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子提花机的摆动装置的制作方法电子提花机采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装置代替纹板控制装置,因 此节省了制作纹板的大量劳动与时间,电子提花机几秒钟到几分钟即可更新花型,车速可达260rpm—400rpm,并且能做到上万针的提花 密度,受到纺织厂家的极大重视。电子提花机的摆动装置是电子提花 机机械部分的关键部件之一,它关系到电子提花机的车速、可靠性以 及生产效率等性能。国外电子提花机的应用从80年代初开始普及, 到目前已形成品种齐全的纺织设备门类,电子提花机品种繁多,性能 各异,而且我国提花机的发展研制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单位也积极开展电子提花机摆动装置的研究。目 前,申请号为200520101832.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 电子提花机摆动装置,通过主轴带动偏心轮,然后用很多的连杆、摆 杆带动从动件,其结构复杂,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噪音较大、维护保 养成本高、可靠性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成本低,运行平稳的电子提花机提刀上下动位的摆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子提花机的 摆动装置包括偏心轮、主轴和从动轴,其特征是偏心轮包括第一偏心 轮和第二偏心轮,从动轴为同心的外轴和内轴,第一偏心轮内圈通过 胀套与主轴定位,第一偏心轮外圈通过轴承与第一连杆相连接,第一 连杆通过销轴与第一摆杆相连接,第一摆杆和外轴相固定连接,同心 轴的外轴的下端设有第一摆臂;第二偏心轮内圈通过胀套与主轴定位, 第二偏心轮外圈通过轴承与第二连杆相连接,第二连杆通过销轴与第 二摆杆相连接,第二摆杆和内轴固定连接,同心轴的内轴的下端设有 第二摆臂;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为异向偏心轮。上述的同心轴的外轴和内轴上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摆臂间隔 排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摆动装置是由主轴旋转运行,由两个 异向偏心轮驱动各自的内轴或外轴的摆动从动件,两个摆动从动件始 终反方向旋转驱动同心轴的内外轴反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摆臂上、下 摆动,来操纵提刀的上、下运行,形成提花机的开口。由于偏心轮机 构简单,加工精度高易保证、维护保养方便,同时同心轴传动精度优 越,很大程度上提高整机可靠性,从而适用高速织造,并延长使用寿 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构传动原理图。
图中1、第一偏心轮2、第一连杆3、第一摆杆4、外轴 5、 第一摆臂6、内轴7、第二偏心轮8、第二连杆9、第二摆杆10、第二摆臂 11、主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 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图1中,偏心轮包括第一偏心轮1和第二偏心轮7,从动轴为同 心的外轴4和内轴6,第一偏心轮1内圈通过胀套与主轴11定位,第 一偏心轮1外圈通过轴承与第一连杆2相连接,第一连杆2通过销轴 与第一摆杆3相连接,第一摆杆3和外轴4相固定连接,同心轴的外 轴4的下端设有第一摆臂5;第二偏心轮7内圈通过胀套与主轴11 定位,第二偏心轮7外圈通过轴承与第二连杆8相连接,第二连杆8 通过销轴与第二摆杆9相连接,第二摆杆9和内轴7固定连接,同心 轴的内轴7的下端设有第二摆臂10;第一偏心轮1和第二偏心轮7 为异向偏心轮。同心轴的外轴4和内轴5上的第一摆臂5和第二摆臂 摆臂IO间隔排列。
图1、图2中,其工作原理为主轴11由动力带动旋转运行, 主轴11带动第一偏心轮1和第二偏心轮7,第一偏心轮1通过第一 连杆2带动第一摆杆3摆动,同时带动外轴4转动,带动第一摆臂5 上、下摆动;第二偏心轮7通过第二连杆8带动第二摆杆9摆动,同 时带动内轴6转动,带动第二摆臂10上、下摆动;由两个异向偏心 轮驱动各自的内轴6或外轴4的摆动从动件,两个摆动从动件始终反 方向旋转驱动同心轴的内外轴反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摆臂上、下摆动, 来操纵提刀的上、下运行,形成提花机的开口。由于偏心轮机构简单, 加工精度高易保证、维护保养方便,同时同心轴传动精度优越,很大 程度上提高整机可靠性,从而适用高速织造,并延长使用寿命。
电子提花机的摆动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徐东泌徐东泌蒲越虎蒲越虎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