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尚爱加, 张月高, 杨英
  • 公开日
    2011年4月20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11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11月30日
  • 申请人
    尚爱加
  • 文档编号
    A61K33/00GK102018724SQ2010105645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是人工脑脊液配制处方为氯化钠 6.279g,氯化钾0.216g,氯化钙0.353g,氯化镁0.488g,碳酸氢钠1.932g,葡萄糖0.6g, 磷酸氢二钠0.358g,蒸馏水1000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是人工脑脊液的 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1、消毒,2、稀释剂制备,3、人工脑脊液配制,4、存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是稀释剂制备过 程为取三角烧瓶一个,氯化钠6.279g,氯化钾0.216g,氯化钙0.353g,氯化镁0.488g, 碳酸氢钠1.932g,葡萄糖0.6g,磷酸氢二钠0.358g,蒸馏水1000ml,搅拌均勻,配制好 的溶液经微孔薄膜过滤,在105°C灭菌4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是人工脑脊液配 制过程为取稀释液1000ml,通入含95%02、5% CO2混合气体至饱和即可,pH7.3 7.4,加入少量白蛋白0.2g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是保存时间在1 个小时内的,储存温度为37°C;保存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应先存放在_4°C的环境下, 用时提前半小时取出,放在37°C的环境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和应用,属于医疗卫生领域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脑室灌注冲洗,腰大池引流(1)先行侧脑室额角穿刺, 硅胶导管置入侧脑室内,缓慢向外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当脑室压降至 1.47-1.76kPa(150-180mmH20)时,连接人工脑脊液输注瓶(高位,高出脑室平面 18-20cm) (2)再行腰大池穿刺术,硅胶导管置入腰椎3 4水平脊髓蛛网膜下腔, 连接引流袋(低位),向外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压也控制在 1.47-1.76kPa(150-180mmH20) (3)交替向脑室内输入人工脑脊液,而从脊髓蛛网膜下 腔引流,每天置换2-3次,每次输入人工脑脊液约50ml系统为持续闭合式装置实施例2、一侧侧脑室灌注冲洗,对侧侧脑室引流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脑 室内置入硅胶导管,一侧连接人工脑脊液输注瓶(高位),对侧连接引流袋(低位,但仍 高于脑室平面约IOcm)系统为持续闭合式装置持续滴入人工脑脊液适合脑室积 血或脑室内感染的病例实施例3、脑池冲洗脑动脉瘤夹闭术中打开侧裂池、颈内动脉池及视交叉 池,并暴露Ml段和Al段,动脉瘤夹闭后在视交叉池置入细硅胶冲洗管,在外侧裂池置 入引流管因动脉瘤患者颅内压多较高,夹闭术中常规留置脑室引流管术后当天开始 用人工脑脊液进行脑池内冲洗,逐渐调整冲洗速度,20 30ml/h用精密输液器控制冲 洗速度,或用50ml微量泵泵入每小时测量出入量,避免因过量灌注而引发脑疝如果复查头部CT时脑池高密度影消失,引流的脑脊液中细胞总数降低至1 X 108/L以下后,可拔出引流管引流时间超过1周,冲洗液中加入庆大霉素1万U/d,以预防感染脑 池内冲洗疗法的疗程一般在5 10d实施例4、腰大池双导管鞘内留置置换法按腰椎穿刺常规操作,取1^4 5间 隙为第1针,腰穿成功后将导管通过针芯缓慢置入腰池内3 4cm,见导管内有血性CSF 滴出,留置导管,拔出腰穿针导管外端接输液管接头,在接头处接三通管并外连一颅 内压力表,测脑压(置换过程中每隔0.5h观察颅内压变化),三通管的直头处连接90cm 带有调速旋钮的输液器胶管,关闭三通管远端插入带有排气针消毒空瓶第2针取 L2 3间隙为穿刺点置入导管(注意导管向腰骶部方向放置),外端接头连接含有人工脑 脊液输液器整个置换为密闭式两点导管置入成功后,病人可平卧位,无不适后,同 时调节输入输出速度(20滴/min),输入人工脑脊液,同时以同等量放出含血脑脊液,达 到进出平衡,每次置换约300mL,约4 5h完成置换完毕后测颅内压,去除输液器及 输出导管的接头,两导管封闭后无菌处理外端接头并包扎每天按上述方法置换一次实施例5、反复腰大池穿刺置换法单针穿刺成功后,放出约10_30ml血性脑 脊液,再注入基本等量的人工脑脊液,以达到置换目的反复穿刺易造成病人的痛苦, 且感染的机会增多用单针抽吸每次置换量小,红细胞破坏物质不易排出体外,同时脑 压波动大,有可能诱发脑疝等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系统、脑池、蛛网膜下隙、终池和脊 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系统中的脉络丛产生,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 网膜下隙,最后通过大脑背侧蛛网膜下隙中的蛛网膜粒渗透入上矢状窦回流至静脉中, 由此形成脑脊液循环,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保持动态平衡。正常成年人的脑脊液总量 约150毫升,其比重为1.003-1.008,pH7.33 7.34,CO2张力5.0 6.2kPa,氧分压 5.7kPa(43.0mmHg),含有无机离子、葡萄糖和少量蛋白质,细胞很少,主要为单核细胞 和淋巴细胞。脑脊液对脑和脊髓的缓冲、保护、营养、运输代谢产物及维持正常颅压起 至关重要的作用。脑脊液循环是神经系统所特有的解剖生理结构,是诊断和治疗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时必须面对的特定问题。 脑脊液的性状和压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神经细胞 的代谢紊乱,将使脑脊液的性状和成分发生改变;若脑脊液的循环路径受阻,颅内压力 将增高。因此,常常要作腰椎穿刺吸取脑脊液检查,以协助诊断;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 严重疾病时,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等,经典常规的治疗 方法往往周期长、并发症多,脑脊液置换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日益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之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脑动脉 瘤破裂出血是其最主要的原因。脑动脉瘤的治疗对临床医生来说极具挑战性。蛛网膜 下腔持续积血将引起严重脑血管痉挛,这是影响脑动脉瘤治疗预后的关键因素。已有大 量报道,脑血管痉挛的部位和SAH的出血量有直接的相关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其 严重程度与蛛网膜下腔积血量明显相关。目前已公认是蛛网膜下腔血肿中的物质引起动 脉的收缩,SAH后脑脊液中积血越多,持续时间越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越高。动脉瘤 手术中的关键操作是夹闭动脉瘤颈和清除蛛网膜下腔内的积血,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 将有效减轻脑血管痉挛。由于动脉瘤夹闭手术中完全清除蛛网膜下腔中的积血是不可能 的,因此术后持续人工脑脊液的灌注和置换便很有必要。自发性、外伤性或手术后颅内感染是神经内、外科的常见问题,治疗周期长, 易反复,治疗代价大,后遗症多,易发生脑疝、脑梗死、脑积水、脑脊髓蛛网膜炎、多 发性神经炎、癫痫和痴呆等并发症。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主要原因为颅内和椎管 内炎性产物难以引流以及大多数抗感染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重症感染性脑膜炎时, 大量炎性渗出物覆盖于脑表面,并充满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系统,常沉积于脑池和血管周 围间隙,导致脑脊液分泌、循环及吸收障碍,引起颅内压增高、脑动脉内膜炎、与脑脊 液直接接触的神经元变性及脑脊膜粘连等病理改变。特别是脑室系统感染甚至积脓,病 情发展迅猛,常规方法治疗更是束手无策。而此时将人工脑脊液经导管滴入侧脑室,再经腰大池处的导管将炎性脑脊液引流出体外,这样可置换患者的炎性脑脊液,清除病原 菌及其毒素、坏死细胞残渣以及纤维蛋白等有害物质,从而保持内环境的基本稳定;调 节并监 护颅内压,防治颅内高压,给药物治疗提供时间保证,这样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 效果,已有很多成功的病例报道。通过脑室内给药,可使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增高,并使 其均勻分布,减少全身用药剂量及其毒副反应,提高疗效。目前,在我国临床上行脑脊液置换术、鞘内药物注射时,仍广泛应用0.9%的生 理盐水。由于生理盐水的离子组成及浓度、渗透压、pH值与脑脊液差异很大,从理论上 讲,用生理盐水替换脑脊液对已有损伤的脑组织将造成新的损伤。生理盐水只能少量的 使用,大量注入并不利于脑脊液的生理环境。生理盐水的pH值有时可产生偏酸,可对 脑干的生命中枢产生明显的抑制,严重者可引起死亡。20余年前日本学者伴贞颜等在动 物实验中发现,用生理盐水冲洗脑组织污物,引起脑动脉先扩张后收缩的反应,用生理 盐水行脑室内灌注出现脑脊液细胞数、蛋白质、Cl—增加,而糖、Na+、K+、Ca2+及PH 值显著下降,而用自制的人工脑脊液重复试验则无上述现象。1992年美国军队传染病医 学研究所Lin等观察了持续脑室内灌注人工脑脊液时的心血管反应,结果表明持续低流量 灌注能携带一定的药物直接进入脑室而不会产生血压和心率变化的负作用。2001年Oka 等报道在神经内镜手术中应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术后患者常有头痛、高热及颈项强 直等表现;而术中用人工脑脊液灌洗的患者仅出现低热。2005年Enomoto等报道暴露在 生理盐水的环境中能引起人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而人工脑脊液环境下未见星形细胞凋 亡。2007年Doi等认为对大脑皮层进行冲洗时,发现不同成份的冲洗液是引起脑组织水 肿的一个因素。由于人工脑脊液的离子浓度、pH值和晶体渗透压与人类脑脊液相似,避 免了用生理盐水灌注的许多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更加安全,对中枢神经系统某些疾病 的治疗无疑是一重大进步。因此,人工脑脊液是比生理盐水更合适的冲洗液。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医院内部就能完成制 备或者批量生产。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人工脑脊液配制处方以正常腰大池脑脊液成分及含量作为配制依据,其 处方是氯化钠6.279g,氯化钾0.216g,氯化钙0.353g,氯化镁0.488g,碳酸氢钠1.932g, 葡萄糖0.6g,磷酸氢二钠0.358g,蒸馏水1000ml。二、制备方法1、消毒,对需要的设备消毒,对所需原料作无菌处理,科学地配制人工脑脊 液,使其电解质和酸碱度处于正常并严格灭菌。2、稀释剂制备取三角烧瓶一个,氯化钠6.279g,氯化钾0.216g,氯化钙 0.353g,氯化镁0.488g,碳酸氢钠1.932g,葡萄糖0.6g,磷酸氢二钠0.358g,蒸馏水 1000ml,搅拌均勻,配制好的溶液经微孔薄膜过滤,在105°C灭菌40min。3、人工脑脊液配制取稀释液1000ml,通入含95%02、5% CO2混合气体至饱 和即可,pH 7.3 7.4,加入少量白蛋白0.2g,分装250或500ml。4、存储,保存时间在1个小时内的,储存温度为人体体温37°C。保存时间超 过1个小时的,应先存放在_4°C的环境下,用时提前半小时取出,放在37°C的环境,用上述方法制备的人工脑脊液,外观清亮,糖半定量(班氏试剂法)2.2 2.8mm0l/l,氯化 物 130 140mmol/l。三、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下列疾病或情况。(1)颅脑损伤及战伤污物的清洗;(2)蛛网膜下腔 出血;(3)脑出血破入脑室;(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5)脑脊液瘘;(6)颅脑手 术中脑创面的冲 洗。在应用过程中,人工脑脊液置换术的不良反应少而轻,但仍存在着 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潜在危险。为此,应用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地配制人工脑脊液,使其电解质和酸碱度处于正常并严格灭菌;(2)导管内径为 2mm,前端另设2个侧孔,引流管上设开关阀和防逆流装置;(3)先行侧脑室引流,引流 速度控制在2ml/min内,待脑室压力约为1.47kPa(150mmH20)时,再行腰穿蛛网膜下腔 弓丨流,以防引发脑疝或颅内出血;⑷控制输入和引流速度为0.5-1.0ml/min(10-20滴/ min),人工脑脊液滴入脑室的速度不得超过椎管引出的速度,并严密监测脑压,保持脑 脊液压力在1.47kPa左右;(5)人工脑脊液临用时,可酌情添加适量的尿激酶、低分子肝 素、甲基泼尼松龙、抗生素或神经细胞保护剂等;(6)已出现非交通性脑积水者,不宜 采用腰大池穿刺引流法;(7)正常寄居皮肤的条件致病菌,特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可经 切口沿导管侵入颅内,造成继发感染,因此引流手术区皮肤的无菌管理至关重要,灌注 时间超过3天灌注液中要加入抗生素。(8)当人工脑脊液不能滴入或输入完毕时,应恢复 向外引流;(9) 一般经5-10d的脑脊液置换,当外引流的血性脑脊液颜色已清,引流液量 少于每日的输入量,CT复查示脑室积血基本清除时,即可拔除引流管,结束人工脑脊液 置换术;若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特别是脑室感染,应适当延长人工脑脊液及抗生素灌洗 治疗时间。(10)临时应用人工脑脊液应加温至37°C左右。医用人工脑脊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医疗卫生领域,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人工脑脊液配制处方氯化钠6.279g,氯化钾0.216g,氯化钙0.353g,氯化镁0.488g,碳酸氢钠1.932g,葡萄糖0.6g,磷酸氢二钠0.358g,蒸馏水1000ml。二、制备方法1、消毒,2、稀释剂制备,3、人工脑脊液配制,4、存储。三、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下列疾病或情况。(1)颅脑损伤及战伤污物的清洗;(2)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出血破入脑室;(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5)脑脊液瘘;(6)颅脑手术中脑创面的冲洗。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