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小玲, 朱霖龙, 王艳, 姚运仕, 赵利军, 冯忠绪, 田建涛
  • 公开日
    2013年6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28日
  • 申请人
    长安大学
  • 文档编号
    B28C5/16GK203019531SQ2012207469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筒体(I)和设置在下筒体(I)内部的多个螺带搅拌装置(2),所述下筒体(I)的上部连接有与下筒体(I)相连通的中间筒体(3),所述中间筒体(3)内设置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中间筒体(3)的上端设置有盖板(5),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搅拌驱动装置(9),所述搅拌驱动装置(9)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盖板(5)并伸入中间筒体(3),且在伸入中间筒体(3)的部位安装有小齿轮(10);所述盖板(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竖直布设的搅拌输入轴(8),所述搅拌输入轴(8)的下端伸入中间筒体(3),所述搅拌输入轴(8)上安装有与所述小齿轮(10)相啮合的大齿轮(7),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用于向中间筒体(3)内输料的进料口( 5-1),所述下筒体(I)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1-1);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4)、太阳轮(6)和与所述螺带搅拌装置(2)—一对应的多个行星轮(12 ),所述行星架(4 )连接在搅拌输入轴(8 )下端,所述太阳轮(6 )套在搅拌输入轴(8)上且与搅拌输入轴(8)间隙配合,所述太阳轮(6)的上端与中间筒体(3)相连接,所述行星架(4)上设置有与行星轮(12)数量相当的行星轮轴(11),所述行星轮(12)安装在行星轮轴(11)上且与太阳轮(6)相啮合;所述螺带搅拌装置(2)包括两个搅拌臂(2-1),两个所述搅拌臂(2-1)的内侧面均连接有搅拌螺带(2-2 ),两个所述搅拌臂(2-1)的上部通过连接板(2-3 )连接,所述行星轮轴(11)的下端与连接板(2-3 )相连接,所述下筒体(I)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输入轴(8)同轴安装的振动机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15)包括壳体(15-2)、振动轴(15-3)和振动驱动装置(15-1),所述壳体(15_2)位于搅拌输入轴(8)的下方,所述振动轴(15-3)设置在搅拌输入轴(8)内部,所述振动轴(15-3)的下端伸入壳体(15-2)且与壳体(15-2)间隙配合,所述振动轴(15-3)的上端伸出端盖(5)且与振动驱动装置(15-1)相连接;所述振动轴(15-3)伸入壳体(15-2)的部位安装有偏心轴承座一(15-4)和位于偏心轴承座一(15-4)下方的偏心轴承座二( 15-7),所述偏心轴承座一(15-4)与壳体(15-2)内壁通过轴承一(15-5)连接,所述偏心轴承座二(15-7)与壳体(15-2)内壁通过轴承二(I5-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轴(15-3)上设置有用于平衡偏心轴承座一(15-4)和偏心轴承座二( 15-7)的偏心块(15-8),所述偏心块(15-8)位于偏心轴承座一(15-4)和偏心轴承座二(15-7)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承座二(15-7)的偏心距大于偏心轴承座一(15-4)的偏心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块(15-8)与振动轴(15-3)键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刮板机构,多个所述刮板机构均包括连接件(13)和刮板(14),所述连接件(13)的一端与行星架(4)相连接,所述连接件(13)的另一端延伸至螺带搅拌装置(2)与下筒体(I)的内壁之间,所述刮板(14)安装在连接件(13)上且位于连接件(13)与下筒体(I)的内壁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带搅拌装置(2 )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行星轮(12 )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带搅拌装置(2 )和两个所述行星轮(12)均关于搅拌输入轴(8)相对称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下筒体和多个螺带搅拌装置,下筒体的上部连接中间筒体,中间筒体内设置行星齿轮机构;中间筒体的上端设置盖板,盖板上设置搅拌驱动装置;盖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搅拌输入轴;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太阳轮和多个行星轮,行星架连接在搅拌输入轴下端,太阳轮套在搅拌输入轴上,太阳轮的上端与中间筒体相连接,行星架上设置行星轮轴,行星轮安装在行星轮轴;螺带搅拌装置包括两个搅拌臂,两个搅拌臂的内侧面均连接搅拌螺带,两个搅拌臂的上部通过连接板连接,行星轮轴的下端与连接板连接,下筒体内部设置振动机构。该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微观均匀性。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该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微观均匀性,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搅拌效果好、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筒体和设置在下筒体内部的多个螺带搅拌装置,所述下筒体的上部连接有与下筒体相连通的中间筒体,所述中间筒体内设置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中间筒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搅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盖板并伸入中间筒体,且在伸入中间筒体的部位安装有小齿轮;所述盖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竖直布设的搅拌输入轴,所述搅拌输入轴的下端伸入中间筒体,所述搅拌输入轴上安装有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的大齿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向中间筒体内输料的进料口,所述下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太阳轮和与所述螺带搅拌装置一一对应的多个行星轮,所述行星架连接在搅拌输入轴下端,所述太阳轮套在搅拌输入轴上且与搅拌输入轴间隙配合,所述太阳轮的上端与中间筒体相连接,所述行星架上设置有与行星轮数量相当的行星轮轴,所述行星轮安装在行星轮轴上且与太阳轮相啮合;所述螺带搅拌装置包括两个搅拌臂,两个所述搅拌臂的内侧面均连接有搅拌螺带,两个所述搅拌臂的上部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行星轮轴的下端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下筒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输入轴同轴安装的振动机构上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壳体、振动轴和振动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位于搅拌输入轴的下方,所述振动轴设置在搅拌输入轴内部,所述振动轴的下端伸入壳体且与壳体间隙配合,所述振动轴的上端伸出端盖且与振动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振动轴伸入壳体的部位安装有偏心轴承座一和位于偏心轴承座一下方的偏心轴承座二,所述偏心轴承座一与壳体内壁通过轴承一连接,所述偏心轴承座二与壳体内壁通过轴承二连接上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平衡偏心轴承座一和偏心轴承座二的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位于偏心轴承座一和偏心轴承座二之间上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承座二的偏心距大于偏心轴承座一的偏心距上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块与振动轴键连接上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刮板机构,多个所述刮板机构均包括连接件和刮板,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行星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螺带搅拌装置与下筒体的内壁之间,所述刮板安装在连接件上且位于连接件与下筒体的内壁之间上述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带搅拌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行星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带搅拌装置和两个所述行星轮均关于搅拌输入轴相对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2、本实用新型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行星架在搅拌输入轴的带动下旋转,从而连接在行星轮轴上的螺带搅拌装置除了绕行星轮轴自转外还在行星架的带动下绕搅拌输入轴公转,混凝土在既有自转又有公转运动的搅拌螺带的分割、推压、翻滚、向上提升以及向振动机构推进等作用下,混凝土的循环空间增大,颗粒间的相对运动性增强,更易于分散3、本实用新型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振动轴通过两个偏心轴承座和两个轴承将振动传递到壳体上,从而传递到混凝土颗粒上,振动机构可以有效的减小混凝土颗粒间的粘性和内摩擦力,增大了物料颗粒的运动速度,增加其有效碰撞次数,它可以使水泥颗粒处于颤动状态,从而破坏水泥的凝聚团,使水泥颗粒充分均匀分布,并可以净化骨料表面,增加水泥和骨料间的粘结力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刮板机构,使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在工作时,在刮板机构的作用下,将带动附着在下筒体内壁上的混凝土进行翻转,使颗粒间的相对运动性增强,并且可以更好的保证高速、干净的卸料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当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混凝土在振动与螺带搅拌装置强制搅拌的双重作用下,不仅可以达到宏观均匀,而且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微观均匀性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的制作方法混凝土搅拌机是将混凝土配合料搅拌均匀而制成可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专用机械,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及商品混凝土工厂中,是工程施工的必备机械,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搅拌混凝土的质量与效率。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立轴行星式搅拌机叶片结构较复杂、搅拌磨损大,并对骨料粒径有严格的限制。其一般可在很短时间内使所拌混凝土达到宏观上的均匀,但若将搅拌后宏观上均匀的混凝土中的水泥浆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会发现水泥颗粒并没有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有10% 30%的水泥颗粒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形成微小的水泥团,其影响着混凝土和易性、强度以及耐久性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此问题也曾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例如许多人研究搅拌叶片的设计及布置问题,从而通过无死区的反复搅拌以提高混凝土微观上的均匀性,但实验证明其结果并不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0022]I一下筒体;1-1一出料口 ;2—螺带揽拌装置;2-1—搅拌臂;2-2—搅拌螺带;2-3—连接板;3—中间筒体;3-1—挡板;4 一行星架;5—盖板;5-1—进料口;6—太阳轮;7一大齿轮;8—搅拌输入轴;9一搅拌驱动装置;10—小齿轮;11一行星轮轴;12—行星轮;13一连接件;14一刮板;15—振动机构;15-1一振动驱动装置;15-2—壳体;15-3—振动轴;15-4—偏心轴承座一 ;15-5—轴承一 ;15-6—轴承二 ;15~7—偏心轴承座二 ;15-8—偏心块。如图1所示的一种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下筒体I和设置在下筒体I内部的多个螺带搅拌装置2 ,所述下筒体I的上部连接有与下筒体I相连通的中间筒体3,所述中间筒体3内设置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中间筒体3的上端设置有盖板5,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搅拌驱动装置9,所述搅拌驱动装置9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盖板5并伸入中间筒体3,且在伸入中间筒体3的部位安装有小齿轮10 ;所述盖板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竖直布设的搅拌输入轴8,所述搅拌输入轴8的下端伸入中间筒体3,所述搅拌输入轴8上安装有与所述小齿轮10相啮合的大齿轮7,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用于向中间筒体3内输料的进料口 5-1,所述下筒体I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1-1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4、太阳轮6和与所述螺带搅拌装置2 —一对应的多个行星轮12,所述行星架4连接在搅拌输入轴8下端,所述太阳轮6套在搅拌输入轴8上且与搅拌输入轴8间隙配合,所述太阳轮6的上端与中间筒体3相连接,具体的,所述太阳轮6的上端与中间筒体3上部的挡板3-1相连接,所述行星架4上设置有与行星轮12数量相当的行星轮轴11,所述行星轮12安装在行星轮轴11上且与太阳轮6相啮合;所述螺带搅拌装置2包括两个搅拌臂2-1,两个所述搅拌臂2-1的内侧面均连接有搅拌螺带2-2,两个所述搅拌臂2-1的上部通过连接板2-3连接,所述行星轮轴11的下端与连接板2-3相连接,所述下筒体I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输入轴8同轴安装的振动机构15。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驱动装置9包括电机一和减速器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减速器一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减速器一的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通过轴承与盖板5和挡板3-1相连接,所述行星轮轴11通过轴承与行星架4相连接。使用时,当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太阳轮6固定在中间筒体3上静止不动,搅拌驱动装置9带动动力输出轴转动,从而通过小齿轮10带动大齿轮7转动,进而使搅拌输入轴8转动,行星架4在搅拌输入轴8的带动下旋转,从而连接在行星轮轴11上的螺带搅拌装置2除了绕行星轮轴11自转外还在行星架4的带动下绕搅拌输入轴8公转,混凝土在既有自转又有公转运动的搅拌螺带2-2的分割、推压、翻滚、向上提升以及向振动机构15推进等作用下,混凝土的循环空间增大,颗粒间的相对运动性增强,更易于分散。结合图1和图2,所述振动机构15包括壳体15-2、振动轴15_3和振动驱动装置15-1,所述壳体15-2位于搅拌输入轴8的下方,所述振动轴15-3设置在搅拌输入轴8内部,所述振动轴15-3的下端伸入壳体15-2且与壳体15-2间隙配合,所述振动轴15_3的上端伸出端盖5且与振动驱动装置15-1相连接;所述振动轴15-3伸入壳体15-2的部位安装有偏心轴承座一 15-4和位于偏心轴承座一 15-4下方的偏心轴承座二 15-7,所述偏心轴承座一 15-4与壳体15-2内壁通过轴承一 15-5连接,所述偏心轴承座二 15_7与壳体15_2内壁通过轴承二 15-6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驱动装置15-1包括电机二和减速器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减速器二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振动轴15-3与减速器二的输出轴相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振动轴15-3上设置有用于平衡偏心轴承座一 15-4和偏心轴承座二 15-7的偏心块15-8,所述偏心块15-8位于偏心轴承座一 15_4和偏心轴承座二 15_7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做法是,所述偏心轴承座二 15-7的偏心距大于偏心轴承座一15-4的偏心距,通常,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下筒体I下部的混凝土要多于下筒体I上部的混凝土,这样通过偏心距较大的偏心轴承座二 15-7能够对位于下筒体I下部的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振动。所述偏心块15-8与振动轴15-3键连接。所述振动机构15工作时,当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振动轴15-3通过偏心轴承座一15-4和轴承一 15-5以及偏心轴承座二 15-7和轴承二 15_6将振动传递到壳体15_2上,从而传递到混凝土颗粒上,振动机构15可以有效的减小混凝土颗粒间的粘性和内摩擦力,增大了物料颗粒的运动速度,增加其有效碰撞次数,它可以使水泥颗粒处于颤动状态,从而破坏水泥的凝聚团,使水泥颗粒充分均匀分布,并可以净化骨料表面,增加水泥和骨料间的粘结力。当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混凝土在振动与螺带搅拌装置2强制搅拌的双重作用下,不仅可以达到宏观均匀,而且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微观均匀性。如图1所述,该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还包括多个刮板机构,多个所述刮板机构均包括连接件13和刮板14,所述连接件13的一端与行星架4相连接,所述连接件13的另一端延伸至螺带搅拌装置2与下筒体I的内壁之间,所述刮板14安装在连接件13上且位于连接件13与下筒体I的内壁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刮板机构,使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在工作时,在刮板机构的作用下,将带动附着在下筒体I内壁上的混凝土进行翻转,使颗粒间的相对运动性增强,并且可以更好的保证高速、干净的卸料。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做法是,所述螺带搅拌装置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行星轮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带搅拌装置2和两个所述行星轮12均关于搅拌输入轴8相对称。当采用两个螺带搅拌装置2和两个行星轮12时,使得该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的使用效果及混凝土的容量达到最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