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刘兴栋
  • 公开日
    2014年12月31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11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11日
  • 申请人
    龙门县新瑶种养专业合作社
  • 文档编号
    A01K61/00GK204047612SQ20142058628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其包括顶部开口的孵化箱和水箱,还包括用于将水箱内的水引入孵化箱内的进水管、以及用于将孵化箱内的水排出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包括上下同轴设置、且一体成型并相通的筒状孵化箱和倒圆锥状孵化箱,所述倒圆锥状孵化箱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筒状孵化箱的底部边缘一体成型;所述孵化箱内还包括一氧气管,所述氧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进气端从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底部穿出至外部并与一氧气泵连接,其出气端从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底部开始呈螺旋状紧贴在其内壁上,在其出气端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朝向孵化箱开口的纳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鳅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内还垂直设置有一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底部、顶端高出所述孵化箱的开□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泥鳅孵化养殖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鳅孵化装置。该泥鳅孵化装置包括上下同轴设置、且一体成型并相通的筒状孵化箱和倒圆锥状孵化箱,倒圆锥状孵化箱的顶部边缘与筒状孵化箱的底部边缘一体成型;孵化箱内还包括一氧气管,其进气端从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底部穿出至外部并与一氧气泵连接,其出气端从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底部开始呈螺旋状紧贴在其内壁上,在其出气端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朝向孵化箱开口的纳米孔。本实用新型泥鳅孵化装置,结构简单,氧气气流不但可将泥鳅卵向上冲起,还能保证孵化箱内足够的氧气,既提高了泥鳅的孵化成活率,提高了泥鳅的孵化效率。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种泥鳅孵化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泥鳅孵化装置。 [0002]传统的泥鳅养殖,往往通过采用一种桶状的孵化池,然后将泥鳅卵直接放入孵化池内进行孵化,这样由于泥鳅卵数量较大,在孵化池的底部极易形成沉积,沉积在底部的泥鳅卵因为被上侧的泥鳅卵覆盖,形成缺氧死亡,导致泥鳅卵的孵化率降低。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鳅孵化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其包括顶部开口的孵化箱和水箱,还包括用于将水箱内的水引入孵化箱内的进水管、以及用于将孵化箱内的水排出的排水管,所述孵化箱包括上下同轴设置、且一体成型并相通的筒状孵化箱和倒圆锥状孵化箱,所述倒圆锥状孵化箱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筒状孵化箱的底部边缘一体成型;所述孵化箱内还包括一氧气管,所述氧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进气端从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底部穿出至外部并与一氧气泵连接,其出气端从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底部开始呈螺旋状紧贴在其内壁上,在其出气端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朝向孵化箱开口的纳米孔。
[000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孵化箱内还垂直设置有一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底部、顶端高出所述孵化箱的开口。
[0006]本实用新型泥鳅孵化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孵化箱设置成上下相通的筒状和倒圆锥状,在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内壁上呈螺旋状盘绕氧气管,并且在氧气管上还设置有纳米孔,如此,当氧气泵打开后,气流不但可将泥鳅卵向上冲起,还能保证孵化箱内足够的氧气,既提高了泥鳅的孵化成活率,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孵化箱空间一次性孵化出高数量的泥鳅卵,提高了泥鳅的孵化效率。




[0007]图1为一实施例中泥鳅孵化装置的正面视图。
[0008]图2为一实施例中泥鳅孵化装置的俯视图。


[000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泥鳅孵化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0]请参见图1,一种泥鳅孵化装置,其包括顶部开口的孵化箱10和水箱50,还包括用于将水箱50内的水引入孵化箱10内的进水管40、以及用于将孵化箱10内的水排出至外部的排水管20,进水管40和排水管20上均设置有用于开合的开关。
[0011]优选的,孵化箱10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筒状孵化箱11和倒圆锥状孵化箱12,倒圆锥状孵化箱12的顶部边缘与筒状孵化箱11的底部边缘一体成型,并且筒状孵化箱11和倒圆锥状孵化箱12呈上下相同状态。
[0012]请同时参见图2,在孵化箱10内还包括一氧气管70,该氧气管70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进气端从倒圆锥状孵化箱12的底部穿出至外部并与一氧气泵60连接,其出气端从倒圆锥状孵化箱12的底部开始呈螺旋状盘旋紧贴在其内壁上,在氧气管70的出气端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均朝向孵化箱10开口的纳米孔71。当氧气泵60打开后,氧气经由氧气管70的进气端进入、并通过出气端上的纳米孔71排出至孵化箱10内,因纳米孔71均朝向孵化箱10的开口,多个纳米孔71出自然形成多股气流冲向孵化箱10的开口,纳米孔71的设计可控制气流的流动力,可有效避免在气流冲击作用下,泥鳅卵被冲出至孵化箱外部的问题,当孵化箱10内注入水时,在气流的冲击作用下,水流产生波动,可将孵化池内的泥鳅卵向上扬起,从而避免了泥鳅卵的沉积,进而提高泥鳅卵的成活率,并且通过螺旋状排布的氧气管70,可充足保证对孵化箱10内充氧,保证了孵化箱内氧气的充足,保证了泥鳅卵的成活率。
[0013]另外,在孵化箱10内还垂直设置有一溢流管30,该溢流管30的底端设置在倒圆锥状孵化箱12的底部、顶端高出孵化箱10的开口。
[0014]在实际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水管的开关进行注水,同时将泥鳅卵加入到孵化池内,然后打开氧气泵对孵化箱充氧,在氧气气流的作用线,氧气气流可将倒圆锥孵化箱的底部的泥鳅卵向上喷出,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从筒状孵化箱的边缘处落下,当再次到达倒圆锥孵化箱的底部时,氧气气流再次将泥鳅卵向上喷出,如此反复循环,可是泥鳅卵随着水流一直在孵化箱内形成对流运动,充分的利用了孵化箱的空间,如此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孵化大量的泥鳅卵而不用担心因沉积缺氧而死的问题。
[0015]综上,本实用新型泥鳅孵化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孵化箱设置成上下相通的筒状和倒圆锥状,在倒圆锥状孵化箱的内壁上呈螺旋状盘绕氧气管,并且在氧气管上还设置有纳米孔,如此,当氧气泵打开后,气流不但可将泥鳅卵向上冲起,还能保证孵化箱内足够的氧气,既提高了泥鳅的孵化成活率,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孵化箱空间一次性孵化出高数量的泥鳅卵,提高了泥鳅的孵化效率。
[0016]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