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茂菲氏滴管的制作方法现有的普通的茂菲氏滴管,是靠在出液滴管截面安装一个微调开关控制流量流速,滴完药液要靠人去看护,尤其在药液将输完时守护人更要小心观察以防输完药液后有空气带入人体造成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活塞和浮球安装在茂菲氏滴管内,茂菲氏滴管是圆筒形,底部是圆锥形,茂菲氏管内有浮球,浮球与锥形滴斗底出口口径略大。药液进入茂菲氏滴管的内腔时把浮球托起进行正常输液,药液输液用完,则浮球掉下堵住锥形滴斗底口的,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多功能茂菲氏滴管。包括茂菲氏滴管体的圆柱筒、圆锥形滴斗,来药液滴管、出药液滴管。茂菲氏滴管内腔有活塞,浮球。茂菲氏滴管中上部是圆柱筒形,下部是圆锥形漏斗。药液滴管底部插入并穿过活塞,活塞底面以下是浮球。浮球在活塞底至出药液滴管口的锥形漏斗里。浮球外球径与锥形漏斗底口外径配做,略大,浮球的浮力≤水的浮力,活塞外径比茂菲氏滴管内径略小。活塞可在茂菲氏滴管内腔径壁上下滑动。茂菲氏滴管上端口是敞开的,茂菲氏滴管顶口有限位圈,活塞向上行到限位圈为顶点,其活塞以下的空间容装从来液管输入的药液,药液在茂菲氏滴管内腔是把浮球托起可通过出液滴管输液,浮球掉下到锥形漏斗底口封口不让上下通气达到自动停液关闭管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输液完毕后,圆浮球能及时自动关闭,防止空气下流。换液时方便快速,一推一拉就可以。有色圆浮球是发出警告以告之及时换液。本茂菲氏滴管还有注射功能。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滴液正在使用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滴液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旧式茂菲氏滴管使用状态图。
图1~图4中,浮球(1),锥形漏斗(2)、活塞(3)、来药液滴液管(4)、茂菲氏滴管(5)、出药液滴液管(6)、活塞向上走限位圈(7)、空腔(8)、药液(9)。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用原旧滴管改造成新结构特征的茂菲氏滴管。在茂菲氏滴管里装有浮球和活塞。用浮球作为自动停滴时的开关达到滴管在滴完药液后如无人看管就会外掺入空气,或人体血液倒流等事故发生。包括茂菲氏滴管,来药液滴管,出药液滴管。茂菲氏滴管(5)顶口开口装入浮球(1)和活塞(3),活塞(3)外径比滴管(5)的内径略小。茂菲氏滴管(5)顶口内腔端口有一限位圈(7)或限位帽盖,阻止活塞(3)无限上移,茂菲氏滴管(5)底部是锥形漏斗(2)以上部分是装药液的柱筒(6)。来药液滴管(4)是稍硬的,用医用橡塑胶制作,滴管(4)底部穿过活塞(3)之后外露管口对着出药液滴管(6)上端口。活塞(3)可在茂菲氏滴管(5)内腔上下移动。茂菲氏滴管(5)和出液滴管(6)、浮球(1)均用医用橡塑胶质材料做成。浮球(1)与锥形漏斗(2)底端出口配作,略大,浮球(1)装在活塞(3)至出药液滴管(6)的锥形漏斗(2)里。来药液滴管(4)上端插入药液瓶吸液,下端随活塞(3)拉上至活塞被限位圈(7)阻隔。锥形漏斗(2)至活塞(3)底面有空腔(8),药液(9)流滴入到空腔(8),药液(9)把浮球(1)托起离开锥形漏斗(2),药液即可经锥形漏斗(2)底出口流入出药液滴管(6)到人体进行输液。当药液(9)输送完毕,浮球(1)随之下沉,浮球(1)掉下到锥形漏斗(2)底口堵住出口,液体不下落到滴管(6),把茂菲滴管(5)的空腔(8)与出液滴管(6)的管口隔断,不让茂菲氏滴管(5)里的空气流入到出液滴管(6),也不让出液滴管(6)里的液体或人们血液倒流出来。杜绝事故发生。起到无人管护自动停输液、自动关闭管路确保人体在输液过程中要24小时管护换药输液的目的。制造简单,取料容易,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实现自停药液自动关闭管路目的,适于人用,也适于禽畜输液用。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茂菲氏滴管。
多功能茂菲氏滴管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谢惠坚刘梦龙刘梦龙刘梦龙张志强张志强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钟永华, 陈跃森钟永华, 陈跃森钟永华, 陈跃森白云亮, 白巍白云亮, 白巍白云亮, 白巍谷巧月
专利相关信息
-
谷巧月谷巧月谷巧月谷巧月刘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