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制作方法
  • 发明者
  • 公开日
  • 申请日期
  • 优先权日
  • 申请人
  • 文档编号
  • 关键字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
  • 背景技术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具有力学性能好、减少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产生等特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制作方法目前,现浇砼空心楼盖是应用较广的楼盖结构形式,其内填充的轻质永久胎模有空心管和空腔模壳构件。如申请人于2002年4月30日申请的公开号为CN1455065A、名称为“一种钢筋砼立体承力结构楼盖”的发明专利申请,它公开的楼盖包括现浇钢筋砼上板、现浇钢筋砼肋、空腔模壳,空腔模壳包括上顶板、周围侧壁及下底,上顶板、周围侧壁及下底彼此连接构成多面体封闭空腔,在空腔内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其特征在于在空腔内的杆件为曲线杆、折线杆、缆索、等截面直杆、变截面实心直杆、上开口空心杆或者其组合,或者变截面空心直杆与上述杆件的组合。这样,楼盖能抵抗各种复杂的拉、压、剪、扭等外力的作用,在楼盖的空腔部位构成了暗网架传力结构,其抗冲击、抗震动、抗集中荷载、抗裂性大大提高,同时,还具有重量轻、材料耗用少、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但是这种楼盖在模壳构件的转角部位,受力比较复杂,应力较集中,易产生裂缝,甚至开裂破坏,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现浇钢筋砼空心板已为急需。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现浇钢筋砼、立体承力模壳,立体承力模壳裹含于现浇砼中,立体承力模壳由上顶板、周围侧壁及下底围合构成,上顶板、周围侧壁及下底围合形成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根杆件,立体承力模壳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上的至少一个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现浇砼在阴角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这样,由于立体承力模壳上的至少一个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现浇砼在阴角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因而能有效地消除空心板中立体承力模壳转角部位的应力集中现象,防止裂缝的产生,并可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作用而不破坏,改善了空心板的力学性能,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此外,现浇钢筋砼空心板还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施工容易、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现浇砼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道桥工程的构造物,特别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的下底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底面齐平,上顶板上有现浇砼顶板,顶板与现浇砼肋相连。这样,在浇筑现浇钢筋砼空心板时,立体承力模壳的下底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底面齐平,可节省大量模板,降低模板的损耗,同时,也降低了现浇砼的用量,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楼板的造价。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的上顶板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顶面齐平,下底之下有现浇砼底板,底板与现浇砼肋相连。这样,大大方便了楼板上部内管线布设,可在不损伤楼板受力结构的情况下,方便地将各种管线或线盒安装到楼板内部而不增大楼板厚度,间接增大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使其结构更为合理。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的上顶板与下底分别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顶面与底面齐平。这样,立体承力模壳的上顶板与下底分别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顶面与底面齐平的楼板结构形式,大大方便了建筑物内垂直管线的布设,避免了因洞口的开凿对结构的损伤,保护了结构;同时,也可节省大量模板,降低模板的损耗。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顶板上有现浇砼顶板,顶板与现浇砼肋相连,下底之下有现浇砼底板,底板与现浇砼肋相连。这样,在立体承力模壳的上板上与下底下均设置有现浇砼,大大提高了楼板的结构整体性能,以及楼板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上设置的阴角为横向阴角,现浇砼在横向阴角部位形成了横向的现浇砼加强筋。这样,现浇砼加强筋大大加强了楼板中承力模壳转角部位的强度和刚度,提高了楼板的承载能力,使其结构性价比更加合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上设置的阴角为竖向阴角,现浇砼在竖向阴角部位形成了竖向的现浇砼加强筋。这样,竖向的现浇砼加强筋加强了现浇砼肋的相交节点,使节点部位不易拉剪破坏,大幅度提升了楼板结构的抗拉、抗压及抗剪能力。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筋,至少一根杆件与至少一条加强筋相交。这样,当杆件承受荷载时,杆件可将荷载应力传递到与之相交的加强筋上,再经由加强筋传递到结构梁柱等现浇砼结构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的上顶板、周围侧壁、下底、杆件中的至少一个中夹有增强物,或者还有增强物外露,或者杆件与立体承力模壳的上顶板、周围侧壁或下底中的增强物连结。增强物可为钢筋、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丝、钢丝、钢丝网、钢筋网、钢板网、压孔钢板、纤维、纤维网布、钢纤维、无纺布、编织带、包装带、带钢、玻纤布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立体承力模壳各部件内含有增强物,则模壳的整体性好、强度与刚度大。若还有增强物外露,则空心板的整体性更好。同时,增强物的种类多,便于设计与生产制作永久模壳时增强物的选用,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相应降低空心板的施工成本,以满足各种不同场合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为曲线杆、折线杆、缆索、等截面直杆、变截面实心直杆、上开口空心杆或者其组合,或者变截面空心直杆与上述杆件的组合。这样,模壳能与现浇砼组合而构成共同受力的结构体系,以抵抗各种复杂的拉、压、剪、扭等外力的作用,且楼板的抗冲击、抗震动、抗集中荷载、抗裂性大大提高,相应可降低楼板的含钢量、砼用量,提高楼板的刚度,增强模壳与现浇砼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内设置的多根杆件构成至少一个以上的三角形杆件桁架单元,或三根以上杆件相互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这样,由于三角形桁架单元是稳定的几何结构形状,则模壳的强度与刚度进一步提高,模壳参与现浇砼的受力传力的性能更好,而且模壳重量轻,材料消耗少,稳定性更好,相应空心板的力学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内设置的多个桁架单元构成桁架,桁架单元彼此呈正交、斜交、平行、曲线形接合、对接布置,或者三维空间布置,或者同时还高低错落布置,或者上述的组合。这样,现浇砼空心板完全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对其模壳内的杆件进行设计、组合,以满足不同使用场合、不同受力情况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内设置的桁架单元的顶杆为上顶板或其上的加强筋,或者底杆为下底或其上的加强筋,或者顶杆、底杆分别同时为上顶板、下底或者其上的加强筋。这样,桁架杆件的顶杆或底杆可相应的省略,使桁架变得简单,制作方便,成本更低,相应空心板的施工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内设置的杆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圆环形、方形、扁长型、空心、竹节空心、L形、槽形、工字形、蜂巢空心形、多孔形或变截面形。这样,杆件的截面形状可根据实际受力及制作工艺进行灵活选择,便于生产及实际使用,以满足不同空心板设计与施工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内设置的杆件为组合杆或者复合杆。这样,杆件的强度与刚度进一步提高,受力传力性能更好,杆件不易失稳,各种杆件和材料的性能特长均可充分发挥,相应空心板的力学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内设置的复合杆为杆件表面固定或粘贴有增强面层的复合杆,增强面层为金属薄板、碳纤维板、玻璃钢薄板、纤维丝布、纤维网格布、或钢纤维,或者增强面层上同时还有锚固脚或孔洞。这样,杆件的强度与刚度大大提高,受力传力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内设置的杆件自身相互之间或与上顶板或周围侧壁或下底或加强筋之间的连接为胶接、焊接、丝接、扣接、卡接、铆接、铰接、穿孔锚固连接或整体成型或上述的组合。这样,模壳构件的制作非常方便,易于实施,成本低,相应空心板的成本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上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台,凸台为实心凸台或空心凸台,或空心凸台中还填充有轻质材料。轻质材料为轻质砼或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或岩棉或泡沫塑料。这样,现浇砼肋之间的凸台之间形成了现浇砼杆件,相应模壳之间的砼肋成了桁架式暗肋,暗肋重量减轻,受力性能改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凸台内还设置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这样,凸台内的杆件参与桁架式现浇砼暗肋的受力,使空心板的受力性能更可靠。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的上顶板或周围侧壁或下底或三者的外表面为波浪型、锯齿形、压痕形、拉毛形粗糙外表面。这样,能更好地提高模壳构件与现浇砼之间的粘结力,提高现浇砼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的上顶板或周围侧壁或下底中的至少一个为一层胶结料,其上铺一层纤维或纤维布增强物,再在其上铺一层胶结料,如此多层叠合的至少三层以上的层状结构。这样,顶板、周围侧板或者下底的这种层层叠合的层状结构,大大提高了其抗冲击能力,使其不易损坏;同时,因设置增强层,即使受到较大的冲击时,也只会开裂或出现很小的破洞,而不会形成粉碎性破坏,而导致模壳构件无法使用,大大降低了模壳构件的废弃率,节约了材料成本,相应空心板的施工更方便,施工效率更高,且成本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的上顶板或周围侧壁或下底中的至少一个为桁架单面或双面外裹膜层形成的复合结构,或者为蜂窝孔骨架单面或双面外裹膜层的复合结构。这样,模壳为空心壁,使模壳的重量进一步减轻,成本降低,相应空心板的重量轻,施工更方便容易,力学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的下底或上顶板或两者从周围侧壁向外挑出有底边,或者上述的组合,或者挑出的底边的周围为锯齿形、波浪形、斜边形、台阶形,或者底边还同时伸出有增强物。这样,底边与现浇砼的粘结更牢固,整体性更好,同时可省去施工模板,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的周围侧壁与上顶板、下底之间的连接为胶结、焊接、丝接、扣接、卡接、铆接、铰接、穿孔锚固连接或整体成型或上述的组合。这样,模壳构件的制作更方便容易,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内设置有至少一片加劲肋,加劲肋为实心的或空心的。这样,模壳的强度与刚度进一步加强,相应空心板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肋的侧面设置有加强筋。这样,加劲肋的强度与刚度提高,相应地可减薄加劲肋的厚度,减轻重量,节省材料。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的外观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五边形体、六边形体、圆柱体或异形体。这样,设计与施工单位可根据需要灵活进行选择,方便设计与施工,以满足不同空心板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的上顶板或周围侧壁或下底中的至少一个为塑料膜、塑料板、复合膜、GRC板、金属压型板、水泥纤维板、蜂窝板、有机玻璃钢、防水纸板、木屑板、砼板、钢筋或钢丝砼板或砂浆板。这样,立体承力模壳的壁体材料形式多样化,大大方便了制作过程中材料的选用,可采用就近原则来降低成本,同时,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可合理选择原材料,在充分满足需要的前提下降低材料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中的杆件为钢筋砂浆杆、钢筋砼杆、钢管、钢皮砼杆、预应力杆、竹节杆、玻璃钢杆、GRC杆、碳纤维杆、钢筋、塑料杆、直缝金属管、螺旋缝金属管、钢丝网管、玻璃纤维布管、玻璃钢管、管壁有孔管、金属塑料复合管、空心混凝土砂浆管、钢筋轻质混凝土增强型管或钢管混凝土管。这样,可充分发挥各种杆件在空心板中的作用,以满足各种不同空心板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上设置有提手柄。这样,空心板的施工更方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上设置有拉钩、拉丝、吊挂件、预埋铁件、沉槽、预留孔洞、预埋导管、接线盒、水管、通风管或者它们的组合。这样,在现浇砼空心板施工时,可十分方便地布设电线、电源、或者照明设施,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速度,进而降低了空心板的施工造价,且可防止事后安装各种构配件对空心板造成的人为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的下底中有穿筋或穿线或穿管用的孔洞。这样,预先在立体承力模壳的下底中设置穿筋或穿线或穿管用的孔洞,方便了管线的穿设,不会因安装管线而造成对空心板结构的破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的空腔内填充有轻质材料。这样,大大提高了空心板的隔音、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还可减少模壳构件在施工应用过程中的破损率。轻质材料可为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发泡或加气轻质砼、岩棉、矿棉、玻璃棉、陶粒或陶粒砼等。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上设置有用于彼此之间连接用的连接件。连接件可为钢筋、钢筋网、钢丝、钢丝网、角钢、槽钢、L型钢、T型钢、卡套、螺栓、公母槽、承插件、锯齿件、凸槽、凹槽、卡口、卡套、孔洞、预埋铁件等。这样,现浇砼空心板施工时,模壳上设置的连接件能够有效、可靠地控制模壳之间的距离,控制现浇砼肋的宽度和高度,保证空心板内部结构的浇筑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模壳彼此之间的连接定位,或者构成成组构件,加快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现浇砼肋内裹含有钢骨。钢骨为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筋、冷弯型钢、槽钢或工字型钢。这样,在现浇砼肋内裹含有钢骨后,现浇砼空心板的强度、刚度、抗压、抗剪能力均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空心板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现浇钢筋砼空心板设置有明梁或暗梁。这样,大幅度提高了空心板的结构承载能力和抗拉、抗压、抗剪能力,优化了空心板的内部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明梁或暗梁内裹含有钢骨。这样,在暗梁或明梁中设置有钢骨后,暗梁或明梁的强度、刚度、抗压、抗剪能力均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空心板的承载能力。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现浇钢筋砼,2为立体承力模壳,3为上顶板,4为周围侧壁,5为下底,6为空腔,7为杆件,8为现浇砼肋,9为阴角,10为现浇砼加强筋,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顶面齐平,下底5之下有现浇砼底板12,底板12与现浇砼肋8相连。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与下底5分别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顶面与底面齐平。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上顶板3上有现浇砼顶板11,顶板11与现浇砼肋8相连,下底5之下有现浇砼底板12,底板12与现浇砼肋8相连。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的阴角9为横向阴角,现浇砼在横向阴角9部位形成了横向的现浇砼加强筋10。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的阴角9为竖向阴角,现浇砼在竖向阴角9部位形成了竖向的现浇砼加强筋10。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的阴角9为竖向阴角,现浇砼在竖向阴角9部位形成了竖向的现浇砼加强筋10。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还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3,多根杆件7与加强筋13相交。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周围侧壁4、下底5和杆件7中夹有增强物14,杆件7与立体承力模壳2的下底5中的增强物14连结。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杆件7为变截面实心直杆。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根杆件7构成多个三角形杆件桁架单元15。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根杆件7构成多个三角形杆件桁架单元15,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个桁架单元15构成桁架16,桁架单元15彼此呈斜交对接布置,且呈三维空间布置。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根杆件7构成多个三角形杆件桁架单元15,多个桁架单元15构成桁架16,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桁架单元15的顶杆7为上顶板3上的加强筋13,底杆7为下底5。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杆件7的截面形状为空心。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杆件7为组合杆。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复合杆7为杆件表面粘贴有增强面层17的复合杆,增强面层17为金属薄板,增强面层17上同时还有锚固脚18和孔洞19。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杆件7自身相互之间的连接20为卡接与整体成型相组合。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两个侧壁4上设置有多个凸台21,凸台21为空心凸台,且空心凸台21中还填充有轻质材料22,图示轻质材料22为膨胀珍珠岩。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两个侧壁4上设置有多个凸台21,凸台21为空心凸台,其所述的凸台21内还设置有杆件7。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周围侧壁4和下底5的外表面为拉毛形粗糙外表面。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和周围侧壁4为一层胶结料23,其上铺一层纤维布增强物14,再在其上铺一层胶结料23,如此多层叠合的层状结构。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周围侧壁4为桁架16单面外裹膜层24形成的复合结构及蜂窝孔骨架25单面外裹膜层24的复合结构。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下底5从周围侧壁4向外挑出有底边26,挑出的底边26的周围为斜边形,底边26还同时伸出有增强物14。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周围侧壁4与上顶板3之间的连接20为扣接。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内设置有十字加劲肋27,加劲肋27为空心的。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承力模壳2内设置有加劲肋27,其所述的加劲肋27的侧面设置有加强筋13。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外观形状为长方体。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提手柄28。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拉钩29、拉丝30和吊挂件31。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30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设置有预埋铁件32、沉槽33、预留孔洞34、预埋导管35和接线盒36。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水管37和通风管38。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32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中设置有穿线用的孔洞39。
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33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空腔6内填充有轻质材料22。
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34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用于彼此之间连接用的连接件40。
图35是本发明实施例35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现浇砼肋8内裹含有钢骨41,钢骨41为预应力钢筋和冷弯型钢。
图36是本发明实施例36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现浇钢筋砼空心板设置有暗梁43。
图37是本发明实施例37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现浇钢筋砼空心板设置有明梁42,其所述的明梁42内裹含有钢骨4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现浇钢筋砼1、立体承力模壳2,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立体承力模壳2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至少一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至少一个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现浇钢筋砼,2为立体承力模壳,3为上顶板,4为周围侧壁,5为下底,6为空腔,7为杆件,8为现浇砼肋,9为阴角,10为现浇砼加强筋,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的下底5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底面齐平,上顶板3上有现浇砼顶板11,顶板11与现浇砼肋8相连。如图1所示,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的下底5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底面齐平,上顶板3上有现浇砼顶板11与现浇砼肋8相连。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顶面齐平,下底5之下有现浇砼底板12,底板12与现浇砼肋8相连。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顶面齐平,下底5之下有现浇砼底板12,底板12与现浇砼肋8相连。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与下底5分别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顶面与底面齐平。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与下底5分别与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顶面与底面齐平。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顶板3上有现浇砼顶板11,顶板11与现浇砼肋8相连,下底5之下有现浇砼底板12,底板12与现浇砼肋8相连。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上顶板3上有现浇砼顶板11,顶板11与现浇砼肋8相连,下底5之下有现浇砼底板12,底板12与现浇砼肋8相连。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的阴角9为横向阴角,现浇砼在横向阴角9部位形成了横向的现浇砼加强筋10。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的阴角9为横向阴角,现浇砼在横向阴角9部位形成了横向的现浇砼加强筋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的阴角9为竖向阴角,现浇砼在竖向阴角9部位形成了竖向的现浇砼加强筋10。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的阴角9为竖向阴角,现浇砼在竖向阴角9部位形成了竖向的现浇砼加强筋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的阴角9为竖向阴角,现浇砼在竖向阴角9部位形成了竖向的现浇砼加强筋10。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的阴角9为竖向阴角,现浇砼在竖向阴角9部位形成了竖向的现浇砼加强筋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筋13,至少一根杆件7与至少一条加强筋13相交。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还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3,多根杆件7与加强筋13相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周围侧壁4、下底5、杆件7中的至少一个中夹有增强物14,或者还有增强物14外露,或者杆件7与立体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周围侧壁4或下底5中的增强物14连结。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周围侧壁4、下底5和杆件7中夹有增强物14,杆件7与立体承力模壳2的下底5中的增强物14连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7为曲线杆、折线杆、缆索、等截面直杆、变截面实心直杆、上开口空心杆或者其组合,或者变截面空心直杆与上述杆件的组合。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杆件7为变截面实心直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根杆件7构成至少一个以上的三角形杆件桁架单元15,或三根以上杆件7相互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根杆件7构成多个三角形杆件桁架单元1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个桁架单元15构成桁架16,桁架单元15彼此呈正交、斜交、平行、曲线形接合、对接布置,或者三维空间布置,或者同时还高低错落布置,或者上述的组合。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根杆件7构成多个三角形杆件桁架单元15,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个桁架单元15构成桁架16,桁架单元15彼此呈斜交对接布置,且呈三维空间布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桁架单元15的顶杆7为上顶板3或其上的加强筋13,或者底杆7为下底5或其上的加强筋13,或者顶杆7、底杆7分别同时为上顶板3、下底5或者其上的加强筋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多根杆件7构成多个三角形杆件桁架单元15,多个桁架单元15构成桁架16,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桁架单元15的顶杆7为上顶板3上的加强筋13,底杆7为下底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杆件7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圆环形、方形、扁长型、空心、竹节空心、L形、槽形、工字形、蜂巢空心形、多孔形或变截面形。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杆件7的截面形状为空心。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杆件7为组合杆或者复合杆。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杆件7为组合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复合杆7为杆件表面固定或粘贴有增强面层17的复合杆,增强面层17为金属薄板、碳纤维板、玻璃钢薄板、纤维丝布、纤维网格布、或钢纤维,或者增强面层17上同时还有锚固脚18或孔洞19。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复合杆7为杆件表面粘贴有增强面层17的复合杆,增强面层17为金属薄板,增强面层17上同时还有锚固脚18和孔洞1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杆件7自身相互之间或与上顶板3或周围侧壁4或下底5或加强筋13之间的连接20为胶接、焊接、丝接、扣接、卡接、铆接、铰接、穿孔锚固连接或整体成型或上述的组合。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内设置的杆件7自身相互之间的连接20为卡接与整体成型相组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至少一个侧壁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台21,凸台21为实心凸台或空心凸台,或空心凸台21中还填充有轻质材料22。轻质材料22为轻质砼或膨胀珍珠岩或膨胀蛭石或岩棉或泡沫塑料。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两个侧壁4上设置有多个凸台21,凸台21为空心凸台,且空心凸台21中还填充有轻质材料22,图示轻质材料22为膨胀珍珠岩。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凸台21内还设置有至少1根以上的杆件7。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两个侧壁4上设置有多个凸台21,凸台21为空心凸台,其所述的凸台21内还设置有杆件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或周围侧壁4或下底5或三者的外表面为波浪型、锯齿形、压痕形、拉毛形粗糙外表面。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周围侧壁4和下底5的外表面为拉毛形粗糙外表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或周围侧壁4或下底5中的至少一个为一层胶结料23,其上铺一层纤维或纤维布增强物14,再在其上铺一层胶结料23,如此多层叠合的至少三层以上的层状结构。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和周围侧壁4为一层胶结料23,其上铺一层纤维布增强物14,再在其上铺一层胶结料23,如此多层叠合的层状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或周围侧壁4或下底3中的至少一个为桁架16单面或双面外裹膜层24形成的复合结构,或者为蜂窝孔骨架25单面或双面外裹膜层24的复合结构。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周围侧壁4为桁架16单面外裹膜层24形成的复合结构及蜂窝孔骨架25单面外裹膜层24的复合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下底5或上顶板3或两者从周围侧壁4向外挑出有底边26,或者上述的组合,或者挑出的底边26的周围为锯齿形、波浪形、斜边形、台阶形,或者底边26还同时伸出有增强物14。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下底5从周围侧壁4向外挑出有底边26,挑出的底边26的周围为斜边形,底边26还同时伸出有增强物1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周围侧壁4与上顶板3、下底5之间的连接20为胶结、焊接、丝接、扣接、卡接、铆接、铰接、穿孔锚固连接或整体成型或上述的组合。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周围侧壁4与上顶板3之间的连接20为扣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内设置有至少一片加劲肋27,加劲肋27为实心的或空心的。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内设置有十字加劲肋27,加劲肋27为空心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肋27的侧面设置有加强筋13。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承力模壳2内设置有加劲肋27,其所述的加劲肋27的侧面设置有加强筋13。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外观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五边形体、六边形体、圆柱体或异形体。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外观形状为长方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或周围侧壁4或下底5中的至少一个为塑料膜、塑料板、复合膜、GRC板、金属压型板、水泥纤维板、蜂窝板、有机玻璃钢、防水纸板、木屑板、砼板、钢筋或钢丝砼板或砂浆板。如图27所示,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上顶板3、周围侧壁4和下底5为塑料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中的杆件7为钢筋砂浆杆、钢筋砼杆、钢管、钢皮砼杆、预应力杆、竹节杆、玻璃钢杆、GRC杆、碳纤维杆、钢筋、塑料杆、直缝金属管、螺旋缝金属管、钢丝网管、玻璃纤维布管、玻璃钢管、管壁有孔管、金属塑料复合管、空心混凝土砂浆管、钢筋轻质混凝土增强型管或钢管混凝土管。如图27所示,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中的杆件7为钢筋砂浆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提手柄28。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提手柄2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拉钩29、拉丝30、吊挂件31、预埋铁件32、沉槽33、预留孔洞34、预埋导管35、接线盒36、水管37、通风管38或者它们的组合。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拉钩29、拉丝30和吊挂件31。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30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设置有预埋铁件32、沉槽33、预留孔洞34、预埋导管35和接线盒36。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水管37和通风管3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下底5中有穿筋或穿线或穿管用的孔洞39。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32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中设置有穿线用的孔洞3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空腔6内填充有轻质材料22。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33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的空腔6内填充有轻质材料2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用于彼此之间连接用的连接件40。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34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承力模壳2上设置有用于彼此之间连接用的连接件4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现浇砼肋8内裹含有钢骨41。钢骨41为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筋、冷弯型钢、槽钢或工字型钢。图35是本发明实施例35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现浇砼肋8内裹含有钢骨41,钢骨41为预应力钢筋和冷弯型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现浇钢筋砼空心板设置有明梁42或暗梁43。图36是本发明实施例36的结构示意图,由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构成的立体承力模壳2裹含于现浇砼1中,上顶板3、周围侧壁4及下底5围合形成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多根杆件7,立体承力模壳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砼肋8,立体承力模壳2上的转角部位设置有阴角9,现浇砼在阴角9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10,其所述的现浇钢筋砼空心板设置有暗梁43。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