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电热膜加热炊具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电热膜加热炊具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吴令玉, 蔡才德, 高晖
  • 公开日
    2010年5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4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4月30日
  • 申请人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7J27/00GK201481031SQ2009201190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电热膜加热炊具,包括锅体、外锅组件、电热膜、电源以及电热膜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锅体的底部或/和外侧覆合带有电热膜的传热片,所述传热片通过焊制、压制、铸造、螺纹连接、铆接或印刷的方式将电热膜结合于传热片表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片的厚度为0. 3 10mm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膜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片为铜片或铝片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膜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传热片为采用冲孔或者丝织 的方法形成的网片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膜加热炊具,其特征在于传热片为采用冲孔或者丝织的方 法形成的网片
  • 技术领域
    一种电热膜加热炊具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调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电热膜为加热元件的炊具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电热膜加热炊具,属于烹调器皿技术领域,包括锅体、外锅组件、电热膜、电源以及电热膜加热控制装置,所述锅体的底部或/和外侧覆合带有电热膜的传热片,传热片通过焊制、压制、铸造、螺纹连接、铆接或印刷的方式将电热膜结合于传热片表面。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电热膜炊具加工难度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的电热膜炊具结构,热效率提高,节能,且传热均匀,易于检测及控制。
  •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易于加工、热量传递均 匀、制造成本降低的电热膜炊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电热膜加热炊具,包括锅体、外锅组件、电热膜、电源以及电热膜控制器,其特 征在于锅体的底部或/和外侧覆合带有电热膜的传热片,所述传热片通过焊制、压制、铸 造、螺纹连接、铆接或印刷的方式将电热膜结合于传热片表面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涂覆于基材的电热膜与传热片通过焊制、压制、铆接或螺纹连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电热膜加热炊具的制作方法目前市售的厨房用电炊具,其锅体加热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是通过电热盘对锅体底部加热,目前的电炊具普遍使用电热盘与锅体配合传热 的方式,此种加热方便于加工及装配,但热效率低,如果电热盘表面弧度或内锅底部弧度发 生变形,则会造成加热异常。 二是通过在锅体底部直接焊接或压接及铸造发热管实现加热,此方式虽然可有效 提升热效率,但产生的热量集中在电热管处,电热管周边的热量仍然不均匀,且发热管的热 端与冷端温度相差很大,容易导致在煮饭的时候发生饭焦。 三是通过电磁加热(IH),此方式可有效提升热效率,且传热也较均匀,但其对锅体材质的要求很高,且锅体成本及电控制成本太高,且伴随着涡流的产生线圈也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增设相关的散热设备散热,同时带走部分电能,造成一定的电能损耗。 四是通过将电热膜直接印刷于锅体底部或是将电热膜印刷于底材,再焊接于锅体底部,电热膜相对于电热管加热,其底部热量传递较为均匀,不会产生电热管热量集中的问题,但此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电热膜印刷分为绝缘层印刷及加热层印刷,其烧结温度很高(大于800度),直接印刷于锅底的方式,其对锅体材质的耐温要求较高,所以目前的产品锅体材质基本采用陶瓷,不锈钢及微晶玻璃,但陶瓷,不锈钢及微晶玻璃其存在自身传热较差的问题,影响烹饪效果及烹饪时间,不能体现电热膜的加热优势。 采用电热膜印刷于底材再焊接于锅底的方式,由于其印刷底材耐温要求也较高 (基本采用不锈钢),其对焊接锅体的材质要求也较高,基本采用不锈钢,现有技术中印刷 底材基本采用不锈钢,而锅体也采用不锈钢成本过高,对锅体及电热膜进行焊接,焊接工艺 难度增大,且焊接后容易对锅体的内表面及电热膜表面造成影响,后续处理较为麻烦,而现 有市场上电热膜炊具产品其从成本角度考虑,基本是采用铝合金等传热较好且成本低廉的 材质作为锅体材质,由于铝合金与不锈钢的熔点不一致,对锅体整体与电热膜进行焊接后 易对锅体内表面和电热膜表面造成影响,其焊接工艺复杂且后续锅体表面处理复杂,增加 了工艺难度及产品的制造成本。


3接的方式结合,再与锅体连接,或直接将电热膜印刷于传热片表面,再将传热片与锅体通过 压制、铸造、铆接或螺纹连接实现连接。由于其将电热膜元件与锅体的连接分解为电热膜与 传热片的连接,传热片与锅体的连接,传热片与电热膜的连接工艺较为简单且对电热膜影 响显著降低,而传热片与锅体的连接工艺也较为简单,对电热膜影响微小,工艺难度及成本 显著降低。 所述传热片的厚度为0. 3 10mm。此厚度范围内,传热片较易于加工同时不影响 高的热效率。 所述传热片选用具有较好传热效果及可焊性的金属材质,优选铜片或铝片。 进一步,传热片优选为采用冲孔或者丝织的方法形成的网片。电热膜通过焊制、压 制、铸造、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一带网孔的金属件,也可直接印刷于带网孔金属件的 表面,其通过压制、铸造、铆接等方式就可简单实现当锅体与电热膜底材熔点不一致时的连 接,如网片作为电热膜底材为不锈钢时,而锅体为铝合金,两者通过常用压制设备和成熟压 制工艺,以较小压力即可实现牢固压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电炊具锅体,其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高热效率,节能,烹饪 速度快; (1)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热散失减少,提高热效率,达到节能的效果,烹饪速度 快。 (2)本实用新型传热均匀,易于检测及控制,当锅体材质为不锈钢或陶瓷等导热 性较差材料时,其加热后底部热量集中,而底部向侧部的传热较慢,导致烹饪后易出现底部 焦底,而侧部夹生,且由于锅体内部热量不均匀,温度不一致,检测易出现误差,影响烹饪效 果,本实用新型增设传热片后,由于传热片可以采用铜或铝等导热较好的材质,则有效分散 底部的热量,使其热量不会集中并均匀将底部热量传递到侧部,提升底部与侧部的传热均 匀性,也由于锅体内部热量较为均匀,温度基本一致,易于检测及控制。 (3)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本实用新型可显著降低工艺难度,实现电热膜 与铝材质锅体的牢固结合,解决现有技术铝材质锅体因烧结温度过高而不能直接印刷电热 膜的问题和焊接的工艺难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热膜连接一网孔金属件与锅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网孔金属件的两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中所示一种电热膜加热炊具,包括锅体1、外锅组件、电热膜3、电源以及电热
膜控制器等。 在本实施例中,锅体的底部覆合带有电热膜3的传热片2,电热膜3通过焊制、压 制、铸造、铆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传热片2连接,或直接印刷于传热片1表面,传热片2再 通过压制、铸造、铆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内锅1连接。[0025] 电热膜的导电电极可直接印刷在电热膜表面,也可通过一电源连接器上插座进行 连接,在外锅与电源上插座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电源连接器下插座,当内锅放入外锅中,插 头会插入电源连接器下插座中,使电热膜与控温电热膜控制器的控制电路相联接,接入外 部电源。 本实施例中传热片的厚度为3-6mm。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传热片面积应大于或等于电热膜面积,避免当传热片面积小
于电热膜面积时,电热膜局部热量不能有效传递,热量集中导致电热膜损坏。 图2中,电热膜3通过焊制、压制、铸造、铆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带网孔的金属件
4连接,或直接印刷于带网孔的金属件4表面,带网孔的金属件4通过压制、铸造、铆接的方
式与内锅l连接。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网孔金属件4的两种优选方案结构示意图,其可采用 金属丝编织方法形成的网格状,即普通的铁丝网结构实现与电热膜3的连接(如图3A),也 可采用平板冲孔的带孔片材结构将电热膜3直接印刷于表面(如图3B)。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