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骨科牵引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骨科牵引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栾克东, 桂承立
  • 公开日
    2007年1月24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9月29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9月29日
  • 申请人
    栾克东
  • 文档编号
    A61F5/042GK2860372SQ2005200877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是由两块侧板、一根牵引针、一根对抗牵引针、一条弹力筋组成,在每块侧板的两端上对称地有牵引孔,在每个侧板中间有一滑动槽,滑动槽中穿有一根牵引针,弹力筋穿过另一端的牵引孔,套在牵引针的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孔为螺丝孔,该螺丝孔中穿过一根支撑螺丝棍,弹力筋套在该支撑螺丝棍的两端和牵引针的两端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为骨科牵引装置,主要用于治疗指骨、尺桡骨、肱骨等骨折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牵引装置,由两块侧板、一根牵引针、一根对抗牵引针、一条弹力筋组成,在每块侧板的两端上对称地有牵引孔,在每个侧板中间有一滑动槽,滑动槽中穿有一根牵引针,弹力筋穿过另一端的牵引孔,套在牵引针的两端。解决了在上肢骨折治疗中对抗牵引无法使用的问题,使指骨、尺桡骨、肱骨等骨折的患者,在牵引的同时,关节仍能屈伸锻炼,促进骨折愈合。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减少病人痛苦,治疗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骨科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目前,牵引为治疗下肢骨折的一种传统方法,但是对于上肢骨折,由于对抗牵引问题难以解决,临床多采用内固定或外固定。内固定使患者要经受再次创伤,而且手术会破坏血供和剥离骨膜,影响了骨折的愈合,外固定会经常出现骨折不稳定、重叠移位、侧方移位,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方便的骨科牵引装置,使指骨、尺桡骨、肱骨等骨折的患者,在牵引的同时,关节仍能屈伸锻炼,促进关节活动和骨胳愈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骨科牵引装置,由两块侧板、一根牵引针、一根对抗牵引针、一条弹力筋组成,在每块侧板的两端上对称地有牵引孔,在每个侧板中间有一滑动槽,滑动槽中穿有一根牵引针,弹力筋穿过另一端的牵引孔,套在牵引针的两端。这样,将骨折面两端的上肢分别用胶布或纱布固定在对抗牵引针和牵引针上,在弹力筋的作用下对骨折处构成了一个简易的牵引装置。考虑到有时牵引装置需要相对稳定,可将四个牵引孔做成螺丝孔,对抗牵引针做成螺丝棍,并且在另一端牵引孔中增加一个支撑螺丝棍,以便于调节牵引装置的宽度和稳定牵引装置。本实用新型可用来治疗指骨、肱骨,尺桡骨等骨折,它的优点是1、构造简单,制作成本低2、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通过动静结合,能防止关节僵直,促进骨折愈合。3、减少病人痛苦,治疗时间短,费用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正视图。
图中,1.牵引孔,2.弹力筋,3.牵引针,4.侧板,5.滑动槽,6.对抗牵引针,7.牵引孔,8.支撑螺丝棍。
实施例实施例1以指骨骨折为例。常规消毒铺单,指神经阻滞麻醉,在手指的侧面中线,从指骨骨折外的近端穿过一根对抗牵引针(6),指骨骨折处远端穿过一根牵引针(3),两针平行。将指骨骨折处近端的对抗牵引针(6)穿进侧板(4)的牵引孔(7),指骨骨折处远端的牵引针(3)穿进侧板(4)的滑动槽(5)。在另一端用同样的方法装上另一侧板(4),用胶布或螺母固定牵引针(3)的两端,以防牵引架向外滑脱。若手术后需要关节活动,侧板(4)与手指之间留一定的间隙,以使关节活动时侧板(4)能够旋转。若手术后关节不宜活动,用绷带或胶布缠绕固定侧板(4),在牵引的同时,还可起到外固定的作用。指骨骨折处远端的牵引针(3)与侧板(4)末端之间连接弹力筋(2),利用弹力筋(2)拉伸后的拉力起到牵引的作用,弹力筋(2)的拉力使指骨骨折处远端的牵引针(3)沿着滑动槽(5)向远端牵引;同时拉力作用于侧板(4)的远端,传导至指骨骨折处近端的对抗牵引针(6)上,产生对抗牵引,即双向牵引(若为跨关节牵引,通过侧板(4)在骨折近端的对抗牵引针(6)上的旋转,远端的牵引针(3)在滑动槽(5)中滑动,使关节活动得以完成)。关节活动时,要克服牵引力,侧板(4)旋转的摩擦阻力、牵引针(3)滑动的摩擦阻力,使关节功能锻炼得以加强。
实施例2见图1和图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增加一根支撑螺丝棍(8),四个牵引孔(1)实际上为螺丝孔,对抗牵引针(6)也为螺丝棍。使用时,对抗牵引针(6)和支撑螺丝棍(8)分别穿到两端的牵引孔(1)中,弹力筋(2)挂在牵引针针(3)和支撑螺丝棍(8)的两端,该牵引装置由于螺丝棍和螺丝的配合,可使得整个装置相对稳定。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