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平衡混凝土泵车的制作方法 [0002] 混凝土泵车是现代建筑业的重要装备,其扬程的高、远代表和体现着装备制造和 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水平、能力和效率。但扬程向高、远拓展的同时,也结布料臂的支点-- 泵车的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下加强泵车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加 大支撑腿的长度和强度实现的。但这些措施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和严重的缺陷,布料臂的横 向重力主要是通过以转盘为支点,以支撑腿为力臂形成的剪刀形杠杆实现平衡的,造成的 结果一是四条十字交叉的支撑腿只有与布料臂同向的一条或两条受力。二是因受力支撑腿 的延伸与布料臂同向,冲抵了布料臂的延伸跨度。三是运转时其受力点集中于同向的一条 或二条支撑腿,不但支撑腿需要很高的强度,对支撑腿的支点地面坚实度要求也非常高,若 处于松软地面、沟、坑边沿便有崩塌、翻车的风险。四是在布料臂转向时,形成对受力支点的 动态转换,对泵车的稳定性要求更高或是风险更大。 三、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以转盘为重力支点,协同分解布 料臂重力作用的反向平衡混凝土泵车。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种反向平衡混凝土泵车,其包括布料臂、转盘、平衡臂、平衡重和平衡臂架,其特 征是在混凝土泵车布料臂两侧的转盘上,各设置一个固接的、与布料臂平行走向的平衡臂 架,在平衡臂架上安装可作180度旋转的平衡臂,在平衡臂末端设置可装卸和增减数量的 平衡重。
[0006] 所述的平衡臂处于功能状态时,在两条平衡臂的末端设置联结为一体的卡具或连 接杆,以增加平衡臂自身的稳定性和强度。
[0007] 所述的平衡臂设计为可延伸长度的拉杆式,以适应更复杂环境的平衡效果和要 求。
[0008] 本发明的反向平衡混凝土泵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应用技术成熟、容 易制做或改装、效果可靠等特点,此外还具有通过设置与布料臂方向相反的动态平衡臂和 平衡重,使重力重心完全或更接近集中于转盘位置,抵消或减轻因布料臂横向伸展,对同向 支撑腿所形成的剪刀形杠杆压力。其结果1是可缩短支撑腿与布料臂同向前伸重叠距离, 相对增大布料臂的伸展跨度。2是消除或减轻重力集中于支撑腿末端,减少对支撑腿的强度 要求,和支撑腿支点地面的压力风险。3是消除或减轻因布料臂旋转造成的重力支点动态转 换对泵车稳定性形成的倾覆风险。使泵车浇注混凝土的横向跨度更大、纵向更高、覆盖面积 和空间更广,运作更稳定、更安全。因而,本发明的反向平衡混凝土泵车具有很好的推广应 用价值。 四、
[0009] 图1为反向平衡混凝土泵车的功能状态侧平面示意图。
[0010] 图2为反向平衡混凝土泵车的正平面示意图。
[0011] 图中:1布料臂、2转盘、3平衡臂、4平衡重、5支撑腿、6平衡臂架。 五、
[0012]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反向平衡混凝土泵车作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 如图1、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的混凝土泵车的布料臂1两侧转盘2上,各设置一个 固定连接的与布料臂1平行走向的平衡臂架6。在平衡臂架6上安装可作180度廻转的平 衡臂3。平衡臂3的末端设置可装卸和增减数量的平衡重4。
[0014] 施工应用中,依据布料臂1的跨度和扬程范围,合理布设支撑腿5的方向和位置, 将平衡臂3调整于与布料臂1反向一线位置,加载适量平衡重4后进行泵浆作业。
[0015]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己知技术。
反向平衡混凝土泵车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姜民求, 孙昌佑王尤山, 张振康王尤山, 张振康孙和平, 陈苏莉黄晓东, 张韬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陈元平, 郭广友斌 张
专利相关信息
-
张辉, 张根苗余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