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双层防水拉链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双层防水拉链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日和
  • 公开日
    2000年2月2日
  • 申请日期
    1999年2月23日
  • 优先权日
    1999年2月23日
  • 申请人
    祥好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4B19/24GK2361129SQ992048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防水拉链,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拉链头、一链条及一防水层,其中该拉链头(10),设有与凸环(11)相扣合的拉链片(12)、第一卡合部(13)及第二卡合部(14);该拉链片(12),其上设有一穿孔(121);该第一卡合部(13),呈近似工字状,并且在前端两侧设有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该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向后端呈渐缩合状并呈为第一卡合区(133);该第二卡合部(14),呈近似S字状叠置于第一卡合部(13)的上端,且其前端呈为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该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同样向后呈渐缩合状并呈为第二卡合区(143);该链条(20),是由具有链齿状的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组成,且该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的外侧均向外分别延伸设有一延伸片(23)、(24),且该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中;该防水层(30),是由二相对称倒置的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组成,并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中,并且该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具有部分上下相互重叠结构,在重叠部分各设有二道弧状的沟槽(33),该沟槽(33)端部向上延伸设有一钩部(34),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重叠压掣成为相互钩挂呈一体状;链条(20)的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中,在第一卡合区(133)将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相互结合,防水层(30)的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中,并在第二卡合区(143)成重叠相互钩挂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水拉链,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在二道沟槽(33)相对近侧端适当处下方凸设有一加强片(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水拉链,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链条(20)及防水层(30)上设有相对的二拉链头(10)、(10’),且拉链头(10’)的拉链片(12’)设置于另一拉链头(10)的凸环(11)上,该凸环(11)为穿出于拉链片(12’)的穿孔(121’),并设有一锁头(40)锁固于凸环(11)中,形成行李箱(1)锁住的结构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人和家庭用品领域服饰用品中的拉链,特别是涉及一种使行李箱或手提包、袋可确实达到防止水渗入的具有防水功能的双层防水拉链现有的行李箱或手提包、袋,如
  • 专利摘要
    一种双层防水拉链,包括拉链头、链条及防水层,拉链头设有拉链片及近似工字及S字状二卡合部,链条由第一、第二链条组成,与防水层呈一体状,防水层由对称倒置的第一、第二防水片组成,二防水片侧端设有二道沟槽,沟槽端向上设有钩部,使二防水片重叠相互钩挂呈一体。链条的第一、第二链条嵌入拉链头第一、第二卡合槽相互结合,防水层的第一、第二防水片嵌入拉链头上、下卡合槽中成重叠钩挂状。移动链条头使链条及防水层同时呈锁闭或开放,使行李箱确实达到完整性防水作用,且保护链条不受损坏。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双层防水拉链的制作方法图1所示,是以防水布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防水功能,虽可提供使用者一将行李箱形成开启或封闭而随时取拿或放置内部物品的功效,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造成该拉链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其在下雨时仍旧无法确实达到防水的功效,深入研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有的行李箱(1)或手提包、袋是利用一拉链(2)将其开口端形成开启或封闭状态,以便随时可取拿或放置内部物品,而该拉链(2)的结构,则如图2所示,是由一拉链头(3)、第一链条(4)及第二链条(5)所构成,该拉链头(3)在第一链条(4)及第二链条(5)上移动,可使第一链条(4)与第二链条(5)形成相互结合或脱离,其虽可防止行李箱(1)内部的物品掉出,但是若巧遇倾盆大雨该雨水滴至行李箱(1)上时,雨水则由第一链条(4)与第二链条(5)的细缝中渗入,而使该行李箱(1)内部的物品潮湿,而非常令人懊恼。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拉链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行李箱的拉链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行李箱的拉链无法具有防水的功效,而致使行李箱内部的物品潮湿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层防水拉链,使其在链条上方设有防水层,呈近似一体成形状,而使该链条及防水层可呈同时锁闭或开放的动作状态,进而可使行李箱确实具有完整性的防水作用,且可保护该链条不受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防水拉链,使其防水层凸设有一加强片,具有重叠加厚作用,以使该防水层较容易车缝于链条,且具有防水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防水拉链,使其设有相对的二拉链头,并将该拉链头的拉链片置于另一该拉链头凸环上,恰使该凸环穿出拉链片的穿孔,可供锁头锁固于穿孔中,而形成将行李箱锁住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防水拉链,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拉链头、一链条及一防水层,其中该拉链头(10),设有与凸环(11)相扣合的拉链片(12)、第一卡合部(13)及第二卡合部(14);该拉链片(12),其上设有一穿孔(121);该第一卡合部(13),呈近似工字状,并且在前端两侧设有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该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向后端呈渐缩合状并呈为第一卡合区(133);该第二卡合部(14),呈近似S字状叠置于第一卡合部(13)的上端,且其前端呈为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该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同样向后呈渐缩合状并呈为第二卡合区(143);该链条(20),是由具有链齿状的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组成,且该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的外侧均向外分别延伸设有一延伸片(23)、(24),且该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中;该防水层(30),是由二相对称倒置的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组成,并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中,并且该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具有部分上下相互重叠结构,在重叠部分各设有二道弧状的沟槽(33),该沟槽(33)端部向上延伸设有一钩部(34),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重叠压掣成为相互钩挂呈一体状;上述元件相组合,链条(20)的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中,而在第一卡合区(133),因为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向后端渐缩合并呈较窄空间状,而可将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相互结合,同样地,防水层(30)的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中,并在第二卡合区(143),因为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向后渐缩合并呈较窄空间状,而成重叠相互钩挂状,如此,借由拉链头(10)的移动,可同时使链条(20)及防水层(30)呈锁闭或开放状态,而可使行李箱确实达到完整性的防水作用,且可保护该链条不受损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双层防水拉链,其中所述的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在二道沟槽(33)相对近侧端适当处下方凸设有一加强片(35),而具有重叠加厚作用,以使防水层(30)较容易车缝于链条(20),且具有防水作用。
前述的双层防水拉链,其中所述的链条(20)及防水层(30)上设有相对的二拉链头(10)、(10’),且拉链头(10’)的拉链片(12’)设置于另一拉链头(10)的凸环(11)上,该凸环(11)为穿出于拉链片(12’)的穿孔(121’),并设有一锁头(40)锁固于凸环(11)中,形成行李箱(1)锁住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双层防水拉链,设有呈一体状的链条与防水层,且该防水层的二防水片侧端设有二道沟槽,该沟槽延伸设有一钩部,可相互钩挂呈一体结构状,借由链条头移动,可使该链条及防水层呈锁闭或开放状态。由于其在链条上方设有防水层,呈近似一体成形状,而使该链条及防水层可呈同时锁闭或开放的动作状态,进而可使行李箱确实具有完整性的防水作用,且可保护该链条不受损坏。其在防水层凸设有一加强片,具有重叠加厚作用,可使该防水层较容易车缝于链条,且具有防水作用。其设有相对的二拉链头,并将该拉链头的拉链片置于另一该拉链头凸环上,恰使该凸环穿出拉链片的穿孔,可供锁头锁固于穿孔中,而形成将行李箱锁住的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简易结构,使该链条上方设有防水层,呈近似一体成形状,使该拉链具有一层如防水层般防水渗入的结构,借由该链条及防水层呈同时锁闭或开放状态,而使该行李箱具有不管雨势多大仍可达到保护行李箱内部物品不受潮湿的确实完整性的防水功效,并可保护该链条不受损坏。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现有的行李箱外观立体图。
图2是现有的拉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层防水拉链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层防水拉链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5-5剖面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6-6剖面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中9-9剖面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防水拉链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层防水拉链,其主要包括一拉链头(10)、一链条(20)及一防水层(30),其中该拉链头(10),设有与凸环(11)相扣合的拉链片(12)、第一卡合部(13)及第二卡合部(14);该拉链片(12),其上设有一穿孔(121);该第一卡合部(13),呈近似工字状,并且在前端两侧设有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该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向后端呈渐缩合状并呈为第一卡合区(133);该第二卡合部(14),呈近似S字状叠置于第一卡合部(13)的上端,且其前端呈为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该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同样向后呈渐缩合状并呈为第二卡合区(143);该链条(20),是由具有链齿状的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组成,且该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的外侧均向外分别延伸设有一延伸片(23)、(24),且该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中;该防水层(30),是由二相对称倒置的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组成,并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中,并且该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具有部分上下相互重叠结构,在重叠部分各设有二道弧状的沟槽(33),该沟槽(33)端部向上延伸设有一钩部(34),使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重叠压掣时可成为相互钩挂呈一体状,另该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在该二道沟槽(33)相对近侧端适当处下方凸设有一加强片(35),而具有重叠加厚作用,以使防水层(30)较容易车缝于链条(20),且具有防水作用。
上述元件相组合,构成如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双层防水拉链。该链条(20)的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中,而在第一卡合区(133),因为第一卡合槽(131)、第二卡合槽(132)向后端渐缩合并呈较窄空间状,而可将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相互结合,同样地,防水层(30)的第一防水片(31)、第二防水片(32)分别嵌入于拉链头(10)的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中,并在第二卡合区(143),因为上卡合槽(141)、下卡合槽(142)向后渐缩合并呈较窄空间状,而成重叠相互钩挂状,如此,借由拉链头(10)的移动,可同时使链条(20)及防水层(30)呈锁闭或开放的状态(如图5、图6所示)。
请参阅图7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在链条(20)上方设有防水层(30),且呈近似一体成形状,故使链条(20)及防水层(30)可呈同时锁闭或开放的状态,而可使本实用新型可如图所示那样,使行李箱(1)可确实达到具有完整性的防水作用,且可保护链条(20)不受损坏。
请参阅图8、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另在该链条(20)及防水层(30)上设有上述相对的二拉链头(10)、(10’),分别从该链条(20)及防水层(30)的二端拉近呈锁闭状态,并将拉链头(10’)的拉链片(12’)置于另一拉链头(10)的凸环(11)上,恰使该凸环(11)穿出拉链片(12’)的穿孔(121’),并设有一锁头(40)锁固于凸环(11)中,形成将行李箱(1)锁住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