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叶锦熙, 郑义雄, 谢新结
  • 公开日
    2014年10月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3月6日
  • 优先权日
    2013年8月27日
  • 申请人
    台湾绿藻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C12R1/89GK203866317SQ20142009956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包括有一本体、一藻液管、一蒸汽管、一第一 膨胀室与一第二膨胀室,该本体具有一内空间,该内空间的末端连通该第一膨胀室,该本体 接近所述内空间前端的位置设有连通该内空间的蒸汽入口;该藻液管具有一内空间,该内 空间的末端形成为锥状的出口,接近该内空间前端连通一藻液入口,该藻液管系穿设于所 述本体之内空间,且该出口接近所述本体的通道;该蒸汽管的末端形成为锥状的喷嘴,且该 喷嘴接近所述藻液管之出口,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膨胀室连通一压缩破裂管,该压缩破裂管具有有一输出通道,该输出通道设有 一螺旋杆,该压缩破裂管则连通一第二膨胀室,该第二膨胀室的上方设有抽风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螺旋杆是平行于 该压缩破裂管的输出通道轴向而固定地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螺旋杆具有双螺 旋沟槽4. 一种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在一高压破裂装置的一输出口 连通一压缩破裂管,该压缩破裂管具有有一输出通道,该输出通道设有一螺旋杆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螺旋杆具有双螺 旋沟槽
  •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坏绿藻细胞壁的装置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其包括有一本体﹑一藻液管﹑一蒸汽管﹑一第一膨胀室与一第二膨胀室,该第一膨胀室连通一压缩破裂管,该压缩破裂管具有有一输出通道,该输出通道设有一螺旋杆,该压缩破裂管则连通一第二膨胀室,该第二膨胀室的上方设有抽风管。该结构除了利用瞬间的压力让绿藻细胞壁在短时间之内产生细小的裂孔,使得绿藻细胞壁破裂时不会让绿藻的细胞质受损及所含的营养素氧化之外,还进一步结合了压缩破坏结构,使得细胞壁得以破裂出更大且更多开口,让营养素得以更容易释放,让营养素得以更容易释放被人体吸收。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制造方法 [0002] 有"绿色血球"之称的天然绿藻,是不具运动性的单细胞植物,亦即是一个细胞即 形成一个生命个体,其大小是与人类红血球略近似的一种生物。根据植物学上的分类,绿藻 属于绿藻纲,绿球藻目,原球藻科之绿藻属,是一球状单细胞体的淡水藻类,形状是球形或 椭圆形,直径2-8μ。绿藻的光合效率也比其他植物快数十倍,同样土地面积所产生的营 养价值比小麦大出60倍以上,所含叶绿素远比其他植物丰富。同时,绿藻也具备其它光合 作用植物所没有的特殊分裂结构,刚出生的绿藻从水中吸收营养而慢慢成长,而成熟的母 细胞却只需一天即可完成分裂成4个新细胞,像这样快速的繁殖,也就是其含有多量特殊 生长激素(可称之为植物性胎盘素)的缘故。 [0003] 绿藻是单细胞的微藻,所有的养分都被由纤维素所组成的细胞壁保护,因此人体 是不易吸收未经特殊处理的绿藻养分,而人体对经传统的处理方法的绿藻消化吸收率也只 有40到50%。 [0004] -般的绿藻制造商会使用DynaMiller法来打破绿藻细胞壁,而DynaMiller 法是在绿藻干燥前,使用细小的玻璃球来磨碎绿藻细胞壁,所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玻璃珠 的残骸容易留在绿藻当中,而且会把绿藻的细胞质打破,使营养素易被氧化,换言之,Dyna Miller法虽然可以打破绿藻的细胞壁,提高人体的消化吸收率,但是却破坏了绿藻所含有 的部分营养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坏绿藻细胞壁的装置,其是可以将绿藻细胞壁 更进一步破裂,因此增加细胞更大且更多破裂口,以更好地释放营养成分的高压破裂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包括有:一本体、一 藻液管、一蒸汽管、一第一膨胀室与一第二膨胀室,该本体具有一内空间,该内空间的末 端连通该第一膨胀室,该本体接近所述内空间前端的位置设有连通该内空间的蒸汽入口; 该藻液管具有一内空间,该内空间的末端形成为锥状的出口,接近该内空间前端连通一藻 液入口,该藻液管是穿设于所述本体之内空间,且该出口接近所述本体的通道;该蒸汽管的 末端形成为锥状的喷嘴,且该喷嘴接近所述藻液管之出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膨胀室连通 一压缩破裂管,该压缩破裂管具有有一输出通道,该输出通道设有一螺旋杆,该压缩破裂管 则连通一第二膨胀室,该第二膨胀室的上方设有抽风管。
[0007] 所述螺旋杆是平行于该压缩破裂管的输出通道轴向而固定地设置。
[0008] 所述螺旋杆具有双螺旋沟槽。
[0009] -种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它是在一高压破裂装置的一输出口连通一压缩 破裂管,该压缩破裂管具有有一输出通道,该输出通道设有一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具有双螺 旋沟槽。
[001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压破裂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除了利用瞬间的压力让绿藻 细胞壁在短时间之内产生细小的裂孔,使得绿藻细胞壁破裂时不会让绿藻的细胞质受损及 所含的营养素氧化之外,还进一步结合了压缩破坏结构,使得细胞壁得以破裂出更大且更 多开口,让营养素得以更容易释放,让营养素得以更容易释放被人体吸收。
[0011]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用来破坏绿藻细胞壁的装置改良结构,是将一蒸汽 管穿入一藻液管内,再将藻液管穿入一本体的内空间;液态绿藻被导入该藻液管内时,与经 由蒸汽管喷出的蒸汽混合,然后再与从本体导入的蒸汽混合后喷入第一膨胀室,在适当的 温度下进行第一次膨胀,使绿藻的细胞壁爆裂,而后将液态绿藻输送进入第二膨胀室,在适 当温度下进行第二次膨胀,让绿藻细胞壁进一步爆裂,爆裂细胞壁后的绿藻液则进一步被 输送通过一压缩破裂管,使细胞壁进一步受到螺旋冲击而破裂成更大且更多开口,而后由 设在第二膨胀室上方的抽风管将爆裂的较轻物质抽出,使重量较重的藻液落入底部以待取 用。
[0012]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改良装置,是利用蒸汽管将蒸汽经由喷嘴快速喷出的瞬间予 以加压,而在与藻液混合的时候提供瞬间加温,液态绿藻再进一步输送进入膨胀室内时则 使温度瞬间回复至常温,藉以将绿藻细胞壁予以破坏;而后利用螺旋结构将已破坏细胞壁 后的藻液再进行冲击而进一步使细胞壁破裂出更大且更多开口,最后再将已破裂细胞壁后 的藻液再输送进入第二膨胀室,藉由设在第二膨胀室上方的抽风管将重量相对较轻的物质 吸出,而较重的藻液则落入第二膨胀室底部。
[0013] 除了前述之结构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前述之压缩破裂管设置于任何一种绿藻细 胞壁之破裂装置的输出口,以将破裂后输出的绿藻细胞再进一步予以破裂出更大且更多的 开口。
[0014] 较佳者,本实用新型之螺旋杆系具有双螺旋结构,藉以获得对细胞壁更佳的破裂 效率。
[0015] 本实用新型之改良装置的优点,除了只会破坏绿藻的细胞壁,但不会破坏绿藻的 细胞质,以避免绿藻所含的营养素氧化之外,还进一步使细胞壁的破裂开口量化且最大化, 以更好地释放出营养素,因而被食用进入人体后可以更好地被吸收。




[0016] 图1为显示搭配本实用新型之破裂设备的平面剖视图。
[0017] 图2为图1之破裂设备内部的流体路径示意图。
[0018] 图3为显示搭配本实用新型之第二段破裂设备的平面视图。
[0019]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之螺旋杆具有双螺旋结构的端视图。
[0020] 元件符号说明:
[0021] 1……本体 11……蒸汽入口 12……内空间
[0022] 13……通道 14……第一膨胀室15……出口
[0023] 16......压缩破裂管161......输出通道162......螺旋杆
[0024] 1621......螺旋沟槽2......藻液管 21......内空间
[0025] 22……出口 23……藻液入口 3……蒸汽管
[0026] 31......内空间 32......喷嘴 4......输送管
[0027] 5……第二膨胀室51……抽风管6……藻液
[0028] A……第一混合区B……第二混合区


[0029]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绿藻细胞壁之高压破裂装置,包括有一本 体1、一藻液管2与一蒸汽管3 ;所述本体1具有从一端深入的内空间12,以及经由一通道 13连通于该内空间12末端的第一膨胀室14,该本体1接近所述内空间12前端的位置设有 连通该内空间12的蒸汽入口 11,该蒸汽入口 11是连接于蒸汽产生设备(图中未显示),蒸 汽产生设备所产生的蒸汽会通过该蒸汽入口 11进入内空间12,再通过通道13而进入第一 膨胀室14,再由出口 15流出。所述第一膨胀室14的内径为近似于球形空间,藉以提供较大 的膨胀空间。第一膨胀室14的出口则连通一压缩破裂管16,该压缩破裂管16具有一输出 通道161,并于输出通道161内设置一螺旋杆162,且该螺旋杆162是平行于该压缩破裂管 16的输出通道轴向而固定地设置;较佳者,该螺旋杆162具有双螺旋沟槽1621的结构(如 图4所示)。
[0030] 所述藻液管2为具有一内空间21的管体,该内空间21的末端形成为锥状的出口 22,接近该内空间21前端设有一与该内空间21连通的藻液入口 23 ;藻液管2是穿设于本 体1之内空间12,且该出口 22接近本体1的通道13。
[0031] 所述蒸汽管3为具有一内空间31的管体,该内空间31的末端形成为锥状的喷嘴 32,且该喷嘴32接近所述藻液管2之出口 22 ;该蒸汽管3亦连接于蒸汽产生设备(图中未 显示),蒸汽产生设备所产生的蒸汽会通过该蒸汽管3的喷嘴32进入藻液管2的内空间21, 然后从出口 22流出。
[0032] 再如图3所不,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压缩破裂管16的出口 15连接一输送管4,再 于输送管4连接第二膨胀室5,使输送管4延伸至第二膨胀室5内;该第二膨胀室5的上方 设置一抽风管51 ;该抽风管51连接于另外的抽风设备(图中未显示)。
[0033] 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是将液态绿藻经由藻液入口 23输 入藻液管2的内空间21,进而输送到出口 22的位置,而输入蒸汽管3的蒸汽则在通过喷嘴 32喷出时升压而在第一混合区A与藻液进行第一次混合,然后喷出该出口 22 ;从蒸汽入口 11输入的蒸汽则经过内空间12后在第二混合区B与该藻液进行第二次混合,因而藉由高温 的蒸汽将液态绿藻瞬间加温,再经由通道13喷入第一膨胀室14内以让温度下降,此时,绿 藻的细胞壁会因为被加压及加温的作用而破裂。
[0034] 破裂了细胞壁后的绿藻液则进一步被输送通过压缩破裂管16的输出通道161,在 高速通过输出通道161的过程中,已破裂的细胞壁会再次受到螺旋杆162的冲击作用而进 一步使破裂的开口扩大,此包含了破裂细胞壁的绿藻液再经由输送管4输送到第二膨胀室 5,此时,抽风装置启动后得以将第二膨胀室5内的空气抽出,因而能将重量相对较轻的物 质经由抽风管51排出;而重量相对较重的藻液6则直接落于第二膨胀室5的底部(如图3 所示),以待后续处理。
[0035]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前述之压缩破裂管设置于任何一种绿藻细胞壁之破 裂装置的输出口,以将破裂后输出的绿藻细胞再进一步予以破裂出更大且更多的开口。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