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泥波形瓦翻模装置的制作方法现有水泥波形瓦的制造工艺大致分有两大类:一类是采用抄取法制坯,另一类是采用流浆法制坯,这二种制造工艺中,在最后工序将水泥波形瓦用真空吸附机吸取后,下模板都是堆垛在一起并放在小车上 再由工人将小车推至压制工序前的,以上工艺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用于压制水泥波形瓦的下模板总是一面朝上,另一面朝下,下模板上的水泥波形瓦经压制后要通过裁边工序进行裁边,裁边刀反复地在下模板上进行裁切,会使下模板的上表面多次受到裁边刀的损伤,而下表面则总不会受到损伤,大大降低了下模的使用寿命;2、水泥波形瓦取走后,下模板上都会留下一些水泥碎屑,这些水泥碎屑不清除,在下次压制时会影响到水泥波形瓦的表面质量,如果清除这些水泥碎屑则需增加一定的人力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A-A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B向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这种水泥波形瓦翻模装置,有一个垂直设置包含横梁和立柱的框架式机架1,机架I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下端分别设置有左轴承座12和右轴承座11,左轴承座12和右轴承座11内分别安装有左轴承14和右轴承15,左框架轴2和右框架轴10分别穿在左轴承14和右轴承15内,左框架轴2和右框架轴10的内端固定有一个一侧设有开口的水平设置的夹持框架5,夹持框架5的左侧设置有二个夹持气缸3、4和二个调整螺钉16、17,夹持气缸3、4的活塞杆与一块与夹持框架5左侧面平行设置的活动夹13固定;右框架轴10外端头设置有从动齿轮6,从动齿轮6与一个主动齿轮7相互哨合,主动齿轮7固定在一根短轴上,短轴固定在一根驱动臂8上,机架I的右立柱上固定有一个翻转驱动气缸9,翻转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与驱动臂8铰接。水泥波形瓦翻模装置工作时,首先整个水泥波形瓦翻模装置安装在可移动的装置上,待水泥波形瓦下模上的水泥波形瓦被移除后,整个水泥波形瓦翻模装置随移动装置移送至水泥波形瓦下模,此时夹持气缸3、4动作推动活动夹13夹紧水泥波形瓦下模,然后翻转驱动气缸9动作,翻转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推动驱动臂8,驱动臂8带动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从动齿轮6带动右框架轴10和左框架轴2转动,从而使夹持框架5翻转,因此水泥波形瓦下模也被翻转180°,最后水泥波形瓦翻模装置将水泥波形瓦下模移送至指定的堆放位置,至此,整个工作结束。
水泥波形瓦翻模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张声军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杉田守男王善祝, 王明徐东泌刘杰, 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