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杨建中, 高峰, 廖桂洪, 付杰
  • 公开日
    2013年7月3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14日
  • 申请人
    重庆市武隆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 文档编号
    E04H12/20GK203034892SQ2012206918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拉线尾线穿过线夹后形成尾线线头(6)和尾线线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线线头(6)和尾线线体(7)通过弹簧钢带(I)以卷绕方式捆扎在一起并依靠弹簧钢带塑性变形后的材料应力将尾线线头与尾线线体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带(I)数量为3个,首尾相接卷绕在尾线线头(6)和尾线线体(7)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属于电力设备配件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拉线尾线穿过线夹后形成尾线线头和尾线线体,所述尾线线头和尾线线体通过弹簧钢带以卷绕方式捆扎在一起并依靠弹簧钢带塑性变形后的材料应力将尾线线头与尾线线体紧固。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工人具有过高操作技能、安装耗时少、更美观的优点。
  •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铝丝对拉线尾线进行绑扎的固定方式需要工人具有较高操作技能且操作耗时较长的缺点,提供一种不需要工人具有过高操作技能且安装耗时少的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拉线尾线穿过线夹后形成尾线线头和尾线线体,所述尾线线头和尾线线体通过弹簧钢带以卷绕方式捆扎在一起并依靠弹簧钢带塑性变形后的材料应力将尾线线头与尾线线体紧固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钢带数量为3个,首尾相接卷绕在尾线线头和尾线线体上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不需要工人有过高的安装技能;安装耗时少,且更加美观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在电力线路中水泥电杆使用非常普遍,但是水泥电杆由于杆塔本体、受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需采用钢绞线固定,钢绞线两端采用UT线夹或楔形线夹一端固定在电杆杆塔上,另一端与地面埋设的拉线锚杆相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往往将钢绞线尾线穿过UT线夹或楔形线夹后形成尾线的线头和尾线的线体,然后采用铝丝对拉线尾线的线头和线体进行绑扎使其二者固定在一起,但是这种固定结构通常带来以下缺陷:(1)由于使用铝丝绑扎,为了得到稳固的连接,需要工人有较高的绑扎技能;(2)使用铝丝绑扎耗时较长,且不够美观。
图1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其中,1-弹簧钢带,2-杆塔拉线,3-地面,4-电杆杆塔,5-拉线锚杆,6-尾线线头,7-尾线线体。以下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拉线尾线穿过线夹后形成尾线线头6和尾线线体7,所述尾线线头6和尾线线体7通过弹簧钢带I以卷绕方式捆扎在一起并依靠弹簧钢带I塑性变形后的材料应力将尾线线头6与尾线线体7紧固。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钢带I数量为三个,首尾相接卷绕在尾线线头6和尾线线体7上。如图1所示,安装时,杆塔拉线2 —端固定在电杆杆塔4上,另一端也即是拉线尾线则需要通过UT线夹固定在安装于地面3的拉线锚杆5上,拉线尾线穿过UT线夹后对折形成尾线线头6和尾线线体7。本实用新型水泥电杆杆塔拉线尾线固定结构依靠弹簧钢带I塑性变形后的材料应力将尾线线头6和尾线线体7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拉线尾线与拉线锚杆5的稳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