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兰
  • 公开日
    2006年7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6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6月30日
  • 申请人
    张兰
  • 文档编号
    A61M39/00GK2798982SQ2005200346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为中空的导管(1),导管(1)前端封闭或设有开口(3),尾端设有连接口(5),其特征在于置入体内的部分设有与导管(1)的管道相通的侧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1)尾端设有橡皮帽(6)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1)内置有管芯(2),管芯(2)的前端为锋利的尖端(7),并置于导管(1)的开口(3)的外面,管芯(2)的尾段融入橡皮帽(6)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1)的长度范围为100~500mm,直径为1~5mm,导管(1)上刻有长度标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其特征在于侧孔(4)设置在导管(1)置入体内部分,侧孔数量2~20个,间隔距离10~50mm,侧孔方向、大小不限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内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为中空的导管(1),导管(1)前端封闭或设有开口(3),尾端设有连接口(5)和橡皮帽(6),其特征在于置入体内的部分设有与导管(1)的管道相通的侧孔(4)。导管(1)内还可置有管芯(2),管芯(2)的前端为锋利的尖端(7),并置于导管(1)的开口(3)的外面,管芯(2)的尾段融入橡皮帽(6)中。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麻醉药物同时达到体内多层组织和关节腔内,并且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等优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的制作方法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已逐渐被临床接受,目前自控镇痛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即微量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将局麻药物持续微量的灌注于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的传导而起到镇痛作用,另一种是微量泵与输液通道连接,将镇痛药物持续微量输入静脉(PCIA)或皮下组织(PCSA),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起到镇痛作用。在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实施静脉或皮下自控镇痛的患者常常发生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且限制患者的活动,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甚至难以忍受而拒绝继续镇痛治疗。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但操作复杂,危险性较高,存在感染导致截瘫等严重后果的危险,只能在短时间内使用,不宜较长时间使用。因此目前的自控镇痛方法尚不能有效解决某些手术(如关节手术)病人早期和长时间功能锻炼所遭遇的疼痛问题,从而影响这类手术的术后康复及治疗效果。术后区域性自控镇痛是将麻醉药物灌注于手术区域,可避免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又可避免硬膜外感染导致严重后果的危险,从而延长镇痛时间,并且不影响病人活动,甚至可用于门诊手术病人。因此,术后区域性自控镇痛将是未来术后镇痛的一个发展方向。现有技术中,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多为单孔导管,药物只能局限于一个地方,难以同时达到体内多层组织和关节腔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能使麻醉药物同时达到体内多层组织和关节腔内,并且置入体内时操作方便,创伤小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为中空的导管(1),导管(1)前端封闭或设有开口(3),尾端设有连接口(5),其特征在于置入体内的部分设有与导管(1)的管道相通的侧孔(4)。上述方案中,导管(1)尾端设有橡皮帽(6)。上述方案中,导管(1)内置有管芯(2),管芯(2)的前端为锋利的尖端(7),并置于导管(1)的开口(3)的外面,管芯(2)的尾段融入橡皮帽(6)中。
上述方案中,导管(1)的长度范围为100~500mm,直径为1~5mm,导管(1)上刻有长度标志。
上述方案中,侧孔(4)设置在导管(1)置入体内部分,侧孔数量2~20个,间隔距离10~50mm,侧孔方向、大小不限。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留置体内的多侧孔医用毛细导管,为满足需要设计几种不同长度、不同侧孔数量的导管类型,根据导管内液体流速设计出每个侧孔的方向及各侧孔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的液体流速时各侧孔流量基本相同的条件。导管侧孔端可埋置于手术区域,如手术切口下方、关节腔内外、骨膜等部位,微量泵与导管接口连接,镇痛药物持续微量通过导管侧孔灌注于体内多层组织和关节腔内,产生局部镇痛作用。并且内带有一根前端类似针头的管芯的导管,可自行穿破皮肤进入体内,不带管芯的导管可通过皮肤引导针进入皮肤。导管置入体内创伤小,操作方便,利用导管的多孔特点可将麻醉药物同时灌注到关节腔内、外和手术切口处等多处,以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麻醉药物同时达到体内多层组织和关节腔内,并且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等优点。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中1导管;2管芯;3开口;4侧孔;5连接口;6橡皮帽;7管芯尖端。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由导管(1)和管芯(2)组成,管芯(2)置于导管(1)内;导管(1)前端设有开口(3),置入体内的部分设有与导管(1)的管道相通的侧孔(4),尾端设有连接口(5)和橡皮帽(6)。管芯(2)的前端为锋利的尖端(7),并置于导管(1)的开口(3)的外面,管芯(2)的尾段融入橡皮帽(6)中。导管(1)的长度为100mm,直径为1mm,导管上刻有长度标志。
侧孔(4)设置在导管(1)置入体内部分的任意位置,数量为4个,间隔距离10mm,大小不限。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的导管(1)长度为500mm,直径为5mm,侧孔数量20个,间隔距离15mm,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的导管(1)长度为250mm,直径为3mm,侧孔数量2个,间隔距离50mm,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的导管(1)长度为100mm,直径为5mm,侧孔数量3个,间隔距离20mm,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为中空的导管(1),导管(1)前端封闭没有开口,导管(1)置入体内的部分设有与导管(1)的管道相通的侧孔(4),尾端设有连接口(5)。导管(1)的长度为500mm,直径为1mm,导管上刻有长度标志。
侧孔(4)设置在导管(1)置入体内部分的任意位置,侧孔数量10个,间隔距离25mm,大小不限。
实施例六本实施例的体内置入式镇痛导管为中空的导管(1),导管(1)前端设有开口(3),导管(1)置入体内的部分设有与导管(1)的管道相通的侧孔(4),尾端设有连接口(5)和橡皮帽(6)。导管(1)的长度为300mm,直径为2mm,导管上刻有长度标志。
侧孔(4)设置在导管(1)置入体内部分的任意位置,侧孔数量15个,间隔距离10mm,大小不限。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