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玮
  • 公开日
    2014年7月30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5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5月21日
  • 申请人
    李玮
  • 文档编号
    A61P1/16GK103948763SQ20141021424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5-60g,白术10-40g,败酱草10-60g,茵陈10_45g,大腹皮10_50g,白花蛇舌草15_60g,土元10-30g,猫人参 15-60g,金铃子 10_50g,海蛤壳 10_40g,五爪龙 15_60g,土黄连 10_60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40g,白术40g,败酱草30g,茵陈30g,大腹皮20g,白花蛇舌草40g,土元30g,猫人参30g,金铃子20g,海蛤壳10g,五爪龙30 g,土黄连30g
  •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5-60g,白术10-40g,败酱草10-60g,茵陈10-45g,大腹皮10-50g,白花蛇舌草15-60g,土元10-30g,猫人参15-60g,金铃子10-50g,海蛤壳10-40g,五爪龙15-60g,土黄连10-60g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肝病疗效显著,见效快,治愈率高,对321例肝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治愈227例,有效68例,无效26例,治愈率71%,总有效率92%,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专利说明】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
  • 发明内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0002]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毒性肝炎、遗传性疾病以及其它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乙肝病毒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疾病,据统计全球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人数超过2.8亿,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区,目前有现症的慢性乙型肝炎约3000万人,每年国内死于乙肝后肝硬化者有40万人。[0003]肝病的表现是很隐晦的,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常见症状有胀痛或不适、恶心、厌油腻、食后胀满或有黄疸、口干、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或有低烧、头昏耳鸣、面色萎黄无华等。如果是肝硬化,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有腹水、腹壁血管突出、周身水肿、尿少、肝掌、蜘蛛痣,严重者还可能大出血。[0004]中医理论认为:人 的气血贵在流通,一有壅滞将丛生百病。人的健康状态即是"通"的状态,"通"是机体阴阳平衡的前提,只有在"通"的状态下,机体的阴阳五行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生克制化,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自动调整,以保持机体动态的阴阳平衡。肝主疏泄,性喜条达,疏即疏通、疏导、疏畅,泄即宣泄,含有疏通畅达之义,以通为要;肝脏内有密集的管道系统,如血管、胆管、淋巴管以及无形的经络,各自纵横交织密集如网,而各种管道皆以通为顺。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的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5-60g,白术10-40g,败酱草10-60g,茵陈10_45g,大腹皮10-50g,白花蛇舌草15-60g,土元10-30g,猫人参15_60g,金铃子10_50g,海蛤壳10_40g,五爪龙 15_60g, 土黄连 10_60g。
[0007]优选的,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40g,白术40g,败酱草30g,茵陈30g,大腹皮20g,白花蛇舌草40g,土元30g,猫人参30g,金铃子20g,海蛤壳IOg,五爪龙30g, 土黄连30g。
[0008]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0009]黄苗,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0010]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湾,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0011]败酱草,性凉,味辛、苦。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败酱有抗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炎症消退和毛细胆管疏通作用,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作用.[0012]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0013]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0014]白花蛇舌草,味苦、淡,性寒,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主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 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擅长治疗多种癌肿。
[0015]土元,咸,寒,有小毒。归肝经。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0016]猫人参,苦、潘,凉,归肝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0017]金铃子,苦,寒,归肝、小肠、膀胱经,舒肝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0018]海蛤壳,咸、平,归心、肾经,清热,利水,化痰,软坚。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
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
[0019]五爪龙,苦酸、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咽喉肿痛、疖肿、痈疽、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0020]土黄连,味苦,性平,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排除肝脏毒素,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002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肝病疗效显著,见效快,治愈率高,对321例肝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治愈227例,有效68例,无效26例,治愈率71 %,总有效率92%,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0022]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实施例1
[0024]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5g,白术30g,败酱草50g,茵陈45g,大腹皮10g,白花蛇舌草60g,土元20g,猫人参15g,金铃子50g,海蛤壳30g,五爪龙15g, 土黄连60g。
[0025]实施例2
[0026]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40g,白术40g,败酱草30g,茵陈30g,大腹皮20g,白花蛇舌草40g,土元30g,猫人参30g,金铃子20g,海蛤壳IOg,五爪龙30g, 土黄连30g。
[0027]实施例3[0028]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60g,白术20g,败酱草10g,茵陈20g,大腹皮40g,白花蛇舌草30g,土元10g,猫人参50g,金铃子30g,海蛤壳20g,五爪龙60g, 土黄连40g。
[0029]实施例4
[0030]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30g,白术10g,败酱草60g,茵陈10g,大腹皮50g,白花蛇舌草15g,土元20g,猫人参60g,金铃子10g,海蛤壳40g,五爪龙50g, 土黄连10g。
[0031]方中,黄芪、白术健脾利水益气;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改善肝细胞功能: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大腹皮行气,破结,导滞,以消涨满;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土元破血逐瘀,消涨止痛;猫人参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金铃子疏泄肝热,行气止痛;海蛤壳清热,利水,化痰,软坚;五爪龙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土黄莲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
[0032]利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321例肝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果如下:
[0033]临床病症: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脂肪肝,酒精肝。
[0034]疗效判断标准:
[0035]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0036]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
[0037]无效:临床症状加重或未见好转。
[0038]321例肝病患者中,治愈227例,有效68例,无效26例,治愈率71 %,总有效率92%,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0039]典型病例I
[0040]李**,男,68岁,主诉腹胀,胁疼,口苦,面黄,浮肿,尿赤,大便溏,观其舌质红,苔黄腻,面色萎黄,诊其脉象弦细数。诊断为鼓胀,系湿热内蕴之证,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此方加减治疗,10天后腹胀、胁疼消失,食欲增加,其他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继守本方随证加减治疗,I个月后痊愈出院,疗效可靠。
[0041]典型病例2
[0042]赵**,女45岁,患者胀腹、恶心,当地医生检查乙肝大三阳,在当地县医院治疗无明显好转前来就诊,就诊时患者肝区疼痛明显、面部和眼睛黄色、浑身无力力、厌食、消瘦、腹部膨隆、尿少,全身黄染。检查:肝功AST/ALT:104/60u/UTBil/DBil:311.7/196.9umol/L、TP61g/L、ALB19g/L、A/G0.45g/L、PT22.1s, B超肝硬化失代偿、少量腹水出现,诊断为乙肝大三阳、肝硬化、腹水。用此方加减治疗,一星期后患者腹水消失,两个月后,患者肝硬化实现了逆转;三个月后,患者肝功恢复正常,e抗原、HBV-DNA转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