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拉链的下止构造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拉链的下止构造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罗旺寿
  • 公开日
    2000年2月2日
  • 申请日期
    1999年2月4日
  • 优先权日
    1999年2月4日
  • 申请人
    大顺拉链厂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4B19/24GK2361130SQ992014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的下止构造,系于两条链带上与复数个等距交错排列的链齿,同时成型第一及第二下止,该第一及第二下止的相对内侧边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扣孔及扣钩,而第一及第二下止的外侧边则设置有开口槽,使其可被分别嵌夹于该两侧链带上;其特征在于该扣钩及扣孔系成相互配合的直角形状,且设置有该扣钩的第二下止的高度小于设置有该扣孔的第一下止的高度,使该第二下止被扣合于该第一下止的中间位置,而不突出于该第一下止的顶面及底面,同时,该第一下止的顶面呈水平的直线状,并于偏离拉链中心线的内侧位置设置一凹部,拉链头向下拉动至一下止点时,其破分楔系抵触于该第一下止顶面邻近该凹部的水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的下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下止的扣孔内可设置有一扣合肋,而第二下止的扣钩则可设有一与该扣合肋相互配合的扣合槽,该扣合肋嵌入扣合于该扣合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的下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扣合肋系被分隔设置于该扣孔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的下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扣合肋为一单体构造,并被设置于该扣孔的中央位置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拉链的下止构造,特别是关于一种可防止拉头意外滑脱并与拉链链齿整体成型的下止构造拉链如以用途可区分为开口拉链及闭口拉链两种类型,其中,开口拉链最常被使用于衣服的前襟,闭口拉链则被广泛使用于皮包、旅行箱等习用闭口拉链通常其一端被封闭,另一端则经由拉链头的不同方向拉动,以施行开合拉链的操作;其中该封闭端系使用一下止构造,防止拉链头意外滑脱该封闭端传统下止构造系使用金属扁线冲压成型,其必需在两边链齿的链带合齿后,始可加工,且须具备冲压机器以及另外准备金属带材料,造成加工作业上的极大困扰,进而导致产能降低,而制造成本提高等缺陷另外,金属下止如被应用于塑胶拉链时,金属下止与链条间常造成色差问题,影响塑胶拉链的整体美感性为解决上述金属下止的缺陷,业界目前已开发出一种与塑胶链齿利用同一组射出成型模具同时射出成型的塑胶下止构造,此种习用塑胶下止的构造,如
  • 专利摘要
    一种拉链的下止构造,系于两条链带上同时射出成型有复数个链齿及第一、第二下止,第一及第二下止的相对内侧边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并呈直角形状的扣钩及扣孔,且第二下止的高度小于第一下止的高度,使第二下止被扣合于第一下止的中间位置,而不突出于第一下止的顶面及底面,同时,第一下止的顶面呈水平的直线状,并于偏离拉链中心线的内侧位置设置一凹部;当拉链头的破分楔抵触于第一下止邻近凹部的水平状顶面时,其施加一向下垂直2分力及向内聚缩的水平分力于第一下止,促使第一及第二下止更形扣紧,可有效避免拉链头异常脱离链齿。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拉链的下止构造的制作方法图1A所示,其被设于等距地设有链齿23的两挠曲链带21、22上,该拉链下止20包含第一下止构件25及第二下止构件26。其中该第一下止构件25系以射出成型方式成型于上述两条可挠曲链带之中的其中一条可挠曲链带21,该第一下止构件25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27,该第一扣合部27具有两个扣合钳29、30,该两扣合钳29、30系自上述第一下止构件25延伸,并在该两扣合钳29、30的间形成扣合缺口37及扣合空间31,该扣合空间31系成型于上述两个扣合钳29、30所围成的凹入空间;该第二下止构件26系以射出成型方式成型于上述两条可挠曲链带的中的另外一条可挠曲链带22,该第二下止构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扣合部32,该第二扣合部32得与上述第一下止构件25的第一扣合部27互相扣合,该第二扣合部32具有一扣合颈33及一扣合轭34,该扣合颈33系衔合于上述第一下止构件25的扣合缺口37内;该扣合轭34延伸自上述扣合颈33,该扣合轭34系扣合于上述第一下止构件25的扣合空间31内。该分别设于两条挠曲链带21、22上的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系于成型后,藉由拉链头24由下方向上滑过,迫使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相互扣合;且于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相互扣合后,其应能够有效防止被由上向下拉动的拉链头24中的破分楔41所分离。惟此类藉由拉链头由下向上滑过迫使其相互扣合的习用塑胶下止,由于其在构造及形状上设计不佳,使其难以有效防止拉链头由上向下滑出脱离该已扣合的塑胶下止,而使该塑胶下止完全丧失其作为拉链下止的基本要求。关于习用塑胶下止结构在设计上的缺失,包括有1.其为便利拉链头24由下向上滑过塑胶下止20,迫其相互扣合后,滑入链齿区23内,因此在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设有一避让空间38,使其在拉链头24由下向上滑入时,藉由拉链头24迫使该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在远离链齿23的底端部,得以互相逼近而暂时缩减整个拉链下止20底端的局部宽度,以便让拉链头24可顺利地由下向上越过拉链下止20,迫其相互扣合后,进入链齿区23。该避让空间38的设计,虽可便利拉链头24由下向上越过拉链下止20,但相对而言,其亦强化拉链头24中破分楔41的破分作用力,导致习用塑胶拉链下止20易丧失其下止功能的原因。请参阅图1B,在该拉链下止20已被扣合的正常操作情况下,当使用者以一较大的作用力向下拉动拉链头24时,由于拉链下止20的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间设有一避让空间38,导致该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易被拉链头24中较窄底部的两侧壁面42、43所压迫,而呈如图1B所示向外侧倾斜而略微分离的状态,此一倾斜分离状态将随使用者继续向下拉动拉链头24,而逐渐扩大至如图1C所示的状态,此时,破分楔41则抵触于已被分离的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间空隙的中心线位置上,由于破分楔41的破分作用,使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由正常的相互扣合状态,被破分成异常的相互分离状态或由其扣合构件的较细或较脆弱部位处断裂,造成该用塑胶下止丧失其下止作用的严重缺失,更无法达到国家标准或国际规范的强度测试规范。2.该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的顶面均呈圆弧状,拉链头破分楔41与该圆弧斜面抵触时,将产生一向下的垂直分力以及一向外的水平分力,当使用者以一较大的作用力向下拉动拉链头24时,该向外的水平分力亦系造成第一及第二下止构件25、26被破分楔41破分成异常分离状态或断裂的另一重要因素。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拉链的习用塑胶下止构造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极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拉链的下止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的下止构造,其与链齿使用相同材质,并利用同一组射出成型模具同时射出成型于两条链带上;该一体成型的拉链下止在相互扣合后,可有效防止被由上向下拉动的拉链头中的破分楔所分离,形成永久性扣合作用,避免拉链头异常脱离链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拉链的下止构造,系于两条链带上与复数个等距交错排列的链齿,同时成型第一及第二下止,该第一及第二下止的相对内侧边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扣孔及扣钩,而第一及第二下止的外侧边则设置有开口槽,使其可被分别嵌夹于该两侧链带上;其特征在于该扣钩及扣孔系成相互配合的直角形状,且设置有该扣钩的第二下止的高度小于设置有该扣孔的第一下止的高度,使该第二下止被扣合于该第一下止的中间位置,而不突出于该第一下止的顶面及底面,同时,该第一下止的顶面呈水平的直线状,并于偏离拉链中心线的内侧位置设置一凹部,拉链头向下拉动至一下止点时,其破分楔系抵触于该第一下止顶面邻近该凹部的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如下措施实现的,所述的第一下止的扣孔内可设置有一扣合肋,而第二下止的扣钩则可设有一与该扣合肋相互配合的扣合槽,该扣合肋嵌入扣合于该扣合槽内。所述的该扣合肋系被分隔设置于该扣孔的两侧,该扣合肋为一单体构造,并被设置于该扣孔的中央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效果是;由于该扣钩及扣孔系成相互配合的直角形状,且第二下止的高度小于第一下止的高度,使第二下止被扣合于该第一下止的中间位置,而不突出于该第一下止的顶面及底面,同时,该第一下止的顶面呈水平的直线状,并于偏离拉链中心线的内侧位置设置一凹部,使拉链头被强力向下拉动至下止点时,其破分楔系抵触于第一下止顶面邻近该凹部的水平面上,令破分楔施加一向下垂直分力及略向内聚缩的水平分力于该第一下止,当使用者越往下拉,两下止越扣紧,可有效避免拉链头异常脱离链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链的下止构造,在相互扣合后,可有效防止被由上向下拉动的拉链头中的破分楔所分离,形成永久性扣合作用,避免拉链头异常脱离链齿;此外型结构的改变,是以本身强度,而达到刹车止挡的目的,经试制样品实际测试结果,证明效果极佳,其测试强度远超过国家标准与国际规范的要求。
图式简单说明
图1A为习用拉链塑胶下止被向下拉动的拉链头破分脱离的分解动作示意图;
图1B为习用拉链塑胶下止被向下拉动的拉链头破分脱离的分解动作示意图;
图1C为习用拉链塑胶下止被向下拉动的拉链头破分脱离的分解动作示意图;图2为本案拉链下止构造第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3为本案拉链下止构造第一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4为本案拉链下止构造第一实施例在承受拉链头向下施压时的动作示意图;图4A为第4图中A部份的放大视图;图5为本案拉链下止构造第二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图6为本案拉链下止构造第二实施例在承受拉链头向下施压时的动作示意图;图6A为第6图中A部份的放大视图。
主要部分代表符号50、51链带 52、53链齿54、55两侧下止 56扣孔57扣钩 58、59开口槽60拉链头61扣合肋62扣合槽63顶面64凹部 65破分楔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链下止构造,主要系利用塑胶射出成型机,而于两条链带50、51上与复数个等距交错排列的链齿52、53,同时成型两侧下止54、55,该两侧下止的相对内侧边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扣孔56及扣钩57,而两侧下止的外侧边则设置开口槽58、59,使其可被射出成型嵌夹于两侧链带50、51上。
组立时,可利用拉链头60由下向上滑过该两侧下止54、55,迫使扣钩57嵌入扣合于扣孔56内部,使两侧下止54、55互为钩合成不可分离的组立状态;该拉链头60则进入两排链齿52、53间,藉以分开或*合两排链齿52、53。
另外,为防止两侧下止54、55在相互钩合后,前述两侧下止54、55沿着垂直于该两侧链带50、51的方向错开而脱离,可进一步于一侧下止54的扣孔56内设置一扣合肋61,而另一侧下止55的扣钩57则设有一与该扣合肋61相互配合的扣合槽62;当两侧下止54、55被相互钩合后,扣合肋61恰被嵌入扣合于该扣合槽62内,因而具备有防止两侧下止54、55于垂直方向错开而脱离的功能。在图2至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该扣合肋61系被分隔设置于扣孔56的两侧;而在图5及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该扣合肋61仅为一单体构造,并被设置于该扣孔56的中央位置。
如图4、图4A、图6及图6A所示,本案的主要改良部份系包括该扣钩57及扣孔56系成相互配合的直角形状,且设置有扣钩57的第二下止55的高度小于设有扣孔56的第一下止54的高度,使第二下止55被扣合于该第一下止54的中间位置,而不突出于该第一下止54的顶面及底面,同时,该第一下止54的顶面63呈水平的直线状,并于偏离拉链中心线的内侧位置设置一凹部64,使拉链头60被强力向下拉动至下止点时,其破分楔65系抵触于第一下止顶面63邻近该凹部64的水平面上,令破分楔65系施加一向下垂直分力及略向内聚缩的水平分力于该第一下止54上,当使用者越往下拉,两下止54、55越扣紧,可有效避免拉链头60异常脱离链齿52、5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链的下止构造,在相互扣合后,可有效防止被由上向下拉动的拉链头中的破分楔所分离,形成永久性扣合作用,避免拉链头异常脱离链齿;此外型结构的改变,是以本身强度,而达到刹车止挡的目的,经试制样品实际测试结果,证明效果极佳,其测试强度远超过国家标准与国际规范的要求。
上列详细说明系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