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红茶加工方法

  • 专利名称
    红茶加工方法
  • 发明者
    朱桅帆, 朱泽星, 黄赫鹰
  • 公开日
    2012年8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5月9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5月9日
  • 申请人
    桂东县玲珑王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23F3/06GK102630769SQ2012101407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萎凋将鲜茶叶放置鼓风式萎凋槽内进行鲜叶萎凋,厚度以风不吹翻鲜叶为宜,鼓风30分钟停10分钟并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 B.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 C.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分两次进行,一揉时间60分钟,至细胞破坏率90%以上,条索紧卷,茶汁外溢粘附于叶表为宜,静置30分钟后转入二揉,二揉时间30分钟,至茶叶全部紧结成条为宜; D.发酵将揉捻叶解块后装入发酵盘或清洁的蔑筐内,在叶表面加盖一层湿布,放置发酵室内发酵,室内温度为24-26°、湿度为90-95%,当叶温超过35°C时,对茶叶进行翻动,发酵时间8-10小时,发酵程度为80-90%,茶叶散发出花果香时停止发酵; E.初烘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叶倒入单层烘干机进行初烘,采用薄摊、高温快烘方式,温度120°,烘至茶叶含水率40-45%左右下机复揉; F.复揉茶叶初烘后,趁热将茶叶导入揉捻机进行复揉,时间30分钟,待95%以上茶叶成条、条索紧结后下机复烘; G.复烘将复揉后的茶叶解块后导入烘干机进行复烘,温度110-120°,烘至茶叶含水率 20-25% ; H.足干将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低温慢烘,温度80-90°,至茶叶能手捏成末、含水率(5% ; I.摊凉将烘干叶放置蔑盘内进行摊凉至常温; J.分筛将摊凉叶分筛掉其中的碎末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摇青步骤,分4次摇青,时间分别为5分钟、8分钟、10分钟、18分钟,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红茶加工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非仅限于此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红茶加工方法红茶是一种常见的茶叶饮品。传统红茶按制作工艺分为三种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切细红茶。其中,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干燥;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切细红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和干燥。常规红茶加工工艺萎凋时长、发酵偏重、一次揉捻和烘干,容易出现红茶色泽青褐、香气低闷、汤色浑暗、滋味青涩淡薄的品质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生产鲜爽、甜香、橙红明亮的红茶的加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红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萎凋将鲜茶叶放置鼓风式萎凋槽内进行鲜叶萎凋,厚度以风不吹翻鲜叶为宜,鼓风30分钟停10分钟并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 B.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 C.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分两次进行,一揉时间60分钟,至细胞破坏率90%以上,条索紧卷,茶汁外溢粘附于叶表为宜,静置30分钟后转入二揉,二揉时间30分钟,至茶叶全部紧结成条为宜; D.发酵将揉捻叶解块后装入发酵盘或清洁的蔑筐内,在叶表面加盖一层湿布,放置发酵室内发酵,室内温度为24-26°、湿度为90-95%,当叶温超过35°C时,对茶叶进行翻动,发酵时间8-10小时,发酵程度为80-90%,茶叶散发出花果香时停止发酵; E.初烘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叶倒入单层烘干机进行初烘,采用薄摊、高温快烘方式,温度120°,烘至茶叶含水率40-45%左右下机复揉;
F.复揉茶叶初烘后,趁热将茶叶导入揉捻机进行复揉,时间30分钟,待95%以上茶叶成条、条索紧结后下机复烘;
G.复烘将复揉后的茶叶解块后导入烘干机进行复烘,温度110-120°,烘至茶叶含水率 20-25% ;
H.足干将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低温慢烘,温度80-90°,至茶叶能手捏成末、含水率(5% ;
I.摊凉将烘干叶放置蔑盘内进行摊凉至常温;
J.分筛将摊凉叶分筛掉其中的碎末即可。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由于增加了摇青步骤,使鲜叶间相互摩擦,破损鲜叶叶缘组织细胞,通过摇青后的鲜叶内含物有一个化学变化过程,大部分叶缘细胞破碎和损裂,水分发生扩散和渗透,细胞间隙充水,叶硬挺,青草味挥发,加速茶多酚和酶的氧化,促进芳香类物、质的转化形成,促进了红茶鲜爽、甜香品质的形成。由于改变了传统足火干燥工艺,采用两次烘干的方法,形成了茶叶香气甜香高长、滋味鲜美、醇厚、甜爽的品质。由于改自然萎凋为鼓风式萎凋槽内萎凋,萎凋时间缩短一半,既提高了红茶品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出来的红茶比现有的红茶,在色、香、味等方面的品质都有明显的提高。采用感官审评法,即将现有的红茶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出来的红茶分两组对比,按密码审评,项目为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用150ml审评杯,各称茶样3g,沸水冲泡,时间5min。结果发现现有红茶香气低闷、滋味青涩、汤色浑暗、叶底青褐;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出来的红茶香气甜香、滋味浓厚鲜爽、汤色橙红明亮、叶底红黄亮。

实施例一,本发明的红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萎凋将鲜茶叶放置鼓风式萎凋槽内进行鲜叶萎凋,厚度以风不吹翻鲜叶为宜,鼓风30分钟停10分钟并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
B.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分4次摇青,时间分别为5分钟、8分钟、10分钟、18分钟,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
C.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分两次进行,一揉时间60分钟,至细胞破坏率90%以上,条索紧卷,茶汁外溢粘附于叶表为宜,静置30分钟后转入二揉,二揉时间30分钟,至茶叶全部紧结成条为宜;
D.发酵将揉捻叶解块后装入发酵盘或清洁的蔑筐内,在叶表面加盖一层湿布,放置发酵室内发酵,室内温度为24°、湿度为90%,当叶温超过35°C时,对茶叶进行翻动,发酵时间8小时,发酵程度为80%,茶叶散发出花果香时停止发酵;
E.初烘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叶倒入单层烘干机进行初烘,采用薄摊、高温快烘方式,温度120°,烘至茶叶含水率40%下机复揉;
F.复揉茶叶初烘后,趁热将茶叶导入揉捻机进行复揉,时间30分钟,待95%茶叶成条、条索紧结后下机复烘;
G.复烘将复揉后的茶叶解块后导入烘干机进行复烘,温度110°,烘至茶叶含水率
20% ;
H.足干将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低温慢烘,温度80°,至茶叶能手捏成末、含水率5%;
I.摊凉将烘干叶放置蔑盘内进行摊凉至常温;
J.分筛将摊凉叶分筛掉其中的碎末即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红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萎凋将鲜茶叶放置鼓风式萎凋槽内进行鲜叶萎凋,厚度以风不吹翻鲜叶为宜,鼓风30分钟停10分钟并翻动一次,至鲜叶能手握成团、松开不散为宜;
B.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分3次摇青,时间分别为8分钟、10分钟、18分钟,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
C.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分两次进行,一揉时间60分钟,至细胞破坏率90%以上,条索紧卷,茶汁外溢粘附于叶表为宜,静置30分钟后转入二揉,二揉时间30分钟,至茶叶全部紧结成条为宜;
D.发酵将揉捻叶解块后装入发酵盘或清洁的蔑筐内,在叶表面加盖一层湿布,放置发酵室内发酵,室内温度为26°、湿度为95%,当叶温超过35°C时,对茶叶进行翻动,发酵时间10小时,发酵程度为90%,茶叶散发出花果香时停止发酵;
E.初烘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叶倒入单层烘干机进行初烘,采用薄摊、高温快烘方式,温度120°,烘至茶叶含水率45%下机复揉;
F.复揉茶叶初烘后,趁热将茶叶导入揉捻机进行复揉,时间30分钟,待97%以上茶叶成条、条索紧结后下机复烘; G.复烘将复揉后的茶叶解块后导入烘干机进行复烘,温度120°,烘至茶叶含水率
25% ;
H.足干将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低温慢烘,温度90°,至茶叶能手捏成末、含水率3%;
I.摊凉将烘干叶放置蔑盘内进行摊凉至常温;
J.分筛将摊凉叶分筛掉其中的碎末即可。所述摇青步骤,优选分4次摇青,时间分别为5分钟、8分钟、10分钟、18分钟,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当然也可以I次、2次或多次摇青。但是必须要经过摇青步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萎凋将鲜茶叶放置鼓风式萎凋槽内进行鲜叶萎凋;摇青将萎凋叶导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至茶叶由青绿变暗、叶缘有红变、手摸有湿感、青气消失、散发花香为宜;揉捻将摇青后的鲜叶导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发酵将揉捻叶解块后装入发酵盘或清洁的蔑筐内,茶叶散发出花果香时停止发酵;初烘将发酵叶倒入单层烘干机进行初烘;复揉趁热将茶叶导入揉捻机进行复揉;复烘将复揉后的茶叶解块后导入烘干机进行复烘;足干将茶叶放入提香机进行低温慢烘;摊凉将烘干叶放置蔑盘内进行摊凉至常温;分筛将摊凉叶分筛掉其中的碎末即可。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