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电热自控催芽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电热自控催芽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郭景文
  • 公开日
    2004年2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03年1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03年1月20日
  • 申请人
    郭景文
  • 文档编号
    A01C1/00GK2604043SQ0320245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电热自控催芽机,其特征在于在容器(7)内腔底部上安装滤网(5);温水输送管(8)配置在容器(7)内,其下端与设装在滤网(5)和容器(7)底部之间构成的内腔的水泵(6)固接;在位于滤网(5)下部的温水输送管(8)外壁上缠绕设置电加热丝(4);电动机(2)固装在温水输送管(8)上端头,利用传动轴(9)将电动机(2)与水泵(6)连接;在容器(7)上端口上方外部的温水输送管(8)上配置与温水输送管(8)相连通的喷淋管(3);温控器(1)设置在容器(7)外部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的种子催芽设备,适用于水稻、玉米等各种作物种籽的催芽作业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电热自控催芽机属于农业种子催芽设备,在容器内底部上安装滤网,其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电动机和水泵的温水输送管配置在容器内,传动轴将电动机与水泵连接;在位于滤网下部的温水输送管外壁上缠绕设置电加热丝;喷淋管安装在温水输送管上部,位于容器上端口外部;容器外部配置温控器;本催芽机结构简单,作业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催芽质量好,操作劳动强度低,作业可靠。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电热自控催芽机的制作方法种子催芽后播种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农艺方法之一,因其能较好的确定种子的发芽率,保证播种质量和保苗株数,所以受到农民欢迎。但是目前的种子催芽方法十分落后,基本上都是采用土炕加热方法,或者用塑料膜扣盖低棚室保温方式进行,催芽过程中需人工淋水,并不断翻动种粒,力求使其受热、受水均匀,显然,种粒出芽不齐、催芽质量差、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是其突出的缺点,而且这种催芽育种方式不能适应和满足大面积种植对催芽种子量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当前催芽育种方法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提供一种电热自控催芽机,通过利用电加热、自动控温、自动淋水循环等结构,达到提高种粒催芽质量和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适应和满足大面积播种对催芽种需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容器内腔底部上安装滤网;温水输送管配置在容器内,其下端与水泵固接;在位于滤网下部的温水输送管外壁上缠绕设置电加热丝;电动机固装在温水输送管上端头,利用传动轴将电动机与水泵连接;在位于容器上端口上方外部的温水输送管上配置与温水输送管相连通的喷淋管;温控器设置在容器外部上,至此构成电热自控催芽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作业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催芽质量好,作业安全可靠,故障少,劳动强度低。附图是电热自控催芽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1、温控器、2、电动机、3、喷淋管、4、电加热丝、5、滤网、6、水泵、7、容器、8、温水输送管、9、传动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电热自控催芽机,在容器7内腔底部上安装滤网5;温水输送管8配置在容器7内,其下端与设装在滤网5和容器7底部之间构成的内腔的水泵6固接;在位于滤网5下部的温水输送管8外壁上缠绕设置电加热丝4;电动机2固装在温水输送管8上端头,利用传动轴9将电动机2与水泵6连接;在容器7上端口上方外部的温水输送管8上配置与温水输送管8相连通的喷淋管3;温控器1设置在容器7外部。喷淋管3在温水输送管8的圆周方向上均布6根。
催芽使用时,将容器7底部的滤网5空间内注满清水,待催芽的种粒装入容器7腔内,接通电源使电加热丝4发热加热清水,电动机2通过传动轴9驱动水泵6转动,使加热后的清水经温水输送管8进入喷淋管3内,并连续均匀的喷淋到容器7内的催芽种粒上,由上至下穿过种层,如此反复循环。根据不同种粒,由温控器1设计控制催芽温度。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