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及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郎佃富, 王敦强
  • 公开日
    2014年10月1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7月4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7月4日
  • 申请人
    郎佃富
  • 文档编号
    E04G21/00GK104074296SQ20141031622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包括楼层板(11),楼层板(11)底面设置多个纵横交错的肋梁(12),其特征在于相邻肋梁(12)之间设置填充体,填充体包括上体(2)和底板(3),底板(3 )由硬质材料制作,上体(2 )安装在底板(3 )顶面,底板(3 )底面与肋梁(12 )底面齐平,底板(3)各侧面底部设置凹模(10),凹模(10)内设置与凹模(10)形状相同的托爪(13),托爪(13)与肋梁(12)侧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10)是底板(3)各侧面与底面相接处设置的向底板(3)内凹入的倾斜平面(I)或向底板(3)内凹入的台阶(8),所述倾斜平面(I)和台阶(8)的长度均与底板(3)底面各边沿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10)是底板(3 )各侧面与底面相接处设置的向底板(3 )内凹入的倾斜平面(I),倾斜平面(I)与底板(3 )底面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为105° -1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10)是底板(3)各侧面与底面相接处间隔设置的缺口(4),底板(3)每个侧面与底面相接处均设置多个缺口(4),每个缺口(4)内均设置向底板(3)内凹入的倾斜平面(I)或向底板(3)内凹入的台阶(8 ),所述倾斜平面(I)和台阶(8 )的长度均与缺口( 4)的长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其特征在于每个缺口(4)内均设置向底板(3)内凹入的倾斜 平面(1),倾斜平面(I)与底板(3)底面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为105° -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其特征在于底板(3)顶面设置多个立柱(5),立柱(5)顶端设置尖刺(6),立柱(5)插入上体(2)内7.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①支设底模板(14)和侧模板(16 ); ②在底模板(14)上放置填充体的底板(3),相邻底板(3)之间留出用于浇注肋梁(12)的空隙,所述底板(3)各侧面底部设有凹模(10); ③在底板(3)每侧的底模板(14)顶面各安装两个攀拉座,每个攀拉座均与底板(3)侧壁紧密贴合,防止底板(3)水平移动; ④在底板(3)顶面安装填充体的上体(2); ⑤在上体(2)顶面各拐角处放置攀拉绳(15),攀拉绳(15)两端分别与底板(3)相对应拐角处两个相邻的攀拉座连接,上体(2)顶面各拐角处的攀拉绳(15)将上体(2)和底板(3)与底模板(14)勒紧; ⑥在相邻底板(3)之间用于浇注肋梁(12)的空隙以及填充体上方支设钢筋; ⑦向底模板(14)和侧模板(16)围成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使相邻底板(3)之间用于浇注肋梁(12)的空隙、底板(3)各侧面底部的凹模(10)以及填充体上方区域均填满混凝土,然后进行养护; ⑧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底模板(14)和侧模板(16),相邻底板(3)之间空隙中的混凝土形成肋梁(12),填充体上方的混凝土形成与肋梁(12)连接的楼层板(11),凹模(10)内的混凝土形成与肋梁(12)连接的托爪(13),底板(3)底面与肋梁(12)底面齐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和⑤中所述的攀拉座是马钉(17),马钉(17)的横杆顶端与底模板(14)顶面之间的距离H为15mm-25mm,马钉(17)通过下述方法固定在底模板(14)上 a、在底模板(14)上放置垫块(18),垫块(18)长度方向与底板(3)底面边沿平行,垫块(18)长度方向一端底部设置斜面(19); b、在垫块(18)的斜面(19)上方位置向底模板(14)上钉入马钉(17),马钉(17)—端与底板(3)侧壁相接触,马钉(17)将垫块(18)—端的斜面(19)下压至贴合于底模板(14)顶面,此时垫块(18)另一端翘起,马钉(17)的横杆顶端与底模板(14)顶面之间的距离H为15mm-25mm ; C、将垫块(18)从马 钉(17)与底模板(14)之间拔出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密肋楼盖,具体地说是一种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及其制作方法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及其制作方法,它包括楼层板,楼层板底面设置多个纵横交错的肋梁,相邻肋梁之间设置填充体,填充体包括上体和底板,底板由硬质材料制作,上体安装在底板顶面,底板底面与肋梁底面齐平,底板各侧面底部设置凹模,凹模内设置与凹模形状相同的托爪,托爪与肋梁侧壁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需增设吊顶,不需进行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降低自身厚度,减少占用的建筑物层高,简化制作工艺,制成的密肋楼盖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填充体制作工艺简便、自身成本低廉、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等。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及其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及其制作方法 [0002]目前建筑物施工中常用的轻质现浇楼盖主要有密肋楼盖和空心楼盖两种形式,其中空心楼盖自身厚度相对较大,占用建筑物层高相对较多,而密肋楼盖自身厚度较小,占用建筑物层高相对较少,但由于密肋楼盖底面为纵横设置的肋梁,因此在对室内整体美观程度有所要求的场合,需在密肋楼盖底部增设吊顶,这样一来密肋楼盖在占用建筑物层高方面就失去了优势,加之施工过程中需进行脱模等繁琐的步骤,因此目前密肋楼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小,逐渐被空心楼盖所取代。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及其制作方法,它不需增设吊顶,不需进行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降低自身厚度,减少占用的建筑物层高,简化制作工艺,制成的密肋楼盖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000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楼层板,楼层板底面设置多个纵横交错的肋梁,相邻肋梁之间设置填充体,填充体包括上体和底板,底板由硬质材料制作,上体安装在底板顶面,底板底面与肋梁底面齐平,底板各侧面底部设置凹模,凹模内设置与凹模形状相同的托爪,托爪与肋梁侧壁连接。所述凹模是底板各侧面与底面相接处设置的向底板内凹入的倾斜平面或向底板内凹入的台阶,所述倾斜平面和台阶的长度均与底板底面各边沿长度相同。所述凹模是底板各侧面与底面相接处设置的向底板内凹入的倾斜平面,倾斜平面与底板底面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为105° -150°。所述凹模是底板各侧面与底面相接处间隔设置的缺口,底板每个侧面与底面相接处均设置多个缺口,每个缺口内均设置向底板内凹入的倾斜平面或向底板内凹入的台阶,所述倾斜平面和台阶的长度均与缺口的长度相同。每个缺口内均设置向底板内凹入的倾斜平面,倾斜平面与底板底面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为105° -150°。底板顶面设置多个立柱,立柱顶端设置尖刺,立柱插入上体内。 [0005]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支设底模板和侧模板;
②在底模板上放置填充体的底板,相邻底板之间留出用于浇注肋梁的空隙,所述底板各侧面底部设有凹模;
③在底板每侧的底模板顶面各安装两个攀拉座,每个攀拉座均与底板侧壁紧密贴合,防止底板水平移动;
④在底板顶面安装填充体的上体;
⑤在上体顶面各拐角处放置攀拉绳,攀拉绳两端分别与底板相对应拐角处两个相邻的攀拉座连接,上体顶面各拐角处的攀拉绳将上体和底板与底模板勒紧。
[0006]⑥在相邻底板之间用于浇注肋梁的空隙以及填充体上方支设钢筋;
⑦向底模板和侧模板围成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使相邻底板之间用于浇注肋梁的空隙、底板各侧面底部的凹模以及填充体上方区域均填满混凝土,然后进行养护;
⑧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底模板和侧模板,相邻底板之间空隙中的混凝土形成肋梁,填充体上方的混凝土形成与肋梁连接的楼层板,凹模内的混凝土形成与肋梁连接的托爪,底板底面与肋梁底面齐平。
[0007]步骤③和⑤中所述的攀拉座是马钉,马钉的横杆顶端与底模板顶面之间的距离H为15mm-25mm,马钉通过下述方法固定在底模板上:
a、在底模板上放置垫块,垫块长度方向与底板底面边沿平行,垫块长度方向一端底部设置斜面;
b、在垫块的斜面上方位置向底模板上钉入马钉,马钉一端与底板侧壁相接触,马钉将垫块一端的斜面下压至贴合于底模板顶面,此时垫块另一端翘起,马钉的横杆顶端与底模板顶面之间的距离H为15mm-25mm ;
C、将垫块从马钉与底模板之间拔出。
[000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需增设吊顶,不需进行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降低自身厚度,减少占用的建筑物层高,简化制作工艺,制成的密肋楼盖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填充体制作工艺简便、自身成本低廉、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等。




[0009]图1是本发明所述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制作方法中浇注混凝土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制作方法中浇注混凝土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制作方法中马钉固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马钉钉入底模板之前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所述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制作方法中马钉固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马钉钉入底模板之后的状态;
图8是本发明所述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结构为底板各侧面底部设置与底板底面各边沿长度相同的凹模;
图9是本发明所述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结构为底板各侧面底部均间隔设置凹模;
图10是本发明所述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凹模结构为底板各侧面底部设置与底板底面各边沿长度相同的凹模,图中所示上体与底板之间通过立柱插接;
图11是本发明所述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所示凹模结构为底板各侧面底部均间隔设置缺口,缺口内设置倾斜平面,图中所示上体与底板之间通过立柱插接,所述上体内设置空腔;
图12是本发明所述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凹模结构为底板各侧面底部均间隔设置缺口,缺口内设置台阶,图中所示上体与底板之间通过立柱插接。


[0010]本发明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包括楼层板11,楼层板11底面设置多个纵横交错的肋梁12,相邻肋梁12之间设置填充体,填充体包括上体2和底板3,底板3由硬质材料制作,上体2安装在底板3顶面,底板3底面与肋梁12底面齐平,底板3各侧面底部设置凹模10,凹模10内设置与凹模10形状相同的托爪13,托爪13与肋梁12侧壁连接。该结构不需在填充体侧壁设置凸出的钢筋或凸块,减少了填充体制作时的工艺步骤及自身成本,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底板3底面与肋梁底面形成同一平面,便于室内墙面施工,不需另设吊顶,减少了楼盖占用的建筑层高,不需进行脱模操作,大幅度的简化了密肋楼盖的制作工艺。其中底板3在密肋楼盖浇注完成后与肋梁底面共同构成建筑物室内顶板,同时具有托举上体2的功能,因此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所述硬质材料可以是塑料、混凝土等多种便于加工成型的公知材料。而上体2只作为填充物使用,对其自身强度要求较低,因此可采用泡沫块、空心塑料壳等硬度相对较低的轻质材料。由于密肋楼盖的底面不需受力,所述底板3只需保持一定硬度来托举上体2即可,因此所述底板3的厚度只需15_甚至更薄就完全可以满足施工需求。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时,填充体不需全部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有利于节省自身材料成本,达到进一步降低填充体自身成本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密肋楼盖自身重量。
[0011]本发明所述凹模10用于在浇注楼盖时在肋梁侧面形成托住底板3的托爪,本发明可采用多种形状的凹模来实现上述功能,例如所述凹模10是底板3各侧面与底面相接处设置的向底板内凹入的倾斜平面I或向底板3内凹入的台阶8,所述倾斜平面I和台阶8的长度均与底板3底面各边沿长度相同。该结构能够在密肋楼盖的肋梁侧面形成与底板3底面各边沿长度相等的托爪,对底板3进行支撑,其中凹模10优选的形状为:所述凹模10是底板3各侧面与底面相接处设置的向底板3内凹入的倾斜平面I,倾斜平面I与底板3底面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为105° -150°。上述倾斜平面I与向底板3内凹入的台阶8等其它形状的凹模10相比,更适合采用模具制作,生产效率较高,而其它形状的凹模10采用模具制作时均存在脱模时难度较大、容易变形或开裂的问题,难以采用模具制作,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倾斜平面I与底板3底面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如大于150°,则浇注混凝土后形成的托爪端部较薄,容易断裂;倾斜平面I与底板3底面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如小于105°,则托爪长度较短、坡度较大,底板3受挤压产生轻微变形后容易从托爪上脱落。
[0012]本发明所述凹模10还可采用下述结构:所述凹模10是底板3各侧面与底面相接处间隔设置的缺口 4,底板3每个侧面与底面相接处均设置多个缺口 4,每个缺口 4内均设置向底板3内凹入的倾斜平面I或向底板3内凹入的台阶8,所述倾斜平面I和台阶8的长度均与缺口 4的长度相同。该结构能够在密肋楼盖的肋梁侧面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托爪,对底板3进行支撑,这种凹模10相对与底板3底面各边沿长度相等的凹模10而言更有利于保持填充体底部边沿形状完整,由于底板3相对较薄,底板3边沿加工凹模10后容易在凹模10所在位置的边缘出现缺损,因此采用这种间隔设置的凹模10可避免填充体边沿出现大面积缺损的情况。本发明为了能够采用模具制作,提高生产效率,上述结构中凹模10优选的形状仍为向底板3内凹入的倾斜平面1,其结构如下:每个缺口 4内均设置向底板3内凹入的倾斜平面1,倾斜平面I与底板3底面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为105° -150°。
[0013]本发明所述上体2与底板3之间可采用多种连接结构,其中优选的结构为:底板3顶面设置多个立柱5,立柱5顶端设置尖刺6,立柱5插入上体2内。使用时直接将上体2向底板3顶面压紧,使底板3上的立柱5通过尖刺6刺入上体2内即可完成上体2与底板3之间的连接,该结构具有连接操作方便、不需使用胶粘剂,满足建筑物环保要求。当然本发明所述上体2与底板3之间还可采用例如平面粘接、凹槽粘接等多种连接结构,但这些结构均需使用胶粘剂,一方面操作步骤繁琐,另一方面难以满足建筑物环保要求。
[0014]本发明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支设底模板14和侧模板16;
②在底模板14上放置填充体的底板3,相邻底板3之间留出用于浇注肋梁12的空隙,所述底板3各侧面底部设有凹模10 ;
③在底板3每侧的底模板14顶面各安装两个攀拉座,每个攀拉座均与底板3侧壁紧密贴合,防止底板3水平移动;
④在底板3顶面安装填充体的上体2;
⑤在上体2顶面各拐角处放置攀拉绳15,攀拉绳15两端分别与底板3相对应拐角处两个相邻的攀拉座连接,上体2顶面各拐角处的攀拉绳15将上体2和底板3与底模板14勒紧。
[0015]⑥在相邻底板3之间用于浇注肋梁12的空隙以及填充体上方支设钢筋;
⑦向底模板14和侧模板16围成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使相邻底板3之间用于浇注肋梁12的空隙、底板3各侧面底部的凹模10以及填充体上方区域均填满混凝土,然后进行养护;
⑧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底模板14和侧模板16,相邻底板3之间空隙中的混凝土形成肋梁12,填充体上方的混凝土形成与肋梁12连接的楼层板11,凹模10内的混凝土形成与肋梁12连接的托爪13,底板3底面与肋梁12底面齐平。
[0016]本发明使用攀拉座对填充体进行水平限位,防止浇注混凝土时填充体水平移动,同时攀拉座还对攀拉绳15的两端进行固定,通过攀拉绳对填充体进行垂直限位,防止浇注混凝土时填充体上浮。本发明所述方法制成的密肋楼盖在使用时不需增设吊顶,不需进行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降低自身厚度,减少占用的建筑物层高,简化制作工艺,使该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0017]本发明步骤③和⑤中所述的攀拉座可以采用多种凸出于底模板14顶面切便于固定攀拉绳15的结构,其中优选的结构为:步骤③和⑤中所述的攀拉座是马钉17,马钉17具有固定方便、连接牢固、成本低廉的优点,马钉17的横杆顶端与底模板14顶面之间的距离H为15mm-25mm,若马钉17的高度高于25mm,则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施工人员无意中踢到,导致马钉错位,若马钉17的高度低于15mm,则难以对底板3的水平移动起到有效限制。为便于控制马钉17安装时的高度,可将马钉17通过下述方法固定在底模板14上:
a、在底模板14上放置垫块18,垫块18长度方向与底板3底面边沿平行,垫块18长度方向一端底部设置斜面19 ;
b、在垫块18的斜面19上方位置向底模板14上钉入马钉17,马钉17—端与底板3侧壁相接触,马钉17将垫块18 —端的斜面19下压至贴合于底模板14顶面,此时垫块18另一端翘起,马钉17的横杆顶端与底模板14顶面之间的距离H为15mm-25mm ;
C、将垫块18从马钉17与底模板14之间拔出。
[0018]上述方法可便于施工人员控制马钉17的安装高度,同时便于取出垫块18。
[0019]除马钉17外,本发明所述攀拉座还可采用多种结构,例如可采用木方20,使用时通过木钉21将木方钉在底模板14上,攀拉绳15端部与木钉21连接等,但这些结构使用时操作步骤较繁琐,连接强度有限,并且成本相对较高。
[0020]实施例:
本发明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盖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支设底模板14和侧模板16;
②在底模板14上放置填充体的底板3,相邻底板3之间留出用于浇注肋梁12的空隙,所述底板3各侧面底部设有凹模10 ;
③在底板3每侧的底模板14顶面各安装两个马钉17,每个马钉17端部均与底板3侧壁紧密贴合,防止底板3水平移动,马钉17的横杆顶端与底模板14顶面之间的距离为20mm,马钉17通过下述方法固定在底模板14上:
a、在底模板14上放置垫块18,垫块18长度方向与底板3底面边沿平行,垫块18长度方向一端底部设置斜面19,
b、在垫块18的斜面19上方位置向底模板14上钉入马钉17,马钉17—端与底板3侧壁相接触,马钉17将垫块18 —端的斜面19下压至贴合于底模板14顶面,此时垫块18另一端翘起,马钉17的横杆顶端与底模板14顶面之间的距离H为20mm,
C、将垫块18从马钉17与底模板14之间拔出;
④在底板3顶面安装填充体的上体2;
⑤在上体2顶面各拐角处放置攀拉绳15,攀拉绳15两端分别与底板3相对应拐角处两个相邻的马钉17连接,上体2顶面各拐角处的攀拉绳15将上体2和底板3与底模板14勒紧。
[0021]⑥在相邻底板3之间用于浇注肋梁12的空隙以及填充体上方支设钢筋;
⑦向底模板14和侧模板16围成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使相邻底板3之间用于浇注肋梁12的空隙、底板3各侧面底部的凹模10以及填充体上方区域均填满混凝土,然后进行养护;
⑧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底模板14和侧模板16,相邻底板3之间空隙中的混凝土形成肋梁12,填充体上方的混凝土形成与肋梁12连接的楼层板11,凹模10内的混凝土形成与肋梁12连接的托爪13,底板3底面与肋梁12底面齐平。
[0022]图中7是空腔。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