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冲方法

  • 专利名称
    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冲方法
  • 发明者
    铃木智洋
  • 公开日
    2013年2月20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2月9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2月10日
  • 申请人
    日机装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A61M1/14GK102939119SQ2011800157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内部存在有血液净化膜并以该血液净化膜施行血液净化的血液净化器;基端与前述血液净化器相连接,在其中途配设有血液泵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基端与前述血液净化器相连接的静脉侧血液回路;与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相连接的动脉侧气体收集室;与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相连接的静脉侧气体收集室;自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的上部延伸,使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内的液体溢流而往外部排出的溢流线路;往前述血液净化器内导入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入线;自前述血液净化器排出透析液的透析液排出线;自一端能够流入补充液的同时,另一端能够与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或前述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的补液线;以及使已流入该补液线的补充液,通过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或前述静脉侧气体收集室, 而供给至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补液供给组件的血液净化装置, 其中,在预冲时,在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相同的部位上连接有前述补液线的另一端的同时,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与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且包含边自该补液线供给补充液,边使前述血液泵正转驱动或逆转驱动,而能够控制补充液自前述溢流线路排出的控制组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补液线的一端是与前述透析液导入线相连接,而让作为补充液的透析液供给至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是由配设在前述补液线的补液泵所构成4.如权利要求广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血液净化装置为前述补液线的基端与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而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前补液的装置,当预冲时,前述控制组件使前述血液泵逆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的驱动速度被控制在为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补充液的供给速度以下5.如权利要求广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血液净化装置为前述补液线的基端与前述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而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 进行后补液的装置,当预冲时,前述控制组件使前述血液泵正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的驱动速度被控制在为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补充液的供给速度以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侧配设有气泡检测组件的同时,当预冲时,依序进行以前述控制组件使前述血液泵依预定速度逆转驱动的第一循环工程;以及在该第一循环工程中,以前述气泡检测组件已检测出气泡为条件,使前述血液泵依较前述预定速度更慢的速度逆转驱动的第二循环工程7.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内部存在有血液净化膜并以该血液净化膜施行血液净化的血液净化器;基端与前述血液净化器相连接,在其中途配设有血液泵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基端与前述血液净化器相连接的静脉侧血液回路;与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相连接的动脉侧气体收集室;与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相连接的静脉侧气体收集室;自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的上部延伸,使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内的液体溢流而往外部排出的溢流线路;往前述血液净化器内导入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入线;自前述血液净化器排出透析液的透析液排出线;自一端能够流入补充的同时,另一端能够与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或前述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的补液线;以及使已流入至该补液线的补充液,通过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或前述静脉侧气体收集室,而供给至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补液供给组件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其中,在预冲时,在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相同的部位上连接有前述补液线的另一端的同时,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与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且边自该补液线供给补充液,边使前述血液泵正转驱动或逆转驱动,而使补充液自前述溢流线路排出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补液线的一端与前述透析液导入线相连接,而让作为补充液的透析液供给至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是由配设在前述补液线的补液泵所构成10.如权利要求疒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血液净化装置为前述补液线的基端与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而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前补液的装置,当预冲时,使前述血液泵逆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的驱动速度在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补充液的供给速度以下11.如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血液净化装置为前述补液线的基端与前述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而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后补液的装置,当预冲时,前述控制组件使前述血液泵正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的驱动速度在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补充液的供给速度以下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侧,配设有气泡检测组件的同时,当预冲时,依序进行使前述血液泵依预定速度逆转驱动的第一循环工程;以及在该第一循环工程中,以前述气泡检测组件已检测出气泡为条件,使前述血液泵依较前述预定速度更慢的速度逆转驱动的第二循环工程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与血液回路相连接的血液净化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冲方法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冲方法最近,当作为血液净化装置的透析装置在透析治疗(特别是在线HDF或在线HF) 时,已有利用供给至透析器(dialyzer)的透析液,来进行预冲(priming)、回输及补液(紧急补液)的技术的提案。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具备有一端是与形成在透析液导入线的预定部位的采取口相连接的同时,另一端是与血液回路(动脉侧血液回路或静脉侧血液回路)相连接的补液线、以及配设于补液线的补液泵的透析装置。在利用所述透析装置来进行预冲、回输及补液(紧急补液)时,是通过使补液泵驱动,而将透析液导入线的透析液供给至血液回路(动脉侧血液回路或静脉侧血液回路)。然而,血液净化器为适用于血液透析滤过(HDF)的装置,在利用作为补液的透析液的方式(以下,称为在线HDF)中,会有依照与作为HDF疗法的滤过疗法相当的除水份量,对患者的血液进行透析液的补液(包含于动脉侧血液回路进行补液的前补液、及于静脉侧血液回路进行补液的后补液)的必要。就适用于所述在线HDF的构造而言,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提出一种具有由配设有透析器、血液泵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及静脉侧血液回路所构成的血液回路;往透析器导入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入线;自透析器排出透析液的透析液排出线; 以及不通过透析器将透析液导入线的透析液供给至血液回路用来进行补液的补液线(前补液线或后补液线)的透析装置的方案。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2004 — 313522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1 — 112863号公报。发明内容技术问题然而,在上述已知的血液净化装置中,预冲时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补液线的连接部位相异,所以当预冲完成后,预计会有需要重新连接补液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有自预冲往血液净化治疗转换之际的工作性恶化的问题。然而,所述问题并不仅限于如上述适用于在线HDF的装置,在适用于脱机HDF(例如补液线的基端是与收容补充液的收容组件相连接者等)的装置中,也同样有可能会发生。本发明鉴于上述可能发生的情况,以提供一种在维持补液线的连接状态的状态下,可自预冲转换至血液净化治疗,并可提升自预冲往血液净化治疗转换之际的工作性的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冲方法为课题。技术手段权利要求I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含内部存在有血液净化膜并以该血液净化膜施行血液净化的血液净化器;基端与前述血液净化器相连接,在其中途配设有血液泵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基端与前述血液净化器相连接的静脉侧血液回路;与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相连接的动脉侧气体收集室;与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相连接的静脉侧气体收集室;自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的上部延伸,使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内的液体溢流而往外部排出的溢流线路;往前述血液净化器内导入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入线;自前述血液净化器排出透析液的透析液排出线;自一端能够流入补充液的同时,另一端能够与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或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的补液线;以及使已流入该补液线的补充液,通过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或静脉侧气体收集室,而供给至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静脉侧血液回路的补液供给组件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在预冲时,在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相同的部位上,连接有前述补液线的另一端的同时,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且具备有边自该补液线供给补充液,边使前述血液泵正转驱动或逆转驱动,而能够控制成使补充液自前述溢流线路排出的控制组件。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I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中的前述补液线,一端是与前述透析液导入线相连接,而让作为前述补充液的透析液被供给至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静脉侧血液回路。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是由配设于前述补液线的补液泵所构成。
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前述血液净化装置为前述补液线的基端是与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而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前补液者,当预冲时,前述控制组件是使前述血液泵逆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的驱动速度被控制在为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补充液的供给速度以下。
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前述血液净化装置为前述补液线的基端是与前述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而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后补液者,当预冲时,前述控制组件是使前述血液泵正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的驱动速度被控制在为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补充液的供给速度以下。
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中, 在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侧,配设有气泡检测组件的同时,当预冲时,依序进行以前述控制组件使前述血液泵依预定速度逆转驱动的第一循环工程;以及在该第一循环工程中, 以前述气泡检测组件已检测出气泡为条件,使前述血液泵依较前述预定速度更慢的速度逆转驱动的第二循环工程。
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含内部存在有血液净化膜并以该血液净化膜施行血液净化的血液净化器;基端与前述血液净化器相连接,在其中途配设有血液泵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基端与前述血液净化器相连接的静脉侧血液回路;与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相连接的动脉侧气体收集室;与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相连接的静脉侧气体收集室; 自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的上部延伸,使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内的液体溢流而往外部排出的溢流线路;往前述血液净化器内导入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入线;自前述血液净化器排出透析液的透析液排出线;自一端能够流入补充液的同时,另一端能够与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或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的补液线;以及使已流入至该补液线的补充液,通过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或静脉侧气体收集室,而供给至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静脉侧血液回路的补液供给组件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其中,在预冲时,在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相同的部位上,连接有前述补液线的另一端的同时,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且边自该补液线供给补充液,边使前述血液泵正转驱动或逆转驱动,而使补充液自前述溢流线路排出。
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中,前述补液线的一端与前述透析液导入线相连接,而让作为前述补充液的透析液供给至前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静脉侧血液回路。
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中,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是由配设于前述补液线的补液泵所构成。
权利要求10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中,前述血液净化装置为前述补液线的基端与前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而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前补液的装置,当预冲时,使前述血液泵逆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的驱动速度被控制在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补充液的供给速度以下。
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中,前述血液净化装置为前述补液线的基端与前述静脉侧气体收集室相连接,而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后补液的装置,当预冲时,前述控制组件使前述血液泵正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的驱动速度被控制在前述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补充液的供给速度以下。
权利要求12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冲方法中,在前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侧,配设有气泡检测组件的同时,当预冲时,依序进行使前述血液泵依预定速度逆转驱动的第一循环工程;以及在该第一循环工程中,以前述气泡检测组件已检测出气泡为条件,使前述血液泵依较前述预定速度更慢的速度逆转驱动的第二循环工程。
技术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预冲时,在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相同的部位上连接有补液线的另一端的同时,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且边自该补液线供给补充液,边使血液泵正转驱动或逆转驱动,而使补充液可自溢流线路排出,所以在维持着补液线的连接状态的状态下,可自预冲转换至血液净化治疗,并可提升自预冲往血液净化治疗转换之际的工作性。


图I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透析装置的示意图;图2表示在同一透析装置中的预冲(抽气)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表示在同一透析装置中的预冲(洗净)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透析装置的示意图;图5表示在同一透析装置中的预冲(抽气)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表示在同一透析装置中的预冲(第一循环工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表示在同一透析装置中的预冲(第二循环工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以下,请参照图式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的血液净化装置为适用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将当作补充液的透析液供给至动脉侧血液回路2侧的前补液的血液透析装置的装置,如图I所示,主要是由作为血液净化器的透析器I连接有动脉侧血液回路2及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血液回路、具有透析液导入线LI及透析液排出线L2的透析装置本体B、补液线L3、以及作为补液供给组件的补液泵9及控制组件10所构成。
由于透析器I是内部存在有未图示的血液净化膜(在本实施例中,虽为中空纤维型的血液透析滤过膜,但可包含平膜型及血液透析膜、血液滤过膜),在形成有导入血液的血液导入口 Ia及将已导入的血液导出的血液导出口 Ib的同时,还形成有导入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入口 Ic及将已导入的透析液排出的透析液排出口 ld,为通过中空纤维膜使自血液导入口 Ia导入的血液与透析液接触以净化血液的构成。并且,透析器I是以将血液导入口 Ia朝下的方式安装着。
动脉侧血液回路2主要是由可挠性管所构成,一端是与透析器I的血液导入口 Ia 相连接,以将自患者的血管所采取的血液导引至透析器I的中空纤维膜内。在所述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另一端,则形成有可安装动脉侧穿刺针a的连接器c的同时,在中途连接有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且配设有血液泵4。由于所述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是被安装成与透析治疗时相同朝向,所以当透析治疗开始前,可省略使该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反转的作业。此外,血液泵4可为蠕动型泵(当正转时,则构成为将可挠性管蠕动,而可使血液自动脉侧穿刺针a侧往透析器I的血液导入口 Ia的方向流动)。
静脉侧血液回路3与动脉侧血液回路2相同地主要是由可挠性管所构成,一端是与透析器I的血液导出口 Ib相连接,以使通过中空纤维膜内的血液导出。在所述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另一端,则形成有可安装静脉侧穿刺针b的连接器d的同时,在中途连接有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由于所述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是被安装成与透析治疗时相同朝向,所以当透析治疗开始前,可省略使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反转的作业。自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 的上部起,则延伸有使该静脉侧气体收集室内的液体溢流而往外部排出的溢流线路6a。而且,以动脉侧穿刺针a所采取的患者的血液,通过动脉侧血液回路2而到达透析器1,当完成血液净化后,流动于静脉侧血液回路3,通过静脉侧穿刺针b而回到患者体内,从而完成体外循环。
在透析器I的透析液导入口 Ic及透析液排出口 ld,分别连接有透析液导入线LI 及透析液排出线L2,通过该透析液导入线LI而被导入至透析器I的透析液,通过中空纤维膜的外侧而得以自透析液排出线L2排出。在这些透析液导入线LI及透析液排出线L2的中途,则分别连接有电磁阀Vl及电磁阀V2。
并且,在透析液导入线LI及透析液排出线L2中,连接有使调制成预定浓度的透析液供给至透析器1,再自该透析器I排出的复式泵7。另外,在透析装置本体B内,配设有使透析液导入线LI与透析液排出线L2相连通的旁通线路L5、L6,在该旁通线路L5、L6的途中,则分别配设有电磁阀V3、V4。此外,图中符号fl、f2是表示配设在透析液导入线LI上的过滤器,在该过滤器fl和f2间,则配设有电磁阀V6。
另一方面,在透析液排出线L2中,形成有将复式泵7旁通的旁通线路L4、L7,在旁通线路L4中,配设有用以自流过透析器I中的患者的血液除去水分的除水泵8的同时,在旁通线路L7中,则配设有能够开闭流路的电磁阀V5。
补液线L3的一端是与形成在透析液导入线LI的预定部位的采取口(未图示)相连接,而能够自该一端流入透析液(补充液)的同时,另一端是由与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的上部相连接的流路(例如可挠性管等)所构成。采取口是由形成在透析装置本体B的端口所构成,通过将补液线L3的一端连接至此采取口,可使透析液导入线LI与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 相连通。
作为补液供给组件的补液泵9是配设在补液线L3,得以使已流入至该补液线L3的透析液(补充液),通过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而供给至动脉侧血液回路2。因此,补液线L3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与透析液导入线LI及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相连接,且通过使补液泵9驱动(正转驱动),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可以进行前补液(将作为补充液的透析液供给至动脉侧血液回路2侧的补液形态)。此外,所述补液泵9与血液泵4相同,可为蠕动型泵(当驱动时,其为令构成补液线L3的软管蠕动,而得以使透析液流动的设备)。
然而,在补液线L3中,配设有得以开闭其流路的夹持组件(未图标),由作业员将该补液线L3与采取口相连接后,至令透析液流通为止,将该夹持组件设为封闭状态,让流路变成闭塞。于是,在必要时(预冲、回输或补液时等),由作业员将夹持组件设为开放状态,让透析液导入线LI与血液回路(动脉侧血液回路2)变成相连通。
控制组件10是得以控制配设在本透析装置的各种电磁阀Vl V6的开闭、及血液泵4或补液泵9等的致动器,例如由微电脑所构成,特别在本实施例中,在预冲时,通过使补液泵9驱动,而边自补液线L3供给透析液(补充液),边使血液泵4逆转驱动,而能够控制使透析液(补充液)自溢流线路6a排出。
更具体而言,当预冲(特别是血液回路内及透析器I的血液回路内的抽气工程)时, 如图2所示,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与往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供给透析液(补充液)的前补液、或往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供给透析液(补充液)的后补液的任一者相应,而决定的补液线 L3的连接部位相同的部位(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进行前补液,故为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的上部)上,连接该补液线L3的另一端的同时,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 (连接器c)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连接器d)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
在所述状态中,以控制组件10所进行的控制,通过使补液泵9驱动而边自补液线 L3供给透析液(补充液),边使血液泵4逆转驱动,而使透析液(补充液)可自溢流线路6a排出。此时,利用控制组件10使血液泵4逆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4的驱动速度(流速)被控制在为补液泵9 (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透析液(补充液)的供给速度(流速)以下。
而且,当以补液线L3供给至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的透析液(补充液),分别朝向动脉侧血液回路2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前端的连结部(连接器c、d的连结部)侧流动、及朝向透析器I侧流动,各别的液流将在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汇合,再自溢流线路6a往外部排出。在所述透析液(补充液)的流动的过程中,血液回路及透析器I的血液回路的内部的8气体将会通过溢流线路6a往外部排出。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当预冲时,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与往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 供给透析液(补充液)的前补液、或往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供给透析液(补充液)的后补液的任一者相应,而决定的补液线L3的连接部位相同的部位上,连接有该补液线L3的另一端的同时,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且边自该补液线L3供给透析液(补充液),边使血液泵4逆转驱动,而使透析液(补充液)可自溢流线路6a排出,所以在维持补液线L3的连接状态的状态下,可自预冲转换至血液净化治疗,并可提升自预冲往血液净化治疗转换时的工作性。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控制组件10是使血液泵4逆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 4的驱动速度(流速)被控制在为补液泵9 (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透析液(补充液)的供给速度(流速)以下,所以可使透析液(补充液)流动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及静脉侧血液回路 3任一者以进行预冲,进而能够进行更确实且流畅的预冲(抽气)。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依据所经过的预定时间、或血液泵4或补液泵9的回转量来判断上述抽气已执行完了后,如图3所示,进行边维持补液泵9的驱动,边使血液泵4正转驱动的由控制组件10所进行控制。因此,血液回路及透析器I的血液流路中,当使透析液 (补充液)朝一方向循环的同时,可使透析液(补充液)自溢流线路6a往外部排出,并在预冲工程中的抽气之后,可接着进行洗净工程。
其次,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加以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血液净化装置,为适用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将作为补充液的透析液供给至静脉侧血液回路3侧的后补液的血液透析装置的装置,如图4所示,主要是由作为血液净化器的透析器I连接动脉侧血液回路2及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血液回路、具有透析液导入线LI及透析液排出线L2的透析装置本体B、补液线L3、作为补液供给组件的补液泵9、控制组件10及气泡检测组件11所构成。
气泡检测组件11是配设在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侧(连接器d附近),由用以检测该静脉侧血液回路3内的气泡的感知器所构成,得以检测出体外循环的血液中的气泡的有无。因此,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当以气泡检测组件11检测出气泡时,能够使体外循环停止而提升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补液线L3的一端是与形成在透析液导入线LI的预定部位的采取口(未图示)相连接,而能够自该一端流入透析液(补充液)的同时,另一端是由与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的上部相连接的流路(例如可挠性管等)所构成。采取口是由形成在透析装置本体B的端口所构成,通过将补液线L3的一端连接至此采取口,而可使透析液导入线LI与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相连通。
作为补液供给组件的补液泵9是配设在补液线L3,得以使已流入至该补液线L3 的透析液(补充液),通过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而供给至静脉侧血液回路3。因此,补液线L3 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与透析液导入线LI及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相连接,且通过使补液泵 9驱动(正转驱动),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可以进行后补液(将作为补充液的透析液供给至静脉侧血液回路3侧的补液形态)。此外,所述补液泵9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为蠕动型泵 (当驱动时,其为令构成补液线L3的软管蠕动,而得以使透析液流动的设备)。
然而,在补液线L3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配设有得以开闭其流路的夹持组件(未图标),由作业员将该补液线L3与采取口相连接后,至令透析液流通为止,将该夹持组件设为封闭状态,而让流路变成闭塞。于是,在必要时(预冲、回输或补液时等),由作业员将夹持组件设为开放状态,让透析液导入线LI与血液回路(静脉侧血液回路3)变成相连通。
控制组件10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得以控制配设在本透析装置的各种电磁阀 Vl V6的开闭、以及血液泵4或补液泵9等的致动器,例如由微电脑所构成,特别在本实施例中,在预冲时,通过使补液泵9驱动,而边自补液线L3供给透析液(补充液),边使血液泵 4正转驱动,而能够控制成使透析液(补充液)自溢流线路6a排出。
更具体而言,当预冲(特别是血液回路内及透析器I的血液回路内的抽气工程)时, 如图5所示,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与往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供给透析液(补充液)的前补液、或往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供给透析液(补充液)的后补液的任一者相应,而决定的补液线 L3的连接部位相同的部位(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进行后补液,故为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的上部)上,连接有该补液线L3的另一端的同时,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 (连接器c)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连接器d)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
在所述状态中,以控制组件10所进行的控制,通过使补液泵9驱动,而边自补液线 L3供给透析液(补充液),边使血液泵4正转驱动,而使透析液(补充液)可自溢流线路6a排出。此时,利用控制组件10使血液泵4正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4的驱动速度(流速)被控制在为补液泵9 (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透析液(补充液)的供给速度(流速)以下。此外,利用在事前仅使补液泵9驱动,往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注入透析液(补充液),可减少送往透析器I的气体,进而能够进行较有效率的预冲。
而且,当以补液线L3被供给至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的透析液(补充液),一部分变成朝向动脉侧血液回路2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前端的连结部(连接器c、d的连结部) 侧的液流,其他部分则变成自溢流线路6a排出的液流。但是,当在血液泵4的驱动速度(流速)与补液泵9 (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透析液(补充液)的供给速度(流速)相等的情况下,其他部分也得以变成朝向动脉侧血液回路2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前端的连结部侧的液流。在所述透析液(补充液)的流动的过程中,血液回路及透析器I的血液回路的内部的气体将会通过溢流线路6a往外部排出。
在进行了如上所述的工程后,如图6所示,进行控制组件10是使血液泵4以高速 (例如设为流速α )逆转驱动的第一循环工程,再以在该第一循环工程中,气泡检测组件11 已检测出气泡作为条件,如图7所示,进行使血液泵4以低速(例如设为比流速α更低速的流速β)逆转驱动的第二循环工程。基于此,使积存在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内的气泡可确实地被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拦截,而通过溢流线路6a往外部排出,进而能够确实地防止气泡到达透析器I侧的同时,可使预冲提前完成。于是,利用将血液泵4持续以流速β逆转驱动来进行预冲,虽可不需要气泡检测组件11,但在这种情况下,将会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如上所述,利用该气泡检测组件11进行气泡检测较佳。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循环工程及第二循环工程中,使补液泵9驱动或停止都可以,流速α及β可设定成与补液泵9的驱动速度没有关系的任意驱动速度。于是,以气泡检测组件11经预定时间检测不出气泡当作条件,以结束预冲(抽气工程)。此外,在进行上述抽气后,如同第一实施例一般(参照图3),进行着边维持补液泵9的驱动,边使血液泵4正转驱动的由控制组件10所进行控制。因此,血液回路及透析器I的血液流路中,当使透析液(补充液)朝一方向循环的同时,可使透析液(补充液)自溢流线路6a往外部排出,并在预冲工程中的抽气之后,可接着进行洗净工程。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当预冲时,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与往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 供给透析液(补充液)的前补液、或往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供给透析液(补充液)的后补液的任一者相应,而决定的补液线L3的连接部位相同的部位上,连接有该补液线L3的另一端的同时,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且边自该补液线L3供给透析液(补充液),边使血液泵4逆转驱动,而使透析液(补充液)可自溢流线路6a排出,所以在维持着补液线L3的连接状态的状态下,可自预冲转换至血液净化治疗,并可提升自预冲往血液净化治疗转换之际的工作性。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控制组件10是使血液泵4正转驱动的同时,该血液泵 4的驱动速度(流速)是被控制为补液泵9 (补液供给组件)所取决的透析液(补充液)的供给速度(流速)以下,所以可使透析液(补充液)流动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及静脉侧血液回路 3任一者以进行预冲,进而能够进行较确实且圆滑的预冲(抽气)。
此外,更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依序进行控制组件10是使血液泵4以高速逆转驱动的第一循环工程,再以在第一循环工程中,气泡检测组件11已检测出气泡作为条件,使血液泵4以低速逆转驱动的第二循环工程,所以可以圆滑地进行预冲的早期执行完了及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内的气泡除去,不用如已知技术那样,在预冲时需要使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上下反转,进而可更加提升预冲时及自该预冲往血液净化治疗转换时的工作性。
以上,虽已针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并不仅限于适用于在线HDF,适用于脱机HDF (例如补液线的基端是与收容补充液(不限于透析液的一般补液)的收容组件相连接等)也可以。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虽在补液线L3配设有作为补液供给组件的补液泵9,但例如将透析装置本体B内的其他泵(在本实施例中,为复式泵7或串行泵等)当作为补液供给组件也可以。进一步,在第二实施例中,虽在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侧,配设有气泡检测组件11,但也可以未配设有该气泡检测组件,或者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在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侧,配设有气泡检测组件11也可以。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只要是当预冲时,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与往动脉侧气体收集室供给补充液的前补液、或往静脉侧气体收集室供给补充液的后补液的任一者相应,而决定的补液线的连接部位相同的部位上,连接有该补液线的另一端的同时,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且边自该补液线供给补充液,边使血液泵正转驱动或逆转驱动,而使补充液可自溢流线路排出的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冲方法即可,即使附加有其他机能等也可适用。
组件符号说明I透析器(血液净化器)2动脉侧血液回路 3静脉侧血液回路 4 血液泵5动脉侧气体收集室6静脉侧气体收集室 6a溢流线路 7复式泵 8除水泵9补液泵(补液供给组件) 10控制组件 11气泡检测组件 LI透析液导入线 L2透析液排出线 L3补液线。


提供一种在维持着补液线的连接状态的状态下,可自预冲转换至血液净化治疗,并可提升自预冲往血液净化治疗转换时的工作性的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冲方法。当预冲时,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与进行往动脉侧气体收集室(5)供给补充液的前补液、或往静脉侧气体收集室(6)供给补充液的后补液的任一者相应,而决定的补液线(L3)的连接部位相同的部位上,连接该补液线(L3)的另一端的同时,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相连接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且边自该补液线(L3)供给补充液,边使血液泵(4)正转驱动或逆转驱动,而使补充液可自溢流线路(6a)排出。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