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振, 刘甜, 唐岳, 姜晓明, 邱永谋, 马文智
  • 公开日
    2011年1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7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7月30日
  • 申请人
    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B08B13/00GK201720227SQ2010202771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缸(6)、供油组件以及开设于与组合凸轮(3)相配合的轴承滚子(17)上的润滑油孔(4),所述润滑油孔(4)的入口端通过供油组件与储油缸(6)相连通,所述润滑油孔(4)的出口端朝向组合凸轮(3)的凸轮槽(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孔(4) 开设于轴承滚子(17)的中心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滚 子(17)的一侧设有用来对轴承滚子(17)外侧面进行润滑油喷涂的喷涂刷(15),所述喷涂 刷(15)通过供油组件与储油缸(6)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 包括启闭控制单元以及依次相连的主输油管(9)、分油器(11)以及一根以上的辅输油管 (18),所述启闭控制单元装设于储油缸(6)的出口端,所述主输油管(9)与分油器(11)的 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油器(11)的输出端通过一根以上的辅输油管(18)分别与润滑油孔 (4)、喷涂刷(15)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控制单 元为油枪(8)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凸 轮(3)的下方设有接油槽(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槽(2) 固定于底板(1)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食品、制药、化工等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洗瓶机 中组合凸轮进行润滑的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包括储油缸、供油组件以及开设于与组合凸轮相配合的轴承滚子上的润滑油孔,润滑油孔的入口端通过供油组件与储油缸相连通,润滑油孔的出口端朝向组合凸轮的凸轮槽。本实用新型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在加油时不需要拆卸外表件,通过输油管道即可将润滑油输入到轴承滚子与凸轮槽的工作摩擦面内,并在其摩擦面间形成油膜,不仅润滑效果好,还可实时观察储油缸的储油情况。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修成本低的优点。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润滑效果好、延长使用寿命的洗瓶机组合凸 轮用润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包括储油缸、供油组件以及开设于与组合凸轮 相配合的轴承滚子上的润滑油孔,所述润滑油孔的入口端通过供油组件与储油缸相连通, 所述润滑油孔的出口端朝向组合凸轮的凸轮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油孔开设于轴承滚子的中心轴上所述轴承滚子的一侧设有用来对轴承滚子外侧面进行润滑油喷涂的喷涂刷,所述 喷涂刷通过供油组件与储油缸连通所述供油组件包括启闭控制单元以及依次相连的主输油管、分油器以及一根以上 的辅输油管,所述启闭控制单元装设于储油缸的出口端,所述主输油管与分油器的输入端 相连,所述分油器的输出端通过一根以上的辅输油管分别与润滑油孔、喷涂刷连通所述启闭控制单元为油枪所述组合凸轮的下方设有接油槽所述接油槽固定于底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众所周知,有机械传动就会有摩擦,而改善传动机械的摩擦条件、提高运动质量的 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对其进行合理地润滑。在立式洗瓶机中,组合凸轮是由圆柱凸轮和盘行 凸轮通过连接组合而成,主要用于洗瓶机中跟踪架的旋转和升降。其中,摆杆和升降摆杆的 运动轨迹是通过凸轮曲线来控制的,摆杆与凸轮槽之间是利用轴承滚子在凸轮槽内运动以 达到运动效果,因此,轴承滚子与凸轮槽之间的摩擦就成为影响传动准确性的重要因数,就 需通过合理润滑来改善其摩擦条件。在现有技术中,普遍是采用人工加油的方式对组合凸 轮进行润滑的。采用这种方式润滑,在产品组装调试时,加以适量的润滑脂,能满足其所设 计的效果,但是在生产中实际使用以后,由于其组合凸轮安装在底板上,润滑时需拆卸外表 件,因此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费时费力。如果润滑不足,轴承滚子与凸轮就会出现磨损严重 的问题,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而为了保证其跟踪架上喷针与药剂瓶的对中性,就需对 磨损严重的凸轮或轴承滚子进行定时更换,从而增加了用户的维修成本。
3[0014]1、本实用新型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润滑方式 方便、快捷、有效。由于将储油缸布置于组合凸轮的一侧,因此可时时观察储油缸中的储油 情况,通过供油组件可以不用拆卸外表件就可定时加油。2、本实用新型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润滑效果好,供油组件与位于轴承 滚子中心轴孔处的润滑油孔相连通,其润滑油可直接进入工作界面,并在其接触表面间形 成油膜,提高了润滑效果。在圆柱凸轮轴承滚子中,通过喷涂刷直接与轴承滚子外表面相接 触,保证了时时润滑的效果。3、本实用新型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外形美观、能够保持台板干净。由于 在组合凸轮下方设置了接油槽,可使润滑多余的油液滴入接油槽内,从而使台面得到干净 美观,同时也对台板上其它安装面无任何影响。另外,也可直接向接油槽内加注一定工作液 面的润滑油。4、本实用新型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方便改装、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推 广容易。现行立式洗瓶机已有自动打油装置、分油器,只需要增加轴承滚子中心孔、喷涂刷、 管接头、固定板和接油槽即可投入使用。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放大图。图例说明1、底板;2、接油槽;3、组合凸轮;4、润滑油孔;5、管接头;6、储油缸;7、安装座;8、 油枪;9、主输油管;10、摆杆;11、分油器;12、升降摆杆;13、传动轴;14、固定板;15、喷涂 刷;16、凸轮槽;17、轴承滚子;18、辅输油管。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洗瓶机组合凸轮用润滑装置,包括储油缸6、供油 组件以及开设于与组合凸轮3相配合的轴承滚子17上的润滑油孔4,润滑油孔4的入口端 通过供油组件与储油缸6相连通,润滑油孔4的出口端朝向组合凸轮3的凸轮槽16。由于 将储油缸6布置于组合凸轮3的一侧,因此可时时观察储油缸6中的储油情况,通过供油组 件可以不用拆卸外表件就可定时加油,其结构简单紧凑、润滑方式方便、有效。本实施例中,储油缸6装设于安装座7上。润滑油孔4开设于轴承滚子17的中心 轴上。供油组件与位于轴承滚子17中心轴处的润滑油孔4相连通,其润滑油可直接进入工 作界面,并在其接触表面间形成油膜,可提高润滑效果。轴承滚子17的一侧设有用来对轴 承滚子17外侧面进行润滑油喷涂的喷涂刷15,喷涂刷15通过供油组件与储油缸6连通。 摆杆10上设有一固定板14,喷涂刷15装设于固定板14。设置喷涂刷15可使轴承滚子17 与凸轮槽16的工作摩擦面得到更充分的润滑,保证了实时润滑的效果,不仅可减少轴承滚 子17与凸轮槽16之间的磨损,可提高组合凸轮的使用寿命,延长其更换周期,降低用户的 维修成本,还可保证洗瓶机跟踪架上喷针与药剂瓶的对中性。由于组合凸轮3是由圆柱凸轮和盘行凸轮通过连接组合而成,对于圆柱凸轮的凸4轮槽16内,润滑油的主要来源一个是通过轴承滚子17上的润滑油孔4进入工作面,二个是 通过与摆杆10连接的喷涂刷15直接将油液喷射在轴承滚子17的外表面上(即是工作摩 擦面);对于盘行凸轮的凸轮槽内,其油路来源于与升降摆杆12连接的轴承滚子17上的润 滑油孔4。本实施例中,供油组件包括启闭控制单元以及依次相连的主输油管9、分油器11 以及一根以上的辅输油管18,启闭控制单元装设于储油缸6的出口端,主输油管9与分油器 11的输入端相连,分油器11的输出端通过一根以上的辅输油管18分别与润滑油孔4、喷涂 刷15连通。启闭控制单元为油枪8,可实现手动打油。组合凸轮3的下方于底板1上设有 接油槽2。可使润滑多余的油液滴入接油槽2内,从而使台面干净美观,同时对台板上其它 安装面也无任何影响。另外,也可直接向接油槽2内加注一定工作液面的润滑油。在设备运行时,传动轴13旋转带动组合凸轮3旋转,轴承滚子17与凸轮槽16发 生摩擦,油液在手动操作油枪8的情况下通过管路进入工作结合面,在工作面上形成一层 保护膜,从而保证了润滑的效果。在组合凸轮3的下方设置了接油槽2,接油槽2安装于底 板1上,在添加油液时,多余的油液通过凸轮工作表面流入接油槽2中,有效的防止了油液 对底板1的污染。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