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手动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将壳体部分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短轴齿轮、棘轮机构、清洗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去掉清洗杆、清洗头后其余部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操作杆,2-1-内齿轮,2-2-拐角处,2-3-长杆处,3-短轴齿轮, 3-1-轴端,4-清洗杆,4-1-齿轮,5-卷簧,6-清洗头,7-摆动板,7-1-凸耳,8-棘爪,8-1-短 柱,9-大齿轮,9-1-圆槽,9-2-棘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手动清洗器,包括壳体1、操作杆2、短轴齿轮3、棘轮 机构、清洗杆4、卷簧5、清洗头6。操作杆2呈“L”形,其一端与卷簧5 —起铰接固定在壳体1上,且可绕固定点旋转, 另一端设有内齿轮2-1,操作杆2的拐角处2-2从壳体1的一侧探出,操作杆2长杆处2-3 的外侧设为波浪状;操作杆2通过内齿轮2-1与短轴齿轮3上的齿轮啮合,短轴齿轮3通过 其两侧的轴端3-1固定在壳体1上,且可绕其轴心旋转。棘轮机构包括摆动板7、两个棘爪 8、大齿轮9 ;摆动板7与大齿轮9同心套在短轴齿轮3的轴上,摆动板7与短轴齿轮3的端 面固定连接,摆动板7端部有两个凸耳7-1,棘爪8通过其上的短柱8-1与凸耳7-1可转动 连接;大齿轮9端面有一圆槽9-1,圆槽9-1的边缘有一圈棘齿9-2 ;棘爪8与棘齿9_2相配合 O清洗杆4 一端有齿轮4-1固定于壳体1内,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棘轮机构通过大 齿轮9与清洗杆4固定于壳体1内的齿轮4-1相啮合,清洗头6与清洗杆4位于壳体1外 的一端螺纹连接。本实施例大齿轮9的直径大于齿轮4-1的直径;壳体1、操作杆2、短轴齿 轮3、棘轮机构、清洗杆4为塑料件。以清洗碗为例,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操作者用手按动操作杆2,操作杆2以固定于壳体1的一端为支点并克服卷簧5的弹力而转动,从而带动短轴齿轮3旋转,短轴齿轮3则带动棘轮机构的摆动板7与棘爪8旋转,棘爪8与棘齿9-2相啮合,带动大齿轮9旋转; 大齿轮9带动清洗杆4旋转,进而带动清洗头6旋转进行清洗碗,本实施例清洗头6有三个 爪,在三爪上安装有毛刷(图中未示),因大齿轮9的直径D大于齿轮4-1的直径d,所以只 需轻轻按动操作杆2即可使得清洗头6旋转多圈;当手脱离操作杆2时,由于卷簧5的弹力 作用,操作杆2被弹回,与之相啮合的短轴齿轮3与摆动板7则逆向旋转,则棘爪8随摆动 板7旋转而与大齿轮9上的棘齿9-2脱离啮合,大齿轮9、清洗杆4则不动。 本实用新型清洗器用途广泛,结构小、重量轻、耐水、耐腐、效率高、效果好、价格 低、绿色环保、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使用过程基本手不粘水,所以不伤手、不腻手。
一种手动清洗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宋义燕, 刘新静宋义燕, 刘新静李树, 李祎明李洪达梁兴连宋春辑, 宋树建宋春辑, 宋树建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宋春辑, 宋树建宋春辑, 宋树建宋春辑, 宋树建郭承运, 韩武侠郭承运, 韩武侠明 徐, 郑彩霞明 徐, 郑彩霞
专利相关信息
-
明 徐, 郑彩霞明 徐, 郑彩霞明 徐, 郑彩霞于辉, 崔晓阳于辉, 崔晓阳于辉, 崔晓阳于辉, 崔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