减速驱动装置,由动力机主动轮传动左右两个被动轮,装有离合器装置,再传输至左右减速驱动装置,最终的被动轴就是驱动轴,它与手扶拖拉机转向一样使用方向刹,它的调角驱动主要是蜗轮减速机传输动力,控制调整角度主要由异向机完成。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其主要实施技术目的是驱动轮相对变角并能调节0 30度与耕地发生差速摩擦及不摩擦,驱动轮能牵引能旋耕两种功能同时具备的便利实用目的。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最终的驱动变角调节技术目的没有改变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