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侧向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目前,钢梁和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连接时,常采用内隔板方式:钢梁的内力通过柱的内隔板传至柱身的两侧板。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内隔板制作难度大,而且影响管内混凝土的浇筑和强度发挥,给工程带来隐患。另外,当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不大时,柱壁厚度也比较小,节点域的厚度往往不满足受力要求,此时,常需要将节点域区段采用厚度较厚的钢管来替换。这样不仅焊接工作量增加,而且柱身上下很难完全对齐。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的侧向连接节点。该节点采用钢梁翼缘通过竖向连接板将内力传给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方法,因此不需设置内隔板,制作简单。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侧向连接节点,包括有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四周布置有竖向连接板,所述竖向连接板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焊缝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板朝所述钢筋方向外延有两片侧板,所述侧板位于钢梁两侧,与钢梁的腹板平行布置;所述钢梁靠近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端的翼缘上朝侧板方向延伸有水平连接板,所述钢梁通过水平连接板与侧板焊接;钢梁的腹板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的钢梁为采用热轧H型钢或焊接H形钢或高频焊接H形钢。所述钢梁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剖口焊缝或角焊缝连接。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四边,所述竖向连接板及侧板整体呈“井”字形。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三边或两边或只是其中的一边。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侧向连接节点,包括有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四周布置有竖向连接板,所述竖向连接板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焊缝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板朝所述钢筋方向外延有两片侧板,所述侧板位于钢梁两侧,与钢梁的腹板平行布置;所述钢梁靠近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端连接有牛腿,所述牛腿相邻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端的翼缘上朝侧板方向延伸有水平连接板,所述牛腿通过水平连接板与侧板焊接;牛腿的腹板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用双面角焊缝焊接。牛腿与钢梁间的连接为全焊或栓焊或全栓方式。所述的钢梁为采用热轧H型钢或焊接H形钢或高频焊接H形钢。[0013]所述牛腿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剖口焊缝或角焊缝连接。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四边,所述竖向连接板及侧板整体呈“井”字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该节点由于钢梁在节点区通过水平连接板将翼缘宽度加大,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准则”;2、该节点竖向连接板加强了节点域的强度,节点域的抗剪强度要求容易满足;3、该节点传力直接,无需设置内隔板,施工制作方便。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轴测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轴测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图5的轴测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图7的轴测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平面示意图;图10是图9的轴测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平面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轴测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平面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轴测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平面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轴测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2,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侧向连接节点,包括有矩形钢管混凝土柱I和钢梁2,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四周布置有竖向连接板5,所述竖向连接板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焊缝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板朝所述钢筋方向外延有两片侧板51,所述侧板位于钢梁两侧,与钢梁的腹板21平行布置;所述钢梁靠近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端的翼缘上朝侧板方向延伸有水平连接板3,所述钢梁通过水平连接板与侧板焊缝4焊接;钢梁的腹板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的钢梁为热轧H型钢。所述钢梁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剖口焊缝。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四边,所述竖向连接板及侧板整体呈“井”字形。[0035]实施例二:参照附图3-4,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三边,所述的钢梁为焊接H形钢,所述钢梁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角焊缝连接,其他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参照附图5-6,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两边,所述的钢梁为高频焊接H形钢,所述钢梁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剖口焊缝连接,其他同实施例一。实施例四:参照附图7-8,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一边,所述的钢梁为热轧H型钢,所述钢梁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角焊缝连接,其他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五:参照附图9-10,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侧向连接节点,包括有矩形钢管混凝土柱I和钢梁2,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四周布置有竖向连接板5,所述竖向连接板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焊缝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板朝所述钢筋方向外延有两片侧板51,所述侧板位于钢梁两侧,与钢梁的腹板平行布置;所述钢梁靠近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端连接有牛腿7,所述牛腿相邻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端的翼缘上朝侧板方向延伸有水平连接板33,所述牛腿通过水平连接板与侧板焊接;牛腿的腹板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用双面角焊缝焊接。牛腿与钢梁间的连接为栓焊连接方式,两者腹板通过高强度螺栓6和腹板两侧的连接片连接。所述的钢梁为采用热轧H型钢。所述牛腿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剖口焊缝连接;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四边,所述竖向连接板及侧板整体呈“井”字形。实施例六:参照附图11-12,牛腿与钢梁间的连接为全焊。所述的钢梁为焊接H形钢。所述牛腿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角焊缝连接;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三边,其他同实施例五。实施例七:参照附图13-14,牛腿与钢梁间的连接为栓焊。所述的钢梁为高频焊接H形钢。所述牛腿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剖口焊缝;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二边,其他同实施例五。实施例八:参照附图15-16,牛腿与钢梁间的连接为全栓方式。所述的钢梁为采用热轧H型钢。所述牛腿翼缘、水平连接板、钢管混凝土柱及侧板的焊缝采用角焊缝连接;所述钢梁布置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一边,其他同实施例五。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侧向连接节点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陈龙云, 林烜于吉涛于吉涛于吉涛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于吉涛宋述泽, 宋佩萱宋述泽, 宋佩萱宋述泽, 宋佩萱宋述泽, 宋佩萱
专利相关信息
-
宋述泽, 宋佩萱张国松, 赵银海张鹏飞王强, 周均平王强, 周均平王强, 周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