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双腔气囊引流管的制作方法目前,公知的临床用引流管是直线单腔引流管,其一端置于体腔内引流位置,一端置于体外用于引流,直线单腔引流管是临床上的常用医疗器械,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手术后病人,用以引流体内积液、积血、观察查体内渗出情况等,因其操作简便、生物相容性好、能有效引流体内液体,因而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欢迎。但是这种引流管仍然存在下述问题1, 在固定引流管时需进行有创缝扎操作,增加了感染与出血的几率;2,持续带管期间位于带管者体表的缝扎固定线常随引流管的运动而牵拉带管者的缝扎固定穿刺处而引起明显疼痛,如不慎意外拔管还可能造成缝扎处切割伤。上述问题极易给带管者造成疼痛、增加感染与出血的风险、带来切割伤的潜在风险;同时因为疼痛常常引起带管者对引流的抵触,亦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给患者造成身体、心理的损伤,影响患者治疗和康复。
口 ο上述的滑动翼一端为板状翼,另一端为爪型体。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I.引流管气囊端置于带管者体腔内侧壁,滑动固定翼置于体腔外侧壁,气囊与滑动固定翼共同夹住体腔壁、固定引流管。替代了传统的缝扎固定,消除带管的缝扎痛苦、降低感染与出血的风险、消除因缝扎固定带来的切割伤风险,消除拔管时的拆线痛苦,减轻带管者的疼痛不适降低带管者的抵触情绪;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固定方案较传统缝扎固定更为牢固可靠,提高带管者得安全保障,特别是需进行活动的带管者;3.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简单、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能大幅降低传统引流管带来的带管及拔管痛苦,降低感染与出血的几率;消除缝扎处切割伤等问题的发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双腔气囊引流管,它包括引流管体5,引流管体内为引流管腔6,引流管体一端设有多个引流管口 4,引流管体另一端为引流管出口 7,引流管出口端位于引流官腔外侧设有气囊管腔2,气囊官腔出口设有密封瓣3,气囊管腔外部设有气囊I,气囊与气囊管腔相通,引流管体外侧设有滑动固定翼13,所述的滑动固定翼包括可在引流管体外侧滑动的滑动翼8,滑动翼外侧设有加压紧固环9、10,滑动翼外侧为外螺纹状,相对加压紧固环为内螺纹状,内外螺纹相配合。所述的滑动翼一端为板状翼11,另一端为爪型体12。使用时气囊I位于使用者体腔壁内侧面,通过密封瓣3经由气囊管腔2向气囊I注入气体或液体可使其膨胀,膨胀的气囊I与位于体腔外侧壁的板状翼11共同夹住体腔壁来固定引流管,经由加压紧固环9、10向爪型体12方向沿螺纹螺旋压紧爪型体12,受压的爪型体12抓住引流管体5固定住滑动固定翼13作为滑动固定翼13 —部分的板状翼11不再移动,完成固定,拔管时只需抽出气囊I内的填充物使其缩回抽管前大小即可拔出引流管,带管时如需调整引流管只需松开加压紧固环9、10即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一种双腔气囊引流管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拉加万·苏帕拉马尼亚恩费树杰费树杰费树杰程得钧程得钧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吴小愚佘佑廷佘佑廷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常正钦
专利相关信息
-
孙鸟枝, 赵虎林张国栋, 朱英斌谢宜春欧阳宝武, 欧阳扬洋苏玉新董义臣, 刘芳菊李玉华, 景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