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智能导盲杖的制作方法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全社会越来越关爱残疾人。用于盲人的导盲设备也越来越多。经过实地测试,发现这些导盲设备或者不能与盲人同步,或者对地形要求过高,或者不能探测地面是否有水,盲人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盲杖,它可以探测前方、左方和右方是否有障碍物和地面是否有积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智能导盲杖,含有一由单片机、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传感器组成的障碍检测报警电路,一地面积水报警电路;在障碍检测报警电路中,左红外线发射电路、右红外线发射电路分别与单片机口PD2、PD3相连,红外线接收传感器电路与单片机I/O口PE4相连;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传感器安装在导盲杖下端,地面积水报警电路的测水电极安装导盲杖底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集成单片机检测报警电路和简明的三极管积水报警电路,可以探测前方、左方和右方的障碍物以及地面积水,并发出报警,所以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优点。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3为地面积水探测报警电路图,附图4为单片机检测报警电路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
及其原理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如图4示,所述多功能智能导盲杖含有一由单片机12、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传感器组成的障碍检测报警电路,一地面积水报警电路;在障碍检测报警电路中,左红外线发射电路1、右红外线发射电路2分别与单片机口PD2、PD3口相连,红外线接收传感器电路3与单片机I/O口PE4相连。如图1、2示,红外线发射器1、2及红外线接收传感器安装在导盲杖下端,地面积水报警电路的测水电极4安装导盲杖底部。图3中,地面积水报警电路包括一个测水电极4及一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由NPN三极管5和PNP三极管6及电阻7构成二级放大电路,三极管6的集电极上接有蜂鸣器9。导盲杖外层贴有夜视反光贴层。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使用者开启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碰到前方、左方或者右方的障碍物时,会反射到红外线接收传感器,单片机接收到此信号后,作出判断并驱动蜂鸣器发声,提醒使用者。当地面积水测水电极探测到地面有积水时,电极电阻下降,通过地面积水报警电路驱动蜂鸣器发声。当地面有积水时,测水电极电阻变小,三极管5的偏流电阻会减小,基极电流增加,从而使三极管6导通,驱动蜂鸣器6发声。
导盲杖底部安装测水电极,将电极接入地面积水报警电路,并将地面积水报警电路封装入导盲杖上部的控制芯片盒11内。图1、2中标号10为导盲杖握把。
智能导盲杖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吴兴利, 崔世钢鲍文胜葛雪华, 裴静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付建和刘国清邹剑寒邹剑寒邹剑寒
专利相关信息
-
丁永生叶铭茹, 梁文广P·马赫奈恩, P-Y·塞托扬特彭南辉, 武永华欧阳玮, 毛定杰于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