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者
    张士金
  • 公开日
    2014年7月30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5月15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5月15日
  • 申请人
    张士金
  • 文档编号
    A61P25/00GK103948898SQ20141020283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28~32份、板蓝根25~30份、荆芥9~11份、麻黄9~11份、生姜I~2份、棕树根9~12份、乌饭树叶4~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30份、板蓝根25~30份、荆芥10份、麻黄10份、生姜f 2份、棕树根10份、乌饭树叶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30份、板蓝根28份、荆芥10份、麻黄10份、生姜2份、棕树根10份、乌饭树叶5份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生藤、板蓝根、荆芥、麻黄、生姜、棕树根和乌饭树叶,备用;步骤(2)将步骤(1)配好的中药放入到砂锅或搪瓷器皿中,加入水600-800份,浸泡8~15min ; 步骤(3)将步骤 (2)浸泡好的中药及药汤用文火煎药至药汤为300-350份,滤去药渣,装瓶存放
  • 技术领域
    该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28~32份、板蓝根25~30份、荆芥9~11份、麻黄9~11份、生姜1~2份、棕树根9~12份、乌饭树叶4~6份本发明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制备方法简单,具有疗效快,疗程短,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以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治疗风寒头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中经过多年多例的对风寒头疼的使用观察,都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内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0002]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主要以辛温解表为主。[0003]目前治疗风寒的药物主要为西药,其成分大多针对感冒主要症状的单独或复合制剂,如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双氯芬钠等治疗发热、全身疼痛;用血管收缩药伪麻黄碱等减轻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用止咳药右美沙芬等缓解感冒的咳嗽症状;用抗组胺药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等减少鼻黏膜液体分泌,治疗打喷嚏、流涕等。这些西药感冒药的特点是在缓解个别症状方面针对性较强、作用较快,缺点是大多对病毒无治疗作用,副作用明显。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具有疗效快,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特点。[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28~32份、板蓝根25~30份、荆芥扩11份、麻黄扩11份、生姜f 2份、棕树根扩12份、乌饭树叶4飞份。[0006]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30份、板蓝根25~30份、荆芥10份、麻黄10份、生姜f 2份、棕树根10份、乌饭树叶5份。
[0007]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30份、板蓝根28份、荆芥10份、麻黄10份、生姜2份、棕树根10份、乌饭树叶5份。
[000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方案的重量份数称取生藤、板蓝根、荆芥、麻黄、生姜、棕树根和乌饭树叶,备用;
步骤(2):将步骤(1)配好的中药放入到砂锅或搪瓷器皿中,加入水600-800份,浸泡8~15min ;
步骤(3):将步骤(2)浸泡好的中药及药汤用文火煎药至药汤为300-350份,滤去药渣,装瓶存放。
[0009]生藤,为萝藤科须药藤属植物须药藤,甘辛,温,解表温中,祛风通络。
[0010]板蓝根,凉血药性味苦,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0011]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温;归入肺、肝经。功效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紐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0012]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0013]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
[0014]棕树根,性平,味苦潘,无毒,主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带下,痢疾,关节痛,水肿,瘰疬,流注,跌打损伤。
[0015]乌饭树叶,性平,味酸,具有益精气、强筋骨、明目等功效。
[0016]本发明根据中医对风寒发病原理及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原理,将祖传秘方去粗取精,研制出用于治疗风寒的药物。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的普通原料药,经科学的配制,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0017]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温服,每次服用10(Tl20ml。
[0018]在临床上试验,100例风寒病人,其中男患者55人,女患者45人,年龄最大患者65岁,最小的15岁,服药后显效较快的1-2天后症状改善,巩固1-2天,症状消失,未复发;显效较慢的,服药后4天后症状减轻,巩固1-2天,症状消失,未复发。治愈率达100%,且未出现过敏或明显的胃肠道副反应。其中,患者李某,男,25岁,表现为怕冷、发热38.1°C、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苔薄白。诊断为风寒感冒,给予本发明中药100mL,一天三次,第二天,咳嗽、流涕减轻,第四天症状消失;患者王某,女,47岁,头痛伴关节疼痛明显,鼻塞,流清鼻涕,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轻微疼痛,舌苔白,给予本发明中药120ml,一天三次,第三天,咳嗽、流涕减轻,第五天症状消失。
[00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治疗风寒头痛的中草药,其制备方法简单,具有疗效快,疗程短,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以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治疗风寒头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中经过多年多例的对风寒头疼的使用观察,都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具体实施例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28份、板蓝根25份、荆芥9份、麻黄9份、生姜1份、棕树根9份、乌饭树叶4份。
[0022]本实施例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方案的重量份数称取生藤、板蓝根、荆芥、麻黄、生姜、棕树根和乌饭树叶,备用;
步骤(2):将步骤(1)配好的中药放入到砂锅或搪瓷器皿中,加入水600份,浸泡Smin ;步骤(3):将步骤(2)浸泡好的中药及药汤用文火煎药至药汤为300份,滤去药渣,装瓶存放。
[0023]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32份、板蓝根30份、荆芥11份、麻黄11份、生姜2份、棕树根12份、乌饭树叶6份。[0024]本实施例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方案的重量份数称取生藤、板蓝根、荆芥、麻黄、生姜、棕树根和乌饭树叶,备用;
步骤(2): 将步骤(1)配好的中药放入到砂锅或搪瓷器皿中,加入水800份,浸泡15min ;
步骤(3):将步骤(2)浸泡好的中药及药汤用文火煎药至药汤为350份,滤去药渣,装瓶存放。
[0025]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30份、板蓝根25份、荆芥10份、麻黄10份、生姜1份、棕树根10份、乌饭树叶5份。
[0026]本实施例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方案的重量份数称取生藤、板蓝根、荆芥、麻黄、生姜、棕树根和乌饭树叶,备用;
步骤(2):将步骤(1)配好的中药放入到砂锅或搪瓷器皿中,加入水70份,浸泡IOmin ;步骤(3):将步骤(2)浸泡好的中药及药汤用文火煎药至药汤为320份,滤去药渣,装瓶存放。
[0027]实施例4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30份、板蓝根30份、荆芥10份、麻黄10份、生姜2份、棕树根10份、乌饭树叶5份。
[0028]本实施例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方案的重量份数称取生藤、板蓝根、荆芥、麻黄、生姜、棕树根和乌饭树叶,备用;
步骤(2):将步骤(1)配好的中药放入到砂锅或搪瓷器皿中,加入水600-800份,浸泡8~15min ;
步骤(3):将步骤(2)浸泡好的中药及药汤用文火煎药至药汤为300-350份,滤去药渣,装瓶存放。
[0029]实施例5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30份、板蓝根28份、荆芥10份、麻黄10份、生姜2份、棕树根10份、乌饭树叶5份。
[0030]本实施例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方案的重量份数称取生藤、板蓝根、荆芥、麻黄、生姜、棕树根和乌饭树叶,备用;
步骤(2):将步骤(1)配好的中药放入到砂锅或搪瓷器皿中,加入水660份,浸泡12min ;
步骤(3):将步骤(2)浸泡好的中药及药汤用文火煎药至药汤为330份,滤去药渣,装瓶存放。
[0031]实施例6
一种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生藤31份、板蓝根27份、荆芥10份、麻黄10份、生姜1.5份、棕树根11份、乌饭树叶4-6份。[0032]本实施例治疗风寒的中草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方案的重量份数称取生藤、板蓝根、荆芥、麻黄、生姜、棕树根和乌饭树叶,备用;
步骤(2):将步骤(1)配好的中药放入到砂锅或搪瓷器皿中,加入水720份,浸泡Ilmin ;
步骤(3):将步 骤(2)浸泡好的中药及药汤用文火煎药至药汤为340份,滤去药渣,装瓶存放。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