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植入性分流管及置入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植入性分流管及置入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扬
  • 公开日
    2007年1月31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2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2月28日
  • 申请人
    张扬
  • 文档编号
    A61F2/02GK2862982SQ2005201469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心管,在所述中心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支撑部,所述上、下支撑部与所述中心管为一体结构,所述上、下支撑部为对应设置,所述上、下支撑部对合时,所述上支撑部上表面到所述下支撑部下表面之间的宽度等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支撑部为对应设置的两个半管,所述上、下支撑部对合时,所述上、下支撑部形成与中心管直径相同的直形延伸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支撑部为对应设置的两个管,所述上、下支撑部对合时,所述上、下支撑部形成宽度与中心管直径相同的直形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左、右两侧的支撑部长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和支撑部为医用硅胶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的纵向横截面为椭圆形7.置入权利要求1-6中任一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轴、滑动部和握持部,所述中轴的后部固定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滑动部由前管和后管组成,所述前管和后管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在后管的下方设有扳动钮,所述滑动部的前管和后管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中轴上,所述中轴的前端与滑动部前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分流管对合状态下的长度,在所述滑动部前管的管外壁上设置有增厚部,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滑动部的后端的结合处设置有弹簧,在所述中轴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分流管支撑部的对合面相配合的定位片,在所述中轴的末端设置有调整旋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轴上设置有刻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上的刻度为两处,分别位于滑动部前管末端外和后管前端内对应的中轴上1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轴为实心柱体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套医疗器械,特别设计一种用于治疗脊髓空洞症和髓内囊肿的腔内液蛛网膜下腔分流的植入性分流管,以及置入该分流管所使用的配套置入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入性分流管,其包括中心管,在所述中心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等长的上、下两个支撑部,所述上、下支撑部与中心管为一体结构,所述上、下支撑部为对应设置的两个半管或管,所述上、下支撑部对合时,形成宽度与中心管外径相同的直形延伸。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其包括中轴、滑动部和握持部,所述中轴的后部固定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中轴上,所述中轴的前端与所述滑动部前管的前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分流管对合状态下的长度,在所述滑动部的后端与握持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过去手术创伤大、分流管固定困难、操作繁琐的问题,使患者愈后效果更好。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植入性分流管及置入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的制作方法在对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中,部分脊髓空洞症和脊髓髓内囊肿患者需行脊髓空洞和髓内囊肿的腔内液蛛网膜下腔分流手术,目前没有专用于此目的的分流管和专门用于安放分流管的手术器械,对于此中治疗,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借用其它的植入性材料裁剪成短直管来使用,其操作过程大体为a、修剪短直管并于其上栓线;b、在脊髓上造口;c、将短直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内;d、将短直管之一端插入脊髓空洞或囊肿腔内,另一端保留在蛛网膜下腔;e、将管上的栓线缝合固定于脊髓软膜或硬膜。这种现场操作不仅操作比较繁琐,分流管的固定比较困难,延长手术时间,而且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口,同时会对脊髓造成损伤,影响愈后效果。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创口和脊髓损伤、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分流管,以及置入该分流管所使用的配套置入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入性分流管,其包括中心管,在所述中心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支撑部,所述上、下支撑部与所述中心管为一体结构,所述上、下支撑部为对应设置,所述上、下支撑部对合时,所述上支撑部上表面到所述下支撑部下表面之间的宽度等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径。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上、下支撑部可以为对应设置的两个半管,所述上、下支撑部对合时,形成与中心管外径相同的直形延伸管。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上、下支撑部可以为对应设置的两个管,所述上、下支撑部对合时,形成宽度与中心管外径相同的直形延伸。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中心管左、右两侧的支撑部可以长度相同。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的中心管和支撑部可以为医用硅胶制成。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的中心管的纵向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
置入上述任一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包括中轴、滑动部和握持部,所述中轴的后部固定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滑动部由前管和后管组成,所述前管和后管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在后管的下方设有扳动钮,所述滑动部的前管和后管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中轴上,所述中轴的前端与滑动部前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分流管对合状态下的长度,在所述滑动部前管的管外壁上设置有增厚部,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滑动部的后端的结合处设置有弹簧,在所述中轴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分流管支撑部的对合面相配合的定位片,在所述中轴的末端设置有调整旋钮。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在所述中轴上可以设置有刻度。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所述中轴上的刻度可以为两处,分别位于滑动部前管末端外和后管前端内对应的中轴上。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所述的中轴为实心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由于在分流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下支撑部,上、下支撑部为对应设置的两个半管或管,在安装的时候,将上、下两个半管或管对合起来,这时,上、下两个支撑部形成宽度与中心管直径相同的直形延伸,在配套置入器的配合下,可以方便的将该分流管置入需要分流的脊髓空洞或髓内囊肿的腔内和蛛网膜下腔内,而在分流管进入脊髓空洞或髓内囊肿的腔内和蛛网膜下腔内后,分流管呈现原始状态,支撑部可以支撑在脊髓空洞或髓内囊肿的腔内和蛛网膜下腔内,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从而保证分流管不会脱离。与植入性分流管配合使用的配套置入器,可以方便的配合将分流管准确的放置于分流部位,分流管与配套置入器的配合使用,克服了过去手术创伤大、分流管固定困难、操作繁琐的问题,使患者愈后效果更好。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自然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支撑部为半管时自然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对合状态下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支撑部为管状时自然状态下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支撑部为管状时对合状态下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中轴的主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中轴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滑动部主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握持部的主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及前端安置植入性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植入性分流管的中心管;2为植入性分流管的上支撑部;3为植入性分流管的下支撑部;4为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的中轴;5为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的滑动部;6为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的握持部;7为置入器中轴前端的定位片;8为置入器中轴后端的调整旋钮;9为置入器滑动部的前管;10为置入器滑动部的后管;11为置入器滑动部前管和后管的连接部;12为置入器滑动部前管上的增厚部;13为置入器滑动部后管上的扳动钮;14为置入器握持部上的弹簧;15为置入器中轴上的刻度。

实施方式一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包括中心管1,在中心管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等长的上支撑部2和下支撑部3,上支撑部2、下支撑部3和中心管1为一体结构,所述上、下支撑部为对应设置的两个半管,上支撑部2和下支撑部3对合时,上支撑部2和下支撑部3形成与中心管外径相同的延伸管,其中,中心管1左、右两侧的上、下支撑部长度相同,在实际使用中,中心管1和上支撑部2和下支撑部3可以用医用硅胶制成。
实施方式二如图1、3、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包括中心管1,在中心管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等长的上支撑部2和下支撑部3,上支撑部2、下支撑部3和中心管1为一体结构,所述上、下支撑部为对应设置的两个管,上支撑部2和下支撑部3对合时,上支撑部2和下支撑部3形成宽度与中心管外径相同的直形延伸,其中,中心管1左、右两侧的上、下支撑部长度相同,在实际使用中,中心管1和上支撑部2和下支撑部3可以用医用硅胶制成。
如图6-10所示,安置植入性分流管所使用的配套置入器,其包括中轴4、滑动部5和握持部6,中轴4为实心柱体,中轴4的后部固定于握持部6,在中轴4的前端设有与分流管支撑片的对合面相配合的定位片7,在中轴4的末端设置有调整旋钮8。滑动部5由前管9和后管10组成,前管9和后管10之间通过连接部11连接,在前管7的管外壁上设置有增厚部12,在后管8的下方设有扳动钮13。滑动部5的前管9和后管10可滑动的穿设在中轴4上,中轴4的前端与滑动部5前管9的前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分流管对合状态下的长度,在滑动部5的后端与握持部6之间设置有弹簧14。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如下手术经半椎板或椎板锁孔入路,切开硬膜和蛛网膜并悬吊。按手术时脊髓长轴方向与术者手的相对位置,通过旋转旋钮8调整置入器中轴4的定位片7的指向,将分流管的上、下支撑部2、3对合成如图3示直形后,正好放入置入器上滑动部5的前管9内,如图10所示。在脊髓上造口后,将置入器前端经造口处进入脊髓空洞或囊肿腔内,注意勿使用暴力超过增厚部12,扣动扳动钮13,滑动部5向后滑动,位于前管9内的分流管被释放出来,分流管两端的上、下支撑部2、3在脊髓空洞或髓内囊肿的腔内和蛛网膜下腔内先后复位至如图1的自然状态,将分流管限制于脊髓上,缝合蛛网膜和硬膜,分流管安装成功。
为了了解在置入的过程中,分流管释放的具体位置,可以在中轴4上设置有刻度15,通过判断滑动部5在中轴4上滑行过的相对位置,掌握分流管的释放进度。
增厚部12限制滑动部前管9进入脊髓的深度,增厚部12的前端对应于以对合状态安装于滑动部前管9内的分流管中心管的中后部,以便分流管两端的上、下支撑部的自由撑开。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