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植树挖坑机的制作方法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防风固沙,必须从植树造林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义务植树超过了 475. 7亿株,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 %提高至现在的18. 21% ;城市城建区的绿化覆盖率已由1981年的10. I %上升至如今的31. 66%。绿色改善了我们的生态环境,也在人们心中植下了绿 荫。利用机械化可加速植树造林,其中,植树挖坑机是造林设备中的主要机械,其性能直接影响植树造林的速度和质量。目前,国内外挖坑机的挖头基本上采用螺旋式,提升机构为三点式悬挂的平面四杆机构,动力为拖拉机挂靠式,虽然整体结构简单,但存在如下缺陷〈1>拖拉机驱动不适用于山林坡地作业;〈2>动力机构为拖拉机增加了整机的成本。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好、适应性强且移动方便的植树挖坑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植树挖坑机,主要由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挖坑机构和机架组成;动力机构为独立柴油机;传动机构包括皮带轮、离合器、传动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减速器、联轴器、花键轴、花键连接套,柴油机与离合器通过皮带轮连接,离合器、传动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减速器、联轴器、花键轴、花键连接套依次连接;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轮、前轮、手柄、限位装置、拨叉、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万向轮和前轮设置在机架下,位于前轮行走轴上的第四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三链轮连接,手柄通过机架支撑并与限位装置、拨叉、花键连接套依次连接;挖坑机构包括十字联轴器、第一对锥齿轮、第二对锥齿轮、涡轮蜗杆、手轮、驱动杆、钢绳、支撑杆和螺旋刀盘,十字联轴器、第二对锥齿轮、螺旋刀盘依次连接,手轮、驱动杆、第一对锥齿轮、钢绳、螺旋刀盘依次连接,支撑杆通过机架支撑并与螺旋刀盘连接;机架用于固定和支持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挖坑机构。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花键轴相连,花键连接套套在花键轴上,花键连接套一侧有与其配合的可转动但不能轴向窜动的第三链轮;花键连接套有空档和自动行走档两个位置。本发明的植树挖坑机选用独立柴油机提供动力,不受使用地点的限制,对不同坑深要求、地形变化和土壤硬度等条件均能很好适应;而且,可根据需要实现手动或自动两种行走方式。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维修容易、移动方便、操作简易,其挖坑质量高、速度快、安全可靠,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挖坑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山林开发、城市绿化、公路建设等方面。图I是本发明植 树挖坑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植树挖坑机的后视图。图3是本发明植树挖坑机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植树挖坑机的立体图一。图5是本发明植树挖坑机的立体图二。图6是本发明植树挖坑机的行走换挡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绳,2十字联轴器,3支撑杆,4螺旋刀盘,5手柄,6机架,7前轮,8万向轮,9柴油机,10扶手,11皮带轮,12离合器,13传动轴,14手轮,15第一链轮,16第二链轮,17减速器,18涡轮蜗杆,19第一对锥齿轮,20第二对锥齿轮,21第四链轮,22第三链轮,23花键连接套,24行走轴,25固定支点,26限位装置,27花键轴,28拨叉,29联轴器,30驱动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树挖坑机,主要由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挖坑机构和机架组成,动力机构选用独立柴油机,不受使用地点的限制,对不同坑深要求、地形变化和土壤硬度等条件均能很好适应;行走机构可实现手动行走和自动行走两种方式,方便根据实际工况选择;挖坑机构结构简单,各零部件方便单独或整体拆装更换。应用本发明能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和挖坑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山林开发、城市绿化、公路建设等方面。
植树挖坑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刘首正, 刘世明魏己, 魏长全刘晓辉刘晓辉赵杰, 安辰兴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瑛 , 李静廖慧, 高大庆廖慧, 高大庆廖慧, 高大庆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